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大魏大悲
上回說到,章邯率領50多萬大秦的虎狼之師朝臨濟城直奔而來。 魏國兵微將寡,與章邯大軍相比,確實實力相差懸殊! 大魏的君臣都知道單憑魏國這點微薄的力量,去與章邯大軍抗衡,那純粹就是以卵擊石。 所以,魏王魏咎親自寫了三封信分別派人去趙、齊、楚三國求救! 正在章邯把周市迎戰他的大軍殺敗以后,忽然聽到有人報告說齊王田儋帶十萬齊兵趕過來了! 章邯知道齊軍兵強馬壯,甚是厲害,就親率大軍前來迎擊齊軍。 他尋了一處曠野之處安營扎寨,靜候齊軍到來。 過不了多久,就看見前面塵土飛揚,聽到人喊馬叫。 章邯知道齊兵將近,忙命手下兵將全神戒備。 再說齊王田儋早早瞧見章邯大軍在此嚴陣以待,久等自己的大軍來到,他也在離章邯大軍七八里處安營扎寨,與他對峙。 等準備停當,田儋就派齊國第一猛將田橫出陣挑戰。 章邯看那田橫,策馬挺槍,于陣前來回馳騁,端的是威風凜凜,氣勢如虹,一看就不同凡響,知道他這個齊國第一猛將絕對不是浪得虛名。 他趕緊問左右將領,“哪位將軍愿意出陣去與這田橫一戰?” 只見斜刺里沖出一位年輕將軍,答道:“末將愿往!” 章邯一看,原來是騎將楊景,忙囑咐他一句:“將軍小心!”就讓他去了! 楊景挺馬橫刀,來到陣前! 他與那田橫互相叫罵一番,就戰在一處,兩人兵器相擊,火花四濺! 只見田橫那槍法真是神出鬼沒,變化多端,楊景一不留神,就被田橫挑于馬下! 田橫在陣前來回策馬炫耀,秦陣中部將孫徑見此情形,早就按捺不住。 他一縱坐騎,手握長槍,來到陣前。 口中喝道:“你這逆賊,休得猖狂,且吃我一槍!” 說完,挺槍便刺!田橫也不打話,挺槍對戰。 兩個你來我往,戰了二十幾個回合,章邯戰在帥旗下,看孫徑槍法凌亂,應接不暇,唯恐有失,忙命鳴金收兵。 田橫剛想追趕,田儋見秦軍人馬眾多,也不敢用強,忙下令鳴金收兵,催促田橫回營,留待來日再戰! 田橫撥馬回營,齊軍歡呼雀躍! 不過古人云,樂極生悲,一點也不錯! 卻說章邯等孫徑回營,便集眾將商議:“齊人善斗,只可智取,不可力敵?!?/br> 他對眾將吩咐一番,眾人領命而去,依計而行! 當天晚上章邯大軍一更造飯,二更出兵。 當天深夜,章邯大軍人銜枚,馬帶轡,悄無聲息地潛行到齊營外。 只見齊營由于白天連勝,眾將對秦軍不由地有些小覷,認為這個章邯也不過如此,看來是浪得虛名而已。 因此,人人安睡,毫無防備。 章邯大喜,傳令舉火,一齊吶喊,殺入齊營。 齊兵正在營中睡覺,等到聽到喊殺聲,倉促起身,已是士兵們找不到將軍,很多人找不到盔甲,找不到武器,找不到馬匹,慌慌張張,亂成一團,又如何能夠迎敵。 秦軍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見人便殺,齊軍士兵抱頭鼠竄,爭相逃命。 等到田儋聽到消息,慌忙披掛停當,躍馬挺槍,出帳迎敵,正遇章邯率一隊人馬殺到。 章邯眼尖,認得他是齊王,趁他不備,縱馬一槍,刺中他的前胸,倒地而死。 其余將卒,看見齊王被殺,更是被嚇得魂飛魄散。 不敢招架,只顧四散逃命,有的人被殺,更多的人是互相踐踏而死。 章邯率領秦軍左右沖殺,撞見田橫,便過來交戰。 秦軍將領見此處戰斗激烈,都來圍攻。 田橫寡不敵眾,引軍敗退。 亂軍中他見田巴被圍,奮力拼殺,救出田巴。 又尋見田顯,三人一起往齊地敗去。 