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出口成章說萬字
大梁朝與唐朝相差無幾。 因此在這科舉當官,也如出一轍。 類似王維這樣,經禮部試考到進士明經的,只能叫做出身。 就是已經取得做官的資格,但還不能入仕當官。 必須要經過吏部這考試,合格之后分配官職,便叫釋褐。 今日這七百名已被錄取的人,便都等在皇城的吏部南院內,等候考核開始。 吏部南院與禮部貢院挨著。 這些人故地重游,自然心生感慨。 范寧卻一點都不感慨。 此時他正坐在女皇陛下身旁,喝茶。 “范寧,今日若不考你,外面眾人難免有話說?!?/br> 女皇陛下揮手讓吏部的幾名官員進來。 “我朝制科種類有八十六種,例如賢良方正、博通墳典詳明政術等等。但都不足為奇?!?/br> “今日我想另辟一種,讓你日試萬言或日試百篇科,你隨手寫些文章詩篇便可。開始吧?!?/br> 范寧心道這陛下怎么不按路數走? 之前跟她見面時候,那可是說好了隨便就過了! 怎么臨到考試這回了,竟然加大了難度... 怕不是因為萬花筒這事生氣了吧.. 這個念頭剛浮出,就被范寧否決了。 不會吧,陛下都六十多了,這聽著就挺幼稚的事。 跟自己同齡的景鸞公主,怕是都做不出這幼稚事吧? 不過心里想歸想,范寧還是得考啊。 這安排好的宰相路,還等著他走呢。 范寧嘆了口氣。 默默打開電腦系統,上網查了一些不太有名的詩賦,就開始念了。 范寧對抄背古人大家的詩賦這件事,其實很謹慎。 詩賦并不是簡單的背幾首就行的。 無論作詩作賦,里面的用典押韻切韻,范寧真的不懂。 就算他把唐詩三百首全抄一個遍搏了個詩名。 但只要稍微一深入交談,范寧肯定就會暴露什么都不懂的真實水平。 既然如此,范寧便直接在網絡上找了些不出名的詩賦,直接就說。 日言萬篇,這不就是求個量多么。 再說作詩本就是平時積累的多就沾便宜,范寧就當自己平時積累多。 于是,當著女皇陛下的面。 范寧便開始滔滔不絕的說起來。 因為女皇陛下是單獨面試范寧,所以她喊來的那些吏部官員,就是起一個見證監督外加記錄的作用。 范寧這邊不停的說,那邊吏部的官員執筆疾書,幾乎都跟不上范寧的語速! 盧公公便偷偷與女皇陛下耳語,“陛下您還是再喊幾個吏部人過來吧,這人手看著不夠用啊?!?/br> 女皇陛下其實也就是想在范寧面前立個威。 本想著到時范寧隨口說出幾首詩,就算通過,哪想到這范寧竟還真有些不一般! 命令下去之后,不多說,便又有五六個吏部官員過來。 加起來總共十二名執筆記錄官員, 在一側擺書案擺成一排,奮筆疾書記錄著范寧的發言。 范寧先是弄了一片三千字的景物賦,然后又隨手找了是十來首詩。 隨后他又找了一篇字數多一點,約莫有七千字的賦文章。 想著正好湊夠一萬字,應和女皇陛下這日言萬字篇的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