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九十萬大軍猛攻!死戰!許清宵封神之戰!
司龍國。 百國使者正在商討戰局。 或許是因為許清宵殺降的原因,的的確確讓百國團結一致。 整個異族國,向大魏正式宣戰的有一百七十國,后來陸陸續續退了三十國,剩下一百四十國當中,有一半都是那種小國。 別說大魏三十萬大軍了,就算是大魏三萬鐵騎,都能踏平的小國,不過這些小國有一定作用,占據的地理位置極好。 處于紐帶區域,可以運輸兵糧,還有的小國,養馬特別厲害,皆是上等戰馬,包括有些小國,制造兵器特別強大。 皆有特色。 經過幾天幾夜的商討,百國使者也徹底確定好了戰局。 在司龍王的部署之下,一切顯得井井有序。 王宮大殿。 司龍王指著沙盤,神色嚴肅道。 “此戰,說是百國之戰,然而實際上無非就是七道關卡?!?/br> “蕃國?!?/br> “唐國,阿木塔,突良?!?/br> “西北地區?!?/br> “這是前三戰,蕃國已經敗了,不過是他們自己不爭氣,并不是打不過,這第一關,我們敗在了人心渙散,敗在了大魏陰險手上?!?/br> “可這第二關,就截然不同?!?/br> “唐國,阿木塔,突良,從地勢上呈現互助之形,大魏麒麟軍,一共有九十萬大軍?!?/br> “這九十萬大軍,如若敢聚集在一起,總攻任何一國,那么都可以在兩個時辰內,攻開國門?!?/br> “只是他們也會付出極為慘痛的代價,唐國,阿木塔,突良三國,已經部署好了大型投石器,以及火油彈這種武器?!?/br> “若是他們敢強攻,光是這兩樣大殺器,就可以讓麒麟軍銳減一成左右?!?/br> “而后,等他們進入國門后,第一時間封鎖,若是封鎖不了,其他兩國集結人馬,從外殺至內?!?/br> “到時候九十萬麒麟軍,就要活活被耗死在城中,三國之力主力絞殺,各國不斷援助,最快半個月,最多一個月?!?/br> “可以將這九十萬麒麟軍全部殲滅?!?/br> “當然了,還有一個可能性,那就是他們竭盡全力沖出國門,殺出血路,這個可能性極大,只是如果當真走到這一步,九十萬大軍,至少得死三十萬人?!?/br> “而后,大魏第二軍,想要吞并唐國,阿木塔,突良,就絕無可能了,他們必然大敗而歸,軍心潰散?!?/br> 司龍王指著沙盤如此說道,他言語之中滿是自信,將唐國,阿木塔,突良的地理優勢,以及后勤援助,說的清清楚楚,頭頭是道。 引得百國使者紛紛點頭,不由夸贊司龍王當真是天生的領袖。 不過面對眾人的夸贊,司龍王并不在乎。 而是指著這沙盤繼續說道。 “唐國,阿木塔,突良是第二關,第三關在西北之處,大魏第三軍打算由西北之處一路橫推?!?/br> “這西北之處,地大物博,人煙稀少,是有數以千計的部落形成,所以第三關不能硬拼,而是智取,邊打邊戰,以拖延時間為主?!?/br> “sao擾敵軍,拖延敵軍路線,給他們制造麻煩,而且可以用很多手段,下毒,斷糧,最主要是下毒,污染水源,讓他們死無葬身之地?!?/br> “而不管如何,只要能讓第三軍,拖延一個月的時間,就算是大功告成,因為最關鍵的地方,是第四關口?!?/br> “也就是陳國,陳國有十二郡,一百二十府,橫排而立,想要擊敗陳國,就要擊敗一百二十府,我等要抽出四分之一的兵馬,聚集在陳國之中?!?/br> “加起來也有百萬之多,如此一來的話,大魏王朝第二軍與第三軍哪怕可以匯合,只怕兵力加起來也就是百萬罷了?!?