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承平點頭:“淳兒此話說的極是,他們不愿降我們就打,求和還擺出這么高的姿態,就算停戰,以后我們除他的權、他肯么?溫兒,你的婚事只該考慮自己的喜好,我和你母君如今已不需要犧牲你的姻緣了!” 李溫垂頭苦笑,真的能隨自己的喜好么? “父王母君的意思孩兒明白了,這門婚事,孩兒會審慎考慮的?!?/br> 青鳶入堂言晚膳備好,諸人用過晚膳、又閑談一會,各自回去,離開時熙薇又看了李溫一眼、被李溫捉住,二人目光交錯,熙薇慌忙離開,李溫駐留良久。 第342章 法事 已近年末,承平沒給李溫安排別的差事,只叫他無事時如兵部轉轉,畢竟他在前線打仗少不了后方支持,與兵部官員多多來往日后有什么事也方便。 之后便是過年,本來是難得的團圓,但元日早起入宮拜見國公和夫人時天氣太冷、時辰又太早,長生不慎著了涼又咳了起來,叫大家擔心不已?;勰锵胫昵摆w熹賜給熙薇佛珠、是并不介意拜佛求神的意思,便索性找到趙熹,直言想要在家中辦一場法事為長生祛病除災。 趙熹聽完嘆息道:“我知道,因為那支簽、你一直對我心懷芥蒂……” 慧娘連忙跪下身來解釋:“孩兒怎敢,孩兒對母君的敬慕之情從未改變!” 趙熹擺擺手:“敬慕是敬慕、芥蒂是芥蒂,若是關于你、你必不會如此,只是關乎長生、你又怎能放心呢?母子連心??!就連我這不稱職的母親對兩個孩子都牽腸掛肚,更何況是你?你對長生的疼愛我都看在眼中,你的焦慮、你的擔憂,我如何不理解?” 趙熹將慧娘扶起:“長生是淳兒的長子、是我的長孫,我怎么能不疼愛、不看重?他身子不好,我怎么不著急?可那支簽文真假尚不分明,就算是真的又如何?對神佛你可敬、可信,但不能懼、不能屈!且不說我功過如何,當真我罪大惡極、它來找我便是,拿子孫威脅是什么陰私手段!不過是欺軟怕硬、欺善怕惡罷了!真是這樣的神佛,你畏它求它它反而欺你辱你,短處被人捏著對方難道會放過么?你這場法事就算做了怕也無濟于事?!?/br> 慧娘哭泣不已,趙熹又道:“向來強的富、橫的貴、舍了命的長命百歲,承平同我一路走來大家都說是天佑神護,可孤城的冷、大漠的寒、朝堂的險、百姓的怨,所有仇恨和責難、所有苦痛和不安,全是我們自己扛下來的!多少次堅壁清野、多少次生死一線,但凡服了一次軟、我們都走不到今天!不退、不敗,這才是咱們家的生存之道!長生過了今年生日就三歲了,到時他便可入宗籍、便算是個人了,他已堅持了兩年、最后這一年,你卻要屈服么?” 慧娘大哭道:“可長生面對的不是人,是病、是命、是天??!人定怎能勝天!他只是個兩歲的孩子、哪有父王母君那樣的強力!他是孩兒的心頭rou啊,他每咳一聲就是從我心上剜下一塊rou!我每夜睡前要看他安穩、每早醒來就是問他如何,只怕一個不留神就丟了他,我心苦??!今早起來櫻桃為我梳頭,我竟已有了白發,我才十八歲??!孩兒不敢奢求母君如何、只是想在家中辦場法事為長生祈福,父王元日不也去祭天祈福么!母君就當可憐孩兒、叫孩兒安安心吧!” 慧娘本是賢惠端莊的貴家小姐,這兩年為照顧長生心力交瘁,年紀小小竟面有蒼桑,如今她跪在趙熹身前痛哭流涕毫無優雅之姿,卻比先前更叫趙熹疼惜,連蘭英都淚水漣漣。他只得叫蘭英替慧娘擦去眼淚整理儀容,道:“好吧,隨你去吧?!?/br> 慧娘連連謝恩,最后被蘭英攙著送回小院。這場法事慧娘已盼了許久,連主持的高僧都早早找到、只等著趙熹同意,這邊趙熹一松口她就叫人請來了陳夫人,商議后決定今早舉行,于是把日子定在了正月初十。 初十這天李溫也過來小院,打算看看自己的小侄子,順便瞧瞧有沒有什么能幫忙的。對于這場法事、李溫也很是搖擺:承平和趙熹非同凡人、在長明親歷天降雷劫還能如此強力,他敬慕佩服,可那時驚險歷歷在目、承平也曾三叩九拜祈求天憐,他們尚且如此,更何況小小的長生?他不禁又思及自己:父母所有所為驚天動地、但他們心智之堅遠非常人能比,自己是該效仿、還是該認清現實、做個庸俗凡人呢? 李溫將思緒甩出九天,跟著侍女走進舉辦法事的小院,院子里堆滿了祭祀禱告的各式法器,小沙彌正指點下人擺放。侍女領李溫到屋前,撩起門簾請李溫入內,李溫還沒跨步就聞檀香撲鼻,走入屋中,見屋內有九個和尚跌坐蒲團之上,有的打缽有的敲梆,都念念有詞,長生穿著厚厚的棉襖裹著佛幡被和尚們圍在中央,大哭不止。 李淳、慧娘、陳夫人及熙薇都在,慧娘皺著眉攥著心口瞧著哭泣的長生,陳夫人在一旁柔聲安慰,熙薇垂頭站在慧娘身后、向一截木頭。屋內悶熱難當,又燃了許多佛香,沉煙彌漫屋中,小小屋子竟云煙繚繞如九天,李溫處在其中只覺得喉舌被塞滿煙灰、呼吸困難、難受得緊。他看看慧娘和陳夫人,拉了拉李淳,示意李淳同他出去。 走到院子,兩人都舒了口氣,兄弟相視一笑,李溫道:“看來你也覺得難過,怎么不勸勸弟妹?咱們大人都受不了,長生本就有疾、又被煙嗆著怎么好?” 李淳無奈道:“小弟已經勸過慧娘了。不瞞大哥,自知道慧娘要辦這法事小弟就一再勸說、甚至還找了泰山,可岳母和慧娘都甚是執著、非覺得這場法事能救長生于水火!她們母女性子執拗、又是一心為長生,我又怎好過多責怪?況且簽文的事一直是慧娘的心結,希望這場法事能換她們母女心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