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唐華彩 第985節
書迷正在閱讀:古代小夫婦在八零、穿越后紅娘系統逼我營業、滿級炮灰修真穿回來了、獨悅你[帶球跑]、沙雕美人揣崽連夜跑路、直男綁定cp系統后、我用嬌妻系統稱霸星際、敢向皇帝騙個娃、穿成渣攻后我沉迷寵夫、甜美人
安慶緒這番話對旁人有效,史思明的志向卻是天下,今日得了安慶緒的讓位,他即大燕皇位輕松??伤纫浴坝懛s君弒父的逆賊”為名,如何能出爾反爾? 因安慶緒讓位就高抬貴手,世人只會說“看,史思明果然就是為了奪位,別的都是借口”,言出不能踐行,還如何嚴明軍法? 想到這里,史思明忽然大怒,喝道:“安慶緒!你身為人子,弒父篡位,天地不容。我出兵是為先帝討伐逆賊,伱欲以諂媚虛辭蒙蔽我?!” “大王恕罪?!?/br> 安慶緒沒想到史思明如此堅決,慌了心神,連忙向史朝義看去。 史朝義連忙出列,道:“阿爺,看在先帝的情份上……” “住口?!笔匪济鬟车溃骸澳阌麨檫@弒父的逆賊開脫嗎?!” 這句話就實在太重了,史朝義一慌神,不敢答話。 一旁,周贄出列道:“安慶緒弒父篡位,罪大惡極,理應賜死?!?/br> 史思明正因長安的消息而著急,沒工夫耽誤,當即下令賜死。 有士卒拖著安慶緒出了大帳,拿繩索套在他脖子上勒緊。 “阿兄……救我……” 安慶緒眼光直直地看著史朝義,將他視為最后的救命稻草。很快,他的臉就漲得通紅,眼神里滿是哀求。 史朝義被他看著,像是一顆心被揪住了般的難受,可又不敢再次開口求情。于是,倒巴不得安慶緒快死。 從小就相識的兩人,就這樣,一個就看著另一個逐漸被縊死,感受著他的恐懼、無助,甚至是詛咒。 終于,安慶緒斷了氣,臉已經完全成了紫黑色,士卒一松手,被縊斷的脖子支撐不住他的頭,當即歪倒在一邊,怪異而又病態,唯有那瞪圓了的死魚般的眼神還在盯著史朝義看。 史朝義被看得毛骨悚然,轉過身去,依舊感到有人在盯著自己的背,趁著史思明忙著縊死安慶緒的兄弟,他連忙讓人把安慶緒的眼皮合上。 兩人之間這段因權力而起又因權力而終的友誼,終于是結束了。 *** 縊死了安慶緒,史思明方才進入相州城,清洗了城中安慶緒的余部,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稱帝了。 嚴莊是搶著第一個勸進之人。 他原本被派去了魏州,但經受住了試探,得以再回到史思明的身邊。 “唐廷昏君當道,氣數已盡,先帝遂率范陽之士驅逐昏君,奈何功業未成而遇弒。此,天命大王匡濟生靈,承大燕之業,臣請大王即皇帝位?!?/br> 周贄、耿仁智等人在史思明身邊更久,資歷更深。好不容易輔佐史思明成事了,沒想到在勸進時被人搶先一步,心中大急,只能跟著勸進。 依著習俗,史思明簡單推讓了兩次,也就不再磨嘰。他是武夫,更關注的是一些實際的問題,比如稱帝之后對燕軍將領們的封賞。 另外,嚴莊認為該返回范陽登基,范陽是大燕的根基所在,此前燕軍們搶掠到的財富、人口悉數都運回了范陽,才有了史思明如今的聲勢,再加上洛陽丟了,自然是該以范陽為燕京。 對此,史思明心里是認同的。但這樣一來一回至少要四五個月,反觀唐廷那邊,新繼位的皇帝正在迅速地穩定朝局,收攏人心。 再拖下去,他只怕唐廷會比他預想中更快地完成平叛的準備。 “不?!?/br> 史思明不像安氏父子那般自私短鄙,他不為外物所惑,十分堅決地要完成他的戰略目標。 “就在相州登基,告訴士卒,待拿下洛陽,朕當犒賞三軍!” 自稱“朕”時,他頓了頓,還有些不習慣,可緊接著就感到了暢快。 很快,史思明設祭壇登基稱帝,自稱大燕應天皇帝,改元“順天”,立其妻辛氏為皇后。 但他卻沒有立史朝義為太子,只是封其為懷王。 十一月,河北大雪紛飛。大燕皇帝史思明終于掃除了內部的紛亂,率軍南下,準備在年節之前收復洛陽。 他將兵馬分為五路,親率中軍主力走蒲津度,攻打駐在河陽的李光弼;命大將蔡希德駐于壺口,防止上黨的郭子儀出河東,杜絕了后顧之憂;遣令狐彰率五千人由黎陽渡黃河,取河南的滑州;命史朝義走白皋渡;命周贄走胡良渡。 除了阻攔郭子儀的蔡希德部,其它四路兵馬約定將在渡過黃河后于汴州會師。 *** 大雪之中,黃河已有結冰的趨勢。 有人頂著烈烈朔風,走在黃河南岸,極目望向北方,眼神中憂心忡忡。 他不過四十多歲年紀,卻已滿頭白發,十分瘦削,兩頰深深地凹陷下去,顴骨如鐵一般。 風吹亂了他的胡子,卻沒能吹動他眼神里的堅定神色。 此人正是唐廷新任命的汴州刺史,張巡。 “使君!” 有騎士從風雪中趕來,不等馬停就利落地翻身下馬,把一件厚襖披在張巡身上。 “使君怎穿得這么單薄就出來巡河?” 南霽云說話時,嘴中不斷冒出白氣。 他一腔熱血,氣息自然也熱,呵出的白氣都比旁人的更大、更濃。 “有好消息,朝廷的公文到了,汴州抗敵,一應糧草朝廷已令南邊從運河送來?!蹦响V云道,“執此文書,賀蘭進明再想扣留我們的糧草便是大罪?!?/br> 張巡素來知賀蘭進明為人,擔心他還會找別的借口拖延,道:“你令一隊人再往寧陵一趟,催促糧草與援兵?!?/br> “喏!” 南雯云又掏出一封信,道:“使君,這是雍王的來信?!?/br> 這封信上是何內容,他卻不甚知曉了。 張巡接過信,看了一遍,眼神透出些思慮之色。 薛白在信上向他詢問了他對一個人的看法,那是如今朝廷在河南道官職最高,權力最大之人,李祗。 李祗是宗室重臣,唐太宗之曾孫、吳王李恪之孫,神龍年間被冊封為嗣吳王。天寶年間,他出任東平太守,因安祿山造反,李隆基便授他陳留太守、河南節度使,另加封為太仆卿、宗正卿,讓他主持河南道的形勢。 當時,鄭州、洛陽相繼失守,李祗一直待在東平,一度還避到泰山一帶,與朝廷隔絕開來,又不像張巡等人直面叛軍,鏖戰不止,聲勢并不高。 但他的地位擺在那里,且山東一帶不是主要戰場,還算安寧。李祗作為節度使,實力頗大,是河南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在李亨投降李琮之前,李祗得了太上皇的詔書,也曾舉旗要討伐薛逆。 如今,薛白來信問張巡對李祗的看法,既可能是防著李祗趁史思明作亂時對他不利,又或是借機對付李祗。 一邊是雍王,一邊是嗣吳王,張巡看著這封信,不由露出了為難之色。 *** “吁!” 南霽云在一座高大的城池前勒住了韁繩。 他連呼吸都冒著白氣,抬頭看去,透過漫天的雪花,能看到城門上的“寧陵”二字。 而去年他前來請賀蘭進明出兵救薛白不成,憤而射在城墻上的那支箭已經不在了。 他對賀蘭進明的怨氣也可以就此消弭,畢竟眼下國家多難,齊心平亂,使百姓安居樂業才是要緊的……前提是,賀蘭進明愿意配合。 遞了牌符執著公文,領著二十人進了城。南霽云卻沒有見到賀蘭進明,只被安排著在驛館住下。 “這是緊急軍情?!?/br> 南霽云晃了晃手中的文書,道:“我要立即見賀蘭太守,否則耽誤了平叛大事,你們擔待得起嗎?” “太守得了朝廷旨意,正忙籌措糧草送往汴州,還請將軍稍待兩日?!?