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陸建國綜合分析之前五位被害者身份,分別是經理和工頭,根據遇難者名單,對應遇難家屬,從而找到五個不同的兇手,信息正好匹配。 二十多人遇難,這么多家庭破裂,可為何偏這五個人走上險途? 原來當年的賠償金沒有如實發放給每個家庭,礦場負責人章山鬼迷心竅昧了這筆錢,每個家庭只獲賠幾千塊,想鬧事就被章山雇來的打手趕跑。章山甚至安排混混上門威脅,那些家屬顧及家人安全,只能妥協。 這五個兇手對應的家庭更為悲慘,可謂家破人亡,身負如此沉重的家仇,在得知礦場事故真相后,一心想瘋狂報復,沒有后顧之憂的五人,各自選好報復對象,真正的兇手躲在背后制定計劃,cao控行動。 “真正的兇手應該也是遇難家屬,極大可能和這五個人的家庭情況相似,我們從這個方向調查?!标懡▏袟l不紊尋找線索。 一番比對,兩個名字進入警方視線,“李方”和“康樂”。 李方,年齡29歲,汽修工人,曾告訴房東要去港城發展,近一年未見到人。 康樂,年齡18歲,十年前8歲,待過一段時間福利院,被人領養后下落不明。 陸建國更傾向于真兇是李方,發生礦難時他19歲,已經成年,熟悉事件經過,心中埋下恨意的種子。有力氣的成年男人,又消失一年,符合所有作案要求。 而康樂,當年還是個不知事的小孩子,鄰居和福利院的人說他天生腦子有問題,是個小傻子。 把李方列為重大嫌疑人,發布信息尋人。 事情到此還沒有結束,陸建國第七次重生。 多次循環,陸建國明白,這意味著李方不是真兇,那就剩唯一的人選——康樂。 集齊全部力量調查康樂,多方打聽,陸建國拼湊出一個新故事: 康樂,小名阿六,體型過度肥胖,總是一個人呆在角落,不搭理周圍的人,三歲還不會叫人,周圍所有人都認為阿六腦子有問題,可能是自閉癥,只有阿六的父母堅持自己的孩子沒問題。 阿六母親患了重病,為了盡快攢齊妻子的手術錢,阿六父親做各種礦場上危險的活,不幸死于礦場坍塌事故,礦場負責人章山扣住賠償金,欺負孤兒寡母,生病的阿六母親斷了醫藥費,不久病逝。 阿六進入福利院,后被人收養。警方找到領養人,對方聲稱康樂脾氣壞不服管教,到他家兩年還學不會叫人,打了他一頓,誰知這孩子一氣之下私自逃跑,就這樣失蹤。 撕開一片片的阻擋,案子的真相近在咫尺,陸建國推測康樂并不是自閉癥,反而智商極高,康樂長大后調查出礦場坍塌事故的背后是陰謀,聯合鼓動另外同樣境遇的五個人復仇。 在警方四處調查康樂的同時,兩個消息前后送達。 一年前,李方偷渡港城時落水溺亡,排除作案可能。 另一信息,在熔城礦場曾經的事故發生地,這幾天突然冒出一個玫紅色的皮箱,因味道過重,走過的路人打開后發現是肢解的尸體,報警后,法醫檢測出dna與失蹤的章山一致。 據目擊證人稱,幾天前有個男高中生路過時拉著顏色相同的箱子,戴著帽子看不清臉。 將康樂列為重點嫌疑人后,陸建國再次重生,這次重生回到了二十年后的現實世界。 看著手里寫滿線索的筆記本,退休后的陸建國依然沒有放棄追蹤,他要找到康樂 。 按照年齡推算,康樂今年差不多38歲,可能體型變瘦,名字也不一定還是康樂,會隱姓埋名在何處呢? 隨著時間的流逝,陸建國一天比一天蒼老,也擔心找不到康樂。 偶然的一次機會,陸建國的老同事帶他見證熔城跨海大橋的落成儀式。 幾位市領導身旁站著一個看起來三十出頭的男人,待人接物,謙遜有禮。 陸建國原地震驚,那雙眼睛太熟悉了,他回到現實日日觀察康樂小時候的照片,幻想長大后的模樣,怎么組合都不對,今天看到這個男人,似乎康樂長大后合該是這樣。 老同事給陸建國介紹,呂志安是熔城跨海大橋的首席工程師,負責橋梁設計,聽說極為重視質量安全,真是年輕有為。 不想留遺憾,陸建國決定單獨找呂志安談談。 幾天后,兩人約在跨海大橋附近的公園見面,地點是呂志安選的。 看著呂志安清瘦的臉龐,一般人很難將他與胖乎乎的康樂聯想到一起。 “你是康樂嗎?”陸建國直接開門見山。 空氣有一瞬間凝滯,又立刻恢復平靜。 “陸警官能喊出這個名字,想必查出很多東西,今天是想與我對質嗎?”呂志安神情自若。 陸建國沒有點頭或搖頭,直言:“我想知道當年的真相?!?/br> 呂志安幫陸建國補全了故事的碎片。 沒有認錯,呂志安即康樂,天生的高智商兒童,小時候常常沉浸在自己腦海構建的世界里,與現實世界隔離開,直到父母接連去世,他才走出幻想,觸碰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 年幼的阿六被送進福利院,因肥胖和太孤僻不說話,在里面被其他孩子欺負,后來在福利院待了半年多被人領養。 收養他的人對他非打即罵,阿六忍受了兩年的虐待,有一次差點被打死,他就逃跑了。父母離世后,沒有人照顧阿六,又吃盡苦頭,他變得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