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唐華彩 第925節
書迷正在閱讀:古代小夫婦在八零、穿越后紅娘系統逼我營業、滿級炮灰修真穿回來了、獨悅你[帶球跑]、沙雕美人揣崽連夜跑路、直男綁定cp系統后、我用嬌妻系統稱霸星際、敢向皇帝騙個娃、穿成渣攻后我沉迷寵夫、甜美人
“無相禪師云游天下、徒步入蜀的時候遇到了圣人,從陳倉山中引圣人南下,至漢中,遇到了盧杞?!贝迗A說到這里,他頓了頓,提醒道:“此二人如今極得圣人信任?!?/br> “他們是誰?” “無相禪師原是新羅國的王子,俗姓金,名悟真,法號無相?!贝迗A道:“盧杞,則是洛陽殉節的盧中丞之后?!?/br> 李宓又追問道:“可知在陳倉發生了何事?為何靈武那邊還有一封旨意?還有,我聽聞圣人是孤身而來的,朝臣們呢?” 他一下子問了這許多問題,崔圓卻只用簡單的一句話就回答了。 “我亦不知?!?/br> 其實,崔圓并不是在漢中第一個接到圣人的官員,而是在嚴武、高適領兵北上之后,盧杞才引著圣人來見他。 一開始,圣人還經常怒叱那幾個叛逆,可當他們秘密護送著圣人到了蜀郡,圣人的怒氣似乎是漸漸消了一些,開始對陳倉之事緘口不言,更多地關注起一些務實之事,比如劍南的兵力、糧草。 崔圓能揣摩到圣意,無非是眼下宣布忠王、慶王的逆行,便要撕破臉。隨著日子逐漸安定些,圣人也不想立即就重回動蕩。 穿過一重又一重的院門,兩人終于停下了腳步。 “圣人就在前面了,我們就在這里等吧?!贝迗A道。 李宓隔著院墻,往深處的禪房望了一眼,緩緩道:“圣人一向信道,不信佛。如今到了益州,不住在玄中觀,反而住在大慈寺?” “節帥這是何意?”崔圓沒有馬上回答,而是反問道,“你不會是疑圣人是假的吧?” 李宓道:“近來各種消息太亂了,難以分辨。聽聞,在漢中,有不少人冒充圣駕?” “這是真的?!贝迗A小聲道,“圣人之所以住大慈寺,因為正是無相禪師將他從秦嶺中領出來,且到了漢中,最初是大慈寺的英干禪師給圣人施了粥……” “英干禪師既是益州大慈寺的僧人,如何會到漢中?” 崔圓不想回答他的不停追問,道:“節帥可曾面圣過?” 李宓道:“我曾任殿中侍御史,見過圣人數面?!?/br> “那便是了,節帥一見便知?!?/br> 又等了好一會兒,終于,盧杞與無相禪師從院子里出來,與李宓見了禮,帶他入內。 李宓穿過院落,步入一間禪房,只見一個老者正由一眾士卒保護著,端坐于房內。 出于方才所見所聞而產生的懷疑,他并沒有馬上行禮,而是先警惕地四下打量了一眼,之后,目光落在那老者臉上。 他印象里的圣人,還是當初那個正當盛年、意氣風發的模樣。乍一看眼前老者滿頭白發,面容憔悴,他沒有馬上認出來,而是擔心崔圓被騙了。遂上前兩步,更仔細地端詳。 這兩步,嚇了對方一跳。 “你欲何為?!” 突然聽到一聲大喝,李宓連忙停下腳步,緊接著,他慌忙拜倒在地,道:“臣李宓,救駕來遲,請圣人賜罪!” 他終于看清了,眼前真是圣人,形貌雖老了很多,但普通人絕沒有這種天威。 兩人之間的距離有些近了,這讓李隆基感到有些不安,這讓他心中十分不喜,進而下定了某個決心。 所幸,盧杞已趨步過來,擋在了他與李宓之間,讓他不至于如坐針氈。 “愛卿平身?!?/br> 李隆基開口寬慰了李宓幾句,之后君臣對答,唏噓不已。 “朕這些年,信錯了人,釀成了許多大錯啊。此番西狩,恍然大悟,往后該勵精圖治,再現盛世?!?