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密旨委任創立新衙
對于趙昀的封賞,楊璟其實并沒有太多的想法,甚至于有些樂得見此,因為在他看來,京城比戰場還要兇險,楊璟如今還沒有甚么根基,太過張揚高調,并非好事,所謂樹大招風,便是這個意思。 所以聽趙宗昌說有密旨,楊璟也頓感愜意,胡命橋為了讓他入京,做出了很大的讓步,甚至將武當山的絕學內功大黃庭都傳給了楊璟。 如此大費周章,投入這么多,趙昀不可能棄用楊璟,或許是趙昀也察覺到了事情不對,才讓楊璟從臺前轉入幕后 趙宗昌取出密旨來,交給楊璟,反正也就兩個人在場,不需要那些個繁文縟節,楊璟也不太習慣跪拜,正合了楊璟的心意。 “其實宋慈大人去年便上過折子,想要成立一個專門的刑訟衙門,不在三司二十四部的管轄之內,獨立署理重核大案要案,尤其是涉及官員的冤案?!?/br> 對于宋慈的這個想法,楊璟也是心中有數,畢竟那是宋慈為他爭取的,本來打算讓楊璟來管理這個新衙門,將大宋的刑訟斷獄之事再推上一個新的臺階。 按說大理寺就是這樣的工作職責,奈何這么多年過去,大理寺本身也是一身腌臜,朝廷內外都已經腐朽不堪,提出建立這個新衙門,宋慈的本意也是想任用有銳氣和朝氣的新人,一洗朝廷的污穢作風。 然而折子最終還是被留中不發,沒想到如今趙昀果然要重開這個衙門! “早在年后的二月初,宋慈大人便再三上奏,官家當時身子有恙,沒來得及考慮這個問題,如今你回來了,正好讓你來辦這個事情?!?/br> “這新衙門還需要經過宰輔和諸位大臣的審議,阻力會很大,短時間內官家是不打算公開,所以由你暗中籌措,直接聽命于官家,負責大案要案,審刑偵緝,糾察百官,但凡與刑名有關,皆可過問!” “就我一個人?”楊璟也沒心思看那密旨,見得趙宗昌在一旁解釋,倒不如直接問他。 這趙昀也是小心謹慎,畢竟這個新衙門對付的重點就是朝廷的文武百官,必定會遭到官員們的一致反對。 所以趙昀讓楊璟暗中展開工作,一旦做出成效來,才有正當的名目,制造契機,讓這個新衙門得以順利建立起來。 趙宗昌見得楊璟如此發問,也有些尷尬,朝楊璟道:“官家希望能夠從皇城司抽調人手,所以新衙門沒建立之前,楊大人必須與皇城司精誠合作,皇城司會給楊大人提供必要的幫助,除了提舉徐佛徐大人之外,皇城司公事官差事官大小勾當管目檔頭暗察子,全都需要聽從楊大人的調用!” 趙宗昌說到此處,連自己都激動起來,從懷中取出一個鎏金木盒來,遞給了楊璟:“這是你的令牌,非到關鍵時刻,不得出示泄露于人前?!?/br> 楊璟打開盒子,但見得里面乃是一面金牌,上刻“欽賜提轄審刑偵緝巡察公事 楊璟”,后背則刻著:“皇城司乙字科一號繡衣暗察?!?/br> 有了這面金牌,楊璟終于是有了底氣,他早已感受得到,趙昀并非完全的昏君,只不過很多政令無法施行,如今對朝堂的掌控力度也漸弱了,才無力施為,也無心理政罷了。 楊璟將金牌收了,而后朝趙宗昌道:“臣楊璟必不辱命!” 這密旨乃是趙宗昌代為下達,楊璟要謝恩,自然也要通過趙宗昌,趙宗昌可不敢受楊璟這一禮,朝楊璟道:“既然楊大人已經領命,本官也要趕回宮里去了?!?/br> 楊璟也不好挽留,走出書房之后,又小聲朝趙宗昌問道:“官家今日精神可好?” 在古時,作為臣子,私底下探聽皇帝的健康狀況,那可是極其敏感和忌諱的事情,很多時候都會被謀反二字牽扯到一處,所以沒誰敢這么做。 不過楊璟和趙宗昌是知根知底的人,趙宗昌也正是因此才回到臨安來,就是以防不測,聽得楊璟問起,趙宗昌便輕輕搖頭,答道:“總之,過不了幾日,官家必定會召見楊賢弟,你還是做好準備吧?!?/br> 楊璟聽得如此,也感受到不太樂觀,既然趙宗昌都不愿說,他也就不再追問,奈何孫二娘鹿白魚葛長庚都不在,想要給趙昀看病,楊璟也就沒了多少底氣。 趙宗昌走了之后,陳密便來拜見,說是楊璟已經得了新任命,總不能住在客館,皇城司提舉徐佛大人給楊璟準備了一處宅子,想帶楊璟過去看一看。 楊璟此時也終于知道,為何陳密等人都沒有離開自己,只怕徐佛早就知道官家的決定,甚至于趙昀就是跟徐佛商量過之后,才給了楊璟這么一道密旨。 這多少有些像將楊璟當先鋒的意思,無論如何,楊璟在京中沒什么靠山,徐佛掌控皇城司,楊璟與皇城司又素有淵源,楊璟自然不會拒絕徐佛的幫助。 