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夫人的榮華富貴 第97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守護甜心同人] 轉生吐槽役就要擼幾斗貓貓、[綜漫] 化身小說家
在鄉下躲了十來天,發現這仗似乎打不到京城,陳平跑出去打探消息, 聽說是皇上出動大軍, 往逆黨家里打過去了,京城這邊完全不受影響,陳家人的膽子頓時又大了起來。六月還不到, 他們的餛飩攤就重新支起來了, 然后順順利利地擺到現在。 托皇上武運昌隆的福,餛飩攤的生意絲毫沒受影響。 “哎, 你們聽說了嗎!就留山的那個北堂,你知道他們縣里藏了多少隱戶?”有位老客家里是做生意的,雖然和權貴們比,這老客的生意不算大,但比起尋常百姓又強了很多。這位老客和不少走南闖北的小行商有交情,故而消息總比一般人靈通許多。 陳平立馬豎起了耳朵。 老客道:“不算老幼,只論青壯,就有隱戶足足二十萬人!” 陳平已經不再是當年只知話本、不知天下事的他了,聞言倒吸一口氣:“這竟是比那種貧困的縣,一整個縣的人口都要多了!就這,還只是隱戶?沒有算上佃戶?” 被陳平這么一搭話,老客談興更甚,義憤填膺道:“可不是么!佃戶好歹還在戶籍上記了一筆,這些隱戶根本就是查無此人的,從生到死都為人奴役。早三十年,我們京城郊區不是有不少農人被征去給前朝皇室修陵墓嗎?那些征民的日子過得多慘,大家都是聽說過的吧?但是和這些個隱戶一比,征民的日子竟然還算是好過的了?!?/br> 當即便有人說:“難怪皇上要打北堂!果真是該打!” 餛飩攤上有不少人是祖祖輩輩生活在京城禮的。以前聽祖上講古時,每次朝廷一打仗,就會有讀書人跳出來說什么有違天和。哪怕是發兵打蠻夷,蠻夷多可怕啊,聽說他們吃人呢,讀書人也要說:“以戰止暴不可取,我泱泱大國應該以德育人……” 但這一次攻打北堂,愣是沒有幾個讀書人跳出來。百姓們對朝堂上的事知道得不多,不清楚其他世家為求自保轉移了矛盾,更不清楚皇上在重新洗牌。他們私底下議論時就覺得很疑惑,難道這個北堂比蠻夷還要可怕嗎?讀書人都不為他們說話了? 因為前期輿論鋪得好,也有百姓說:“你們以為前朝皇室那種奢靡就到頂了?根本不是!世家比他們更奢靡。反正北堂肯定不是什么好東西。世家都不是好東西?!?/br> 此刻聽說隱戶的存在,大家對北堂就更厭棄了。 老客見有人附和,臉上表情更生動了,又說:“嘿,留山那邊的地勢和我們這邊不一樣,那邊多山多水,有些地段只要派一個人守好,幾十人上百人都打不過去?!?/br> 有人嗤笑一聲:“真有這么難打?我可是聽說了,咱們這邊幾乎沒吃過敗仗!”一個王朝是不是真有民心,要看百姓隨口說出來的話。這一句“咱們”勝過了千言萬言。 老客道:“你只知道咱沒吃敗仗,那為什么沒吃敗仗呢,你說不出來了吧?我知道!嘿嘿,因為那些個佃戶、隱戶里有不少英雄好漢,他們從里面把門打開了……” 這邊聊得正熱鬧,那邊一個老嬤嬤領著孫女兒要了一碗素餛飩,然后額外多要了一碗湯。老嬤嬤拉著陳平問:“陳小哥啊,我聽說水香她丈夫找到了,是不是???” 陳平道:“確實找著了!雖說人已經不在了,但生前遇到好心人,幫忙收斂了尸骨,好歹知道葬在什么地方。等侯爺出了孝,侯爺會親自去那地幫著把人接回來?!?/br> 老嬤嬤聽了這話,立刻松了一口氣,嘴里不住地念著:“找到就好!找到就好!” 陳平說:“是??!找到就好?!?/br> 亂世里多少人生而無名、死后無墳,哪怕《詹水香傳》已經傳遍了大江南北,但能不能幫詹水香和她的丈夫團圓,這還需要一些運道。萬幸最終的結果是好的。哪怕人確實是不在了,但有好心人幫忙,得了一張草席裹著下葬,沒有被野獸啃食了。 時人非??