/br> 聽著這有感而發的話語,李宓頓生感觸,甚至紅了眼眶,落下淚來。先是稟報了劍南的時局,提醒圣人留意吐蕃的動向,之后,提到了忠王于靈武稱帝一事。 “那是他誤以為朕葬身山火了,不知朕得上天庇佑?!崩盥』鶗簳r沒有對此事多做評述,他自有他的考量,“朕聽聞,你遣了嚴武、高適支援長安?” “是?!?/br> 李宓得到的旨意是做好接駕的準備,畢竟,李隆基都打算入蜀了,自是不會讓蜀郡的兵馬離開。換言之,出兵關中是李宓擅作主張了,他必然要有個說法。 “臣……誤信了傳言,請陛下治罪?!?/br> “朕知你是為了社稷?!?/br> 李隆基安撫著李宓,也觀察著他,在確認了他不是一個容易被逼反的跋扈將領之后,下了幾道圣旨。 第一道,先是升益州為“南京”,作為大唐的陪都。不論長安、太原、洛陽如何,也不管國都南遷對于整個大唐意味著什么,這是李隆基這個圣人的政治需要,天子所在即為國都。 第二道圣意則是封賞功臣,進位李宓為中書令,封鄭國公,代哥舒翰為天下兵馬副元帥;拜崔圓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劍南節度使;盧杞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度支使,南京道觀察使…… 對此,李宓十分愕然。他看似升官拜相了,可卻失了實權,而圣人一下子封三個宰相,只有崔圓、盧杞是有實權兼差的,顯然是不信任他。 但他也只是俯首謝恩。 等到李宓退了下去,李隆基看向崔圓、盧杞,道:“疾風知勁草,世亂識忠臣啊?!?/br> 這句話,前半句是唐太宗皇帝說的,后半句是他說的,接著,他輕聲喃喃道:“朕知你等是忠臣,卻不知李宓是不是忠臣?!?/br> 方才李宓面圣的態度,并沒有讓李隆基感受到其忠誠。 “圣人放心?!贝迗A道:“臣得右相囑托,早已在蜀郡安排好接駕事宜。選作護衛的,都是忠于陛下的精兵驍卒,李宓定不能危及圣人安危?!?/br> 李隆基點了點頭,不由在心中感慨,還是楊國忠知他心事且做事熨帖,忠心耿耿。 總之,他就這樣拿了李宓的兵權,任用崔圓、盧杞為他新的實權宰相。 *** 出了寺門,崔圓回過頭,看了一眼那“大圣慈寺”的牌匾,笑了笑,向盧杞道:“李宓還沒想明白,從他站在這里,就已經被我算計了?!?/br> “你是故意讓他懷疑圣人是假的?!?/br> “是?!贝迗A道:“我故意拖延,先給他看天子御書,不答他的問題,引他起疑。他自然要在圣人面前失態?!?/br> 盧杞笑道:“你也不怕真個逼反了他?” “他為人死板,不會反的?!贝迗A道:“蜀中共事多年,我豈能不了解他?” 盧杞點點頭,往山門內又看了一眼。 能把李宓擺弄于股掌之間,是他們意料之中的事,只是沒想到會這般順利。 另外,今日他們還忽然發現,其實那個開創盛世的英明天子,心意是十分容易揣摩的。只要猜準圣人的忌憚之心,很容易就能cao持圣人。 比預想中還要老而昏聵些。 兩人對視了一眼,無言地笑了笑,并未把這份領悟說出來。 *** 寺廟中,兩個僧人走進禪房。 李隆基看向他們,臉上浮起了笑意。這兩個僧人,一個法號無相,一個法號英干,都是他的救命恩人。 當時,他被困在陳倉山頂的棧道上,天已經完全黑了,使他舉步不敢前,深怕墜入深淵。所幸一只寶雞,一邊叫,一邊為他引路,將它引到了山頂的鐵廟之中,而無相禪師就在鐵廟當中。 