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青年笑道:“老爺既然知道明武堂就該知道我們做事向來低調,漕幫雖大、卻不可靠。洪老爺在京都做生意也有幾十年了,京都多了那么多碼頭全被漕幫搶去,老爺難道甘心?” 洪老爺看向青年:“你這是什么意思?” “明武堂正是用人之際,老爺肯幫忙,我們必定投桃報李。至于朝廷禁令,放心,就算您被發現只要打出明武堂的旗號也不會有人為難?!鼻嗄暧謴难g拿出一錠金子,明晃晃耀人眼,“不過五條船,全新的也就這個價,您非不放心就說船被偷了,誰又能奈你何?” 京都老人都知道明武堂是趙熹所設,趙熹可是個傳奇人物,用兵如神出征無敵、又是李三公子的夫人,背后倚仗的是朝廷和平州,別說清明開船,就是趙熹清明把京都城炸了,誰又敢說什么!雖然眼前之人身份可疑,可他手中金子是真的,他要真是明武堂的人正好借此機會攀上靠山;他要是假冒,反正船被偷走的,自己拿了錢,又有什么損失! 洪老爺笑嘻嘻收下金子:“老夫就交你這個朋友!” 第248章 廢物 皇陵在京都郊外,距離皇宮還很遠,為了清明大祭,大家要提前一天出發、在皇陵行宮住上一夜、第二天清明時祭祀,然后當天返回京都。文武百官都要前去祭祀,不過他們自己料理住處,只在清明一早趕到即可;有資格入住行宮的只有先皇遺屬以及國公一家,當然還有他們的護衛和隨從。 出發的時間在下午。此次祭祀莊嚴隆重,加之危機重重,承平并不想帶孩子們去,便向國公提議讓除李睿和公主外子侄輩無官職皆留在京都,國公也同意。本以為沒了小輩搗亂出行會很順利,沒想到還是出了件小事。 起因是李睿非要帶著旋風前去皇陵,無論宮人怎么勸都不肯放開旋風,拉扯中旋風傷了宮人,驚動了國公。承平自告奮勇前去勸解,趕到李睿寢殿,宮人們亂作一團、地上還有血跡,黛君和舒太妃站在門口,盯著殿里的李睿和旋風。 黛君見到承平眼中閃過一絲慌亂,大聲斥責李睿:“還不快把那畜生放開!” 旋風毛發凌亂、低伏著身子呲著牙守在李睿身前,鋒利的犬牙上還留著些微血跡;李睿蹲坐在地,一手抱在旋風背上,不肯松開。 黛君氣道:“你知道不知道我們要去做什么!還要帶著這個畜生!你有何顏面去見你的父親!” 前去祭祀亡父還要帶上玩寵確實不成體統,但承平知道這匹狼對李睿意義非常,在如今這暗流涌動的時刻,這匹狼也許才是李睿唯一能躲避風雨的港灣。何況皇帝已死,他的祭祀本就是辦給活人看的,李睿表現越荒唐對他來說越好呢! 承平勸道:“不過是一只小狼,就是叫睿兒帶上又何妨?旋風一直都很乖巧,何況隨行還有祭祀用的牲口呢,加上一匹狼并不是什么難事?!?/br> 黛君猛然回頭盯住承平,憤恨之情溢于言表,舒太妃上前握住黛君的手,勸道:“三公子說得是,這匹狼是大殿下的心愛之物,娘娘自然是要將它好好保護的,只是一路顛簸、娘娘怕它難以適應生了病,倒不如在宮里好吃好喝地待著,左右兩日也就回來了。既然大殿下與它難分難舍,還是帶上吧?!?/br> 舒太妃向李睿道:“不過殿下,祭祀肅穆,到了行宮您還要齋戒,這狼跟著您實在不合適。我們可以將它帶到行宮、但不能由您養著、而是找專人照看,離開時再一并帶上,然后這樣如何?” 李睿捋捋旋風的頸毛:“你們保證一定帶著它、不把它丟下?” 舒太妃答:“我們保證?!?/br> 承平也道:“我會看著他們,睿兒,信我?!?/br> 李睿垂下頭沒有說話,將旋風摟進懷中抱了一會,才道:“旋風的籠子在偏殿,把它搬過來,我會讓旋風乖乖待在籠子里的?!?/br> 宮人連忙搬了木籠過來,李睿在旋風耳邊說了兩句,旋風低聲呼嚕兩聲,乖乖走進籠子趴了下來。大家這才松了口氣。 李睿已經大了,有了單獨的座駕、不必再同黛君坐在一起。他一人呆在寬敞的馬車里,心中驚慌又茫然。他撩起車簾從車窗往外張望,發現路邊擠滿了百姓。他們穿著素色衣衫、系著白色布條、端著香案和紙錢,似乎是在為皇帝供奉。他們有的泣不成聲、有的麻木冷漠,哭嚎之聲飄蕩在京都城中,真摯又虛無,他們像是祭奠時紙扎的人偶,隨時準備被人焚燒祭祀。 有人為皇帝哀泣,有人滿不在乎,有人渴望英明的君主,有人不在乎上面是誰,可無論他們是何種心情,皇帝都無法響應,作為皇帝繼承人的自己更無法承擔如此重負。 李睿放下車簾,心情越發沉重。 黃昏時,諸人抵達皇陵行宮,明天一早文武百官將在此祭拜李唐先祖,作為李唐后裔的李睿要帶領眾臣上香祭拜、頌念祭文,今晚他需要在李氏宗祠內齋戒。 宗祠大殿莊重沉穆,自開國以來三位皇帝牌位高高列在祭壇之上,李睿抬頭仰望,只覺得這些牌位像是三座冰山、重重壓在他的身上。李睿感覺自己掉進冰水,窒息和恐懼鉆入他的七竅、堵住他的心神,他就要溺死在這殿中,他掙扎著跑出門去,扶著廊柱不住喘氣,宮人們跑來詢問,他也只是大張著嘴,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黛君很快趕到。她看見李睿像一只驚慌的老鼠,抱著頭縮在廊腳,沒有半點他父親的英武和堅強。想想出宮前的事,黛君更加生氣,上前拎住李睿的衣襟將他從地上拽了起來:“你又怎么了,在宗祠里安安靜靜得待著都不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