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怪不得能繞過我們劫我們的軍需,原來他會妖術!那我們怎么打得過呢!” “聽說狐貍精會吃人,他要是抓住我們,會不會、會不會把我們吃了!” 小兵們憂心忡忡,方才說趙熹造反的士兵斥道:“少在這里胡言亂語,將軍聽到了說你們動搖軍心、全都拉出去砍頭!什么狐貍精不狐貍精,畜生難道還能比人厲害?我們打敗了他們、你們就能好好看看趙熹是個什么精怪了!若是戰敗,別說趙熹要殺你們、將軍也不會放過你們!” 開始那人說:“倒也未必,出了這事,將軍更不敢同平州交戰了!” 京都的事眾說紛紜,當時究竟發生了什么他們作為小小馬前卒并不清楚,趙熹究竟是人是妖、是鬼是誰他們也不知道,可無論誰忠誰jian誰好誰壞,有一點十分確定:那個名叫趙熹的雙元,絕非常人。 趙熹自然不是騰云駕霧飛過去的,他領著五千軍士攀山越嶺從綿山繞過膠州營地和德州城、埋伏在軍需押運的必經之路、打得他們措手不及。他們本就是奔襲作戰、考慮還要回金崖關,除每人帶了少部分糧食路上食用、剩余物資全都燒了干凈。 德城內還有存糧,將士們支撐到下次物資運送也得難事,可趙熹此役著實將膠州嚇得不輕,他們擔心趙熹會故技重施攻占德城、與金門關兩門夾擊困逼膠軍,也不敢出兵去金崖關向趙熹討回顏面、反而拔營撤寨、將膠州軍全都撤回德城。 半月之后,平軍進攻安昌,圍城三月,終下安昌城,胡蒙左肩王也趁此機會南下侵占素雅城。這幾月趙熹一直守在金崖關,這期間膠州也曾試探進攻,全被打回德城。安昌城下,膠州更不敢妄動,趙熹便將防務交還李敢、上書奏請調馬雙九至衛寧加強防衛,自己則回到平陽。 離開時夏日炎炎,歸來時風雪滿城。李淳已近周歲,總是咿咿呀呀說些大人不懂的語句,趙熹將他抱在懷里,又看看依偎在自己身邊的李溫,想想遠在安昌的承平,心中也涌出思念之意。他不禁感慨,難怪凡人所求唯團圓和美,家人溫情絕非功成名就能取代。 只盼戰火早熄,天下太平。 趙熹還沒能休息兩天,陶希仁便怒氣沖沖找了上來。自來到平陽之后陶希仁再未找過趙熹,偶爾遇到也只當看他不見,對趙熹的寒暄也置若罔聞。趙熹初時還生氣,后來慢慢習慣,甚至還會故意去惹陶希仁捉摸于他,不過二人都事務繁忙,便是這幼稚游戲也很少玩了。這次陶希仁竟主動上門,不知是有何事。 趙熹來到書房,陶希仁正在此等候。趙熹笑道:“難怪今早起來喜鵲叫個不停,竟是有貴客臨門!怎么,過去這么久終于覺得對我不住、要來賠禮道歉重修于好了?” 陶希仁昂著頭不肯看趙熹:“微臣今日前來并非喜事,反是惡事呢!”陶希仁將一迭書函遞給趙熹,“近來兵禍連連、州府納糧征役勞民傷財。世道不平,這也無可奈何,可有貪官污吏籍此欺壓百姓中飽私囊,百姓怨聲載道、州府不聞不問,這難道是平州的仁義之政么!” 趙熹翻開書函,內里皆是州府官吏欺民弄權之事。戰事一開銀錢耗如流水,前面要糧食、要物資、要勞力運輸,州府內賦稅勞役自然要比平時多。上面說要多,下面就敢翻倍,納糧的納十留三、貪官的腰包全要百姓的血汗來填;征役的索富榨貧,多給錢可不征、沒錢給就多征,有那窮人無奈逃役的捉回去當官奴售賣。前線將士流血疆場,后方百姓氣決淚盡,唯jian佞之臣飽食無憂、盡享富貴! 趙熹收起書函:“想來你是見過大公子了?” 陶希仁點頭:“自然??纱蠊诱f戰事在前、內政唯穩,這些事等戰事平息再說??蓱鸹鹨婚_、沒有三年五載哪能平息,這才剛剛過去一年!若不清政風蕩邪氣,真要復衛州舊事,別說一統九州島,李家覆滅也不過彈指!” 趙熹站起身:“走吧,我和你一起去見大公子!” 第190章 殺神 趙熹與陶希仁走出書房正瞧見李溫下學歸來、和春熙打打鬧鬧,趙熹同蘭英等人相處一向如此自然不覺得不妥,陶希仁卻臉色一沉,重重咳嗽兩聲。 李溫本開開心心,聽到聲音轉過頭,見是自己老師連忙收起笑臉,鄭重行禮:“孩兒拜見母君、學生見過老師。不知老師在此,學生未能恭迎,還請老師見諒?!?/br> 陶希仁問:“今日該是孔先生授課,怎的這么早回來?孔先生不在么?” 李溫看看趙熹,小聲道:“孔先生說母君回來不易,教學生孝道為先、回來侍奉母親。不過孔先生留了課業,說下次回去檢查,學生雖在家里也會好好用功讀書的!” 陶希仁知道李溫母子團聚不易,李溫又從來勤勉,叫他放假兩天好好與趙熹陪伴倒也無妨。陶希仁道:“為師為公事而來,如今正要同你母君去見大公子,倒是耽誤你們母子團圓了?!?/br> “不敢不敢,自然是公事為要!” 陶希仁點點頭,又道:“君子不重則不威,溫兒還是要穩重一些才好?!?/br> 李溫紅了臉,連連稱是。 趙熹不愿陶希仁為這小事教訓李溫,但他也知道在學生面前不能駁了老師面子,便催著陶希仁道:“快走吧,別耽誤了,溫兒好好看書,我回來再陪你?!?/br> 陶希仁這才同趙熹離開。 承盛聽說趙熹求見以為戰事有變,急急將人召來卻見陶希仁也一起,承盛一時還沒反應過來,問:“怎么你二人一起來了,難道是京都那邊出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