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景駒之死
上回說到,項羽和季布、季心三個人出來尋找恒楚。 在路上,他們碰上了帶人來這里投奔項家軍的英布和蒲將軍。 項羽和季布、季心雖然接到了英布和蒲將軍并將他們送回來,但是他們還沒有到達涂山,自然還沒有見到久負盛名的恒楚將軍。 他們三人來到涂山,對恒楚派駐的看守進山道路的衛兵們說:“楚國將軍項梁派少將軍項羽過來邀請恒將軍共商抗秦大計!” 恒楚聽說以后,忙請他們三個人上山相見。 項羽對恒楚說:“現在秦二世荒yin無道,老百姓苦不堪言。 天下英雄共同起義,大家都希望消滅他來為老百姓報仇。 恒將軍有如此高強的武功,正應該為天下人老百姓除害,為什么反而要躲在這深山之中呢? 現在我們項家已經聚集了數萬兵馬來共同討伐秦國,為六國報仇。 我們聽說了將軍您的大名后特地來和你商量,請你下山,一起討伐秦國。 如果我們能夠奪取王位將與你共享榮華富貴?!?/br> 恒楚聽了項羽這番話,其實心里也咯噔了一下。 這項家之所以要造反起義,難道就是要奪取王位,享受榮華富貴? 如果他們成功了,又有誰能保證他們不是下一個秦二世呢? 恒楚對項羽他們說:“秦二世雖然荒yin無道,但是大秦帝國的根基還在,大秦帝國的力量依然強大。 沒有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 麻煩項少將軍告訴我,你們靠什么這么篤定你們一定能夠打敗大秦帝國的所有軍隊,得到最后的勝利呢?如果沒有很強的實力,不能夠消滅他們的話,你們現在的起義恐怕只是自取滅亡吧?” 項羽高傲地說:“恒將軍,我們項家世代為將,我祖父項燕為楚國而死。 現在我們登高一呼,江東英豪應者云集,我們有足夠的底氣。 如果將軍想看我的底牌,可以下到山下的禹王廟!” 恒楚帶著幾十個親信跟項羽、季布、季心他們三個人下了涂山,來到了山下的禹王廟。 禹王廟前有一個大鼎大約有千來斤重。 只見項羽將衣服扎起來,他走到鼎邊,用力將手插到大鼎下邊,將大鼎平身提起繞著禹王廟連走三圈。 他面不改色心不跳氣不喘,然后將大鼎輕輕地放在原處。 真正是力拔山兮氣蓋世! 項羽轉過身對恒楚自豪地說:“將軍認為這樣的底牌怎么樣?” 恒楚哈哈大笑,對項羽說:“少將軍你神力驚人,我等俱是佩服。 但是將軍你再厲害,又能殺得了多少大秦將士呢?少將軍還是請回吧!” 恒楚拒絕了項羽! 項羽很生氣,差點當場就要跟他們動武。 最后還是季布的勸說下,灰溜溜地回到項家軍營。 項梁聽了他們的回報也有些心有不甘。 忙集合大家商議,到底要采取什么樣的辦法去邀請這個軟硬不吃的恒楚呢? 這個時候,鐘離眛自告奮勇地站了出來,對項梁說:“末將想去再試一下!” 項梁看其他人也沒有什么好建議提供。 心想,死馬當做活馬醫,就讓鐘離眛再跑一趟吧,就要季布帶路,帶鐘離眛再去涂山走一趟。 鐘離眛在季布的帶路下又來到了涂山。 由于他們是師兄弟倆,感情比較好,兩人一路上有說有笑的。 鐘離眛也通過與季布的交流了解到他們第一次到涂山的情況,制定了相應的對策! 到了山腳下,守衛的人又向恒楚匯報,項家軍的人又來拜山了。 恒楚忙揮揮手說,這些人還有完沒完了,我不是說過了不去參加他們的起義了嗎?告訴他們,我不見。 報告的人趕緊答應了一聲”諾”,就準備下山去回復鐘離眛。 恒楚突然問了一句:“這次拜山的還是上次的那個人吧?” 守衛的人忙回答說:他們換了領頭的人,這次的領頭人他說,云山小子鐘離眛來拜見恒前輩!” 恒楚說:“這個鐘離眛我倒是聽說過,江湖中到處流傳著他俠義的名聲,那么就讓他上來見見吧!” 鐘離眛和季布兩人上山來,跟恒楚分賓主坐下。 只見恒楚說:“鐘離少兄弟在江湖中的名聲如雷貫耳,不知道那一陣風把你吹到我這里來了?” 其實,這也是恒楚的狡猾之處,他用江湖之禮來跟鐘離眛說話,讓鐘離眛邀請他出山參加起義的話就不好說出口! 鐘離眛忙恭敬地說:“小子我年少輕狂,做了一些意氣之事,在江湖中博得一些薄名,不值前輩掛齒。 倒是前輩在這涂山之上,替天行道,行俠仗義,晚輩聽很多人提起過。大家都說前輩在這里專門劫富濟貧,除暴安良。 附近的老百姓有了難事,不平事,都不找官府,只愿意找“涂山恒爺”您,您就是他們的靠山!” 恒楚哈哈大笑說:“小可薄名,不入少俠法眼!”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鐘離昧先拿好話填乎恒楚。 鐘離眛繼續說道:”恒爺也知道,這世上老百姓的苦事,愁事,又何止千萬。 