/br> “而且第二軍很有可能根本無法突圍,但這一個月的時間,陳國已經部署好了一切,打真正的持久戰了?!?/br> “一百二十府地,糧草充足,兵強馬壯,再準備各種防城戰器,堅守三年都不足為過,可無需三年,只要鏖戰三個月,大魏內部便會諸王四起?!?/br> “那個時候,大魏將徹底要陷入內亂當中,第二軍和第三軍想要離開,這西北數千部落,便會出現繼續阻攔,我等再派人埋伏和追殺,必能殺他們一個片甲不留?!?/br> 司龍王越說越帶勁,越說越激動,他更是指著第五關道。 “如若他們當真如有神助,殺到了第五關,那他們就更加絕望,因為第五關集結我等所有部落國家一半的兵力,十萬大山之中,這里山勢險峻?!?/br> “在這里拼殺,拼的就是絕對力量,前面五關,大魏王朝第二軍和第三軍,必然損失慘重,兩軍目前一百八十萬人,到了這一關,能有八十萬人都是好事?!?/br> “而我等有接近兩百萬兵馬,在這里硬拼,哪怕一命換一命,我等都不虧?!?/br> “所以第五關,就是終結他們的地方,染血十萬山?!?/br> “而且一旦我軍傷亡過重,可以直接撤軍,保留實力,引他們進入第六關,到了這一關,北方蠻族會派領十萬鐵騎出征?!?/br> “大魏兩軍之力,估計還剩下三四十萬人,而且疲倦不堪,再加上蠻族本身就是以一敵十的存在,諸位你們想想看,真打起來,誰能贏?誰會輸?” 司龍王指著第六關,如此說道。 而這個第六關,基本上也已經涉及到了整個異族國了,再往前三千里,就是北方蠻族的地盤。 不過如果大魏軍隊,殺到這個地方,那就意味著異族國基本上都被血洗了一遍,已經沒有救了。 但司龍王不信,大魏能走到這一步。 前面六關,一關比一關難,如果不是蕃國真的是作死,自己把自己弄死,不然的話,蕃國之戰,最起碼可以堅持半個月。 怎可能一夜之間被連根拔起? 司龍王說的很激動,眾人聽的也很激動。 只是有使者忍不住好奇道。 “司龍王,這第七關是什么???” 隨著聲音響起,不少來使也紛紛好奇了。 “是啊,司龍王,這第七關是什么???” “說了這么多,這第七關是什么???” “對啊,對啊,這第七關藏著什么秘密?” 眾使者好奇,詢問司龍王,而司龍王沒有回答,只是負手笑了笑道:“這個諸位就不用想了?!?/br> “因為大魏在第五關就要死,即便是第五關熬過去了,他們永遠都過不了第六關的?!?/br> “至于第七關!那就是大魏國破之時,才會出現,說出來也沒有任何意義?!?/br> 司龍王無比自信道。 他堅信,大魏走到第五關就會徹底滅亡,更何況第六關?所以第七關都不用去說,說了干嘛? 甚至司龍王認為,光是第二關,唐國的問題,大魏就解決不了,還談什么后續? 可就在此時。 一道聲音響起。 “報!” “王上,唐國來使求見?!?/br> 隨著聲音響起,司龍王當下開口。 “請!” 而大殿內,其他國家的使者,紛紛起身,等待著唐國使者到來。 唐國,作為第二戰的主力國,自然地位不同,他們雖然都是附屬國,可附屬國也有高低之分,唐國原本就是十國之一,最強的附屬國之一。 值得尊重和禮待。 不多時,唐國使者來了,是徐茂,他乘坐妖獸坐騎一路乘風而來,以最快速度趕來。 “唐國使者,徐茂,見過司龍王?!?/br> 徐茂走進大殿,朝著司龍王一拜,隨后又看向兩旁的各國使者,不由開口道。 “也見過諸位大人?!?/br> 隨著他開口,眾來使紛紛點頭笑了笑,而司龍王也點了點頭道。 “徐大人,孤王方才還在提你唐國,沒想到徐大人這么快就來了?!?/br> “徐大人,如此匆忙,所謂何事?” 