粗厣砗笫?。 陳平安慰老嬤嬤:“您只管放心吧!姑母是母,姑父也是父。我聽說等侯爺出了孝,他會行親子之禮,叫姑母姑父重新安葬。日后也會按照親子之禮給他們祭祀?!?/br> 老嬤嬤應當是把《詹水香傳》翻來覆去地聽過很多遍了,將里面的不少情節熟記于心,聽了陳平這話,不住地點頭說:“合該如此!不過也是太夫人為人大氣……” 行親子之禮去送別姑母一家,真說起來呢,這都是私事,輪不到外人說嘴。不過確實也是太夫人大氣,若碰上她小氣了,她就得說:“你親娘我還活著呢,你要給誰當孝子去?”別笑,因為時人非常重視身后事,所以這種情況是很有可能發生的。 大家頓時覺得安信侯一家果然都是有情有義之人。 忽然有人說:“哎?算算日子,安信侯就是這兩日出孝吧?” 此言一出,餛飩攤上的客人們紛紛低頭數手指。好像是哎,侯爺要出孝了。 詹木寶確實要出孝了。不過,府中的人且顧不上他呢。 現在府里眾人第一關心的是詹權。因為皇上決定對北堂用兵后,詹權也被派去了戰場。雖說皇后會時不時請萬商入宮,對著萬商透露一點戰場的情況,叫她知道詹權沒出事。但一日沒打完仗,詹權一日沒平安回到京城,大家就會替他擔一日的心。 府里眾人第二關心的是詹木舒,因為詹木舒馬上要下場考試了。朝中新出一條政策,所有在國子監求學的讀書人可以直接在京城參加縣試、府試,不需要回到原籍去考。當然如果考生個人更喜歡回原籍考,那也可以回原籍。詹木舒打算在京城考。 這么著的,詹木寶出孝就算不上是什么大事了。 不過萬商最擅長的就是一碗水端平,不會真就忽略了詹木寶,抽了空還是把他叫到跟前,好好說了一會兒話。萬商道:“你出孝這個事情,咱們府上就不大辦了。不過你放心,我給你保證,等你和江姑娘成親時,那絕對辦得漂漂亮亮熱熱鬧鬧!” 萬商的便宜親家江大人在之前的江府疫病中不幸病逝。家主都沒了,江姑娘的外祖一家索性找了江家族人來,叫他們主持著幫幾個孩子把江家分了,江姑娘只拿了生母的嫁妝,其他的東西一概不要。江家族人過意不去,非要給江姑娘備一份嫁妝。 江姑娘的外祖一家做主把這份江家給的嫁妝捐給江家族里,給他們置辦族田、族學。如今整個江家誰不念一句大姑娘好?之后,江姑娘回到外祖家守了一年父孝。 江姑娘現在也出孝了。 所以她和詹木寶的婚事真的可以cao辦起來了。 詹木寶紅著臉說:“娘,世人常說成家立業,可見成家和立業是該放在一塊兒說的。我雖然繼承了父親的爵位,哪怕什么事都不干,也照樣有俸祿。但我不能真的什么事都不干吧?等江……江姑娘嫁過來,她還要出門交際,總不能叫人看她不起?!?/br> 萬商哈哈大笑。 詹木寶的臉越發紅了。 萬商問:“那你想過要做什么了不?” 詹木寶說:“就是沒想好,所以需要娘幫著參謀參謀?!?/br> 府里的這些個男丁,不算年紀尚小的只知道傻吃傻樂的小四,老二正在戰場上拼殺,老三馬上要下場一試,就他這個老大沒有正經事干。哦,連表哥萬平安現在也不得了啦!表哥弄的那個石子田,已經有所成效,所以表哥去了西北那邊出公差了! 表哥這也算是吃上公家飯了。詹木寶清楚地記得,朝廷的任命下達時,舅舅舅母跑到侯府來叫表哥給母親磕頭,說是沒有母親的提攜,表哥萬萬不會這么有出息。 表哥沒有獨占功勞,對外總說石子田是母親想出來的,他不過幫著母親把這個想法實現了而已。所以哪怕安信侯府已經就活字印刷術澄清過好多回,權貴都清楚母親并無仙緣,但還是有不少百姓覺得母親是神仙轉世,要不然石子里怎么能長莊稼? 想到這些,詹木寶忍不住笑了出來。 萬商不知道傻大兒又在樂呵什么,笑道:“行!那我幫你好好想一想?!?/br> ……不需要萬商使力氣了。 詹木寶出孝的這一日清晨,朝廷來了圣旨,皇上直接提了詹木寶為都察院僉都御史。按照詹木寶身上的爵位來說,皇上賜他正四品實職,這一點都不離譜。