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吳丹陽反問:“奉旨討逆,先皇已逝,不知平州奉的什么旨、哪些又是逆?” “先皇雖逝朝廷仍在,朝廷便是天下,自然是奉天下旨、討叛臣逆!” 吳丹陽笑:“誰人不知大殿下為平州所挾、朝臣投鼠忌器,只能任人擺布,豈不是平州討厭誰、誰就是逆臣?怕不是因逆才討、只是想討才逆!” 趙熹諷道:“你又擔心什么,總歸是冤枉不了你!” 吳丹陽捂住心口很是委屈的樣子:“怎么就沒有冤枉我?謀害陛下的是公孫氏,我不過正好那日在宮中、就被當成你們黨同伐異的借口!不止我,膠州、青州,哪個不是護衛天下的忠臣!你們又肯放過哪個?臣則縱、逆則討,若燕州不肯向平州稱臣,你們也要討伐么!” 燕樂眼睛一抬,看向承平。承平道:“平州、燕州,青、膠、江、衛,哪個不是臣子?國公郡公都是代天牧民,還能將天下據為己有不成?吳小姐這話著實可笑。不行逆事何懼討打?欲行反叛還要怪志士討之么?” 余參軍笑道:“李公子所言甚是,我等皆為天子臣,既然天子位缺、各自管好自家、不負先帝所望便好。唉,也是我們做臣子的無能,讓先帝為jian人所害,如今公孫氏已伏誅、京都已定,天下盼安期穩、大家該齊心協力保九州島安寧。平、青之爭由來已久,當初還是先帝調停,如今何不看在先帝在天之靈的份上摒棄前嫌?諸方罷兵、天下太平,眾望所歸?!?/br> 燕樂也道:“余參軍所言正是,烽煙四起苦的是天下百姓,李國公和三公子都是仁善之人,怎忍看生靈涂炭?不如給我燕樂一個面子、大家將話說開、講和好了,九州島一家,該攜手共進才是??!” 陳氏望著趙熹頗為憐愛:“妾身常聽趙大君威名、對趙大君赫赫戰功也極為敬佩,可趙大君也是母親,常年征戰難道不思念自己的孩子?男耕女織天倫之樂,平凡卻和美,這才是大家所盼望的??!” 趙熹笑道:“夫人說得極是,但您該勸青州早早投降、勸各州安分守己聽朝廷號令,大家都老實些我們也不用這么累了!” 秦尉寧拍案而起:“趙熹!你真當我們青州怕了你們不成!” 趙熹笑得目中無人:“怕或不怕,總輪不到你這個戰場都上不得的人說!戰火仍烈,秦冬瓜,你怎么髀rou復生???當初在京都還敢同我交手,你不怕我、那就戰場上較高下!” 秦尉寧氣得筋rou大顫。想當年在京都他騎射雙絕、武藝也不遜趙熹,最得意時就是三州抗蒙、他領軍上陣,好不快意!可如今平青戰事焦灼他卻因主母忌憚被屈在安樂、一身本事無法施展、比在京都是還閑,如今又叫他來燕州向承平、趙熹低頭,他怎能不憤! 眼看秦尉寧為趙熹所激,吳傳之嘆道:“趙大君如此態度,就是不肯退讓嘍?” 趙熹嗤笑:“我趙熹只戰不退!” “三公子也不肯給燕郡公這個面子?” 承平笑道:“本公子也不過奉命行事,青州助公孫氏謀逆,必要請秦國公到京都受審,秦國公應了、我們自然退兵?!?/br> 秦尉寧大罵:“做你的春秋大夢!” 這便沒得談了。 裘蘊明只在一旁品酒吃菜,見氛圍冷硬,勸道:“大家來此都是為燕小公子賀周歲,這可是天大的喜事!美酒佳肴、月色正好,大家不談風月竟說凡事,豈非暴殄天物!來來來,燕世叔,小侄敬您一杯,敬您紅顏情深、寶刀不老!” 大家知道今夜難以叫承平趙熹松口、再爭執下去反而弄巧成拙,便借裘蘊明的臺階轉了話題,不過大家也都心不在焉,相互應付幾句、早早散了去。 第200章 清白 燕州州府上安城雖無大漠瀚海、高山雪原,但城池歷史悠久、民風民俗與平州迥然,加上春暖花開花草繁茂,又逢郡公公子周歲、城中來往絡繹熱鬧非凡,倒也頗有趣味、值得一玩。燕無異早早便來到驛館,接了趙熹、裘蘊明和李溫到城郊游玩,承平則整理了下禮單,親自送去燕府。 昨晚并不太愉快,但幸好有裘蘊明和燕無異緩和沒有鬧翻,今日承平再見燕郡公二人雖有些尷尬卻也還笑得出來。燕郡公收了禮單、向李國公一通感謝,之后捋捋胡須,笑問:“怎么不見趙熹和公子?” 承平答:“小侄本想帶犬子前來拜會,但世叔近日事忙、他又鬧騰得很,便想著索性等周歲宴再見過世叔。今早他們和無異兄蘊明兄出去玩了,小侄在此多謝世叔款待?!?/br> 燕郡公道:“賢侄遠道而來,老夫自然要盡地主之誼。不過莫怪老夫多嘴,你那夫人脾氣太烈,水至清則無魚,這世上的事本來就難得胡涂,大家和和氣氣才好,煢煢孑傲只怕要眾叛親離??!” 承平仍笑:“世叔好意承平明白。當初公孫氏起兵造反、將我孕中愛妻困與京都,青州又與公孫反賊勾結進攻平州、平洲分身乏術,我只能來燕州求助,多虧世叔深明大義借兵于我,不然我妻兒如今還不知是何情形呢!這份大恩大德李承平永世不忘!世叔教訓承平定銘記于心!不過熹兒也好平州上下也好,就是那恩怨分明的性子,有恩必報、有仇必還,承平也不好相勸啊?!?/br> 燕郡公笑容淡去:“賢侄這番話,就是不肯同青州和解了?” 承平道:“我平州態度一向如此,親者和、仇者誅,青州與我州恩怨由來已久,這些世叔也都清楚。除當初向世叔借兵平定京都之亂,我平州從未向燕州提出什么要求,世叔怎么忽然就管起閑事、做起和事佬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