司龍王問道。 “司龍王!” “如你猜想一般,此番大魏第二軍,已經向我唐國求助,給予我唐國投降的機會?!?/br> “下官親自去了一趟麒麟軍營,也見到了大魏射陽侯,他想讓唐國投降,配合他們,里應外合,將阿木塔和突良擊潰?!?/br> “不過,我唐國已經委婉拒絕,開出三個大魏絕不可能答應的條件,已經徹底得罪了大魏?!?/br> “我唐國兵部尚書連夜思索,認為大魏極有可能會矛頭對準我唐國?!?/br> “所以急需援助?!?/br> 徐茂開口,他這次過來主要是為了請求援助。 此話一說,司龍王點了點頭道。 “恩,若唐國拒絕大魏的招安,的確保不準大魏會對唐國開刀?!?/br> “這樣,唐國,阿木塔,還有突良,后面一共有三十二國,集結一半的國力,加持在唐國,意下如何?” 司龍王說道。 他集結十六國的力量,去援助唐國,足夠抵抗大魏了。 只是此話一說,徐茂搖了搖頭道。 “不!” “司龍王,唐國乃是大魏的分支,我等拒絕大魏,已經徹底得罪了大魏?!?/br> “如果只是派這點兵力的話,大魏一旦惱羞成怒,九十萬大軍殺來,唐國幾乎沒有招架能力?!?/br> “司龍王,您的計劃是好,但架不住大魏士氣,一旦把我唐國士氣打沒了,極有可能發生與蕃國一樣的事情?!?/br> “所以,我唐國兵部尚書,希望援助二十五國?!?/br> 徐茂開口,十六國的國力,他們并不滿足,需要二十五國。 可此話一說,司龍王不禁皺眉了。 他身為這次百國統帥,對這些強國使者自然會客氣一些的,畢竟為了穩固好局勢嘛,等仗打完了,徐茂這種貨色,他瞧都不瞧一眼。 但聽到徐茂這樣開口,司龍王還是很不開心的。 三十二個國家援助唐國,阿木塔,突良。 按理說完全可以穩定支援,可問題是,如若全部集中在唐國?萬一大魏不打唐國呢? 集結全部兵力,朝著阿木塔和突良呢? 這也是一個問題。 看著司龍王有些猶豫,徐茂繼續開口道。 “司龍王,大魏一定會朝唐國開刀的,三國之中,占據阿木塔,或者突良,并沒有太大用處,畢竟唐國的資源,雄厚無比?!?/br> “他們即便是占據下阿木塔,那么唐國與突良國,便可以左右制衡?!?/br> “如果占據突良國,阿木塔和唐國可以形成相補戰陣,必然能拖住大魏前進的步伐?!?/br> “可如若唐國失手,占據這等地方,倒不是下官狂妄,阿木塔和突良,已經是掌中之物,無非是時間問題罷了?!?/br> 徐茂極其自信。 他不是瞧不起阿木塔和突良,而是認為,唐國對第二戰的戰略重要性太過于重要了。 大魏九十萬大軍,現在正在扎營,說句難聽點的話,在外面扎營生活,肯定過的不如意。 還有糧草問題,不斷運輸糧草,請問是不是大量的消耗? 從大魏最近的府城運輸過來,也要消耗六七成,一百萬石糧食送過來,只剩下四五十萬石,這對大魏來說很不劃算。 大魏向百國宣戰,唯一的戰略方針就是,以戰養戰。 極快速度攻下一座城,吃這座城的糧食,大魏繼續運糧,但不需要這么急了。 暫時性不缺糧。 一旦不缺糧草,而且有一座城防守,此消彼長之下,完全可以展開長久的戰斗。 而且這還不算拖住了大魏的步伐。 因為人家沒有損傷啊,每天付出幾百或者上千條命,來sao擾你干擾你,再切斷你的后續糧草運輸。 請問你怎么打? 當然了,你也可以切斷大魏的運糧路線。 可問題來了,你打得過大魏嗎? 麒麟軍是大魏五大軍之一,其兵力不僅僅是數量上多,實力也是天下屈指可數。 說直接點吧。 若是正面沖鋒,唐國,阿木塔,突良三國加起來的兵力,都不需要麒麟軍三十萬大軍。 