章邯乘勢追殺,直殺得齊軍尸橫遍野,血流成河。 再說周市聽到報告說,齊軍已來援,首戰告捷。 他覺得這個時候,章邯大軍的注意力應該全在防備齊軍,不由地有所松懈,未曾加兵設防。 誰知半夜秦軍竟來劫營,殺入寨中,魏軍頓時大亂,潰不成軍。 周市提刀上馬,馳出帳外,正要組織人馬迎戰,秦軍已然殺到,將他團團圍住。 周市寡不敵眾,只得奪路而走,路上遇見傅寬、皇欣從亂軍中殺出,欲一齊返回臨濟。 誰知前面一彪人馬殺出,乃是秦將司馬欣,他早已經在此埋伏多時,就等周市敗退,斷其后路。 這會兒沖出,周市知道不能力敵,只得紛紛眾人分開逃命。 司馬欣死咬住周市不放,周市力戰而死。 魏軍大敗,死傷無數。 傅寬、皇欣死戰得脫,趕回臨濟。 敗軍趕回,將周市死訊報于魏王魏咎。 魏咎這個人心地仁慈,一向賢明,聽到周市已經為國捐軀,趕過來的援軍齊軍也已經敗亡,心中也是悲痛不已! 但是在這個時候他還真沒有精力去傷春悲秋! 因為臨濟城馬上就要黑云壓城城欲摧了! 他仰天長嘆道:“章邯大軍已勝,丞相兵敗身亡,齊王力戰身死,秦軍兵臨城下,他們必將對臨濟城屠城??蓱z我臨濟城必將生靈涂炭,百姓無辜,又為何要給寡人陪葬!” 傅寬大呼道:“大王,秦軍轉瞬將至,現在已經是燃眉之急,我等愿護大王投奔楚國,以圖卷土重來為上?!?/br> 魏咎淚流滿面,搖首嘆道:“城破之日,如果秦軍找不到我,必將屠殺全城百姓泄憤。 若秦兵來時,寡人舉全城而投降,當可保全城中百姓的性命?!?/br> 傅寬苦勸道:“不可!不可!大王如果率全城百姓投降,百姓或可保命,大王性命必然難保,到時我大魏國運堪憂! 對于大王而言,棄城而走,才是最佳的選擇!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若章邯真地屠城,我們也可以積蓄力量,到時再為臨濟的老百姓報仇不遲! 要知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br> 魏王道:“是的,也許我們到時真地可以殺掉章邯那惡賊替那些冤死的老百姓報仇,可是那些因為我而被章邯大軍屠殺的老百姓的腦袋還能夠再長出來嗎? 我又怎么能夠讓魏地的老百姓因為我一個人的原因而被無辜被殺呢?他們有什么罪過,要遭此大難?寡人的心意已決,請將軍不必多言?!?/br> 魏咎又對他弟弟魏豹說:“豹弟,我想我不能再作為你的哥哥在你身邊保護你了。我累了,要去很遠很遠的地方休息了。 魏國我就交給你了,魏國振興的希望我也交給你了?!?/br> 然后他又轉身吩咐傅寬、皇欣他們:“你們現在趕緊護送我王弟出城去投靠楚國!” 說完他就避入內室。 魏豹、傅寬、皇欣跪在門外,痛哭流涕! 只見魏咎的話從室內傳來,“傅將軍、皇將軍,是不是我的命令不好使了,咋的,你們都不聽了?” 傅寬、皇欣無奈,只得拉著魏豹離開。 他們帶著一隊人馬護送魏豹出城,往東去投項梁。 魏咎乃親自書寫降書,令陸賈捧往秦軍。 章邯掃平周市、田儋二處人馬,天色已明。 乃于是他統領大軍,將臨濟城圍得水泄不通。 這個時候,魏使來到章邯大營,向他呈上魏王之書。 章邯展開閱之,書略云:“魏咎不才,本欲齊集魏地豪杰,恢復我父母之邦,奈何時運不濟,天不助我。 今咎被困孤城,援兵難救,生死早就置之度外。 所擔心者,乃全城百姓性命而已。 久聞將軍英明神武,通達明理。 