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河水泛濫……”趙熹看著水濤波瀾起伏不斷拍擊堤壩,忽而大笑,“這豈非天助我也!北邊時本帥用火橫行無忌,到了南邊這連綿的雨把我澆了個透心!火能為我所用,水難道不成么!” 王安略一想便明白趙熹意欲何為,心立刻沉了下去,聲音也有些顫抖:“元帥,城里除了偽朝兵將、還有數十萬無辜百姓??!” 趙熹冷笑兩聲:“本帥連本帥的兄弟們都顧不得、還顧得上他們么!他們的官只要忠義之名不管百姓性命,那就別怪本帥無情!” “元帥!” “王先生放心,”趙熹笑道,“本帥只為攻城、不為殺人,只要延慶守將肯投降,什么都不會發生?!?/br> 王安愁眉緊鎖,可他也明白,趙熹一旦做出決定就絕不會更改。不過,趙熹對待百姓一向溫和,最后關頭,他未必忍心,王安如此安慰自己。 延慶守城主將為唐禹、縣官為嚴呈,這兩天趙熹心情不爽、他們更是膽戰心驚,時時怕趙熹弄出什么事來。這天嚴呈又找到唐禹,問道:“唐將軍,援軍究竟什么時候才能來??!” 唐禹愁眉不展:“本將已書信長明和晏城、濰城,晏城援兵為趙熹所劫、濰城也以此為借口不肯發兵,本將也沒有辦法!” 嚴呈急道:“晏城和濰城兩地都是世家盤踞、全是大公子一派,礦山已經救不了、他們根本不在乎我們死活,又怎肯冒險來援!可我們沒了、他們難道能躲過趙熹不成!” “他們只想著趙熹和我們兩敗俱傷、他們好來撿功!自負又愚蠢!現在只能寄希望于六公子、盼著他早早勸服兩地、共同抗敵才是!好在咱們還能堅持一段日子……” 嚴呈皺著臉想了半天,道:“我看北軍時來時不來的,不如、不如我們讓百姓們先撤?” 唐禹白他一眼:“你在說什么傻話,那可是趙熹!那天撤軍時險些讓他攻進城來,還要讓百姓出城?那不如打開城門迎趙熹進來算了!何況百姓出了城難道能躲過趙熹不成!被他綁著推到前面,你又怎么辦!” 嚴呈狠狠錘向桌案:“外敵咄咄、內鬼嘵嘵,如此下去,江州無望??!” 唐禹神色堅定:“便是如此,我唐禹堂堂男兒以身殉國也不肯屈于婦人之下!” 嚴呈亦點頭贊同。 “哦,還有一事,我縣書吏曹星幾日前出城一直都沒有回來,我擔心他已落入敵軍之手……” 唐禹很是厭煩:“大戰當前他出城做什么!” “說是查看堤壩。這書吏雖不起眼,但聽說同程草堂交好,六公子也對他頗為關照,這怎么辦……” “現在還管得了那個么,都這么多天,怕已經死在趙熹手上了!若能度過這關,我親自去向六公子解釋!” 嚴呈嘆:“也只好如此了?!?/br> “將軍、將軍大事不好!”有兵卒沖進堂里,顧不得向嚴呈行禮,跪秉,“北軍又到西城外叫陣了!” 唐禹罵道:“這算什么大事,他們叫便叫罵便罵,你們只不理便是了!等他們攻城再喊我!” “他們雖沒攻城,卻在城外挖土,說是要引河灌城!” 唐禹和嚴呈猛然跳起:“什么!”兩人匆匆趕往城門登上城樓,只見城外北軍數組整齊,中間讓開一路,許多軍士鋤鏟翻飛,正在奮力挖掘。 “你們做什么!” 趙熹抬起頭,趨馬往城門口走了走,在城上弓兵射程外停下:“如你們所見,挖渠引水?!?/br> 唐禹氣得發抖,嘴上卻道:“蠢材、蠢材!延慶距駝山幾十里,這些天有陣雨,你們要挖上幾個月才能把駝山的河引來!” 趙熹笑道:“何需到駝山?唐將軍已許久沒到城外、不知道駝山的情況吧?那里已變成一片汪洋,大水源源不斷從山上沖涌而下、至堤壩被攔拐向北去流入坤江支流。但將軍應該也知道,延慶周遭北高南低,我們只需把堤壩炸開,濤濤洪水就會向延慶滾滾而來了!挖渠不過是為了給你個機會?!?/br> “什么意思?” “渠成之前,你開門投降,大家一切安好;你若不肯,”趙熹笑了起來,明艷的面容竟冰冷無比,“那就讓整個延慶為你的‘忠誠’陪葬!” 曹星被關在福山營地已有數日,北軍倒也沒苛待他,一日兩餐全和軍士們一樣,還給了他和隨從各一條被子,讓他們夜里保暖。 畢竟只是個無名無姓的書生,北軍對曹星的看管算不得嚴格,不過曹星膽子不大、身手也不敏捷,要他自己從守備森嚴的軍營里逃走,實在有些困難。他只好老老實實待在軍營,偶爾借著如廁的名義望望山下,期盼延慶城一切安好。 這兩天曹星總見到許多士兵背著鋤頭來來去去,以為他們在建什么工事,后來他與看守的士兵熟悉了些,閑時也聊上兩句,偶然問到,士兵竟據實以告:“我們正在挖渠呢,元帥要炸掉堤壩、水灌延慶!” 曹星大驚,連忙抓住士兵:“怎么、怎么能這樣!城里有幾十萬人!” 士兵笑道:“怕什么,難道能把整座城都淹了么?只我們只想著把城墻沖毀!何況元帥說了,只要延慶肯降、我們立刻停手!” “不行、不可以!”曹星忙道,“幾十萬人性命豈能兒戲!我要見趙熹、求你帶我去見趙元帥!” 第290章 挖渠 元帥帳中,趙熹坐在主位,看向站在帳中曹星,不發一言,王安陪坐一邊,抿唇不語。曹星有些焦急:“元帥,您、您真的不能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