一個王侯領兵十萬,沖鋒七八次,就能把三國的兵力全部滅殺掉。 這就是大魏的底蘊! 這就是大魏為何能成為三大王朝之一的原因。 沒別的原因,人家就是牛。 所以,想要正面上贏大魏,肯定不行。 能正面上贏大魏的,干嘛守城?吃飽沒事干? 所以對于唐國來說,眼下的局勢很簡單。 不管如何,都要守住唐國這個陣營。 阿木塔和突良即便是被打下來了也不用怕,有唐國在,一切還有希望。 可若是唐國沒了,阿木塔和突良就可以等死吧。 徐茂說的話,一點沒錯,但說出來卻惹來眾人不開心。 尤其是阿木塔和突良的使者,他們心里很不舒服,可又找不到什么理由來反駁。 因為從戰事上來說,的確守唐國最好,突良和阿木塔可以戰略性放棄,也可以戰略性撐一下。 但無法反駁,不代表不能說上幾句話。 “可萬一,唐國也守不住怎么辦?” “是啊,徐大人,是否有些自信了?” 有聲音響起,是阿木塔國的使者。 “哼!” “如若按照唐國之策,大魏根本不可能攻破我唐國?!?/br> “大魏這次派了三位王侯征戰,我唐國也有三位四品武者,再加上唐國糧草極多,各國還能援助,兵馬上也不弱于大魏?!?/br> “正面交鋒或許打不過,可守城之戰,他大魏怎么打?” “就算大魏沖殺進來了,以九十萬大軍的生命為代價,攻開我唐國國門,我唐國國力再加上二十五國國力,齊心剿殺,九十萬大軍,又不是一口氣沖進來?!?/br> “待大戰之時,阿木塔與突良配合,從外殺來,完完全全可以剿滅大魏麒麟軍?!?/br> “此后,唐國一戰封神!” “當然,下官更加認為的是,大魏絕對不敢這樣做,他們只會派一部分兵馬入內?!?/br> 唐國禮部尚書徐茂極度自信道。 這一番話,也說的眾人沉默。 因為,徐茂說的沒說錯。 “行!” “那就以二十五國援助,徐大人,唐國是第二關,即便是當真失利,也要拖延一個月,可否?” 司龍王也不糾結猶豫了。 唐國的確固若金湯,但任何事情,都不能說的那么絕對,假設萬一真的失利。 必須要堅守一個月。 若拖延不了一個月的時間,對第三關第四關來說,就麻煩了。 “請司龍王放心?!?/br> “那下官就先走了,諸位大人,請著手準備吧,這兩日只怕就要打起來了?!?/br> 徐茂沒有多說,得到了確切的答復,他還要回去匯報。 “恩?!?/br> “徐大人慢走?!?/br> “徐大人,走好?!?/br> 眾人的聲音響起,目送徐茂離開。 只是當徐茂離開后,眾人的目光就有所變化了。 但沒有人開口說出來,都藏在心中。 畢竟這種事情得罪人,唐國還沒有失守,萬一真贏了,他們在這里說的話,指不定就會傳入唐國耳中,無緣無故樹敵。 “行了,諸位先去部署占據吧,這三十二國使者,也要快點準備,可莫要出亂子?!?/br> 司龍王說到這里,轉身離開了。 他離開了司龍王宮,而是來到了一處密室之內。 密室昏暗,司龍王步伐極快,來到一處神牌面前。 而后焚燒三炷香,以大禮叩首,當下聲音響起了。 “何事?” 聲音有些蒼老,詢問著司龍王何事。 “老祖宗?!?/br> “第二軍已經集結唐國,阿木塔,突良三國之外,一切按計劃行事?!?/br> 司龍王給予回答。 而神牌再次發出聲音。 “已經到了唐國嗎?” “很好,若是按照我的布局,唐國可堅守至少三個月?!?/br> “龍明,你做的非常不錯,現在你為百國統領,要做的事情,就是消耗雙方戰力?!?/br> “等到大魏不行了,百國部落最強的便是我們司龍一族,到時候無論是突邪王朝還是初元王朝,亦或者是北方蠻族?!?