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9章 困之于財
楊花往日神氣活現的模樣都不見了,神奇的是似乎連胸都小了許多,低眉順眼解釋了一大堆,大致意思是: 朝明市數據中心升格到省大數據中心,擴充機房面積、原有設備升級,再增加幾間辦公室就能正常運轉,所須費用微不足道;百鐵雖然也有數據中心,當初就達不到市級標準,現有小型機、服務器等硬件設備必須全部更換,重建標準化機房,等于從頭再來! 這是硬件,應用軟件、數據庫等也要買;人力資源方面年薪加落戶費以及獎勵都提高到原來的數倍…… 詹印聽得頭暈,才明白當初在朝明被哄得團團亂轉、還專門到場剪彩的所謂省大數據中心完全是市直部門忽悠出來的面子工程! 基層就有這個本事,把很小的工作吹噓成氣勢浩大的工程。 “嗯……”詹印也是身經百戰的老將,臨陣不亂,斟酌良久道,“省數據中心肯定要建在新修的水電站附近,我看可以在鐵隆盆地劃塊地皮……最好靠近溫泉山莊讓我們的技術人員沒事泡個溫泉休閑放松;投建省數據中心是個大工程,要納入下半年市政工程,這個請沈兵同志跟勝平同志對接一下?!?/br> “年初已經制定了市政十大工程,中途插隊……”沈兵把“方市長”三個字咽到肚里,換成,“正府那邊能答應嗎?” “十大工程是個虛數,可以十個,也可以十一、十二,那都不是事兒,”詹印舉重若輕道,“招聘人才嘛考慮到中心新址下半年才開建,調整為分批進行,第一批比如先招三十個、五十個,把框架搭起來以后慢慢填充,這樣能化解費用方面的壓力?!?/br> 楊花搖搖頭:“測算過了,按最低招聘人數配置的話宣傳部、統戰部所有經費加起來都不夠?!?/br> “還有組織部……” “玉樹正準備找您哭窮了,上半年費用已經超支,下半年兩批干部培訓的經費還沒著落?!鄙虮?。 詹印輕描淡寫道:“費用的問題跟勝平談談,請正府擠一擠、挪一挪,大家齊心協力共度難關?!?/br> 他嘴上說得輕松,實質心里明白沒那么容易。 沈兵和楊花何嘗不知這一點,目光對視后道:“好,先找勝平?!?/br> 言下之意姚勝平八成不敢答應,到時方晟始終是繞不開的主兒。 兩位常委跑到姚勝平辦公室一說,姚勝平皺眉、咂嘴、搖頭,攤開雙手道: “今年最大的包袱是消化去年下崗礦工補償金和下半年即將到來的最大一波壓降產能,方市長專門劃出一塊放在旁邊聲明天王老子都不準動,誰動剁誰的手——當然他是開玩笑的;剩下來的費用支出恨不得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數,用錢的地方太多了,所以方市長要求凡沒有列入年初預算大賬的提都不要提,一律明年再說?!?/br> 楊花眼珠一轉:“新建水電站在今年十大工程里吧?大數據中心作為附屬工程!” “楊部長,附屬工程也得經過市長辦公會討論通過?!?/br> “勝平真想不出辦法?”沈兵不動聲色施加壓力,“這可是詹書計拍板上馬的項目,總不能言而無信吧?” 姚勝平從抽屜里拿出全年規劃報告,一頁頁翻過去,道:“那請問這里面哪個項目讓路給大數據中心?只要方市長批準,我沒意見!” 提到方晟,沈兵打起了退堂鼓,道:“麻煩楊部長跑一趟吧,方市長不好意思拂了女同學的面子,我就不在旁邊當電燈泡了?!?/br> 楊花可不會被他一句話套住,柳眉倒豎道:“談情說愛我一個人去,談工作非你這個電燈泡不可,走!” 說著就拽沈兵胳臂,沈兵不好意思跟女同志拉拉扯扯,只得不情不愿一路來到市長辦公室。 為什么從詹印到姚勝平,從沈兵到楊花都不想為這件事找方晟? 經過大半年磨合他們都了解方晟的脾氣,那就是言出必踐,不會把原則作為交換條件。 他可以為了實現目標而變通,卻不可能為了實現而變通目標本身。 何況這件事純粹因為唱口號多出來的麻煩,事先誰都沒想到如此復雜,而起因竟然是朝明那班人給詹印挖的深坑。 方晟正聽取董建輝和城商行殷董事長關于增資擴股的想法,不知是不是陶銘的原因,省人行、省銀保監、省國資委、省財政廳等多部門都對百鐵城商行上市表示異乎尋常的關心,然后總會話鋒一轉,暗示殷董事長加快增資擴股進程。 話說到這一步還不明白嗎? 