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太史令笑道:“李大人想,如今最適宜取而代之的是誰?” 早朝之上,氣氛有些壓抑。 司徒清洛掃視一圈,“各位愛卿,派誰鎮壓起義,招撫難民,此事非同小可,關乎國本、民生和朕的千古名聲,各位愛卿可有建議?” 眾人雖已無法再對司徒清洛抱有任何期冀,卻也仍舊只能規勸,可奈何朝中無將。曾可以領兵的親王趙王已故,定遠將軍仍在邊關,致遠將軍在幽州平亂,幾月前,司徒云昭曾想將他召回來,可在魏嵐的干預下,最后未能得成。司徒清洛認為鎮東將軍、鎮南將軍是司徒云昭之黨徒,于是早已將他們外派到京郊大營,降為參將。 前朝以來這種朝中無將的情況,多會派皇帝的兄弟或子侄領兵,一來為防武將手中兵權過重,防止外戚干政,二來也對百姓以示皇家安撫之意。 而司徒清洛的兄弟們,先帝在時獲封為王的唯有兩個年長,且可以領兵的皇子,趙王、景王,先帝駕崩后,新皇登基,三皇子司徒清游獲封宣王,四皇子司徒清淳獲封安王,五皇子獲封梁王,其余皇子雖年幼,也一一獲封。 兩位能領兵的親王已故,宣王是個文人,只會些手腳功夫。安王心思單純,前些日子又被罰跪雪中,如今還臥病在床。梁王司徒清瀚身體孱弱多病,一直深居簡出。其余皇子皆年幼,沒有合適的人選。 群臣交頭接耳,自然明了誰是最合適的人選,可戰戰兢兢不敢言,怕又惹得司徒清洛不快。而此時孟太尉手持玉笏,躬身出列,義正嚴辭道:“啟稟陛下,平南王殿下曾經平亂征西,戰功赫赫,臣以為此次應由平南王率兵平亂?!?/br> 司徒清洛一瞬間瞇起眼來,打量著文臣之首的司徒云昭。 她面色淡淡的,負著手,長身玉立站在那里,除卻看上去消瘦了些,仍舊是一貫的仙人玉姿、光風霽月。 司徒清洛眼中閃過陰森,靠在龍椅上,故意叫道:“平南王?!?/br> 司徒云昭慵懶地抬起眼來,“臣在?!?/br> “太尉舉薦你帶兵平定起義,愛卿,你意下如何???”司徒清洛手中捏著兩半虎符,語氣意味深長,一副不懷好意、饒有興致的表情盯著她,等待著她的答案。 也許是相由心生,司徒清洛的臉上再找不到往日溫潤單純的影子,連與司徒清瀟的那五分相似也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扭曲的眉眼,明晃晃的暴戾、算計。 群臣低著頭,都為司徒云昭捏了一把汗。任誰都聽得出來,皇帝看似雖是詢問,卻是威脅,司徒云昭若是敢接,必然會引得皇帝的不滿與懷疑,皇帝暴戾無道,還不知會做出什么事來。 人人皆怕司徒云昭走了先平南王的老路t,如果有一日沒了司徒云昭,大齊便是真的完了。 司徒云昭不卑不亢,眼中平靜,“回陛下,臣前些日子感了風寒,身子還未完全痊愈,不宜出征,還請陛下另擇他人?!?/br> 司徒清洛卻話鋒一轉,嚴肅道:“朕聽聞,你近日,常往寒山寺去,可不會暗中做什么不利于我大齊的不軌之行吧?” 群臣皆立起了寒毛,司徒云昭卻平靜淡然地解釋:“靖州、涿州接連起義,黎民遭難,臣心中不忍,除卻開私倉放糧之外,也唯有念念佛能解心中困苦憂慮了?!?/br> 司徒清洛聞言終于放松地笑了出來,“既如此,愛卿也不要太過自苦,好好養護身體,才能為我大齊,多做貢獻?!?/br> “步兵統領孟九安、御前侍衛楊騫。朕封你們二人為輔國將軍,特命你等分別前往靖州、涿州,執掌兵權,鎮壓起義。爾等務必盡心竭力、安撫百姓?!?/br> 武將列兩個青衣官服的高大男子出列道:“臣領旨?!?/br> 群臣看著這幅場景,眼中滿是憂慮之色。 散朝之后,群臣退殿,司徒清洛卻獨坐龍椅不動,他敲了敲龍椅扶手,一旁的太監吊著嗓子,陰陽的尖刻聲音極令人不適:“平南王留步?!?/br> 司徒云昭似乎是早已料到,在上一刻便停住了腳步。 司徒清洛撐著頭,瞇著眼睛,“朕方才在朝堂之上的玩笑話,愛卿可不會生氣吧?朕知道,皇姊一向心善,愛好禮佛,靖州涿州出了這樣的事,皇姊一定是會去寒山寺吃齋念佛一番的,你必然是一直陪伴在皇姊左右的。你能在皇姊身邊多多勸導,如此,朕也放心一些?!?/br> “如今,朝中無將可用,朕為國為民,無奈將孟九安,和朕的御前侍衛楊騫都派了出去,只剩一個晁京在朕身邊,所以朕怕是會時常擔心自己的安危,平南王,你的王府還有三千親兵,不如調給朕,在楊騫和孟九安回朝之前,護朕周全?!?/br> 按理各王府、公主府都有朝廷調配的親兵維護安全,緊急時刻,各位公主、親王可憑令牌調遣兵衛。 言語間,太監已經來到司徒云昭身邊,低頭弓著身子,手中端著托盤。 司徒清洛明顯是要折斷司徒云昭最后一根臂膀。 司徒云昭不驚也不詫,只是將令牌解下來,放入盤中,“大齊一草一木,一兵一將都是陛下的,自然歸陛下調配?!?/br> 司徒云昭滿意地哈哈笑了出來,站起身來,“好,平南王忠心天地可鑒,你放心,日后朕必然會保你與皇姊一世平安與榮華?!?/br> 寒山寺。 白色覆蓋在寺廟的屋頂、樹木和庭院上,一片白色的純凈世界,令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也更顯寺院的古樸與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