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夫人的榮華富貴 第9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守護甜心同人] 轉生吐槽役就要擼幾斗貓貓、[綜漫] 化身小說家
萬商道:“路上不用走得太急,天氣越來越冷,你們去了之后,一定要等到明年開春再折返?!闭f著又看向嫂子,覺得很不好意思,連累得哥哥一家今年不能過團圓年。 嫂子十分不以為意:“他們拿上侯府的牌子,可以搭官船,路上別提多舒服了,還能帶些貨品賺他個幾十銀銀子?!弊俅睦镄量嗔??一路上吃吃喝喝就到了。 萬商實在喜歡嫂子這個性格,又笑著說:“咱們說好的,大哥帶著平安不在家的日子,嫂子就帶著喜樂留在府里和我住。我是個琴棋書畫樣樣不通的,倒是靜華道人在這方面有些見識,喜樂有事沒事可以去她那里走動,若能學上幾分,就太好了?!?/br> 靜華道人是小家碧玉,她的閨學教養雖說比不得大家閨秀,但萬喜樂本就是小門小戶的姑娘,跟著靜華道人學上幾分,就已經很夠用了。學大家做派反而別扭。 萬商沒別的什么意思,純粹是因為她教導詹木舒的那份心為靜華道人所知,靜華道人心里感激,總說不知道該怎么回報她?;貓筮@不就來了嗎,我偶爾教一教你兒子,你就幫我教一教侄女唄。正好我教你兒子不覺得難,你教我侄女也綽綽有余。 詹花花本就是爽朗大方的性子,直接應下:“好,那這幾個月,我可是享福了?!?/br> 調笑了一番,萬茍從懷中取出一本小冊,遞給萬商說:“meimei前些天叫我打聽的,都在這里了。就算因為個什么,價格有時會有波動,但大致上不會差出太多?!?/br> 小冊子上面記的是萬商叫萬茍幫忙打聽的物價。 meimei叫幫忙做的事,萬茍向來都是盡心盡力去做的。他打探物價時,會親自去京城郊區問是什么物價,又去京城外城看什么物價,到了內城,大約要往上加多少。雞蛋賣幾個錢,棉布賣幾個錢,今年的新米賣多少,餛飩攤上吃一碗rou餛飩多少…… 這種事情打聽起來不難,但就是瑣碎。 萬茍和詹花花帶著兒子平安把鞋底都跑薄了幾分,好歹弄出了一本冊子。 在場都是自家的可以信任的人,萬商沒打算瞞著大家:“我啊,就是想靠著這本冊子粗略查一查府里的管事。前些日子把偷jian?;钠蛷亩剂侠砹?,但管事那邊還沒動。他們呢,也不覺得我有本事動他們?,F在有了這個,就看他們誰先漏出馬腳?!?/br> 管事們要是心大了,一般都是先在錢財上出問題。 萬茍自覺幫上meimei的忙了,嘿嘿一笑沖著meimei豎起一根大拇指。他卻不知道,他一家子二度進安信侯府,很是招惹了一些人的目光,尤其是云夫人的娘家嫂子。原本云夫人的兄長才是安信侯的大舅兄,在她嫂子看來,他們一家才是侯府的貴客,結果青天白日好好的忽然響個雷,都什么破事啊,他們從正經親戚變成不黑不白的了。 “泥腿子就是泥腿子,改不了骨子里的寒酸。三天兩頭打秋風……我呸!”云夫人的嫂子黑著臉。她是真心看不上萬商,覺得萬茍去一趟侯府,就要把侯府搬空幾分。 天底下哪有這般行事的? 孝期還沒過完呢,吃相就這么難看了? 第16章 云夫人手里拿著一份帖子,臉上掛著不高興的神色。 近身跟在云夫人身邊伺候的,是一位被云夫人喊做“順姨”的嬤嬤。順姨是云夫人母親娘家那邊的遠房親戚,論起輩分來,云夫人確實該喊她一聲大姨。順姨命苦,從小苦到大,到三十歲時娘家夫家的近親都沒人了,她無家可歸,差點淪去街上要飯。 這樣苦過來的人往往會走兩個極端,一個是什么都放不下,一個是什么都放下了。順姨是后者。她徹底看開了,名也好,利也好,都看得很輕,從來不放在心上。 云夫人作為差一點要當上“侯夫人”的人,近身伺候的肯定不止順姨一個。更何況云夫人原本也沒想叫順姨伺候,畢竟是遠房親戚,不可能真叫順姨干重活累活。但自從知道萬商的存在,府里的正統也歸于萬商一脈后,云夫人最信任的便只有順姨了。 “皇帝盯著咱們的侯府繼承問題呢”,這話不可能說給下人聽。 