要知道《紅樓夢》里的賈政,還是次子呢,身上什么功名都沒有,就因為老父親一封遺折,都能做一個六品京官。但想想詹木寶在鄉下長大……一出孝竟然直接就是四品官了。 多少人嫉妒得眼珠子都要紅了。 憑什么??!安信侯府到底是怎么入了皇上的眼,怎么就榮寵不斷呢? 第127章 詹木寶被皇上安排著有了前程, 這對于萬商來說確實是個意外之喜。 在這個講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時代里,只有下一輩都有出息,萬商這個老封君才能平平順順地享受她的幸福退休生活。又因為萬商的權力欲不是特別重, 她甚至還暢想了一番等到詹木寶迎了江姑娘過門, 一些外出交際之類的事就都能推出去了。 不過,雖然詹木寶有官做是好事, 但為了避免好事變壞事,萬商還要對他進行緊急崗前培訓。萬商的很多經驗都來自于她以前的職場,雖然后世職場和現在的官場不一樣, 但一些涉及了人性的東西是一樣的,故而她確實有一些經驗灌輸給詹木寶。 “……你是侯爺,和那種純粹的官場小新人不一樣, 應該沒有人敢在明面上欺負你, 所以你不用表現得太圓滑。有一說一就很好。愣頭青反而是種很好的保護色?!?/br> 詹木寶點著頭:“我問過三弟了,三弟說都察院主要的職責有三。其一是涉及重大案件時, 都察院需要和刑部、大理寺等衙門一起公審;其二是稽察各個官員辦事優劣, 遇大臣jian邪、小人構黨、作威福亂政等事, 要上書彈劾他們;其三,外派監察各省份的鄉試、各營房的軍務等具體情況……我覺得我可以盯著第一點使勁地鉆研?!?/br> 都察院的職務當然不止這三點,不過這三點顯得非常重要。 詹木寶身負爵位, 只要把本職工作做好, 哪怕是熬資歷呢,熬個五年十年的,肯定能升到三品;再熬個五年十年的, 說不得還能升到二品。只要始終兢兢業業、不犯大錯, 退休之前說不得能混來個一品的榮譽頭銜。這對于他來說已經非常夠用了。 所以詹木寶不需要劍走偏鋒。 他之前聽萬商的話,守孝的三年一直都在鉆研律法, 在這方面確實有了不少心得。等去了都察院,詹木寶只要繼續在律法方面使勁,遇到公審時能頂住各方面的壓力根據法律條文做出最為合理的判罰,那就算是把本職工作做好了,沒有尸位素餐。 從這一點也能看出,皇上把詹木寶放到都察院,確實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 萬商非常欣慰地說:“你能這么快就找準自己未來的定位,我真是再沒有什么不放心的了。不過,防人之心不可無,和別人進行公務交接時,切記要留好證據……” 萬商又說了不少話,詹木寶全都用心記住了。 詹木寶說:“娘,我肯定會謹慎行事的?!?/br> 萬商笑著點頭,其實心里并不怎么替傻大兒擔心。 不說皇上現在確實看重安信侯府,哪怕詹木寶真在差事上出了岔子,只要鬧到皇上面前,皇上肯定會給詹木寶一個機會叫他仔細分辯是怎么回事。這樣明擺著的偏心反倒叫一些人不敢暗算詹木寶。就是沒有皇上的這份看重,在世家不復昔日風光的現在——說不復昔日風光都是客氣的,真說起來世家現在全部老老實實地夾著尾巴做人——安信侯府又不曾樹過別的厲害的敵人,誰會平白無故地去陷害現侯爺詹木寶? 迎著詹木寶濡慕的眼神,哪怕萬商并沒有什么當媽的自覺,還是伸出手幫傻大兒整理了一下衣襟,然后說:“前兩天你還說成家立業呢,現在算是立業了吧?本來呢,我是想叫你出孝后立刻去幫你祖父祖母、姑父姑母遷墳的,但既然朝廷的任命來了,那不如再等等。索性等到江姑娘過門,然后你們夫妻一起去把長輩們迎回來?!?/br> 這個時代原本沒有蜜月旅行這一說,但沒關系,萬商給長子長媳安排上了! 而且別人不知道真相,萬商是知道的,如果詹水香和周富泉下有知,比起單獨只見一個親兒子,肯定是親兒子帶著兒媳婦一起上門拜見,這更讓他們覺得欣慰吧? 