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狷狂自大
書迷正在閱讀:審判倒計時[無限]、天團與皇冠、末日超級游戲系統、大唐之逍遙王爺、春秋我為王、新大明帝國、穿成虐了病嬌的惡毒女配、重生影后:顧少,放肆寵、當萬人迷穿成萬人嫌后(萬人迷np)、體質讓世界傾倒[快穿]
第一百二十二章狷狂自大 翻開漢語詞典,狷狂一詞中狂者的解釋,是指一種進取精神,進取之途被堵塞,就要學會狷而自守;狷介,指性情正直,不肯同流。狷狂合二為一,就是指一種不合于世俗的文人風骨,偏激固執,冥頑不化。東漢學者王充說,“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沉”;清代大文豪鄭板橋說“讀書破萬卷,胸中無適主。猶如乍富兒,頗為用錢苦 讀書,學習,思考一旦進入了誤區或鉆了牛角尖,那可能就會形成特別清高孤傲,剛愎自用,目空一切的心性,與主流思想,核心文化背道而馳,甚至形成水火不相容的對立。文學藝術偉人早在若干年前就曾說過,它是為人民大眾服務的,其生命力來源于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帶給人們光明正氣以及力量。如果他是頹廢的,腐朽的,荒yin的,黑暗的,則它就完全沒有生機,就沒有活力,注定就只能是曇花一現,必將迅速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聊齋志異》一書中,寫了讀書人品德方面具有嚴重的瑕疵,后來遭到的報應是十分悲涼的。有一個書生平時是溫文爾雅的人,但是只要一旦飲了酒,馬上就會性情大變,無論對誰,平白無故的就要大發雷霆,甚至大動干戈,經常毀物傷人,惡名遠播,所有的街坊鄉鄰,無論在于何時何地,但凡聞其聲,見其影,就會退避三舍,鄙棄厭惡遠勝一堆臭狗屎! 另一個書生則是常常拍胸打脯,指天畫地,向人信誓旦旦承諾絕對兌現許下的諾言,可是,他常??偸且晃兜刂皇菫榱藢崿F眼前的目的,從未考慮過將來兌現的事,時間一長,他許下的諾言千千萬,從來沒有一件去兌現;就算能夠兌現,而且曾有人提醒過他,但他一想到自己的目的已經實現,就把履行諾言的是全當成了耳旁風。他的為人,被所有的人都熟知以后,也走到了人人見而關門閉戶的境地。這還不算,書中后來寫到,兩人暴斃之后,到了陰曹地府,也沒有得到安寧,不但下了地獄,還遭受了各種酷刑。 既然萬純官希望自己業余時間幫幫這個劉宛康,卻明便找到他們“青年”詩社的社長,首先應邀加入了這個詩社,并與他們互動了幾次,他也“順便”與劉宛康互留了聯系方式,慢慢的滲透進來,一切看起來是那么的自然平常。 知道了他的用意后,一位年齡稍長的文友告訴他,他也曾用此方法接近過劉宛康,不但沒有半點收效,反而生了一肚子的悶氣,所以,曾用陳毅似的詩詞,寫了一首《“高人”詠嘆》,“舉凡開口但責貶,幾人有幸豎指尖?自詡已然通大道,尚有幾人堪稱賢?古往今來屈指算,寥若星辰幾大員。熙熙攘攘盡凡俗,大言滔滔何來慚?!” 卻明對這首詩看了又看,心底有一些好笑,因為這風格與自己頗為相似,假使是自己遭遇了冷臉,寫出來的詩,豈不也是半斤八兩? 卻明好奇的問,“他被你這樣描繪;萬純官又搞的是如此的神神叨叨,具體他是哪一方面的毛病,我怎么在一起時沒有留意到?” 這位一到天氣略冷,就要弄一頂正頂之上有一個瓜蒂形狀的圓鈕作抓手的尼帽子扣在頭上,到底是真的冷,還是在模仿文人的作態,卻明不明就里。他的名字也頗怪,叫湯陽牙。 湯陽牙說,“一提到他,我就有滿腹的話想要說出來!總之一句話,他的清高,怪癖,執拗,目空一切,和他的許多方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反正就是,心理生理不健康,甚至有一些畸形就是了!講起來話很長,概括起來就是,家庭環境,人生經歷,成長到今天,接觸過的人和事,對他的“病灶”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的家庭,在于偏遠的鄉下,全是綿延不盡的大山,父母親都是大字不識的老農民,但是家里在哪一個低熱河谷地帶,山坡上,河谷邊,到處都可以遍種甘蔗,而您應該知道,甘蔗是當地的一大經濟作物,他家的甘蔗收入在當地屈指可數。他的父母,接連生了六個,都是女孩,生到第七個,終于是男孩子了,這個香爐腳便被視為了寶貝,掌上明珠,千嬌百寵,嬌慣到無法可以形容,要星星從來不給的月亮,高人一等的心里由此根深蒂固。到了啟蒙,家里的獨苗苗豈有不去讀書之力?