無相雖然年輕,卻是新羅王氏出身,心懷慈悲,給了李隆基吃食,讓他換了一件袈裟,帶著他下山,離開了險地。 但穿過秦嶺并非是那般容易的,兩人走到一半就把干糧都吃完了,幾乎要餓死。幸運的是,遇到了英干,英干是大慈寺的得道高僧,心懷蒼生,把身上僅有的食物都施給了他們。 如今,到了李隆基報答他們的時候,他一向大度,更是不會虧待恩人。 “朕打算擴建大慈寺,將此處擴建為皇家寺院,亦作為行宮。朕還要賜給禪師每人良田一千畝,讓伱們更好地周濟百姓……” 無相與英干聽得歡喜,連連稱“阿彌陀佛”領旨謝恩。 待他們出了禪房,迎面便見一名老僧盤坐在地上,乃大慈寺的住持,正以悲憫的目光看著他們。 “禪師?!眱扇松锨靶卸Y道:“好消息,圣人要擴建本寺?!?/br> “當此生靈涂炭之際,大興土木,豈是好事?”老僧長長嘆息一聲問道:“兩位還打算在蔽寺招搖撞騙多久?” 無相、英干吃了一驚,心虛不已,連忙把老僧抬起,趕到一間無人的禪房,方才說起話來。 “我們把圣人救來了,怎么能叫招搖撞騙?” 老僧一指無相,道:“你不是新羅王子?!?/br> 再一指英干,他道:“你亦不是蔽寺僧侶?!?/br> 接著,他又道:“你二人,甚至不是我佛門弟子,如何打著佛門旗號招搖撞騙?欺君罔圣??芍@是死罪?!?/br> 無相大驚,連忙拜倒在地,道:“禪師饒命,小人也是苦命人啊,不得以才扮成僧侶躲避租庸,因為口齒不清,總被人瞧不起,才說自己是新羅王子,求禪師不要揭穿小人?!?/br> 老僧搖了搖頭,緩緩道:“你還沒說實話?!?/br> 無相沒想到他這般神通,目光看去,見他寶相莊嚴,驚為天人,只好小聲地從實招來。 “小人一開始確實沒想救圣人,只是看他說話很有架勢,想讓他與小人一道化緣……一道行騙。后來,才知他是真的?!?/br> “阿彌陀佛?!?/br> 老僧轉向英干。 英干無奈,只好道:“小人確實不是貴寺的僧人,只是在秦嶺時看他二人身上頗有值錢的物件,便說自己是益州的僧侶,給他們引路?!?/br> 老僧道:“言未盡其實,貧僧如何度你?” “是?!庇⒏芍缓玫拖骂^,繼續道:“小人原本是想偷偷藥了他們,好拿走他們的財物,后來沒想到……真是圣人?!?/br> 老僧目露悲憫,緩緩道:“你們可想過,圣人聰慧,早晚將看出你們的妄言,到時性命何在?” “懇請禪師饒命,千萬不要告訴圣人了?!?/br> 無相、英干磕頭哀求了良久,抬頭看去,只見老僧閉目養神,似乎已睡了過去。 兩人對視了一眼,目光交流,已起了殺意。若是將這老和尚殺了,也許事情就不會敗露出去了。于是,他們不停向對方努著下巴,示意對方去殺。 到了最后,見老僧佛法高深的模樣,兩人終究是不敢動手。他們因貧賤所迫而做些偷雞摸狗之事,心地卻也不算惡。 終于,老僧睜開眼,緩緩道:“蔽寺不必擴建,貧僧卻想往天竺求《大毗廬遮那經》及《梵夾余經》,你二人可愿與我一同前往?!?/br> “這……我們救了圣人,可是要享榮華富貴的?!?/br> “一邊是佛法大道,一邊是圣心難測,你們自己選吧?!?/br> *** 數日后。 李宓面圣時說起了一樁小事。 他把一份僧侶名冊遞到了李隆基面前,道:“陛下,臣發現,大慈寺的度牒里,并沒有英干禪師……” “你查他做什么?”李隆基不悅,臉上不動聲色,反而帶著些笑意,淡淡問道:“查朕的救命恩人,你可是懷疑朕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