/br> “都會竭盡全力拉攏我們,那我等便可在這塊區域,真正稱王,什么十國不十國,西域漠北之地,司龍稱王?!?/br> 神牌的聲音,充滿著篤定,也滿是自信。 “是,一切多虧老祖宗指點?!?/br> “對了,老祖宗,北方蠻族何時才會出手?” 司龍王問道。 “他們暫時不會出手,北蠻若是出手,那就不是小事了?!?/br> “我更希望他們不要出手?!?/br> 神牌回應道。 “明白了,對了,老祖宗,聽情報說,許清宵說五日內拿下唐國,阿木塔,突良三國,老祖宗您怎么想的?” 司龍王詢問道。 “五日內拿下唐國?阿木塔?突良?” “我未曾見過許清宵,但我覺得此人應該是有些初生牛犢不怕虎,他從未行兵打仗,根本不懂什么叫做戰爭?!?/br> “或許是因為蕃國之戰,讓他自信滿滿罷了?!?/br> “可他不知道的是,蕃國之戰,他勝在夜襲,勝在大魏第一戰,勝在蕃國國君自己送死?!?/br> “不過第一戰,大魏贏了,贏得好?!?/br> “讓這個許清宵盲目自信,認為是自己指揮贏得,這樣一來的話,只是犧牲一個小小的蕃國,但卻可以讓他吃個大虧?!?/br> “他一定會讓九十萬大軍總攻的,只要總攻一次,他就會嘗到苦頭?!?/br> 神牌的回答,讓司龍王連連點頭。 是的。 不僅僅是他這么想,其實百國使者也是如此想的。 蕃國被滅了,第一戰百國大敗,看起來很丟人,可實際上是有好處的。 這個好處就是,許清宵將會狂妄起來,將會自信起來。 古人云,驕兵必敗。 一旦許清宵自信滿滿,認為自己如有神助,那么就一定會吃一個大虧。 蕃國之戰付出了兩萬多名將士的鮮血。 唐國之戰,司龍王要讓許清宵付出三十萬將士鮮血,而且還打不開唐國國門。 而就如此。 一直到翌日。 唐國外防城門之外,十里。 臨陽侯率領三十萬大軍,出現在此處。 這一刻,唐國上下都沸騰了,架起了不少重型武器,包括投石器等等,五萬大軍站在城門上,虎視眈眈。 他們做好了守城之戰的準備。 五萬守城大軍,絕對可以抵擋三十萬精銳。 可說是這樣說,大家還是有點慌啊。 尤其是三十萬大軍站在十里之外,遠遠注視著這一切。 目光寒冷可怕。 只是讓人好奇的是,大魏麒麟軍并沒有沖鋒,而是靜靜站在十里外,一動不動。 一直過了四個時辰。 隨著鳴金收兵之聲響起。 大軍撤離。 而唐國上下也徹底松了口氣,最起碼沒打就是好事。 但唐國上下已經被這種壓迫感給震懾住了,不斷請求二十五國援助,巴不得從頭到腳都被武裝一遍。 麒麟軍大營內。 射陽侯面色平靜地聽著戰報。 “報!” “今日沖鋒,陣亡三千五百人,重傷四千三百人?!?/br> 隨著傷亡統計出現,射陽侯面色依舊難看。 死了三千五百人,對于三十萬大軍的沖鋒,這是比較理想的狀態。 但對射陽侯來說,他做不到開心,也做不到滿意,哪怕只是一次試探性的沖鋒。 “將軍!” “今日沖鋒,只是試探,就陣亡三千五百將士,如今士氣逐漸下降,如若再不進行猛攻,對我軍士氣,只怕有些影響啊?!?/br> 廣陽侯開口,今日是他帶兵沖鋒的。 雖然下達的命令是試探性沖鋒,但大家還是鉚足了勁,可結果阿木塔固若金湯。 壓根就打不下來。 憋了一肚子火不說,鳴金收兵的時候,更是被敵軍各種辱罵嘲笑,讓他們極為不爽。 這樣影響軍隊士氣,將領們都有些心煩意亂了。 只是射陽侯搖了搖頭道。 “明日再重復一遍,廣陽侯,你帶兵進行第三次沖鋒?!?/br> “臨陽侯,你如今日一般,同時本侯再劃撥二十萬大軍給你,十里之外,不管如何,不要開戰,知道嗎?” 射陽侯繼續下達命令。 