誰知他真的要比其他孩子聰明得多,從上小學起,每天耳畔傳來的,嗡嗡不絕于耳的,全是寨上大人們,以及學校的老師們絡繹不絕的關于聰明的夸贊,他已經習慣了鶴立雞群的優越感。自然,他一路順暢,直接讀到了高中,到了高考的時候,又以比較高的分數考入大學,到了大學,他居然還能顯現出才氣,又得到老師的多次表揚,時不時還有詩歌,散文,小說見諸學校的板報,???,甚至校外的刊物,報端,同窗,校友不僅常常投來羨慕的目光,有的還用語言直接大加贊美,其中并不乏他心儀的美麗女孩,這樣一來,他的性格,心理大致已經形成一大半了;他的性格心理形成的另一個根本原因,在于他的認識上,坦誠地講,他一開始也準備花大力氣把古今中外的圣人,先賢,大家,都系統的列為攻讀的對象,打算不遺余力也要完成這個殫精竭智,耗盡心力的偉大計劃,誰知,一位文學教授的話,既提醒了他,也把他徹底帶到了溝里。 那位教授很知名,是本省另一所大學的文學院教授,有一天應邀到他們學校來做講座,文學青年盡皆圍了上去,紛紛請求他的簽名。他也站在請求教授簽名的隊伍里。輪到他時,他不僅僅是請求簽名,還提出了一些急需解決的文學問題,記在一個專門的小本本里,就好像記者采訪一樣,一條一條的發問。這引起了教授的極大興趣,他索性停下了收拾要走的手上動作,因為他的提問在文學青年中普遍存在,教授興趣盎然,看了看表,決定和他專門聊二十分鐘。但他說道攻克大家的問題時,教授笑了笑說,沒有誰會在有限的一生當中,把兩個以上的大家攻讀下來!因為人的一生時間太有限了!因為大家太多了,因為每一個大家的知識都是卷帙浩繁,別說你做不到,歷史上就沒有誰做到過!他好奇地問,那我要怎樣做才能夠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教授回答,專攻一人,博采眾家可也!就這樣,他曾回到他的深山里的家鄉去,閉關修行一般,任何人不見,任何人不往來,苦讀苦修了三個假期,出來后,變成了這般瘋子一樣的模樣?!?/br> 那湯陽牙一口氣講了那么多,卻明也只是掌握了個大致的輪廓,想要進一步深入了解,須得與他交朋友。他看看他也講的口看舌燥,同時也有一種義憤填膺,就說,“老湯,謝謝您的不厭其煩!如果沒有其他事,不如我們兩個一道和他走動走動?” 湯陽牙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反正我是無能為力,只靠您了。我嘛,當一個陪襯吧?!?/br> 那天是在一個農家樂吃的飯,在這個詩社,一律搞aa制,因為學生多,大家都沒有多少錢,歷來絕對追求的是經濟實惠。 其實不要說是學生,就算全是參加工作了的,卻明一慣主張aa制。君不見有許多的同學,戰友聚會后來難以為繼,原因就是某個發了財的同學或戰友,為了顯示自己,同時也為了表達真情,一上來就大包大攬,后來再聚,每一個同學或戰友都瞪著他看,盼望他付錢,沒有多久迫不得已之下爛會。 雖然是在農家樂聚會,那種經濟的白酒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家飲了酒之后,都比較興奮,提出找地方唱歌;找地兒繼續飲酒。湯陽牙按照卻明事先的授意,提議到他的茶室喝茶,高談闊論一番,這個博得了包括劉宛康在內的一小部分人的贊成。六七個人都站了起來,分成兩股,分成兩部車返程。 湯陽牙的茶室有山水畫,有兩書柜的書,有一個巨大的古榕樹茶臺。位置在小區的二樓,面對一面十五城樓那么高的山坡,煞是幽靜。 卻明做了許多的鋪墊,拋磚引玉了近半個小時。劉宛康激情洋溢,開始侃侃而談。 他說,其實,大家可能都不知道,中國曾經有一個人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但這個人被稱為反動人物,早年間即加入了法國籍,他叫高行建。我看過他的書,有些受益。我認為中國這塊國土,除了歷史上曾經出過孔子老子孟子墨子之類的大賢外,就連劉伯溫這種成為奇才的人,都最終以失敗告終,我作過一個推演,圣人級別的賢達幾千年才能出一個;奇才級別的賢達幾百年才能出一個;這個級別以下的,大概就是我輩了,何足以論之啊? 剛才我說的那個規律,適用于整個世界。但是外國與中國不同,中國因為沒有終極信仰,沒有終極文化,沒有終極關懷,因此近百年,產生不了一個真正的詩人,作家,思想家,哲學家~~~~~。 當有人列舉了若干古代近代有名的作家,問他算不算,他回答,特定歷史時期把他們抬的抬高,其實不然~~~。 當問及近代的時,他也一一加予毫不留情的批駁與否定,并說,哪些作品的水準簡直不堪入目?。ㄎ赐甏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