陳密很快便將楊璟帶到了涌金門附近的一處宅子,雖然年代久遠了一些,但聽說是高宗年間大jian臣秦檜的宅子,也沒什么人愿意住,一直掌握在皇城司的手里頭,如今正好給楊璟用。 楊璟也是哭笑不得,趙昀算是委以重任,徐佛將這宅子贈予楊璟,也有提醒之意,希望楊璟不要當jian臣,而是要忠心耿耿回報官家的意思了吧。 楊璟也不跟他計較,讓高采芝等人全都搬了進來,若非寨子里頭沒有鍛冶房和工匠作坊,楊璟恨不得讓杜可豐等科技團的幾十人都給搬進來了。 如今楊璟有四品忠勇伯的封爵,這是有實封食邑的,雖然食邑七百戶,但實封也就五六百戶人,以一戶人二十五文的補貼,楊璟每個月從朝廷處領取的俸祿其實不算高,好在提點應靈觀也有餉可領,楊璟也算解決了用錢的問題。 莫看這些個宮觀閑職沒有甚么實權,但宋朝官場從來都是僧多粥少,許多人想要補宮觀閑職的差,也是很難補的,畢竟不需要干活,每個月有錢領,很多人都喜歡這種生活吧。 由于宮觀閑職漸漸成為了放逐實權官員的一種選擇,或者說是給那些個下臺的官員們一個面子,很多官員其實都沒有去過自己管理的宮觀。 應靈觀到底在哪里,楊璟也不清楚,更不知道自己這個宮觀官,到底需要做些甚么差事。 但往后的工作重點肯定要放在新衙門的建立上,楊璟自然不會太在意這個宮觀閑職,不過如果有時間的話,楊璟還是要過去點一下卯的。 再者,管理這些個宮觀,起碼還有個特權,若宗云等人在北方辯論失敗了,道士們會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劫難,到時候還能夠收留一些道門精英,說不定能夠趁此機會,偷偷發展一下雙魚山宗呢。 再說了,即便不為宗云和雙魚山宗考慮,到時候還能夠讓花團錦簇成為道士,將他們養在應靈觀里頭也是好的。 得了密旨的任命之后,楊璟也就安定了下來,白日里與宗師團研究漢陽造老套筒步槍的圖紙,與杜可豐等人一道配置火藥,稍晚些時間便與高采芝一道,參觀花團錦簇的排演。 高采芝見識太多太多繁華風物,漸漸也就擺脫了心里的憂傷,倒是對魚龍蔓延等古彩戲法頗感興趣,而且她可謂天賦異稟,竟然想拜關魚龍為師。 關魚龍知曉高采芝的真實身份,哪里敢收大理郡主為徒,只是見得高采芝天賦和悟性都非常高,也是傾囊相授,這小丫頭便每日里跟著幻人團學習絕技。 約莫過得十來天的樣子,高采芝竟然成為了幻人團的主角兒,畢竟在幻人團里頭,她的容貌算是出眾的了,而且為人機靈,又古靈精怪,身子嬌小,頗有趙飛燕那股掌上輕舞的風姿。 趙昀遲遲沒有召楊璟入宮,胡命橋等人也沒有過來尋楊璟,倒是徐佛隔三差五便讓陳密過來,帶著楊璟去熟悉皇城司各個據點,以備楊璟往后能夠隨意調動皇城司的人手。 到得這天,鄭卓群上門來,拜訪楊璟的同時,也給楊璟帶來了一個消息。 說是殿試的結果已經出來,狀元郎果真是周震炎! 而瓊林宴也已經定在三日之后,在宮里舉行,讓楊璟和花團錦簇做好準備,提前入宮去熟悉場地和提前排演,為瓊林宴的表演做好準備。 楊璟一聽說周震炎如愿當上了狀元,不由想起撞死在柱子上的楚雅弦,想起目中無人的丁大全,想起自己不得不低調行事。 得了同進士出身的劉漢超,此時心里也極為忐忑,他并非讀書之人,當初討要進士身份,也是一時氣話,如今真的得了同進士出身的賞賜,要去參加那些個文曲星們的盛會,劉漢超簡直比上戰場還要緊張。 不過楊璟也幫不了他什么,只是將鄭卓群留了下來,眾人聚在一塊,突擊學習一下瓊林宴上的一些規矩,以免到時候丟人現眼。 高采芝其實應該以大理使節團的身份入宮的,但段智實的大理使節團據說在大宋得到了禮遇,甚至于連官家都召見了趙京尹和使節團,所以出使格外順利。 楊璟本想將高采芝送回使節團,但高采芝如何都不愿意,楊璟也就沒勉強她,沒想到高采芝竟然要入宮了,而且不是以使節的身份,而是以一個幻人的身份。 高采芝本來就是個愛玩之人,如此新奇刺激的經歷,自然讓她心花怒放,趁著還有一兩天的日子,沒日沒夜練習著。 如此這般,瓊林宴的日子也終于到來,鄭卓群給楊璟等人換上官服,上上下下里三層外三層地穿上禮服,楊璟讓風若塵扮成長隨,也沒敢再帶其他人,留了陳密以方便聯絡皇城司的人,一行人便跟著鄭卓群入宮去了。 只是楊璟也沒想到,這歡歡喜喜的瓊林宴,會讓他重cao老本行,時隔半年,楊璟終于又要查案子,而且還是個驚天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