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蘇門答臘(四)
一直到深夜一點多鐘,潛艇的聲吶兵才監聽到敵人艦隊的蹤跡,大批的敵人從大約4海里外的航道通過。由于日軍實行了嚴格的燈火管制,在潛望鏡里根本看不到敵艦的身影,偶爾能看見敵見在聯絡時發出一閃一閃的燈光信號。 “大約有多少敵人?”秦海銘說道。 “聽聲音應該在二十艘左右,長官,但無法判斷具體的數字?!必撠熁芈曁綔y儀的聲吶兵回答說。 現在1026號潛艇坐沉在海底的污泥里,根本不敢打開雷達,如果被敵人憑借雷達波捕捉到他們的位置,那就真的死定了?,F在只有靠聲吶兵根據經驗來判斷敵艦的大小和數量。潛艇上的通風裝置被關閉了,艇內顯得更加沉悶,外面的聲響更大了:聲納的乒乒聲,螺旋槳在水里旋轉的聲音,現在很明顯了,聲響來自前方。 敵人的艦隊轟隆隆地從前面的航道上駛過,大約有22艘軍艦,不過,聲吶兵報告說后方又傳來大批高速螺旋槳的聲音。 大約半個小時之后,又有一批敵人從前面駛過,這一次大約有18艘左右的軍艦。 1026號潛艇一直在潛伏著,大約在3點10分,又有一批敵人從面前駛過,這一次大約有30艘以上的艦船,其中有一半是低速螺旋槳的聲音,應該是敵人的運輸船隊。 3點40分,聲吶兵報告說沒有再發現敵人的蹤跡。 “好了,現在負槽排水,開始上浮,我們駛回航道!”秦海銘重新下達了作戰命令,艇身開始搖晃起來,慢慢從污泥里浮出海面,但卻始終用靜航電機在工作著,緩慢地駛向航道。 “左轉35,主機啟動!” 潛艇上的柴油機發動了,艙室里又響起了艇員們熟悉的噪聲,潛艇向敵人相反的航向,開始全速駛向爪哇海。 “向艦隊發報:1點23分,發現敵人第一批艦隊大約22艘軍艦,向南駛過喀拉喀托航道;1點55分,發現敵人第二批艦隊大約18艘軍艦向南駛過喀拉喀托航道;3點02分,敵人第三批船隊大約32艘艦船向南駛過喀拉喀托航道,其中包括大約15艘運輸船。10分名鐘后重復報告一次,半小時后繼續報告一次!”秦海銘說道,除非在遇到緊急情況時,潛艇部隊的偵察報告一般都會重復報告三次。 日軍艦隊的動向實際上在離港后就被監視的軸心國潛艇部隊發現,并已經向艦隊作了報告,不過,1026號潛艇的報告則可以確定日軍正在向遭受攻擊的明古魯派出了增援艦隊。 此時,日軍已經很明確地知道了正在明古魯進行登陸的軸心國船隊和為其提供火力支援的德國艦隊的位置,而且肯定會想到在這支艦隊身后可能還有增援力量,但困擾南云的問題是他現在無從得知軸心國支援艦隊的規模和具體的位置。 令外一個讓南云感到猶豫的原因是他手上的機動艦隊的實力受到了削弱,日本海軍最強的第5航空戰隊的“瑞鶴號”航空母艦在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因受到軸心國轟炸機的轟炸受了點輕傷,但并不妨礙作戰。但海軍軍令部卻下令把第5航空艦隊調回本土進行維修,這極大地削弱了南云手中的航空力量。 7月7日凌晨3點20分,南云中將的旗艦“赤城號”上的擴音器宣布執行空襲任務的飛行員準備出動。航母飛行甲板上的地勤人員已經開始作著飛行著的準備,飛機的發動機開動起來,響起了震耳欲聾的馬達轟鳴聲。 現在南云需要作出決斷,是首先攻擊敵人的登陸艦隊還是進攻為登陸船隊護航的艦隊?軸心國的登陸部隊從昨天下午開始從明古魯進行登陸,只有一個大隊擔任守備任務的日本陸軍一直在不停地請求增援。到了晚上,陸軍的通訊已經中斷,再也沒有收到什么消息,估計這個大隊已經全體“玉碎”。 現在航空隊就要起飛進行攻擊了,而南云海軍中將對敵艦隊的動向仍然一無所知。敵人有一支登陸艦隊,另外還有一支護航艦隊,但不清楚對方身后是否還有一支增援艦隊。他對敵情作出了錯誤的判斷:敵人目前還沒有覺察自己的企圖,也沒有發現機動部隊已經出動。 因此,南云決定先對軸心國的登陸艦隊進行空襲,支援陸軍的反擊行動,然后再全力對付護航的軸心國艦隊。 這個決定最終葬送了日本海軍機動部隊所有主力。 7月7日,這是一個很特別的日子,正好是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四周年的紀念日。在拂曉前的黑暗中,在距恩加諾島東南大約40海里的水域,第一攻擊波正在準備從南云部隊的航空母艦上起飛去空襲在明古魯進行登陸的軸心國船隊。 凌晨4點30分,雖然天空中有大片的陰云,但東南風和平靜的海面為飛機起飛提供了理想的條件。東邊的天空微微發白,水天線隱約可見。離日出還有大約四十分鐘,日本機動部隊包括“赤城號”、“加賀號”、“飛龍號”、“蒼龍號”和“祥鳳號”在內的五艘航空母艦開始作迎風轉向,飛機的引擎起動了,從飛機的排氣管里噴出青白色的燃氣。飛行甲板上,一片震耳欲聾的嘈音。 為首的一架“零式”戰斗機加足馬力,在“赤城號”甲板艦員的歡呼中從航母上起飛了。隨著一陣陣發動機的轟鳴,一架架戰機接連不斷升上了漆黑的天空,隨后十八架俯沖轟炸機也很快地全部升空。日本艦隊的上空,紅藍燈整齊地排列著,表明那些“零式”戰斗機已經編好了隊形。 4點55分,完成編隊的首批一百零八架飛機在完成編隊后向西北方向的天際飛去。 與此同時,擔任吸引敵人進攻任務的威爾赫姆?馬紹爾海軍上將也下令向巽他海峽方向派出了兩個波次共16架戰斗偵察機。 在四艘德國航母的飛行甲板上,擺滿了裝備作戰的戰斗機,而俯沖轟炸機和魚雷機卻還在機庫里,并沒有做攻擊準備。 軸心國海軍使用的戰術十分簡單,就是利用幾艘航空母艦吸引敵人的進攻,利用艦載戰斗機全力進行攔截和防御,同時由另一支埋伏的航空艦隊首先發動攻擊,然后在明處的航空艦隊才開始發動反擊。 這種戰術完全是建立在實力超過對手的情況下才能夠成立,如果是在實力相近的情況下,當然是先下手為強,全力向對方發動第一波的攻擊,力圖首先重創對手的航空艦隊。 馬紹爾上將倒顯得十分篤定,他手上的德國航空艦隊四艘航母共擁有10個戰斗機中隊,近200架戰斗機,完全有能力攔截絕大多數的日本轟炸機。這還是把日本最強的第五航空戰隊“翔鶴號”和“瑞鶴號”計算在內的結果,令人意外的是日本海軍在作戰前居然還削弱了他們機動部隊的力量。 現在交戰雙方航空母艦上所有人員都在緊張地忙碌著,曙光乍現,東方天空已經發白,不容再有休息的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