恒爺你幫得了他們一時,卻幫不了他們一世。 主要是統治者太cao蛋,總是對老百姓橫征暴斂,這才是他們痛苦的根源。 所以將軍神武,何不起來推翻他們的黑暗統治,還老百姓一個朗朗乾坤呢?” 鐘離眛終于說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恒楚回答說:“自古民不與官斗,現在秦二世雖然無德,但是大秦帝國的實力猶在,我們又何必拿雞蛋去碰石頭呢?” 鐘離眛說:“前輩高見,確實大秦帝國這么多年的積累,實力雄厚,不由小覷。 但是我想將軍曾經在大秦的軍營待過,應該也知道,大秦軍隊底層的士兵基本上也都是普通的勞苦大眾。 他們最了解老百姓的痛苦,因為他們就是其中之一員。 他們的父母、兄弟、姐妹、妻兒也都深受大秦苛政的毒害,因此他們并不會鐵心要跟大秦的統治者一起一條道走到黑。 他們隨時都有可能反正,對大秦給予致命的一擊。 將軍你也不是也被他們逼得沒有辦法,在此深山老林里棲身嗎?” 恒楚一聽,有點意思,這個鐘離眛的看法觀點是處處從老百姓的立場出發。 恒楚又問他那個他曾經問過項羽的問題,你憑什么覺得起義軍能夠打敗大秦帝國的軍隊? 鐘離眛忙給他講民心向背,老百姓都希望能夠推翻秦朝的反動統治。 而且鐘離眛同恒楚談兵法,談韜略,恒楚一下子覺得相見恨晚,兩人說得十分投機。 而且鐘離眛對恒楚說,在起義軍里面像他這樣,懂韜略,懂兵法的人大有人在。 光自己兩個師弟,韓信、張良就特別厲害,這次跟自己一起過來的季布也學得相當不錯。 恒楚覺得鐘離眛說得比較誠懇。 而且他從鐘離昧這里發現確實起義軍中有大才,不像項羽那樣只知道逞匹夫之勇。因此帶領800多名自己的人跟鐘離眛來到了項梁軍中。 鐘離眛竟然成功了。 他不但武術水平超過了項羽,能力方面更是遠遠把項羽甩出好幾條街! 等恒楚歸順以后,項梁非常高興,而且英布他們來投奔以后,也把江北的的消息帶了過來。 因此項梁領著項家軍渡過了淮河,來到徐縣,扎下營寨。 此時項梁的大軍,已得六七萬之眾,將勇兵壯,聲勢浩大。 陳嬰進言道:“楚王要是真的死了,張楚政權便空虛了,呂臣雖然在陳縣暫得安身一時,也不足以號令天下。 且呂臣現在兵少勢弱,很難長守,一旦陳縣重新被秦軍奪走,必將打擊大家起義的積極性。 項家軍應當火速派一隊人馬,前去接應?!?/br> 項梁聽了道:“公所言極是?!?/br> 便與桓楚、鐘離眜他們商議了,即分兵二路,去援陳郡。 讓項羽帶著那八千兵,同了龍且、季布由襄城徑直向西。 自率大軍帶著鐘離眛、恒楚、英布他們取道彭城,再向西進。 話分兩頭。單說項梁引軍正向前進發,探馬來報:“秦嘉部將丁疾、王雙領兵扼住要路,不容我軍過去。說若想通行,須向景駒稱臣?!?/br> 項梁聽了大怒,道:“當初楚王危難之時,秦嘉離的最近,卻不發一兵一卒相救,現在卻擅自立景駒為楚王,實屬大逆不道! 這般惡徒,我斷不能容他!” 這個時候,,英布正愁自己初來,沒有投名狀,不能向項梁表忠心。 他忙上前對項梁說:“項公您不要生氣,只須借我三千兵馬,我便一路殺到彭城,取秦嘉那賊首級獻于項公!” 項梁一聽,非常高興,點齊兵馬交于英布。 這個英布我們前面介紹過,是一個狠角色,他殺人如麻,嗜血好殺,驍勇善戰,勇冠三軍。 他率軍攻打駐軍彭城東的秦嘉,打得秦嘉滿地找牙,軍隊敗逃,一路追擊他至胡陵。 秦嘉率軍在這里跟英布苦戰一日,秦嘉戰死,軍隊投降。 景駒逃跑,死在梁地。 項梁兼并了秦嘉的軍隊,駐軍胡陵,將要領兵西進。 項梁殺景駒、秦嘉的理由實在荒唐,竟然以陳勝戰敗大家還不知道在哪里,景駒、秦嘉自立為楚王乃大逆不道而攻殺楚假王景駒。 項梁何時又曾跟陳勝有過如此時候的感情,要他為陳勝出頭? 而且景駒稱王要經過他項梁批準?他項梁是誰??? 陳勝頭年十二月死,景駒次年一月立,到項梁攻打景駒的時候,已經過去四個多月了,陳勝還是音信全無。 陳勝吳廣的起義軍群龍無首,此時景駒的出現,正是解決了現實的需要。 而且景駒自立的是楚假王,意思就是陳勝不在的時候,代理一下楚王,陳勝出來,當然楚王還是他的。 但項氏卻抓著景駒、秦嘉沒有陳勝的尸體而拒不承認陳勝已死,以此為借口兼并景駒的勢力,真是厚顏無恥。 其實項梁殺景駒的真實理由只有一個,就是搶奪起義軍的領導權。 因為項梁如果承認景駒的合法性,他就得俯首稱臣,甘居人下! 這是他最不愿意的! 鐘離眛很痛心,項家軍跟大秦軍隊還沒有對上,卻先將一支起義軍干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