可這個命令下達后,別說廣陽侯不懂了,臨陽侯也有些皺眉。 其余將士們也紛紛皺眉。 “將軍,這樣做的意義是什么?行兵作戰,講究一鼓作氣,既然選擇沖鋒,那就要速戰速決?!?/br> “否則的話,一直這樣試探性沖鋒,對我軍來說只有壞處沒有好處?!?/br> “三大國,固若金湯,我等如若打持久戰,那現在當務之急,是搞好大營陣地啊?!?/br> 臨陽侯出聲。 他實在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是打沖鋒戰還是持久戰?要有個準信啊。 打,就要速戰速決。 如果是打持久戰,那最先做的事情,就是后勤穩固,如若沒有強大的后勤,肯定會出亂子。 目前來說還好,大家能有一口吃的,一口喝的,還能睡個覺,可長久下去,生火的東西都沒有,再加上很多生活上的事情,都無法解決。 將士們必然會因此消極,這樣對士氣來說,有巨大的影響。 “許大人之令!” “不要多問!” 射陽侯平靜開口。 他也不知道到底怎么辦,可許清宵的軍令,就是如此。 “守仁的意思?” “守仁這是在搞什么??!” 廣陽侯和臨陽侯相信許清宵,但面對這樣的情況,他們還是忍不住發牢sao。 看著將士們都這般有些浮躁,射陽侯更加明白一個道理,士兵們肯定也有些心浮氣躁了。 所以,想到這里,射陽侯深吸一口氣道。 “傳許大人軍令!” “五日內!必可攻下唐國!” “明日為第三日!” “派五十萬大軍,沖鋒阿木塔,其余四十萬大軍,十萬鎮守營地,三十萬左右護翼!” 射陽侯斬釘截鐵道,這是許清宵心中篤定的話,而現在為了提高士氣,他直接拿出來說了。 也不管許清宵到底有什么良計,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果然,隨著射陽侯軍令下去。 一時之間,整個軍營士氣大增,五日內破唐國?這幾乎不可能,但既然是許清宵說出來的話,就有可能。 這一刻,所有人充滿著期待。 他們期待,還有剩下三天,大魏麒麟軍是如何攻下唐國的。 不到半個時辰。 麒麟大軍的消息,也瞬間傳到了唐國,阿木塔,突良三國。 唐國王宮。 一片哄堂大笑。 笑聲最猖狂的便是禮部尚書徐茂以及唐國兵部尚書張秋了。 “五日內攻下我唐國?” “哈哈哈哈,當真是可笑?!?/br> “不要說五天,就算是五十天,他也攻不破我唐國國門?!?/br> “我唐國分內外兩地,內守外攻,就算他們集結九十萬大軍,破開了外城們又能如何?” “唐國有七十萬鐵騎,再加上二十五國支援,一共一百五十萬兵力,戰馬無數,戰甲無數?!?/br> “七成的糧草,全部在我唐國國都之中,許清宵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他也不可能不費一兵一卒,殺到國都內?!?/br> “五日攻下唐國?癡心妄想!” 兵部尚書張秋聲音冷冽無比道,他的目光滿是不屑。 是nongnong的不屑。 “這完全是麒麟軍提高士氣的手段罷了?!?/br> “呵,這個許清宵,不過只會紙上談兵罷了,讓他作詩倒沒什么問題,打仗?也不知道大魏女帝是不是腦子有問題,讓這種人來當指揮使?” “當真嫌大魏命長?” 禮部尚書徐茂冷笑道。 “女子為帝,自古以來,未曾聽聞?!?/br> “大魏的氣數,隨著這個女人上位了,就已經到頭了?!?/br> “女人?不過是附屬品罷了,本王可以看到,不久的將來,大魏國破山河?!?/br> “到時我唐國崛起,那個時候,本王一定要將女帝抓來,成為本王的奴妾?!?