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胤禛:“……” 蘇培盛憋笑憋得心窩子疼,還得是這祖宗的嘴! 先前他對自個兒唱作俱佳的本事還隱隱自傲,現下只自愧弗如。 這祖宗畫了張賀壽的復雜圖紙,令陳嬤嬤暗中請善雕工的太監在養心殿角落,替皇上每天刻一個時辰,一個月就得了座雕像。 偏這祖宗還覺得不夠表達皇上的孝心,上天下地造作,要皇上雕刻兩個勞什子情侶玉盞,累得主子爺傷了手。 膽大包天的祖宗,反手就拽著主子爺的手,將血抹在了那尊雕像上。 如今,死的……啊呸,黑的都被說成白的咯! * 果不其然,聽耿舒寧大夸特夸,太后不好再指責皇上不孝敬她這個額娘,否則傳出去只會叫人說她為母不慈,不識大體。 她淡淡笑問:“不知皇帝給本宮做了什么賀禮?” 懋嬪掃了眼耿舒寧,柔柔開口:“說起來,知萬歲爺純孝,累得傷及龍體,太后娘娘怕是心疼萬歲爺,都顧不得欣賞皇上的孝心,御前伺候的人也不勸著些?!?/br> 熹嬪笑著看了眼完顏氏:“是這么個理兒,萬歲爺令十四貝勒歸京為太后賀壽,已是十足孝心,又要為朝政忙碌……怕不是有人進了不合時宜的法子?倒辜負了十四貝勒的舟車勞頓?!?/br> 完顏氏想起自家爺那風塵仆仆,至今還沒養回來的憔悴模樣,下意識蹙了蹙眉。 只是叫兆佳氏輕輕踢了一下,她才隱忍著不悅開口。 “熹嬪說笑了,我們爺怎敢與皇兄相提并論,難不成我們爺孝敬了額娘,萬歲爺就不必孝順了?沒有這樣的道理?!?/br> 太后冷冷掃了眼懋嬪和熹嬪。 允禵歸京且避而不見,本就叫她心煩,眼下這兩個還如此沒眼力見兒,實難叫人給個好臉。 懋嬪和熹嬪心下暗惱,也不敢在這樣的日子繼續挑撥,雖疑惑卻不敢再多話。 尤其面色看起來平靜的熹嬪,她尤為驚疑不定。 明明那止女子天葵,促濕熱滯怠的藥起了作用的! 先前太后幾乎跟皇上和耿舒寧水火不容,現在宜貴太妃這個眼中釘也在,太后怎么會…… 胤禛淡淡開口:“朕之身體發膚皆來自額娘,為額娘獻壽禮,哪怕是飼鷹割rou也是理所應當,額娘萬不必放在心上?!?/br> 殿內又是一驚,這釋迦牟尼典故中的鷹……可不是個好詞兒,那說的是鷹害弱者,佛祖不忍,以身飼之。 眼下……大家不動聲色看向始終垂眸溫婉恭敬的耿舒寧。 有那好事兒的心里直呼好家伙,這幾乎算是明著懟太后了! 都說太后和皇上關系緊張,這緊張程度是她們能看的嗎? 連熹嬪都暗暗為之心驚,與眾人一起靜待太后生怒。 豈料太后面色絲毫未變,跟好大兒比著,一個賽一個的云淡風輕。 她微笑看向耿舒寧:“老祖宗都夸你會伺候人,嘴也巧,往后除了好好伺候皇帝,也叫皇帝學學你那張巧嘴,省得總說些叫人誤會的話?!?/br> 耿舒寧恭敬蹲身:“謹遵太后娘娘吩咐?!?/br> 太后又笑看胤禛:“既是皇帝精心準備,本宮倒有些期待,皇帝給本宮做了什么賀禮,呈上來瞧瞧?” 胤禛也露了淺笑,頷首吩咐:“蘇培盛,叫人抬上來吧?!?/br> 蘇培盛:“嗻!” 他緊著幾步行至門口,沒有拍手示意,卻是躬身側了下胳膊。 緊接著,滿面風霜的允禵在前,趙松在后,兩人肩掛紅綢,親自抬著一座蓋了紅綢的玉石底座入殿。 眾人為允禵的風霜之色震驚,十四貝勒才去青海兩年,怎的看起來跟換了個人似的,那沉穩肅殺的模樣……竟跟皇上愈發像親兄弟了。 太后微微張嘴,眼眶不自覺發紅,卻緊緊捏著帕子,穩坐不動,壓著酸澀和心疼,強令自己看向允禵背后。 紅布下的雕刻瞧著體積不算大,但挺寬,隱見展翼,莫不是鳳凰玉雕? 只待二人站穩,允禵回身,翻手揭開紅布,殿內立刻響起驚呼聲一片。 雪白玉座之上,是一塊姜地色的大石,雕刻成了九天鳳女下凡塵的模樣。 與時下鳳女騎彩鳳,抱鳳首箜篌的刻法不同,那鳳女慈眉善目,腳踩玉座,仙衣綬帶,簪釵環佩,具都栩栩如生。 而在她身后環繞的披帛懸空處,憑空生出兩個鳳翅展翼做飛翔狀,鳳女雙手合十,鳳眸微闔,一臉悲天憫人之仙姿。 最令人叫絕的是,鳳女眉心一抹鮮紅未綻的牡丹,在接近明黃的姜地色映襯下,驚艷絕倫。 而鳳女端莊大氣的裙裾之上,以朱紅字體寫著五個字——泰山石敢當。 允禵甩開袍子跪地,揚聲鏗鏘道:“此石乃刑部尚書耿佳德金自山東偶得,皇兄親自雕刻,兒臣題字,唯愿額娘無病無災,百鬼不侵,喜樂安康!” 太后鼻尖微酸,“好好好,我兒……你們有心了,允禵快起來吧?!?/br> 頓了下,她又啞聲道:“耿尚書也有心了?!?/br> 耿舒寧趕忙再次蹲身,“太后娘娘仔細看鳳女眉心和題字,比起萬歲爺和十四貝勒的孝心,阿瑪萬不敢領此功勞?!?/br> 太后太想念兩年沒見的兒子了,即便心里對胤禛和耿舒寧再不喜,依然沒忍住站起身上前走了幾步。 這一看,她身為對顏色格外敏感的后宮女子,立刻就發現了不對。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海棠書屋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 title=target=_blank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