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馬耳他(一)
羅馬尼亞被吞并再加上塞爾維亞被占領和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參戰之后,通往土耳其的運輸線被打通,這極大地緩解了奧斯曼軍隊所面臨缺少彈藥的窘境。雖然取得了加利波利保衛戰的勝利,但在奧斯曼帝國其他地區,卻面臨前崩潰。 在英國人的支持下,整個漢志的阿拉伯人發動的反抗土耳其大起義,迅速席卷著整個小亞細亞半島,英法聯軍在貝魯特登陸,用原始的辦法一點一點蠶食著土耳其人的地盤。在美索不達米亞,英國的遠征軍卻進展迅速,在9月初攻占巴格達后,又在10月份占領了重要的產油區摩蘇爾,土耳其人的油田全部都落在了英國人手上。 李海頓覺得有必要給英國人送上一份“新年禮物”,以發泄一下自己從柏林回來之后的憤怒情緒。 他早就把目標定在了馬耳他。 馬耳他島扼守在地中海的中央,距意大利西西里島只有不到60海里,由馬耳他島,戈佐島和三個無人居住的小島組成,總面積約316平方公里。其中主島馬耳他島長約35公里,寬約16公里,島上人口大約有16萬人。 自1801年英國人在拿破侖戰爭期間將這座地中海島嶼占為已有后,馬耳他島一直作為英國在地中海上重要的軍事基地和中轉補給港而存在著,現在島上大約有6萬多英軍駐扎。不過,由于對于皇家海軍力量的絕對自信,英軍除了在瓦萊塔港建有堅固的永久要塞工事外,島上其他地區并沒有什么永久性的防御工事。 李海頓想在北非有所行動,就不能不先拿下這里。 自從三艘“伊斯特里亞大公”級戰列艦服役之后,奧匈海軍就在地中海占據了絕對優勢,除非英國人把他們本土艦隊的一半調往地中海。 揚克爾在接任“皇帝馬克西米利安”號艦長之后第十六天就接到了梅耶海中將發出的作戰命令。這期間他們只進行了三次出海訓練,新來的艦員們還在熟悉艦上的cao作,這讓揚克爾感到有些忐忑。 1915年12月11日,天空中下著細雨,李海頓再次親自率領著他的艦隊啟程了。 這也許是奧匈帝國有史以來最為龐大的一支艦隊,以三艘“伊斯特里亞大公”級戰列艦為首的第一戰列艦隊在前面開路,中間是運輸海軍陸戰隊第3師全部2.4萬人員和裝備的36艘運輸船以及由四艘裝甲艦、六艘巡洋艦和十二艘驅逐艦組成的護航編隊,后面跟著由“茨瑞尼”號和“特蕾莎女皇”號兩艘戰列巡洋艦為主組成的第二巡洋艦編隊,再往后是霍爾蒂上將指揮的由四艘“奧地利”級戰列艦為主組成的第三戰列艦隊,這些戰列艦還處于測試階段,其真實的戰斗力還令人懷疑。 另外,由涅戈萬上將指揮的四艘“聯合力量”級戰列艦和馬烏夫中將指揮的德國戰列艦隊將從塔蘭托港出發,他們不僅要為運輸海軍陸戰1師的船隊護航,還要保護整個登陸艦隊的側翼。 在涅戈萬艦隊出動的同時,作為攻擊主力的奧匈第7集團軍已經在塔蘭托全部集結,隨時準備登船。 風雨之中,滿載排水量達到34200噸的“伊斯特里亞大公”號在行駛中依然顯得非常平穩,這對于艦上炮手而言無疑是個非常穩定的海上射擊平臺。作為奧匈海軍第一次進行大規模的登陸行動,李海頓還鄭重其事地將陸戰3師師長施特納德少將留在旗艦上,不停研究著登陸作戰時的細節。 雖然經過偵察,英國人在馬耳他島上的防御設施很差,英國人對于他們海軍的自信使得他們僅在瓦萊塔一帶修筑了一些永久性的堅固工事,但見慣了后世血腥的登陸作戰畫面的李海頓還是不怎么放心。 不過,這次他顯然多慮了。 為了照顧到運輸船的速度,整個編隊以12節的速度行駛著,抵達馬耳他島附近需要兩天多的時間。經過一天一夜的航行,到了第三天凌晨6時許,整個船隊已經抵達了奧特朗托海峽入口處。 在奧匈軍隊占領整個意大利后,英法艦隊已經放棄了對奧特朗托海峽的封鎖,不過船隊還須小心翼翼,萬一什么地方還有未被清除的水雷。 一切順利,路上也沒有遇到英國人潛艇之類的水下危險,12月12日下午,主力艦隊已經抵達馬耳他周圍海域。 在主力艦隊到達之前,涅戈萬上將就率領從意大利出發的戰列艦隊驅逐了英國在這里的一支巡洋艦分隊。 作為千百年來地中海中部最重要的戰略要地,馬耳他不僅是地中海重要的商船中轉站,更是一個防御堅固的海上堡壘。自特拉法爾加海戰之后,英國人就牢牢地占據在這里,由于大英帝國強大的海上力量,一百年來,還沒人敢打它的主意。 從12月12日下午開始,對馬耳他的進攻開始了,奧匈帝國海軍再加上德國海軍一共13艘戰列艦開始向島上預定的登陸點防御工事進行炮擊?;魻柕偕蠈⒙暑I的四艘“奧地利”級戰列艦也加入到了炮擊的行列,它們的主要攻擊目標是瓦萊塔,只當是進行實彈射擊訓練了。 英國人在戰爭開始之后并沒有意識到他們會遭受攻擊,但在意大利戰敗之后,他們才發現危險實際上已經向他們逼近,這才開始在島上有可能登陸的灘涂地帶構建防御工事。不過,現代工業技術的發展實際上已經讓任何的防御設施都有被摧毀的可能,德國人能用火炮摧毀堅固的列日要塞,況且馬耳他島上這些英國人臨時用木料和巖石匆匆構筑的防御設施。 在大口徑艦炮的轟擊下,很快這些沿著海岸修筑的工事大部分都被摧毀了,而且還造成了大量的守軍傷亡。炮擊的重點是梅利哈灣,當12月14日奧軍陸戰第3師開始從這片海灘上開始登陸時,所遇到的抵抗十分輕微。 僅僅一個小時功夫,奧軍登陸部隊就在梅利哈以及圣保羅灣城附近的灘頭陣地上站穩了腳跟,并開始在艦炮的支援下向縱深推進。英國人雖然組織起了反擊,但很快就在海上重型艦炮的打擊下被擊潰。 這個時代,人們對于反登陸作戰的認識還很初級,李海頓想象中的血戰場景并沒有出現,一切都很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