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重擊落空
下午兩點,在經過痛苦的精神折磨之后,尼克松終于決定,暫時拋棄第四艦隊。 為什么說暫時呢? 因為“小鷹”號的損傷已經得到控制,航速由十六節提高到了二十節,而且正在四艘驅逐艦的護衛下向南航行,所以他還不能拋棄第四艦隊,只是決定讓第三艦隊轉向南下,離開較為危險的海域。 按照他的想法,等到天黑之后,再向西航行,前往迪戈加西亞。 當然,這樣一來,就無法在二十七日夜間獲得補充的戰斗機,得等到二十八日清晨,他也得把這個消息發出去。 下午四點不到,尼克松收到消息,“小鷹”號的航速已經提高到了二十四節。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奇跡。 這艘航母總共被十七枚一千公斤級反艦制導炸彈擊中,是第四艦隊里三艘航母中,受損最嚴重的。在二十六日的戰斗結束時,“小鷹”號完全喪失了航行能力,甚至沒有足夠的電力把涌入艦體的海水抽出去。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修復受損的艦體,并且把航速提高到二十四節,主要歸功于及時趕到的驅逐艦。在驅逐艦的幫助下,“小鷹”號重新啟動了關閉的聚變反應堆,恢復了電力供應,然后在數百名官兵努力下,堵住了主艦體上的漏洞,控制住了進水量。更重要的是,“小鷹”號的防護設計主要針對空中打擊,其懸空的主體部分能夠承受一千公斤級炸彈直接攻擊,而位于中央的主艦體的結構強度非常大,也不易被炸彈直接擊中。如果采用的是傳統船型的話,恐怕“小鷹”號早就被炸得粉身碎骨了,根本不可能堅持下來。 這條消息,多多少少是個安慰吧。 確定艦隊能轉向前往迪戈加西亞后,尼克松在四點派出了一架運輸機,讓吉布提的戰斗機不要急于飛過來。 隨后,第三艦隊轉為向西航行。 直到這個時候,尼克松依然不知道,他已經被一艘中國潛艇盯上了。 這也難怪,第三艦隊突然轉向南下,讓“刺魟”號不得不跟著南下,而且在下午兩點后把航速降到了二十四節。原因很簡單,隨著靠近第三艦隊,“刺魟”號暴露的概率大增,必須減速降噪。 只是,第三艦隊轉向西行,給了“刺魟”號新的機會。 原因是:第三艦隊轉向后,立即把航速提高到三十三節。 以這個速度航行,戰艦上的探潛設備都將失靈,只有反潛飛機能派上用場,而第三艦隊出動的反潛飛機,主要集中在“小鷹”號附近,因為尼克松認為,中國潛艇在北面,會首先攻擊“小鷹”號。 也就是說,當時在“刺魟”號附近,根本沒有美軍的反潛飛機。 這樣一來,“刺魟”號就能以三十五節的速度追擊第三艦隊,而且能夠沿最短的切線航線前進。 此時,特遣艦隊的偵察機已經出發了。 在此之前半個小時,海軍的反潛巡邏機就已升空。這些反潛巡邏機都攜帶了重型反艦導彈,只是飛行速度非常慢,所以需要提前出發,才能在牧浩洋規定的時間內到達戰場,與后出發的空軍戰斗機協同作戰。 四點半,空軍的戰斗機開始出發。 到了五點,空軍與海軍的加油機開始升空。 因為加油機的速度也非常慢,而且這次的攻擊距離更加遙遠,需要把加油空域向南移動五百公里以上,所以加油機在五點出發后,要到六點半左右才能趕到,正好與完成了偵察任務的艦載戰斗機會合。 可以說,所有戰術環節都安排得像瑞士鐘表一樣精確。 問題是,現在還缺乏一個條件:特遣艦隊偵察機提供的戰術情報。 要知道,空軍的戰斗機、以及海軍的反潛巡邏機都攜帶著對海攻擊彈藥,前者還得在超出作戰半徑的海域作戰,后者也幾乎達到了最大作戰半徑,都沒有能力執行偵察任務,必須得到艦載航空兵支持。 沒有準確的戰術情報,這輪攻擊就不會收到任何結果。 五點十五分,一場意外的遭遇戰打響。 尼克松在四點派出的運輸機與牧浩洋在四點派出的偵察機遭遇,地點在迪戈加西亞西面大約一千公里處。 這場突然遭遇,把雙方的飛行員都嚇了一跳。 只是,戰斗很快就結束了,偵察機用航炮擊落了運輸機。 有趣的是,美軍運輸機在第一時間發出了報告,特遣艦隊的偵察機卻沒有向牧浩洋匯報情況。 也許,偵察機飛行員認為還沒有找到第三艦隊,沒有必要向艦隊匯報。 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牧浩洋并不了解情況,尼克松卻在五點二十分,讓第三艦隊再次向南轉向。 可惜的是,這次尼克松沒有讓艦隊直接南下,只是調整了航向。 準確的說,是把航向指向迪戈加西亞南面。 