/br> 大殿上,龍椅當中的唐王自信無比,他虎目之下,遙遙望著大魏,心中對女帝垂涎三尺。 “王上言之有理,大魏氣數已盡,讓一個書生當指揮使,已經命絕了?!?/br> “是啊,這許清宵口出狂言,五日內攻下唐國?也當真是可笑?!?/br> “狂妄小兒,若是讓安國公來指揮,說不定我等還真要小心一些,區區一個許清宵,他當真是目中無人,這一次讓他狠狠吃個虧?!?/br> “許清宵若是能五日攻破我唐國,我兵部尚書,吞金自殺!” 眾臣子開口,一個個目中無人,狂妄至極。 不過實際上,他們這樣說話,無非是讓皇帝開心,同時給自己建立自信。 畢竟他們不蠢,許清宵肯定是有才華的,而且所有的抉擇,應該是由兵部來處理,許清宵只是做最后的決定罷了。 他們肯定不會如此狂妄。 不過,眼下就是看明日,五十萬大軍沖鋒阿木塔了。 “王上,阿木塔請求我國派兵援助!請王上定奪!” 就在此時,一道聲音響起。 阿木塔請求唐國援助。 一時之間,大殿安靜下來了。 唐王沉思了片刻,而后開口道。 “援助鐵騎一萬?!?/br> “孤王擔心,大魏假意沖鋒阿木塔,實則是為我唐國,主要兵力,還是要鎮守唐國?!?/br> 這是唐王的回答。 并非是他不愿出手,而是他并不認為,大魏會猛攻阿木塔,怕大魏麒麟軍會突然殺向他們唐國。 假設真的是猛攻阿木塔,那也沒事,阿木塔國門失守,剛好可以關門打狗,他們也不怕。 聲音響起,后者立刻前去匯報。 此時此刻。 一支支援軍進入阿木塔內。 阿木塔王宮內,上上下下的官員貴族一個個臉色難看。 聽到唐國只派了一萬兵馬,他們如何不氣? 只是唐國的理由也沒有任何問題,所以他們除了生悶氣以外,別無他法。 “明日!” “死守!” 最終,阿木塔的王下達了軍令。 終于。 隨著第一抹陽光灑落戰場。 麒麟軍出動八十萬大軍。 三十萬將士,左右護翼,防止唐國和突良襲擊。 五十萬大軍,集結完畢,距離阿木塔二十里外,隨時準備進攻。 而隨著卯時三刻! 剎那間,大營當中,一道軍令響起。 “傳吾軍令,五十萬大軍!” “猛攻阿木塔!” “破國門!殺敵!” 隨著聲音響起。 一時之間,戰鼓鳴天。 真正的大戰爆發了。 “殺!” “殺!” “殺!” 沖天的喊殺聲,震散了云霄,站在高處去看。 五十萬大軍,如同黑云一般,朝著阿木塔國門沖殺去。 五十萬大軍的猛攻,令人恐懼。 阿木塔國門之上,一支支箭射出,城內,投石器一次又一次的投射巨石。 城墻之上,早就倒滿了火油,待人上來,瞬間點燃。 一條條生命不斷消逝。 大魏麒麟軍殺紅了眼,數百人扛著破城器,前仆后繼,沖撞著城門。 每一次,都引來巨大的轟聲。 攻城戰。 前面就是一場屠殺。 大魏麒麟軍吃了大虧,的的確確死傷太多了。 半個時辰! 一個時辰! 兩個時辰! 終于,在五十萬將士不要命的沖勁之下。 破開了東城門。 “城破!兄弟們,殺進去??!” “兄弟們,城門破了,殺??!” “殺!殺!殺!” 隨著東城門破開,一道道喊殺聲響起,麒麟軍仿佛看到希望一般,不要命的沖進去,見敵就殺。 阿木塔王宮內。 當戰報傳來。 阿木塔王直接起身,下達軍令。 “通知唐國,突良國,集結兵力,讓他們由外殺來?!?/br> 阿木塔王手臂顫抖道。 兩個時辰,攻破國門,這不是阿木塔族不行,而是大魏麒麟軍太兇狠了。 這幫人太兇狠了。 不過想想也是,五十萬大軍猛攻,若是還打不開國門,那大魏有什么資格稱之為‘上國之上’? 只是,破了國門就贏了嗎? 蕃國國君投降,是他無能!