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吏部考試
“昨晚的我們每人都賺了好幾兩,這錢賺得太容易了!我們還想繼續?!?/br> 王維陸活平日在作坊作工,一天也就能賺得六七文錢,當然心動。 范寧見他們干勁十足,便把萬花筒原料給了他們,讓他們自行制作,能做多少能賣多少,便由著他們自己。 反正是五五分成,他們賣的越多,范寧賺的就越多。 不過范寧還是告誡王維,他已從陛下那里得知,過萬正月,二月初一,便要進行制舉考試,由當今圣人親自面試考核。 一旦考中,便不需等待,即可立刻做官,這樣難得的機會,可不能因賺錢而耽誤前程。 “放心吧。這才三天,不耽誤?!?/br> 王維示意范寧放心,隨后邊和陸活拿著做萬花筒的材料,繼續回作坊去了。 接下來的兩天,這小小的萬花筒儼然就成了長安城里最時興的新玩具。 不管是百姓或者當官家里,誰要是連個萬花筒都沒見過,那可是要讓人笑話落伍了的。 三天下來,盤算一下賬,除掉成本和分成,范寧發現自己賺了三十兩之多。 在這個一文錢能買五斗米(29公斤)的時代,著實不算少。 待到上元節過完,年就算是過完,百姓就又開始著忙碌的生活。 范寧在家中自然是準備著制舉事宜。 雖說他也知道陛下肯定是要錄用自己,但在他看來,大概也是要和別人一樣當堂考取。 所以該看該準備的書,還是要看的。 在備書備考這段時間,范寧也在加大青竹的購買。 他這安樂坊盡管靠著清明渠,蘆草什么的也有,唯獨沒有竹子。 雖說買竹子其實也不費多少錢,但范寧打算,等自己的造的竹紙售賣穩定,規模再擴大些之后, 就打算在城外買個山或之類的地方,大量種竹子。 但期間還發生了一件讓范寧哭笑不得的事。 正月十五上元燈節剛過沒兩天,就有人給范寧傳了話,是女皇陛下的話。 她在宮里,不知怎的,竟然也知道萬花筒的事,估計是經過一番探查,便又找到范寧頭上。 所以便私下口諭問范寧,為何連宮內都沒有的東西,總是在宮外先一步流傳?何況已賞賜了金魚袋,望思之。 范寧一看就笑了。 思之,這有什么可思之的。 肯定是陛下不高興了。 她這言下之意,就是說老花眼眼鏡萬花筒之類,在民間都已經大火起來的新鮮物,都是范寧弄出來的。 竟然不想著先給陛下一份,要好好反思。 范寧還能說什么,那下次再弄點啥,先給陛下一份就是了唄。 這陛下都那么大年紀了,竟然也要玩萬花筒,這...這可...呃。 算了她是陛下,范寧也不敢說什么。 日子過的很快,轉眼,正月過去。 二月初一,便到了制舉的當日。 制舉一般來說,都是以皇帝陛下的親自面試的名義,進行考核。 但大多多情況下,其實就是由吏部進行考試選拔,主要考的也都是策文。 因此這種行為又成為吏部銓試。 或者也可以叫關試。 這在唐詩或者唐人筆記中,也是常常提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