后來,尼克松承認,他在當時犯了一個錯誤,即低估了對手的決心,認為盡量靠南一點就能避開特遣艦隊。 在二十七日傍晚,第三艦隊確實避開了特遣艦隊。 六點不到,一架向南飛行的偵察機打破無線電靜默,在上午的交戰海域附近,發現了第三艦隊。 隨即,這架已經飛行了兩千五百公里的偵察機轉向飛往加油空域。 偵察機發現的不是第三艦隊,而是落單的“小鷹”號航母,以及伴隨其航行的四艘反潛驅逐艦。 毫無疑問,偵察機飛行員犯了嚴重的錯誤。 只是,這也不能責備飛行員。在過去的一天里,特遣艦隊的飛行員平均執行了三次作戰任務,任務總時間超過十五個小時,而且間隔時間都不到四個小時??上攵?,飛行員都已精疲力盡。 可以說,這是一個連牧浩洋都無法解決的問題。 在高強度作戰行動中,官兵的精力一直是個嚴重的問題。雖然中國海軍早已做了針對性的安排,比如每個航空聯隊都按照百分之一百二十五的標準配備飛行機組,但是這都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在隨后的戰爭中,因為人力資源不足,類似的問題還會層出不窮。 這份偵察報告,點燃了二十七日傍晚的戰火。 接下來半個小時,空軍的兩百多架戰斗機與海軍的一百多架反潛巡邏機,對“小鷹”號航母戰斗群發起了毀滅性打擊。 毫無疑問,“小鷹”號與四艘驅逐艦的結局非常悲慘。 根據幸存的美軍官兵回憶,打擊結束的時候,四艘驅逐艦已被炸成碎片,“小鷹”號則在猛烈的轟炸中斷成了好幾截,連同三千多名官兵沉入大海。最終,這五艘戰艦上只有不到三十名官兵幸免于難。 可是,這是一次絕對錯誤的打擊行動。 即便沒有遭到轟炸,“小鷹”號也會在二十八日夜間,或者二十九日凌晨被追來的潛艇擊沉。 更可惜的是,這場戰斗消耗掉了牧浩洋安排的最后一輪空中打擊力量。 六點半不到,牧浩洋就收到了前線戰報,得知攻擊的不是第三艦隊,而是只有一艘航母的美軍艦隊。雖然當時牧浩洋還不大清楚具體是怎么回事,因為在攻擊之前,“美國”號與“企業”號就已沉沒,所以沒人知道第四艦隊只剩下了“小鷹”號,但是可以肯定,這輪攻擊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這個時候,再調整計劃已經來不及了。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就算牧浩洋打破無線電靜默,也于事無補,因為攜帶著彈藥的戰斗機與反潛巡邏機不可能在戰場上空徘徊,必須盡快完成攻擊行動,然后與早已就位的加油機會合。 可以說,當時牧浩洋有點沮喪。 根據所掌握的情報,他只能肯定擊沉了一艘航母,而且在他看來,第四艦隊的另外兩艘航母已經逃走。雖然第四艦隊不可能逃得太遠,但是牧浩洋也用光了所有王牌。最快要到二十八日凌晨,他才有可能組織起新的打擊行動,而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之內,他甚至無法出動艦載戰斗機執行偵察任務。 也就是說,不出現奇跡的話,這場海戰已經結束了。 雖然特遣艦隊沒有遭受嚴重損失,艦載戰斗機很快就能得到補充,而且海軍還有相對充裕的人才儲備,但是放跑了美軍聯合艦隊,特別是五艘航母,牧浩洋就不得不重新考慮是否攻擊迪戈加西亞。 在他看來,這是戰略上的重大失敗,而取得的戰術勝利根本扭轉不了局面。 別的不說,如果錯過這次機會,恐怕要等到二零五三年下半年,中國海軍才能集中起足夠多的兵力攻打迪戈加西亞。除此之外,中國海軍還必須堅持打防御戰,盡可能的保全手里的艦隊。 真要拖到二零五三年,戰局將變得對美軍有利。 只是,在這場開戰后規模最大的海戰中,本來就有很多奇跡。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就算海戰結束,特遣艦隊都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因為第四艦隊已經全軍覆沒,第三艦隊也遭到重創。即便無法立即登陸迪戈加西亞,也有能力在下一場海戰之后發起。 毫無疑問,特遣艦隊有足夠的實力戰勝落單的第三艦隊。 更重要的是,這場海戰還沒有結束。 七點剛過,一份電報送到了牧浩洋手上,電報內容讓他驚詫不已,也讓他重新點燃了勝利的希望。(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