是他怯弱! 他阿木塔王,可不會無能,也不會怯弱。 更何況唐國與突良會立刻給予援助。 的確,隨著軍情送出,剎那間,唐國和突良國,瞬間派兵,他們也一直關注著戰場,發現麒麟軍破了國門,自然第一時間集結好,三打一。 一場廝殺立刻展開。 這一次,是硬碰硬的廝殺,兩旁護翼軍,也進入了戰斗。 唐國派出三十萬兵力從右邊襲殺,突良派出三十萬兵力,從左邊襲殺。 而阿木塔國內,也是廝殺一片,但想要真正攻到內部王宮還是很難,至少需要一天一夜的時間。 畢竟城門是打開了,可問題是,不可能一下子讓五十萬大軍沖進來吧? 大量的戰士在外面等待,只要里面死了人,就會有人進去補。 這一戰! 無論如何,麒麟軍必然是巨大的傷亡。 可至少,攻開了國門。 一個時辰! 兩個時辰! 戰況焦灼,雖然一直往內殺,但麒麟軍也付出巨大的代價。 當然阿木塔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叮! 叮! 叮! 叮! 可就在此時,突兀之間,鳴金之聲響起。 鳴金收兵了! 國都內。 所有大魏軍人有些驚訝了。 都打到這個程度了,怎么鳴金收兵了? 他們實在是有些驚訝。 付出如此慘重的代價,打開了國門,為何不一路殺下去?為何要收兵? 下一刻,一道道聲音響起,讓他們明白鳴金收兵的原因了。 “左右軍抵擋不住,快撤!快撤!” “左翼軍已經退了,快點離開,否則就是牢中之犬了?!?/br> “撤!撤!” “撤軍!撤軍!” 將士們的聲音響起,告知城內的戰士,快點撤離。 唐國和突良國的援兵到了,左右兩翼的護翼軍,也不過才三十萬人,而突良國和唐國加起來六十多萬兵力,一旦失守。 那他們五十萬兵馬全部就要葬送在這里。 沒有人敢負這個責任。 這一刻,麒麟軍開始瘋狂撤退,他們心里不甘。 極度的不甘! 可還是撤離了。 看著麒麟軍撤退,阿木塔將士們紛紛振奮高呼,各種辱罵聲響起。 同時他們再一次回歸高地,射出冷箭,投石器再次啟動。 又是無辜的犧牲。 他們猖狂站在國門之上。 大聲叫囂著,譏諷著大魏麒麟軍。 而阿木塔王宮內。 阿木塔王,長長吐出一口氣。 因為再打下去的話,麒麟軍當真有可能殺到王宮來。 不過好在。 唐國和突良援助及時啊。 可下一刻,阿木塔王臉色陰沉,這就是唐國說的,大魏會突襲他們? 國門失守,自己差一點就要沒了。 說好了三國一起抗? 結果就自己倒霉? 他臉色陰沉,不過暫時沒有說什么,等收拾好戰局,他一定要找唐國好好理論一番。 而與此同時。 麒麟大軍回歸軍營。 無數罵聲響起。 眾人不服! 不服! 太不服了! 死了這么多弟兄,沒想到竟然鳴金收兵? 他們當真是不服啊。 軍隊士氣,的的確確下降了。 任憑誰都有些憋屈難受。 就如此,一直到深夜。 大營當中。 戰報響起。 “此番大戰,戰死三萬人,重傷五萬人?!?/br> 簡單的數目喊了出來。 大營之中,將士們臉色皆然陰沉。 而射陽侯,也將第三封信拿出。 因為時機成熟了。 當第三封信拿出后,射陽侯只掃了一眼,整個人愣在了原地。 下一刻。 軍令響起。 “明日!” “麒麟軍所有將士!” “集結阿木塔!” “發動總攻!” 聲音響起。 整個大營所有將領全部站起身來了,他們望著射陽侯,眼神充滿著不可置信之色。 明日還要總攻? 這! ---- ---- 十二點之前更新了,昨天兩更,因為去體檢了。 今天爭取三更! 哭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