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8章 數據中心
“那……” 牧雨秋突然發現話題被方晟跑偏了,趕緊收回來問,“方哥的意思要不要請愛妮婭?” 方晟笑道:“雖然我從沒跟愛妮婭探討過這方面話題,但我猜到環太平洋人民幣結算中心另一個職能就是監控內地大額資金流動,打招呼的話她不但不會幫你,反而要劈頭蓋臉批評一通,警告你別撞槍口上——我更大膽猜測近期會公開處罰一批試圖向境外轉移資金的法人,殺一儆百!” “商機哎,”牧雨秋惋惜不已,“方哥,目前達建的情況是混合股改后股份大幅上揚,錢多得沒處用了,海外低價收購是最可行的保值增值方式啊,其它還有什么,我想不出?!?/br> 方晟正色道:“雨秋,有句詩我忘原文但大致意思還記得,是說總是匆匆追趕遠方美麗的風景,卻忘了腳下處處風光。中原六省連續多年經濟低迷,gdp數據難看,企業生存環境惡劣,整體估值已墜入谷底,這種態勢與歐美價值低洼區域有何不同?” 牧雨秋似笑非笑,道:“方哥啊,有句話在您這樣的大領導面前不知能不能說……” “你都在叫方哥了,還大領導!”方晟大笑道。 “實話說,資本對法制健全的歐美國家有種天生好感,主要在于人家的穩定性,不會象我們朝令夕改,一會兒左一會兒右弄得人無所適從。就拿壓降產能來說,導致多少礦工下崗,多少家庭陷入困境,方哥身處其中恐怕最清楚,豈是輕飄飄一句‘努力克服困難’能克服?” “壓降產能……” 提到這個傷心的話題方晟感慨頗深,轉動茶盅思忖片刻,道,“產業轉型的難度遠比想象困難啊,壓降產能只是其中一個環節。不過雨秋,做大經濟大金融跟炒股迥異,并非一個地區經濟差到一定程度必定能反彈,你看香港那位超級富豪大舉到英倫三島抄底不就抄到天花板,至今還沒解套?要想重振經濟,必須有強有力的集權領導,有堅定不移的信念和決心,有一批杰出正治精英沖鋒在前,這樣看中原六省,是不是觀感有所不同?” “嘿,方哥到底是方哥,總有出人意料的思路,”牧雨秋聽得放松索性盤膝而坐,道,“您的意思是所有資金押到振興中原大開發上,豪賭一把?” “那點資金我二叔估計都看不上,還豪賭呢?!?/br> 牧雨秋連連點頭,道:“對,對,振興中原肯定論萬億資金量級別,把達建賣光了投進去都不夠,但參與建設總可以吧?” “‘井’字型中原交通大動脈將是達建前所未有的商機,”方晟道,“如果工程拿出來公開招標必定殺得刀刀見骨,血rou橫飛;如果達建提前介入投資,在前期策劃和基礎建設中立下汗馬功勞,領導小組也非鐵板一塊,人總是講感情的……” 牧雨秋心領神會:“方哥指點得是,達建要立即著手下一盤大棋!” 一頓茶喝了近三個小時,臨分別時方晟不經意拍拍牧雨秋的肩,笑道: “終有一日你與芮蕓雙劍合壁,天下無敵,那時,嘿!” 這句話把牧雨秋說呆了,站在原地半晌沒回過神來。 下午飛機晚點兩個多小時,到龍澤機場天已黑了,方晟與小吳會合后直奔于道明的愛巢,敲門進去,大大咧咧道: “麻煩牛老師幫我下碗面條,重辣、多擱點rou醬、不放香菜?!?/br> 于道明正在沙發上看報紙,見狀卷起報紙打了他兩下,喝道:“這里又不是小飯館,來客即煮,還‘不放香菜’!” 小牛抿嘴一笑到廚房里忙乎去了。 與于道明并肩而坐,方晟低聲道:“今天那邊警告了……” 于道明知他這么晚從京都回來特意拐這兒必定有事,微微一震道:“怎么說?” 方晟把于云復原話說了一遍,不加評論。 于道明沉吟會兒,道:“我明白了?!?/br> 話題點到為止,隨后方晟老調重彈又扯到打通北屏山脈隧道話題,于道明揮揮手道: “給你兩個字——想得美,這是官方答復!” “明明是三個字啊?!?/br> 于道明喝道:“想都不要想!” “到底需要怎么做才能讓二叔回心轉意?”方晟試探道。 “唔……” 于道明表情有所松動正待說話,小牛脆生生道: “面條好了?!?/br> 方晟快步起來從她手里接過熱氣騰騰的面條,坐到餐桌前吃了兩口,贊道: “哎,讓我想起mama下的面條了,味道一模一樣?!?/br> 這個馬屁拍得不輕不重正正好,既夸面條下得好,又暗將小牛比擬到長輩級別,連于道明聽了都舒服。 