而主子不說給下人聽,其實很多下人想不到這一層面。她們看似聰明機靈,在后宅中無往不利,但對于真正的朝政大事,她們知道得并不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她們只會一個勁兒地為云夫人憤懣,甚至還有那種膽子大的,要攛掇云夫人和萬商爭。 很難說她們是真心為云夫人著想,還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真心?真心肯定是有的。自己的利益?當侯夫人身邊的丫鬟嬤嬤肯定要比當一個妾身未明的人的丫鬟嬤嬤好上百倍千倍,連帶著他們子孫后代的前程都會不一樣。 云夫人本就心煩,再看到身邊人的明示暗示,心里就更煩了。她索性就借著自己要修道的名義,說既然誠心向道就不該留太多伺候的人,把自己身邊清了一遍。 自那以后,就顯出了一個順姨。 云夫人留順姨在身邊,也不要她端茶送水,主要是兩人說說話兒。之前住在道觀,她思念兒子了不敢和別人說,就和順姨說。后來回到府里,在萬商那里聽了大姑姐詹水香的傳奇故事,云夫人私底下又和順姨感慨很久。調香打發時間時,哪怕順姨聞不出合香里都用了什么料,只會說“這個好聞”、“這個有些嗆,我聞不來”,但云夫人還是愛找順姨陪著,順姨越是說不出個一二三來,她越是覺得調香變得更快樂了。 對此,順姨倒是說過:“道人覺得調香更有趣了,真不是有我陪著的緣故。我又非那種人見人愛的伶俐人。日子變得有趣只因為煩心的事兒是越來越少了?!闭f句實話,哪怕是她這么看得開的人,也從來沒想到萬商一脈和云夫人一脈能處得這么好。 府里和睦了,煩心事沒有了,那無論做些什么都快樂了。 此時,見云夫人拿著帖子、黑著臉,能站出來勸慰她的也只有順姨。順姨知道這帖子是云府送來的。而云府是云夫人的娘家。云夫人的父母均已仙逝,云府當家人是她大哥云向江。除了大哥,云夫人還有個二哥云向溪和一個早已嫁做人婦的meimei。 云夫人和大哥的關系好不好?當然好! 如果關系不好,云夫人在她前頭那個夫家受苦受難時,大哥何苦為了她打上門去?不僅把她接回了娘家,甚至連她生的外姓的孩子(詹權)都一并加納了。如果關系不好,大哥何苦在眾多的兄弟里挑挑揀揀,為云夫人精心挑選了一位二嫁的丈夫? 如果關系不好,云夫人此時看到帖子也不用為難。 順姨幫著出主意:“若實在為難,不若把帖子交給太夫人?!?/br> “這樣不好吧?畢竟是我娘家……”云夫人頗為猶豫。 時人講究家丑不外揚。她要怎么和太夫人說? 說,我娘家那邊想要進府見我,帖子都遞過來了,但是他們一直對你們母子繼承爵位不滿,每次見了我都要絮絮叨叨,所以我真的不想見到他們,但我又不知道該怎么回絕他們的帖子,畢竟我娘家人以前一直對我不錯的,太夫人您幫幫我? 這樣的話,云夫人根本說不出口??! “可若是道人出面回絕了帖子,要么那邊府里信了這是您親自回絕的,說不得從此壞了親戚情分。要么那邊府里不信,懷疑您被太夫人制住了,全都是太夫人使壞,然后他們為了幫您,說不得就要去找二爺商量,拉著二爺做一些不利侯府的事?!表樢套哉J為沒什么見識,但亂世里吃了太多苦,對于人心這東西,現在也能看透幾分。 云夫人刷地一下站起來,在屋子里走來走去。 “我大哥……向來是待我極好的。但他怎么就看不明白呢?!這侯府里頭的事,難道是我說如何就能如何的嗎?是他自己想不明白!結果他嘴上不說,心里卻要怪我不爭氣?!痹品蛉说难蹨I奪目而出,“難道兄妹之間這些年的情分抵不過一個爵位?” 帖子是她嫂子遞過來的,但嫂子能在這個時候遞帖子,定有她哥默許。 她那個嫂子啊,刻薄是真刻薄,但再怎么刻薄,卻從來都是一心一意為大哥著想的。她帶著詹權和離歸家的日子,其實嫂子并不樂意她在娘家待著,但因為是大哥支持的,所以嫂子最多是擺擺臉色,不會真在吃食布料上作假,虧待了他們母子倆。 順姨遞了帕子給云夫人。能哭出來反倒是好事,不憋屈自己。 云夫人用帕子捂住眼睛,眼淚卻止不住。