第71章
書迷正在閱讀:我不哭了、莫離、風信錄、鳥槍換炮、歸云、牢頭進階指南、一年一度中暑事件、黑蓮花重生歸來,婆家瑟瑟發抖、重生千金軟又甜,禁欲保鏢掐腰寵、原始大廚王
教室的燈開得愈來愈早,關得愈來愈晚,早在早自習鈴聲響起之前,晨光熹微時,就傳來連續不斷的背書聲,走廊上深夜人影的剪影愈來愈擁擠。 大家在下課鈴聲響起的好幾分鐘后才嘈雜聲漸起,幾句玩笑話后,又埋首投入新一輪的沉靜中??諝饫镏荒苈犚姽P尖摩挲紙面帶來的窸窣聲響,還有此起彼伏的呼吸聲。 黑板上的倒計時被擦掉又重寫,新一天的數字會覆蓋掉前一天的數字,邊緣上沒擦干凈的筆跡像是時間流逝的證據。 倒計時從3開頭到2開頭,又從兩位數到個位數,最后停在“1”。 自此之后,猶如夢中。 考場上密不透風的沉悶氣壓將人完全包裹,座位之間規整而又空前遙遠,前后左右全是陌生的面孔。 耳邊只有飛速書寫的聲音,眼前只有整行整行的鉛印文字,不知道在什么時候逐漸重新排列組合,變成不認識而又難以理解的模樣。 再一眨眼,這場考試就結束了。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好像那些手肘碰著手肘,把臉藏在書本后出神的日子都從未存在過。 十幾歲的少年人對未來充滿期望,或歡呼或蹦跳著沖出學校大門,飛揚的書頁從樓上傾瀉而下,像漫天的雪花。 一切都像慢鏡,一切都像復古dv里遺留下的視頻一幀,模糊,緩慢,充滿光影和顆粒感,卻依舊難以抵擋撲面而來的朝氣和生機。 少女背著書包,走在人群最后。 裙擺在風中蕩起,影子被漸斜的驕陽拉長。 忽地,在腳步即將踏出校門的那一刻,她像感受到了什么似的,攥住書包帶子,駐足,站定。 少女的目光從前面熙攘的人群背影中停住,而后緩慢移開,偏頭,向背后望去。 教學樓安靜地佇立在盛夏的驕陽下,綠蔭爬滿走廊,明亮的窗戶玻璃反射出十萬個太陽。 教學樓好像是永遠不會變的。 數十年,甚至數百年如一,只是佇立在那里。 改變的總是教室里的少年。 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仿佛樹木年輪,一圈又一圈,完成交替的使命。 少女安靜地站著,安靜地回望著。 她的背后是無數個嬉笑著、玩鬧著,奔跑向前的少年,屬于青春的朝氣在此刻蓬勃到幾乎難以忽略的地步。 那時候他們好像還不知道,十八歲之后的人生好像被人按下了快進鍵。 而后的每一段人生,都像是一個眨眼的瞬間。 而叫住她的,是未來的自己。 第34章 34 而后的人生都匆匆而過。 像大多數人的人生一樣, 畢業季與朋友去周邊城市旅游,幾個人擠在同一張床上嬉笑打鬧,等到出分, 拿到一個中規中矩分數, 家里人一起翻閱報考指南, 結合所謂當下的就業趨勢,填報了一個自己從來不感興趣的專業。 大學開學, 上課,交作業, 寫論文,而后畢業, 工作。 一切都很普通, 很平庸。 直到工作上為領導背了鍋,被更高的上司當場開掉,茫然不知許久,百口莫辯, 等到會議結束出門時, 領導拍拍她的肩,說抱歉了小李,你工作很認真, 但是公司最不缺的就是你這種人。 女孩兒愣了許久, 最后垂下眼,小聲說了句什么, 領導沒聽清, 禮節性詢問, “什么?” “……沒事?!彼龘u搖頭,取下工牌, 去收拾東西。 只有她自己知道,她那句沒被任何人聽清的話是: “我姓張?!?/br> 通過畢業校招來到這家公司,迄今為止,兩年了,直系領導還不知道她姓張。 - 失業之后的生活簡直像被加上了灰白色的濾鏡,房東漲租,本就趨近于無的存款告急,無奈之下,只好收拾起大包小包的東西,回到了家。 在大多數的普通家庭里,人生被切割得明明白白,只有清晰的兩條分水嶺。 一條是高考,一條是大學畢業。 前者將東亞學生埋頭苦學的寒窗時期,與所謂“上了大學就好了”的假性欺騙時期劃分開來,像是給埋頭奮力拉磨的驢一個小小的蘋果,在四年的象牙塔里稍作喘息。 而后者則意味著更多。 意味著走出象牙塔,學習工作,存款,肩負起養活自己的職責,平衡好工作與生活,意味著成為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成年人。 而成年人的世界里,失業是有罪的。 不工作是有罪的。 想要稍微休息片刻,也是有罪的。 作為一個“被炒魷魚”的人而言,她必須每時每刻都在關注招聘網站上新發布的,薪資待遇與工作內容完全不符的崗位,手機頁面必須只能在簡歷修改、郵箱投遞和與hr的聊天界面中切換。 否則她要面對的就是父母無止無休的嘮叨,飯桌上無處不在的抱怨,看似不經意實則施加負擔的話語。 于是她開始花費大量的時間在面試的途中奔波,往往這場剛結束,就要踩著高跟鞋擠上地鐵,以便能趕上下一場面試。 投遞的簡歷過多,難免有渾水摸魚的企業藏在里面。在又一次面試結束后,走出大門的回程地鐵上,她收到了面試官的微信。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海棠書屋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