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身為一方父母官,趙縣令是不好有所偏袒。 可這次周莊實在是做的太過分,置縣里所有無生計的百姓于不顧,置豐水縣的于不顧,甚至搞不好還會牽連到他們。 周合行事如此,也不怪他人有所偏頗了。 云懷瑾離開的時候,林縣丞暗示了他,這次多虧了一個叫沈二蛋的碼頭扛包工。 對外只是抓一個小偷而已,衙門不好出面嘉獎感謝。 便只能將消息透露給云懷瑾,由瑾初農莊這邊表示。 雖說即便農莊什么也不做也沒什么,但農莊想要發展,與為官也是一個道理。 民心不可失。 更何況,林縣丞覺得這沈二蛋頭腦清晰,行事有條理,也有一番看人的本事。 雖說此前有犯過錯,但以他的本事,不想被發現其實并不難。 瑾初農莊想要發展,以現在的人手來看肯定是不夠的。 這個不夠不是指苦力,而是中間的管理層。農莊正是用人之際,后面工坊建起來,管事之人少不了。 他去過幾次莊子,發現了莊子里忠心之人很多,可又有能力又忠心的,就如鳳毛麟角。有用之人太少,前期也沒有培養。 沈二蛋家里的情況如何,他通過小吏查來的消息,也清楚。若云莊主這時候有恩于沈家,是天時地利人和。 林縣丞是真心希望瑾初農莊能發展的越來越好,這對整個豐水縣都是有益處。 因此也算是以他為媒介,將這沈二蛋推到了云莊主的眼前。 不過他也只是提一下這個人,具體能走到什么位置,看沈二蛋自己的能力。 其實哪怕林縣丞不專門提醒,云懷瑾也是要感謝沈二蛋的。 這人是真的幫了云莊一個大忙,哪怕事情朝著壞方向發展,他后面雖能應對周莊一應陰損招數,可也定是要耗費不少心力和人情關系。 沈二蛋將一切扼殺在搖籃中,也讓瑾初農莊在發展初期,可以有驚無險的度過這個坎。 林縣丞也提醒了他,這沈二蛋曾偷過南城雜貨鋪的糧食,不過是未遂。 他想起來第一次去南城雜貨鋪遇到的場面,沒想到那時候就見過沈二蛋。 知道張一金對沈家了解,云懷瑾沒急著回莊子,而是去南城雜貨鋪,向張一金打聽沈家的事。 張一金并不知道沈二蛋抓了小偷的事,有些好奇云懷瑾好好的問沈二蛋做什么,但也只是心里好奇,該說的還是全都說了。 沈家是過的什么樣的日子,稍微打聽一下就知道。那銅鑼巷里幾十戶人家,沒一家日子過得像沈家那樣的。 云懷瑾聽了沈家有個臥病在床的父親,一個雙腿殘疾的大哥,還有四個年幼小豆丁后,也能感受到壓在沈二蛋肩頭的擔子有多重。 他知道林縣丞這人提什么人,說什么話,都是有深意。 區區一個抓到小偷的人,并不值得他親自張口說。 林縣丞的未盡之語,云懷瑾能明白什么意思。 同時也從林縣丞的描述中感覺到,沈二蛋是個可用之人。 至少不會比周海草差。 而林縣丞第一時間告訴他沈二蛋的事情,想來也是知道沈家艱難,想要他收下沈二蛋,也是為自己培養臂力。 云懷瑾感念于林縣丞的苦心,讓張一金備了不少吃的穿的用的,也由他領路,直接去了沈家。 破舊的院門被敲響,沈大郎停下手里折元寶的動作,警惕道:“誰???” 銅鑼巷巷口窄小,馬車進不來,便只能提著東西走進來。 東西太多,張一金爭過大半拿著,剩下的那些也是心有余力不足,只能叫東家拿。 也因為巷子窄小,外頭有什么動靜,四鄰都能聽見。 張一金以前家里日子也艱難,知道好東西要先藏著,不然只會引起禍端。 因此他聲音壓的很低,“我是雜貨鋪的掌柜,今日前來有事相商,還請郎君開門見見?!?/br> 聽到是南城雜貨鋪的掌柜,沈大郎趕緊讓三玉去開門。 他家二蛋偷過人家東西,結果最后還靠著張掌柜才得一份糊口的活計。 現在這時節,哪怕是碼頭扛包工,那也是難找的。很多青壯都不要,他家二蛋年紀不大也不高壯,被碼頭管事收下,那是真的正兒八經的承了雜貨鋪張掌柜的人情。 二蛋在第一次拿錢的時候,買了雞蛋送去雜貨鋪給張掌柜表示感謝。 結果對方沒要,只讓二蛋拿回來給家里弟妹補補身體,說真要感謝也不急于這一時。 雞蛋對他們這樣的人家來說,確實是大補之物。沈大郎知道張掌柜是心善,找了個由頭讓二蛋拿回來,叫他一家子補補身體虧空。 若非雙腿難行,家里也需要他照應著,沈大郎都想爬去雜貨鋪感謝張掌柜。 現在聽到張掌柜來了,沈大郎一刻也沒耽誤,趕緊叫三玉去開了門。 沈家幾個小的對張掌柜也是心懷感念的,因為對方給二哥找了個活計,他們三天就可以喝一碗沖雞蛋。 雖然是四個人喝一碗,但是總比一口都沒有的好。 沈父在屋里聽到外頭動靜,知道是家里的貴人來了。他想叫人,可又怕自己病氣過給了貴人,只能按壓下情緒,默默的聽著外頭有些偏小的說話聲。 三玉開門后,就見一大堆的油紙包還有好幾個大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