該知今日之事,乃魏咎一人罪過,與百姓無關! 魏咎愿以死謝罪,換得全城百姓不受刀兵。 將軍若允諾不入城傷民,魏咎當自焚于城頭,以告慰將軍與父老。 如若將軍不允,那么魏咎唯拼死一戰,將軍既使最后勝利,也必損兵折將,徒耗兵力?!?/br> 章邯閱罷,尋思魏若能降,能節約時間和兵力,也算對自己有利。 遂與來使道:“若魏咎自裁,城中再獻糧十萬斛,章某即時退兵?!?/br> 使者回報魏咎,魏咎于是下令將城中糧食獻出。 章邯收割已畢,于是趕往城下來看魏咎自焚。 魏咎心事已了,遂沐浴更衣,登至臨濟城頭,有一堆干柴整齊地搭在城頭。 魏咎穿戴整齊,自己點燃了柴堆,端坐到在火堆上,神情莊嚴,面色平靜。 只聽見魏王的鏗鏘有力的聲音從城墻上傳了下來。 “希望章邯將軍信守約定,罪在我魏咎一人,百姓無辜,請將軍放過我大魏各地的百姓?!?/br> 在秦末楚漢時期,發生了太多把老百姓不當人,屠殺他們如同豬狗的屠城事情。 魏王咎這樣為百姓而死的行為因此彌足珍貴! 本來,魏咎這個魏王得來全不費功夫,全是周市送給他的。 所以,軍隊中其實有很多人有點看不起他,對他并不是從心底里佩服。 但是,在這個時候,所有的軍人都整整齊齊地跪在城頭,對他頂禮膜拜。 大家都心悅誠服地認為他就是他們心中最好的魏王。 這些軍人一個個眼淚在臉上無聲地流淌,神情凄然!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這些士兵作為保家衛國的軍人卻未能護得自己大王的安全,他們心中充滿懊惱和悲憤! 街道上,跪滿了全城的百姓。 他們個個痛哭流涕,字字滴血地呼喊著“魏王!魏王!” 家家都是扶老攜幼一起來送魏王最后一程! 牙牙學語的小孩來了! 拄著拐杖,顫顫巍巍的老人也來了! 人們都來了,來跟他們賢明的魏王告別。 個個椎心泣血,有些脆弱的婦女都已經哭暈了過去! 在城下的秦軍看見魏王的大義,也是人無喧嘩馬無鳴,不敢破壞此地莊嚴肅穆的氛圍! 在魏王自焚后,章邯默默地領軍而去! 魏國百姓們有幸竟然有一位如此仁慈,甘愿為了老百姓的性命犧牲自己生命的魏王! 魏國百姓們又如此無幸,竟然有如此賢明的魏王卻保不住國家,保不住魏王。 臨濟城頭那熊熊燃燒的大火最后都化作了大魏千千萬萬老百姓胸中的滔天怒火! 一個魏咎倒下了,從此千千萬萬個魏人站起來! 在適當的時候,這股怒火必將燒毀腐朽的秦皇朝! 一部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各式各樣的君王都有,甘愿為了老百姓的性命而不惜一死的君王,據我所知僅此一例。 當然我對歷史不是很有研究,也許還有同樣的案例,只是我孤陋寡聞不知道而已! 我們看慣了為了君王犧牲自己的臣子、百姓,我們也見慣了千軍萬馬為了保護自己的君王而視死如歸,他卻是以王至尊而犧牲自己救別人視為草芥的黎民百姓。 此種仁德,天地可鑒! 是的,他本可以逃亡,也可以組織軍民抵抗,但是他為了黎民百姓,居然就這么犧牲了自己來成全所有人。 對于這樣的君王,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我念天地之悠悠,獨滄然而泣下。 對于如此賢德的魏王,筆者無話可說,心甘情愿獻出自己的膝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