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現代情感] 《驚閨》作者:李九駿【完結】 文案:有女素寬 以牙還牙 人間沒有救世主 她做自己的救世主 · #現實向# #治愈系# 第1章 霞公府·壹 序章 暮色凝重,手帕胡同朦朧模糊,像一副擱置在幽暗處的水墨畫。 三條街外有座戲園子,《蘇三起解》的胡琴聲似有似無地隱隱傳來,襯得這里愈發冷清。 一個苗條的女子拎著藤條箱出現在胡同口,夢游般望著幽深的胡同。闊別八年,乍歸來近鄉情怯,她定在那里許久才回神。 家在胡同中段,走近發現雙扉緊閉,上面落著鎖,正要原地等候一時,忽聽胡同深處的人家門環一響,門扇“吱呀”一聲開了。 她一驚,下意識地拉高白色圍脖,腳步匆匆往胡同外遁去了——害怕遇見舊街坊。 淪陷前出去的人能夠全須全尾地回來照說是幸運的,但她舒展不起來——這八年太失敗,感情糟糕、生計糟糕,無顏面對家人,更不愿跟街坊舊鄰寒暄。 小販的吆喝叫賣聲和戲園子里的三弦兒胡琴聲越來越響,抬頭發現已至花市街。夜市剛剛開張,氣騰騰、鬧哄哄,人來人往,仿似剪影閃爍。 時乃民國三十四年歲尾,國府接收北平不過數月,一切尚待整頓。 街面上到處都還是 “日華親善”、 “建設東亞新秩序”等日偽時期的舊標語。 這樣的北平于白素寬來說是陌生的,她跟報童買了一份小報打發時間,決定半個鐘頭后再回手帕胡同,那時母親或小妹總該在家了。 報上幾個字眼讓她一怔——“白寧氏”。 寧姓稀少,加上前面夫姓為“白”,難道是母親? 連忙瀏覽這條標題為《霞公府兇案始末》的新聞—— 「涉案方系米白二家,白女因蓄意謀殺米女入獄,白母寧氏不服判決,持刀私闖霞公府街米家宅邸,雙方沖突,米林氏出于自衛,誤殺白寧氏?!?/br> 白素寬心中顫抖:不會,不會是母親。 腳比心思快,不等回神已朝手帕胡同返回去,迫不及待地要趕到家中看個究竟。 然而黑漆木門依舊上著鎖,她焦急拍打,有個蒼老的聲音從身后傳來,試探性地喚了一聲:“大小姐?” 她回頭,一個小販行頭的白發老者老眼昏花地辨認著她。 “二爺?!彼烤鼓贻p目力好,瞬間認出。 丁二爺這才確信是她,趔趄一步上來,道:“大小姐,你可回來了,姑爺呢?” “沒有姑爺。我母親呢?meimei呢?”白素寬急切。 丁二爺老淚縱橫,答非所問道:“沒有姑爺。大爺和二爺也無消息。你一個女流之輩,如何報得仇?!?/br> 報仇? 當頭一棒,白素寬如遭雷擊! 霞公府案前史·胡筱云 四個月前,日本人投降的消息傳到北平,全城沸騰,民眾們走上街頭奔走歡呼。 然而有人歡喜有人愁。胡筱云的父母關上窗戶,在窗外喧鬧聲的掩護下火速指揮老媽子處置掉家中一切日貨。 并對子女囑咐:“在外面要跟人講,淪陷期間,我們心系大后方,一家人總是在晚上冒著被偽軍發現的危險偷聽重慶的廣播?!?/br> 胡筱云聞言苦笑,說:“這種謊話,您當別人不會編嗎?現在全北平的漢jian都在這么說?!?/br> “可不是嘛!”她meimei也道:“我同學沈木蘭和付雅芝還說她們爹媽在淪陷區這八年救了不少中央潛伏人員呢,編的跟真的似的,她們家明明就是大漢……” ‘大漢jian’仨字沒說出口,因為曉得自家也是漢jian。 胡先生胡太太聽孩子們這一說好灰心,目前全北平的漢jian都在想辦法補救,他們算是落后了的。 不過沒法子,打死也不能承認自家是漢jian。 夫妻倆嘴硬道:“甭怕,咱一沒在日偽供職,二沒發國難財,只不過迫于環境跟山本太太學過一段茶道,若是這也被定成漢jian,那就是成心給咱扣帽子,得向黨國申訴?!?/br> 說起來也僥幸,接下去北平地面兒上的漢jian們一家接著一家吃掛落兒,肅jian委員會卻始終沒清算到他們胡家來,這種情況說好也不好,就像一把懸在頭頂遲遲不掉下來的劍,叫人惶惶不可終日。 比起父母的惶恐,胡筱蕓更是憂心忡忡,因為她有個巨大的把柄落在了別人手上—— 過去父母熱衷于結交日本人,讓他們姐弟幾個認山本夫婦為義父義母。 全家一度以此為榮,她高小畢業時曾將義母贈予的手工發箍送給好友白瑩瑩。 后來,白瑩瑩父親因拒絕擔任偽職而坐牢,她們關系便疏遠了。 誰知如今日本人落了勢,當時平平無奇的發箍倒成了大大的污點。 女中現在一派假清高,人人都在竭力和日偽劃清界限,像深夜偷聽重慶廣播這種謊話已是小可,有人甚至編出為抗戰拋頭顱灑熱血的宏偉事跡。 胡筱蕓倒也不貪大,她又不打算做女政治家,沒必要編這么多子虛烏有的故事往臉上貼金。她老早就曉得女子學問高不如嫁得好,何況她幼時休過學,現如今已經一十八,比多數同窗都大兩歲。所以計劃中學一畢業就趁著大好年華嫁人。 擇婿嫁人這一項,她父母也老早就已提上了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