吃完面條剛坐下,小牛又端來水果,于道明方才說道: “北屏隧道不是我非不肯打,問題在于憑什么有了龍澤那條又要打通百鐵,領導小組也得以理服人呀?!?/br> “二叔,開挖隧道的根本原因不是貫通‘井’字型動脈,而是發展地方經濟,那可不是用金錢能衡量的,利在長遠?!?/br> “那憑什么在百鐵多花錢,而不是龍澤、大肅、七道等等等等……”于道明擺擺手道,“不說那些虛的,眼下領導小組確實遇到難題了?!?/br> “六個省心不齊?不聽指揮?” “那是必然的,但不算問題,項目審批權握在我手里他們敢說個‘不’字?”于道明道,“領導小組接手中原六省‘三重’項目審批后,短短幾個月已經叫停了3100億建設資金,如果集中起來辦大事,‘井’字型交通大動脈開工在望?,F在問題是找不到愿意做前期的,接觸十多家了均無疾而終?!?/br> 方晟笑道:“我妄自猜測啊,那些公司肯定要求二叔承諾給工程,因為單做前期鐵定虧本,幾乎所有公司都跟工程掛鉤?!?/br> “工程哪是我說給就給,規模越大越要市場化,要公平公正地委托第三方招投標,防止將來說不清楚,要知道那些省領導都拿著放大鏡看呢。我于道明一世英名可不能栽到黃海!” “我幫二叔找一家做前期?!?/br> “說說看哪家?市面上稍有點名氣的我都熟?!?/br> “達建?!?/br> 于道明啞然失笑:“幾周前就談崩了?!?/br> “董事會要求下屬公司做,敢不服從?” “這個……”于道明半信半疑看著他,“做前期很辛苦而且的確預算有限幾乎不賺錢,我也絕對不可能在工程方面有任何承諾?!?/br> “沒問題!” “做與不做,對于是否打通百鐵那邊的北屏隧道也毫無關聯!” 方晟道:“二叔稟公執法,應該的?!?/br> 于道明也不跟他多啰嗦,道:“那就說定了,明天叫達建過來談?!?/br> 五月份風平浪靜,方晟成天跑工地督促進度,鐵隆山封山育林和南梵山、靈峰山等植樹造林活動初見成效,站在市府樓頂能隱約看到山上點點綠色。 正當方晟開始琢磨下半年工作規劃時,***市正府之間又鬧出不小的矛盾,準確地說是詹印與方晟的矛盾。 詹印回歸后延續朝明的做法——很多領導喜歡使同樣的套路,這樣推進落實工作駕輕就熟,讓宣傳部、組織部、統戰部聯手打造“百鐵百萬人才引進計劃”,具體設想是: 根據方晟提出的利用山勢落差修建水電站的規劃,詹印打算借助電力、人力等成本優勢建立黃樹地區大數據中心,大力促進百鐵在數字化、電子化和科技化方面的發展。 “百鐵百萬人才引進計劃”提出引進一百位計算機高端人才,每位人才給予落戶費一百萬,三年后再獎勵一百萬。 對詹印的想法,方晟談不上支持和反對。 百鐵這樣規模的副省級城市,***書計手里擁有的經費權何止這點,都不用常委會討論直接拍板,正如方晟直接拍板打通到北屏盆地的通道一樣。 真若如此也就相安無事了。 然而經過兩個月實施——在人才引進方面百鐵領導們全無經驗,楊花也是一竅不通,cao作過程中發現“百鐵百萬人才引進計劃”從題目到內容都錯了! 首先按詹印要求的省級大數據中心規模,一百位計算機高端人才根本不夠,起碼需要……五百位! 其次從事大數據研究的計算機高端人才非常搶手,一百萬安家費?沒人理。 三年后獎勵一百萬?抱歉,年薪都不止一百萬。 看到這個測算,楊花整個人都不好了,第一反應是素來以嚴謹踏實的詹印怎會信口開河? 專門跑了趟朝明,一打聽才知道,當時詹印主持下的朝明市是建立了全省大數據中心,然而基于兩個基礎:一是朝明市本身就有數據中心,省級大數據中心只不過相當于升級版;二是大數據中心核心崗位還是原班人員,所謂百萬招聘說穿了就是噱頭,提供給助理、外圍技術人員的崗位。 這樣一算,剔除年薪三年兩百萬也差不多。 然而再打退堂鼓已經來不及,沈兵主持下的宣傳部門已大吹特吹作為百鐵年度標桿工程上報到鐘宣部,省里也展開一系列宣傳推廣工作,可謂騎虎難下。 難題都捧到詹印面前,詹印對愁眉苦臉的沈兵、楊花也是無語,沒好氣地問: “到底需要多少錢,現在算清楚了?” 沈兵更無語——你作為提議者半點數都沒有嗎?低頭不語。 楊花訥訥道:“算清楚了,大概……大概……大概四個億……” 詹印呆住,握著筆的手僵在半空,宛如被施了定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