本來也有幾家外省投行、戰略投資公司跑上門詢價,不出三天紛紛主動撤退。 在城商行現狀來看,由于不良資產比重較大、歷史包袱重、網點分布不合理,想迅速搶占因為國企收縮小貸業務而騰出的貸款市場,確實需要籌建大量資金用于核銷呆賬和升級換代,那樣才能具備與國有商業銀行抗衡的實力。 與鄰市龍澤、大肅、七道等城商行甚至農商行相比,百鐵增資擴股工作已經嚴重滯后,特別七道城商行在對金融工作高度重視的屈紀綱關注下,短短三年時間就完成一系列程序并通過艱難的審查審批環節,竟然搶在龍澤城商行前面開始上市前的排隊。 殷董事長說即使年內完成增資擴股以及相關準備工作,因為部分指標達不到上市要求,還需要在投行指點下進行一些業務、數據等調整,也就是完全按上市標準進行逆運算,其實有做數據也就是造假成分。不過話也要分兩頭說,上市標準本來就是人為制定,有些指標并不切合實際,若非有目的地做,很少能有企業真正符合要求。 從城商行角度講,巴不得方晟立即同意與征宇談判敲定戰略合作事宜。 根據何超了解的情況,殷董事長的年紀做完這任就該退二線了,倘若籌建上市為保持***穩定有序,以及各種申報材料的銜接性,他就能干到60周歲退休。 領導干部越到二線年紀越不想下來,能賴就賴。 話說于道明也斟不破。 正說到這兒,沈兵和楊花闖進來了。方晟沒說什么,董建輝知趣地拉著殷董事長暫時回避。 兩位常委找上門會商工作,可想而知是大事。 楊花劈里叭拉把事情一說,方晟心里有數,詹印把朝明跳的坑打包帶到百鐵順便拉沈兵、楊花一起下去了。 “籌建省大數據中心我舉雙手贊成,能夠全面推動和提高百鐵科技研究水平,提前占據科技前沿陣地,培養帶動一批技術人員的研發水平,”方晟和顏悅色道,“但修建大數據中心并非一蹴而就的事兒,以前我在潤澤聽他們回報上芯片研發項目,原理跟大數據中心差不多,機房布局、環境設置、結構和技術要求等等非常麻煩,需要請專家學者共同參與規劃,還要把朝明大數據中心的人請過來指點,總之很麻煩。我覺得今年把基礎打好并立項明年列入預算,節奏上正好?!?/br> “詹書計很著急啊,想年內至少能取得實質性進展……”沈兵后半截話沒好意思說,牛皮已經吹出去了,省宣傳部約定年末要組織現場觀摩! 楊花接著說:“朝明那邊提供全**紙,詹書計的意思是可以依樣畫葫蘆——建造和現場監督有朝明大數據中心技術人員,肯定沒問題;軟硬件都得跟美國公司談判,那是很耗時間的事所以也要同步進行;人才引進更得搶在前面,提前介入設備購置和安裝,詹書計還準備送一批人到朝明培訓?!?/br> 方晟道:“那就有問題了。大數據中心開建、軟硬件預付款、人才引進不消說開口就是錢,偏偏百鐵最缺的就是錢。財政情況……上次常委會我向常委們通報過,為保證各項工程基礎建設如期進行,以及鐵隆盆地環工業鏈開發,詹書計設想的在北屏盆地建市府大樓,正府準備發行20億地方債。財政已緊得不能再緊,我實在想不出今年從哪兒挪錢搞大數據中心?!?/br> “能不能這樣……我是隨便想的歡迎方市長批評,”兩人在路上已經商量好由楊花挑大梁,畢竟女同志有性格優勢,“工程嘛要求全額墊資;購置設備的預付款、分期付款我們想辦法借;人才引進費用宣傳部、統戰部支多少算多少,剩**分財政擔待點,行不?” 方晟還是一臉微笑,話里卻開始下冰雹: “工程是想做就做嗎?所有工程由正府統一扎口、集中討論,重大項目提交審查審批,這可不是我方晟的規矩,而是京都下發的項目管理制度性文件!投資幾個億建省大數據中心,省相關部門、振興領導小組還沒看到申報材料呢,就宣傳得鋪天蓋地,人家逆程序cao作都偷偷摸摸搞,你們倒好大張旗鼓告訴所有人百鐵開始違規啦,讓管理部門的臉往哪兒擱?” “這事兒吧主要負責在我,事先沒做好調研和測算,”楊花把所有責任都攬下來——不然怎么辦?總不能進一步挑起詹印與方晟之間的矛盾吧,再說她確有考慮不周的地方,“但問題已經暴露了肯定得想辦法解決,方市長指條明路?” 方晟淡淡道:“明人不走暗路,明路只有一條,按程序循序漸進,這就是我的意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