/br> 得了這回答,南霽云才無話可說,按捺著性子在驛館等著。 另一邊,府署中依舊輕歌曼舞。 賀蘭進明一如往年般的風雅,端坐在主位上,只是眉宇間多了些思慮之色。 他正在與幾個幕僚們宴飲,談著朝中的局勢變化。 “前幾日,我得了太上皇的恩旨,內容你們也都知曉了,無非是讓我等忠于長安天子。其中,對于薛逆的態度,卻發生了變化?!?/br> 有幕僚應道:“當是薛逆挾持太上皇,發的矯詔?!?/br> 又有人沉吟道:“也許是太上皇與圣人以大局為重,認下了廢太子瑛之子。今太子已立,儲位已定,不過是多一個親王封爵罷了,于國事無礙?!?/br> “不?!辟R蘭進明皺起了眉,道:“我在河北之時,圣人曾發秘旨于我。薛逆假冒皇孫、勾結安祿山,掀起天下大亂。今此逆賊不除,反高居廟堂之上,豈是社稷之幸事?” 他又想到了兄弟的事,以及與薛白的仇怨。如今薛白掌了權,暫時沒動他,那是因為史思明的叛亂未平,薛白選擇了先安撫他??傻鹊窖Π壮槌鍪謥?,又怎可能放過他? “明公,可眼下太上皇、圣人皆不言薛逆之罪,只憑我們,恐怕是難濟大事啊?!?/br> “太上皇與圣人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如今局勢動蕩,并非問罪薛白的時機?!辟R蘭進明道,“可早晚會有詔書命我等入京勤王,鏟除這逆賊?!?/br> 說到這里他終于吐露出了他的想法,道:“故而,萬不能奉此矯詔,被薛逆消耗了我等錢糧、兵士。如今該積蓄實力,待往后奉詔翦除逆賊?!?/br> 若沒有前面的一番鋪墊,賀蘭進明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他想要陽奉陰違,積蓄自身實力,待以后起兵清君側。 可他此前在河北之時,確有李隆基的秘旨,此時拿出來證明了太上皇曾經定過薛白的大罪,便顯得他十分的忠誠,苦心孤詣。 很快,眾人都領悟了賀蘭進明的想法,唯有淮南將領王仲昇有些疑慮,問道:“明公,可如今史思明發兵南下,若不助張巡守城,萬一汴州讓叛軍攻破了?!?/br> 賀蘭進明道,“史思明早不南下,晚不南下,偏偏在此時節南下,必是與薛逆勾結。太上皇早有察覺,你還不明白嗎?” “末將明白了!” 王仲昇遂拱手應喏,不敢再多說。 站在王仲昇背后的還有一員將領,名叫劉展,也跟著王仲昇低下了頭,可他看著這一幕,眼神中卻浮起一絲譏笑,似看穿了這些人的小心思。 眾人又議論了幾句,有幕僚提醒賀蘭進明,為避免被朝廷責怪,或者說是避免被薛逆除掉,當聯絡河南節度使、嗣吳王李祗,達成共識。 賀蘭進明早與李祗有頻繁的書信往來,當即又修書一封,言辭切切,說了自己的苦衷與憂慮,請李祗與自己一起防備薛逆。 …… 南霽云在寧陵城中等了兩日,特意到運河碼頭上看過,發現寧陵守軍根本就沒有把倉庫中的糧草裝船。 他便意識到自己被賀蘭進明騙了。 盛怒之下,南霽云便有心再去質問賀蘭進明,才握住刀柄,他就看到了自己斷掉的那根手指。 上次他在賀蘭進明的宴上別無它法,只好斷指才能離開。這次又能怎么辦呢?他是個船夫出身,其實想不出太多想法。 于是,他竟還是去求見了賀蘭進明。 與上次一樣,府署中還在設宴,還是那樣的笙歌曼舞。雖然是雪天,依舊有舞姬在歌舞,膚肌在輕紗下若隱若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