事情就這么定了。 目送詹木寶離開后,思玉從屏風后頭繞出來,頗為感慨地說:“皇恩浩蕩,都察院確實是最適合小侯爺的一個去處?!敝灰『顮斣诙疾煸豪锝洜I好了,因為都察院管著官吏考察、舉劾等事,擁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斷”的權利,安信侯府就更穩固了。 又因為都察院權利如此之大,所以反而不需要小侯爺修煉得八面玲瓏。他越是做事一板一眼的,皇上越覺得他這個人沒有私心,這樣才能在都察院長久地干下去。 萬商說:“皇恩確實浩蕩,這個沒得說。但老大能有這樣的前途,這里頭還不是有你的功勞!要我說,老大來時,你很不用避開,就該叫他恭恭敬敬給你行個禮?!?/br> 思玉有些不好意思:“其實我也沒做什么?!?/br> 她覺得功勞最大的還是太夫人本人。 若不是太夫人,血月之危何解?皇上又如何能步步為營地利用天狗食日把北堂坑進去?但太夫人從不在這方面夸耀自己,反倒是替思玉高興,說她獻上策論有功。 思玉獻上的就是之前下決心來萬商面前自薦時給出的那篇策論的最終修改版。 這篇策論里凝聚了她過去十多年的心血。 經過萬商的指點后,思玉又花了不少時間去逐字逐句地修改,使得策論中提出的那些政策具備了更多的可行性。哪怕萬商總說自己能力不足、沒法指點思玉,但在思玉看來,太夫人偶爾的靈機妙動總能帶給她豐沛的靈感。 思玉生于世家,卻想親眼看到世家的覆滅。她的策論就和這個有關。 天狗吞日后,司馬陷于流言,北堂直接被判謀逆,其他的世家不敢多言。 那時候,無論皇上提出什么要求,只要司馬不想跟著北堂一塊兒被判謀逆,落得一個抄家滅族的下場,都得帶頭響應,口稱皇恩浩蕩。其他世家也不敢強烈反對。 萬商覺得這個時機最適合讓思玉獻出策論。 之后皇上下旨叫申屠把全族遷到京城,又在全國開辟幾條全新的商道,打算用這種間接的方式慢慢消除世家的影響力,這里頭可能多少受了思玉這篇策論的影響。 當時,皇后還請萬商和思玉入宮,大概是想問問思玉的志向。 但思玉不想做官。她依然不喜歡和外人接觸。要是周圍的男性多了,她依然會犯惡心。再加上她本質也不是一個權力欲特別重的人,她覺得守在萬商身邊挺好的。 萬商就做主幫思玉討了一個賞賜:“等到以后活字印刷升級了,可以低成本地印刷報紙了,還請皇上允許思玉在報紙上暢所欲言!讓她能把自己的學說傳播開來?!?/br> 反正思玉也不至于想不開去寫什么反動言論。 思玉在報紙上發表策論、政見之類的,最大的阻礙就是她身為女性,肯定會被男人批判、攻訐,覺得女人不應該對著政事指手畫腳。但要是皇上允許了思玉暢所欲言,那其他人……無論他們說什么,都可以當作是狗叫。哦,他們還不敢大聲叫了。 萬商這話是對皇后說的。 皇后心里知道司馬雖然礙于流言,不得不暫時退出權利層,但心甘情愿地退和不甘不愿地退差了好多。那怎么才能叫司馬心甘情愿地退呢?當然是要給他們一個希望了。司馬的男人確實不太方便出仕,但女人是不是可以悄無聲息地占據一些位置? 比如這個報紙的審核…… 是不是能從司馬氏中找出幾位能擔大任的學識淵博的女人來? 叫她們為朝廷做事? 想到這里,皇后又不免在心里覺得慶幸。 幸好那個狗屁的女則閨訓是最近這么幾十年慢慢弄出來的,且剛弄出來時還沒有那么流行,所以在世家的女人里面,年輕一些的雖然有不少已經被養歪了,但那些上了年紀的,比如五十歲左右的,還能找出不少正經讀過書的并通曉四書五經的來。 這些女人大多已經外嫁,有那種日子過得好的、兒孫滿堂的,怕是不一定愿意出山。但總有日子過得不怎樣的,明面上看著衣食無憂,其實心里的苦悶無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