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想方設法勸服
林文忠的意思很明確,對楊璟也沒有太多的隱瞞,將韋鎮仙以及白牛教和大理三方的局勢都分析了一遍。 作為今次法會的發起者和組織者,白牛教自然想成為三方盟主,而后舉起反叛的大旗,而韋鎮仙其實只是想坐地為王,對盟主之位也是垂涎久矣。 大理方面早已察覺到危機,今番過來也是想要拉攏力量,以備應對蒙古人的攻打,只是沒想到蒙古人會如此迅速地展開了攻勢。 可以說三方都有著強烈的需求,都想要當上這個盟主。 但白牛教卻已經捷足先登,將蒙古人引到了大理,率先占據了上風和主動,大理雖然有高氏,但國力微弱,是萬萬抵擋不住窩闊臺的。 一旦大理失陷,蒙古人的下一個目標,便是韋鎮仙所在的夔州路西南各州,矩州作為中心要塞,那是必經之路,也是蒙古人勢在必得的一個地方。 白牛教這么做,無異于給韋鎮仙施加了莫大的壓力,想要迫使韋鎮仙屈服于蒙古人。 既然白牛教能夠與蒙古人走到一處,而窩闊臺還需要回北方去鎮壓內亂,攻伐下來的地方,自然會交給白牛教,白牛教會成為蒙古的代辦,甚至于二者已經密謀一同推翻南宋朝廷。 作為矩州的大土司,韋鎮仙如今面臨著極其尷尬的境遇,想要自立為王的機會已經不大,即便成為西南王,也必須被白牛教壓一頭,這樣的結果顯然不是他想要的。 而如果跟白牛教撕破臉,選擇站在朝廷這邊,那么矩州就必須替南宋天子死守國門,在西南地區抵御蒙古人,甚至于大理人的侵略! 原本滿以為可以占地為王,眼下卻要成為漢人的先鋒和炮灰,這等樣的落差,實在讓韋鎮仙不愿去面對,更不愿去選擇。 即便他能夠委曲求全,以蒙古人的作風和尿性,肯定會讓他的人馬擔任先鋒,去攻打四川,甚至攻打南宋的腹地。 那么他該選擇當漢jian,當蒙古人的馬前卒,給蒙古人當槍使,還是放棄西南王的白日夢,為南宋守住西南國門? 無論哪一個選擇,都是將他頂在最前面,無論哪一種選擇,他都必須成為其中一方的敵人,相信韋鎮仙此時已經焦頭爛額了。 林文忠的想法也很簡單,矩州乃是西南的核心,矩州的百姓接受朝廷王法教化已經很多年,許多人都懂得官話,與漢人的往來也日漸繁榮,早已與漢人密不可分。 而韋鎮仙的力量絕對不可忽視,甚至于有著左右和決定整個局勢走向的關鍵性作用,所以韋鎮仙,是必須要爭取過來的! 他曾擔任過夔州路的轉運副使,重點整治過矩州等地,甚至于虎口搶食一般,從韋鎮仙的地盤為四川軍民摳出不少軍糧武備,所以韋鎮仙對他恨之入骨,想要林文忠親自出馬召攏韋鎮仙,并沒有太大的可行性。 所以這個任務,便落在了楊璟的頭上。 楊璟也是哭笑不得,他剛剛才與韋鎮仙打生打死,如今就要上門去充當說客,這也未免太過高看他楊璟了。 不過林文忠也并非無的放矢,在他看來,宗云即將要開宗立派,而他一定會支持宗云開宗立派! 因為宗云開宗立派對整個江湖武林的影響實在太大,有著宗云,或者說王道明的號召力,武林人士肯定會選擇站在他們這一邊。 當然了,凡事不能只憑一腔熱血和忠義,還要有實打實的好處和利益,所以林文忠會無條件支持宗云開宗立派。 而宗云則可以通過董尚志,緩和與韋鎮仙的關系,甚至能夠通過董尚志,將韋鎮仙爭取過來! 楊璟和宗云其實也已經見識過,真正可惡的是全真道的叛徒秦玄策,董尚志確確實實能夠算得上是名符其實的一代宗師。 在國家興亡的緊要關頭,林文忠相信董尚志一定會做出最正確的選擇,即便與宗云有過齟齬,也一定會幫助宗云和楊璟,說服韋鎮仙,更何況他對宗云還存有愧疚,只要宗云暫時放下仇怨,說不定真的能夠通過董尚志和南無派,說服韋鎮仙! 再者,無論董尚志心胸如何博大仁愛,宗云畢竟是王道明的人,開宗立派無異于從南無派分家出去,會極大地損害到南無派的名聲。 宗云雖然已經踏入武道的巔峰,但總不能一人一宗門,他需要各種武林人士的加入,需要建造屬于自己的山門和圣宮,更需要有人幫助自己來面對南無派和全真道甚至于武林其他門戶和宗派的擠兌和打壓。 林文忠將這一點看得很清楚,再者,只要宗云能夠整合武林力量,在今后的抗金大業之中,這些武林人士,同樣是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 出于這種種的考量,楊璟只好答應了林文忠,但如何說服韋鎮仙,這個問題卻需要從長計議。 