她心說,即便她大哥早先想不到皇帝那頭,等皇帝借著安信侯之事封了吳娘娘為后,也該想到了啊。既想到了,又何必為難她呢?再說句難聽的話,她和舒兒作為當事人,心氣都平了,別人又在不平什么? 順姨一直沒說話,等著云夫人好不容易止住了哭聲,才說:“這帖子也不一定就是云大爺的意思,說不得還是云恭人自作主張。先侯爺剛去時,那封信不就是……” 云夫人的大哥如今當著從四品的武官,她嫂子得封從四品誥命。早先云夫人二嫁時,其實她大哥在軍中的地位還隱隱高了先侯爺半頭。但現在想來,云向江當時能高半頭,主要是占了邊成軍出身的優勢。后來皇上手里的人才越來越多,漸漸就顯不出他來了,反倒是先侯爺詹水根一路爬了上去。武官多靠戰功來定賞,這很難弄虛作假。云向江若不是靠著侯爺妹夫的面子,很可能現在就是一個正五品的兵部郎中。 其實從四品這個官位已經不算低了。 當然,也分和誰比。 非要和獲得爵位的勛貴比,從四品就顯得不起眼多了。 云夫人剛改嫁給詹水根時,她嫂子其實說了些陰陽怪氣的話,大意就是說你哥給你精心挑選的丈夫,沒有你大哥那么受主公重用,但也不錯了,有你大哥幫忙管著,他不敢對你怎么樣,大委屈不會叫你受,你也別不懂事受點小委屈就哭著回來。 這話不好聽,到底還是怪云夫人不曾留在前夫家里,覺得她不懂事。 但云夫人看在哥哥的面子上,沒有回嘴。 結果兩年前,眼看著詹水根的發展是大哥拍馬都趕不上的,她嫂子再見到云夫人時,再沒有往日的刻薄,還熱衷于把女兒帶上,對著云夫人話里話外全是女孩兒貼心,女孩兒心里總是惦記姑姑。那意思就是想要親上加親,想把女兒嫁給詹木舒。 親上加親是常有之事。云夫人看著侄女兒心里也喜歡,其實是有些意動的。但因為兩邊的孩子都小——兩年前,詹木舒才十一歲——她想著再大點再去提這個事。 皇上六月登基時,嫂子又跑來暗示。云夫人也確實對先侯爺提起了,結果先侯爺搖了頭,他直接說想給詹權找個武勛家的女兒,但詹木舒要找個文臣家的女兒。云夫人在大事上向來都聽先侯爺的,正想著該怎么和嫂子緩緩提起此事,萬商出現了。 再后來,先侯爺去世,云夫人忽然收到嫂子的信,說你侄女年紀到了,該合計親事了,你家有喪事,這兩年你侄女有喜訊時,你不用特意上門。這話的意思就是不打算把女兒嫁給詹木舒,生怕云夫人繼續惦記她女兒,所以趕緊把兩邊的關系撇清。 雖說先侯爺生前也沒打算結親,但云夫人嫂子這事辦得太有失情分。親戚之間有事不能好好商量嗎?云夫人還住在道觀時,大哥曾找過來,說嫂子這信是背著他寄的,他才知道。云夫人也信大哥這話,但更知道憑大哥在嫂子心中的地位,大哥要是沒露出口風說親事不會成,嫂子不敢寄這個信,只是大哥還念情分,不會說難聽話。 云夫人都能猜到她大哥原本的計劃。兩家畢竟沒有明面上提過親事,更沒有交換信物,完全可以直接當做這事不存在。趁著安信侯府守孝三年,他重新給女兒找一門親事,那邊訂了親,這事就徹底過去了,還不會壞了情分。但大嫂推己及人,覺得詹木舒現在不是世子、日后也成不了侯爺,十有八九還會成為萬商母子的眼中釘,這樣的處境大大不妙,云夫人為了抬舉兒子,肯定要賴上娘家侄女,因此她趕緊寫了信。 這叫人氣不氣?云夫人簡直氣得兩邊肝兒都疼。 此時聽順姨提起舊事,云夫人倒是狠了狠心:“咱們府里可經不起一絲亂子,有些事確實該叫太夫人知道。你提醒我了,就以舒兒婚事為借口,我馬上去找太夫人說說話?!蹦锛业氖虏缓弥卑椎卣f,那就換個方式,通過親兒子的婚事,從側面來說。 忽然,云夫人像是想到了什么,眼中閃過一道光。她朝順姨看去。 順姨似乎是猜到了云夫人的心思,微微一搖頭。雖說太夫人最近把娘家侄女那個叫喜樂的姑娘接到府里來住了,但太夫人絕對沒有把喜樂姑娘說給府里爺們的意思。無論云夫人想了什么,是想要把喜樂姑娘說給二爺,還是三爺,這事都成不了! “可惜了……”云夫人嘆了一口氣。 “可惜什么?這不可惜!”萬商的聲音下意識上揚,顯得人有些激動,“我是不贊成什么姑表親、姨表親的,絕對不行?!比詢鹊呐韵笛H結婚不符合婚姻法??! 萬商這么激動,是云夫人著實沒有想到的。 