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四阿哥盯著太子看了一會兒,這才轉身回屋。 沒回東屋,而是停在灶屋,挽起袖子問姜舒月:“中午吃什么?” 今天兩人雖然是一前一后過來的,但來得都挺早,還不到做午飯的時辰。 前幾天下了一場小雨,山里應該長出蘑菇和木耳來了。 姜舒月本來想先帶著馮巧兒她們一起給玉米追肥,之后進山采摘新鮮的蘑菇和木耳回來做菜。 前院的韭菜割也割不完,韭菜炒鮮蘑就是一道非常不錯的時令小菜。 西紅柿也全熟了,可以采摘,做西紅柿燉牛腩。 至于鮮木耳……做一道蔥燒木耳,也很有農家樂的感覺。 此外,幾天前被套了黑布套的韭菜根,也應該長出這個時代的貢菜,韭黃來了。 韭黃既然是貢菜,用五花rou炒足夠了。 只是湯的食材還沒有著落,姜舒月想進山轉轉,看看有沒有新發現。 聽姜舒月說想去附近山里找食材,四阿哥便要跟去。 從前小院里也種了蔬菜和糧食,卻沒有異味。這回過來,剛開始也沒聞到。不知是因為馮巧兒揚了把肥灰,還是被她給提醒了,從后院回到屋中,四阿哥總覺得哪里臭臭的。 正好姜舒月也有話對印四說,便與他同行。 那天的契約寫得太匆忙,好多細節都遺漏了,姜舒月想了幾日,還是決定加一些補充條款比較好。 既然要說私房話,姜舒月沒讓別人跟著,吩咐左小丫把牛腩燉上,又讓立夏和小滿幫廚,這才接過常mama遞來的小背簍,帶著印四出門了。 從小院出發一直往西就能進山,可姜舒月故意拐了一個彎兒,先帶印四去了自己分到的那二十畝地。 走到地頭,姜舒月指給他看:“這是村里僅有的二十畝中等地,是我剛搬來時分到的,我讓佃戶在這里種上了苞谷。不出意外,秋收的時候,這塊地能收獲兩萬斤糧食?!?/br> 四阿哥詫異抬眸。 與后院種的玉米不同,這塊地里的玉米苗過分矮小,湊近了細看還能看到有些葉子尖都枯黃了。 姜舒月才要給他解釋,忽然看見左寶樹從旁邊的玉米地里鉆出來,揮手跟他打招呼。 左寶樹看見姜舒月目露驚喜,大步走過來??熳叩浇安虐l現,她身后還站著一個英俊少年,因為離得遠,剛才沒注意。 “這位是……印四公子?”雖然沒見過幾面,可左寶樹對少年明亮的眼睛印象深刻。 既然左寶樹認出來了,姜舒月便沒給他介紹。才要轉頭將左寶樹介紹給印四,卻見對方淡淡一笑:“你是左寶樹,莊頭的兒子?” 左寶樹抱拳:“久仰?!?/br> 印四勾唇:“幸會?!?/br> 等兩個少年寒暄完,姜舒月問左寶樹:“追肥追完了嗎?” 左寶樹正為這事發愁呢。他指著一株矮小、葉尖有些枯黃的秧苗苦惱道:“下雨之后追肥,肥是追完了,可惜沒什么效果。我讓我爹看過,我爹說肥埋得太深,離根有些遠,怕是糟蹋了?!?/br> 說起種田,被太陽曬得有些蔫吧的姜舒月立刻來了精神。她蹲下.身,用手在那株秧苗附近刨了一個淺坑,手法老練。不看她白皙的小手,還以為她是一個經驗老道的莊稼把式呢。 她指著土里一些不細看都看不出來的根須,給左寶樹答疑:“苞谷生長分為兩個時期,就像人一樣,第一個時期是生長期,第二個時期是生育期。我們種苞谷,是為了讓秸稈長高當柴燒嗎?不是,我們想要收獲的,是果實和種子?!?/br> 見左寶樹仍舊一臉迷茫,姜舒月緩了口氣,才要往下說,就聽旁邊有人接話:“所以肥才要埋得深些,離得遠些,防止秧苗在生長期夠到肥。秧苗再長大些,根須也會隨著長大,等根夠到肥,正好進入生育期。本來應該用來長身高的肥,沒有發揮作用,卻在開花結果的時候頂上,有效增加畝產?!?/br> 姜舒月打了一個響指:“就是這個道理!” 另外又補充:“這叫先限后促,限制秧苗長高,促進開花結果。秧苗矮小,也有矮小的好處,可以防風抗倒伏?!?/br> 秧苗雖然矮小,但莖稈壯實,可見儲備的養分足夠抽穗。 姜舒月拉過一株玉米莖稈,熟練地扒開頂葉,對左寶樹說:“苞谷不怕旱,但抽穗的時候務必要澆一遍水?!?/br> 姑娘也說了苞谷不怕旱,既然不怕旱,為什么還要澆水。聽他爹說,從前有人種苞谷,種下就不用管了,頂多除除草。 “前兩天下了一場小雨?!弊髮殬涮嵝呀嬖?。 姜舒月點頭:“我知道,但抽穗期和灌漿期必須澆水。到時候忙不過來,我會動員其他人家幫忙挑水?!?/br> 這個時代沒有灌溉設備,澆水純靠人工。所以勤快的人家,糧食收得多些,懶人收得就少。 二十畝地純靠挑水澆地,確實是個大工程,但這二十畝地收上來的糧食,可能是整個田莊未來的口糧。 姜舒月抬頭看了一眼天上明晃晃的太陽,和天邊幾縷碩果僅存的云,心中暗暗祈禱。 但愿是她想多了。 “為什么要帶我來這里?”離開玉米地,四阿哥垂眼問姜舒月。 姜舒月又被曬得蔫巴巴的:“今年從春天到現在只下了兩場雨,地里的糧食恐怕會減產許多,剛剛那二十畝地是我給村里人預留的口糧?!?/br>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海棠書屋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 title=蒹葭是草target=_blankgt;蒹葭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