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回 九路諸侯共討秦
“如今,關外眾諸侯國,聯盟以討我大秦,諸位有何對策應之?!?nbsp;”御書房內,此刻,大秦國內所有能說得上話的朝中文武大臣,此刻皆是被李顯征招于此。 “臣,李斯,恭賀大王將盡得天下矣?!闭栽趫鲋T將都在苦思著對策,以求如何能兵退關外九路諸侯之時,不想這李斯竟然跳了出來,以恭賀秦王李顯盡得天下。 “李卿何出此言?”如今,關外九路諸侯聯盟來襲,少說亦是有百萬兵將,而秦國,舉國之力,亦不過是如此,勝負還是未知之事,這李斯卻是在恭賀于秦王李顯以盡得天下,當得是咄咄怪事了。 “敢問大王,以大王自比,那宋之獻公,成之沛公,周之安公,如何?” “將十萬兵而決于沙場,某勝之易如反掌,將十萬民于民生,某必敗之矣?!边@天下間諸多諸侯的能力如何,李顯手頭上自然是有一份詳細的報告的。 宋之獻公朱錄,成之沛公陶然,周之安公楊開,這三位,皆是這一二年內才接任王位的年青人,然而,這三人,雖年少,卻是文武雙全,猶擅民生政事。 而李顯,在政事上,畢竟不如這些個土生土長之輩,他們從小受父輩的影響,從小就在政治民生之中成長,李顯這般一個外來客,又哪能比得過這些人。 所以,李顯在沙場上以十萬大軍對訣之,李顯完全就可以說完勝他們當中任何一個人,然而,若是講民生政治,李顯必敗無矣。 “誠如此,大王比之楚之懷王項英,齊之恒公管符,趙之靈公公孫平待諸人,又如何?” “某多有不如也?!崩铒@自嘆道。 這倒不是說李顯就真不如他們,用兵之道,在乎一心,李顯用兵,喜用險計,這等奇計,雖常有出奇不意之效,然而,亦是最為王道所克,所謂用兵之道當以正道為主,以詭道為輔。以李顯之能,真對上堂堂正正之將,李顯拼殺是必敗的。 而在政事上,更是比不得這些人。 所以,李顯自承認不如他們也。 “然也?!甭牭美铒@這般一說,李斯卻并不以為意的輕笑道:“大王英姿瑰亮,乃萬世之雄主也,然,此間等諸侯,亦一時之人杰也,皆傲氣沖天之輩,又如何肯屈居于人后之?!?/br> “關東燕,趙,齊,魯,吳,楚,周,成,宋九路諸侯之地,其起者,唯,燕,齊,楚三國而已,其余等諸國,亦只不過臨時被逼無奈而加入,其心不純,其亡我大秦之念不濃,故臣以為,關東九路諸侯,其內必有間隙也,吾大秦居于旁,當可徐徐而圖之?!?/br> 其實這是一個很容易理解的問題。當下聽得李斯徐徐道來之。 “大凡諸家會盟,其內必需要選一國以為盟主國,行那號令封賞之事,這是必然,然而,如今這討秦之盟,起者雖為楚,然與楚之國力等同者,尚還有齊,趙二國,所謂一山容不得二虎,這盟主位只有一人,誰又能相讓得。 眾諸侯皆知,若為諸侯盟主,則為人上人也,余者皆屈服之,此乃國之屈服,而非個人之利也,因此,齊,趙,楚三國,為這盟主之位必有一說,此為間隙第一也。以臣估量,至時必齊,趙,楚三國共治之,九路諸侯卻有三路統率,至時各抒已見,各重其能,又如何能齊心得,此二敗也?!?/br> “關東諸侯,乃是以自保為前提而聚之,采的卻并非是什么大仁大義之類的噱頭,所以,期中的凝聚之力,當是自私自利,完全以本國利益為主的存在,重來就不會存在著說什么克已奉公的想法,如此一來,這其中必然有齷齪之舉生于其內,我大秦乘隙攻之,當可大勝之,此諸侯三敗也?!?/br> “中原諸國,常年征戰不體,其本身關系,亦是多有仇恨使然。正如吳與楚般,二國一個占盡荊襄,一個占盡東吳,二方之間,早不知道戰了多少場了,這其中的仇恨,又豈是一紙盟書所能給約束的,至時若時機和適,這些諸侯國之間必然是相互傾軋,從而巴不得把對方的兵馬都送給我大秦去消耗了,以減少對方國力,這般等回頭來,他就能著國內吞了這國力消耗巨大的國家,豈不美哉?如此皆心懷叵測之輩,又如何能勝我大秦,此四敗也?!?/br> “趙國,如今已是我大秦外戚之國,正于年前和親于秦,如此,九國會盟,趙必為其它八國所不信任,而其中,又有周,宋,成三國,皆是撮耳小國爾,只需將兵十萬,必能盡滅其國。如此小國,若會盟于關外,其國內必為燕,齊,楚所圖矣?!?/br> “然,我大秦強盛于世,如此撮耳小國,大王只需一紙昭書傳至,說以厲害,知已天時,雖不能讓其等舉國而降,亦能逼其不得出兵以會盟,如此一來,九路諸侯未出師以去其四,余者,又相互猜忌,提防,臣不才,愿提十萬虎狼之師為大王以據之??!?/br> “此言大善?!?/br> 李顯聽得李斯這一般分析,內心之中不由得大是歡喜,當下又與諸將商議了一翻之后,諸人皆提了些意見,李顯一一采納之,當下遂傳下將令去,因著關東眾諸侯聯盟起兵討秦之事,而使得講武堂被迫而停止,諸多原本打算受學于八個月之久的打算,也因此而不得不暫時中斷之,畢竟,諸軍中還需要有諸多大將回去鎮守指揮為好,若待得敵國打得來,大秦諸多大軍因為主將領導而變得群龍無空有兵力,卻為他國所欺,這就不是李顯所想看到的了。 而這一次,李顯卻是分派了下去,提梁寬為虎牢關主鎮,蒙恬為關外十州都督,總領諸軍事要務,蕭謹為蜀道都督,總領蜀道諸軍事,以視機而出三山關,以攻楚后。而李顯自己將親領大將白起,王翦,楊任,楊齡,黃祟,黃羽等人,拜李斯為軍師祭酒,又拜章邯為先鋒大將,領兵沖折于前,浩浩蕩蕩勁往關中而去。 而又有蜀地老將楊任,黃祟二人,共同保舉一人以為蜀地入江陵之將,此人姓關,名勝表字云長,本三山關守將,善使一口大刀,頗有勇力,又善謀略,可以蜀地先鋒也。 李顯亦稱善,一并兒著蕭謹分派了。 ~~~~~~~~~~~~~~~~~~~~~~~~ 剛躺床上,瞇了一會,竟然差點就睡迷糊過去了。。。不好意思,搞的這一章傳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