她都不知道該說什么,只手忙腳亂地安慰萬商:“好好好,不行就不行?!?/br> 第17章 沒有人能理解萬商的激動。 云夫人不能理解,順姨不能理解,那位從宮里出來的烏嬤嬤也不能理解。 這會兒是白天,詹權在衙門里當社畜,詹木寶和詹木舒在書房里當學畜,詹花花和萬喜樂本來在萬商的屋子里玩,但瞧著云夫人好似有話要說的樣子,她們母女倆找了個借口避出去。于是這屋子里就只剩下了萬商、云夫人、烏嬤嬤和順姨四個人。 其中三人無論如何都理解不了萬商。 因為姑表做親、姨表做親在這個時代真就是常見之事。尤其是對于一些疼愛女兒的母親來說,生怕女兒所嫁非人,生怕女兒去了婆家自己照看不到被欺負,那么就把女兒嫁回自己娘家去,由自己的娘家親人幫忙照看,這一世肯定別提有多穩當了。 順姨想了想,幫忙找了借口:“都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可是老家那邊有什么說法?”這里的老家專指先侯爺和萬商的老家,小地方說不定有小地方的講究。 萬商差點想順著順姨的話把這個理由認下來。 好在她腦子反應快,知道這只能糊弄一時,不能糊弄一世,萬一日后真有人跑去老家調查呢?要想徹底杜絕姑表親、姨表親,她得正經地說出個一二三的理由來。 但萬商此時也不能信誓旦旦地說上一句:“血緣太近,生下來的孩子很可能會畸形?!彪m說這確實是真相,只要有點常識的現代人都知道這點,但萬商就是不能說。 因為此時做姑表親、姨表親最為頻繁的是世家。 世家的女兒非常精貴,輕易不會外嫁。據說前朝有一位二品大官拿著半數的身家向世家求娶——這位大官的母親出身皇商之家,半數身家估摸有幾十萬兩白銀——最后也不過是娶到了一個末流世家的寡婦女。就這樣,當時羨慕大官的還大有人在。 萬商對寡婦沒什么偏見,如果這個故事里沒有“世家”的影子,只說二品大官娶寡婦,萬商甚至還要拍手稱快,因為封建社會自上而下的影響會讓很多民間寡婦從這個故事中得到切實的好處,她們若想再嫁,輿論環境會好很多,宗族也不敢死命攔著。 但這個故事的重點恰恰就是“世家”。 這就讓整個故事顯得有些微妙了。 在萬商看來,世家女的精貴和世家的名聲是捆綁在一起的。 因為世家名聲好,所以世家女精貴,求娶之人向來非常多,但真正能娶到的卻寥寥無幾。反過來也行得通,因為世家女精貴,人人都想要娶到世家女,所以證明世家的名聲好。既然有了這樣相輔相成的關系,那么世家為了經營自己的名聲,世家女只會越來越精貴。不是他們那一階級的,想要順利求娶到世家女,只會越來越艱難。 若非亂世,說不得就連咱們這位剛剛入主京城的皇上都娶不到世家女! 可那么多世家女長大了總要嫁人的吧? 不外嫁,就內部聯姻唄! 世家無非就是那么幾個姓,幾個姓氏相互嫁娶,經過千百年傳承,姑表親、姨表親肯定會做得非常頻繁??赡茈S便拎一對世家小夫妻出來舉例,他們是姨表兄妹,往上倒倒男方的父母是姑表兄妹,再往上倒倒女方的外公外婆也是表兄妹做親…… 安信侯府本來就因為皇后之位已經徹底得罪世家了,世家正視他們如眼中釘,這個時候,如果萬商站出來高喊說三代血親結婚會生出怪胎畸形和傻子,就是主動送了一個把柄給世家。世家絕對不會放過這一“天賜良機”! 世家完全可以一邊風馳電掣地搞死安信侯府,一邊假模假式地對皇上表忠心:“我們之所以要搞死那家人,是因為他們妖言惑眾壞我世家名聲、咒我世家傳承,和皇后之位的歸屬一點關系都沒有。像我們這樣的忠臣,皇上一定要為我們做主??!” 到那時候,安信侯府死了也是白死,就連皇上都說不出什么來。 因為蠢死是沒救的。 “等等,如果血緣太近不宜結親這話不是從我口中說出來的,而是皇上的金口玉言呢?皇上本來就不滿世家勢大,兩邊遲早要干一場,而我已經被迫選好了站邊?!比f商心里閃過這樣的念頭,“世家……世家要是一直傳下去,不會封建制度亡了他們還在吧?然后像某國把人分成高種姓、低種姓……嗯,大力推動科舉制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