因為需要應對大理那邊的局勢,林文忠也沒有太多時間,將大體的計劃定下來之后,便匆匆離開了,甚至沒與兒子林爵說上三兩句話。 楊璟能夠看得出林爵的失望,但眼下也沒法安慰他,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用眼神給予鼓勵。 林文忠走了之后,諸人便開始商量著該如何說服韋鎮仙,只是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他們對韋鎮仙的了解,也僅僅局限于皇城司方面的消息,想要獲得更多的信息,就必須進行調查。 想要調查一個人,并不一定要從那個人的身上著手,很多時候從他身邊的人,也能夠得到不少有價值的情報。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什么樣的人就結識什么樣的朋友,側面的間接調查,對目今的楊璟而言,應該是最妥善的方式。 這樣既可以避免與韋鎮仙正面接觸,也可以最大程度了解韋鎮仙的為人。 對于這種事情,暗察子們早已輕車熟路,但韋鎮仙肯定早有防備,出動暗察子反而會打草驚蛇。 可楊璟今次帶來的就這么多人,林文忠又是韋鎮仙的死對頭,如果他的人能夠辦到的話,早就去辦了,又何必讓楊璟來做? 而楊璟和宗云等人,剛剛與韋鎮仙結下梁子,因為打殘了秦玄策,韋鎮仙恨不得對楊璟和宗云扒皮喝血,事情商議到這里,頓時陷入了僵局。 面對束手無策的眾人,王不留突然呵呵一笑,朝楊璟詭異地笑了笑,而后說道:“咱們忘了一個人...或許...那應該是不錯的突破口...” 王不留如此一說,便將目光都轉向了宗云,楊璟和鹿白魚相視一眼,也是會心一笑,諸人紛紛將目光都轉向了宗云。 宗云見得此狀,眉頭頓時皺了起來:“董尚志雖然沒有害我師父,但當初對我師父見死不救,情非得已,我是絕不會主動去找他的...” 聽得宗云如此推脫,王不留等人也是笑著搖頭,楊璟卻嘿嘿一笑,摟著宗云的肩頭道。 “小真人你可真是不開竅啊...誰讓你去找董尚志那老道了?我們是讓你去找...嘿嘿...” 宗云臉色頓時有些紅了,吞吞吐吐地憋出一句話來:“王老適才也說了...英姑娘是...是韋鎮仙的人,她又怎么可能透露情報給我...” 眾人見得宗云終于主動提起英姑娘,也都一個個暗自偷笑,楊璟卻笑嘻嘻地說道。 “吶,這可是你自己說的,咱們誰都沒有提起英姑娘的名字哦,想必你自己都能感受到她對你有意思,更何況英姑娘,我曾聽過一句話,叫**情使人盲目,戀愛中的女人,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來的...” 楊璟如此一說,倒是想起了鹿月娘,這女人可不就是這樣么,為了一個周南楚,苗寨被圍攻也沒有回去,最疼愛她的jiejie鹿白魚深受重傷,她仍舊沒有回去,可謂到了六親不認的地步... 雖然楊璟對鹿月娘并無半點情愫,但畢竟曾經有過婚約,也有過一段恩怨糾葛,如今想起,難免有些黯淡。 鹿白魚似乎感受到了楊璟的氣場變化,想起自家妹子即便如此對待楊璟,楊璟仍舊不計前嫌,三番四次幫助苗寨渡過難關,甚至于到了最后,還幫著說情,讓周南楚免了牢獄之災,光是這份恩情,這份心胸,便足以讓她對楊璟徹底改觀,從此不再有任何芥蒂。 于是她便接過楊璟的話,朝宗云勸道:“張真人,女兒家的心思也只有女兒家才能了解,依奴家看來,英姑娘確實對你動了心思,若張真人主動交好,英姑娘絕不會拒之門外的...風雅meimei,你說呢?” 宋風雅是與英姑娘接觸最多的,她自然不愿意看到英姑娘與韋鎮仙扯上任何關系,畢竟韋鎮仙這樣的梟雄,一旦反叛,絕對沒有好下場,英姑娘跟著他,只能無辜受累。 而且她也是第一個從英姑娘的眼神和言語之中,看出英姑娘仰慕宗云的人,雖然她并未經歷過男女之間的情愛,但哪個少男不鐘情,哪個少女不懷春,她自然也能理解一見鐘情這種事情的。 “是啊張真人,白魚jiejie所言不差,英姑娘那天晚上還旁敲側擊,老向我打聽你,咱們也不是亂點鴛鴦譜,只是讓你跟英姑娘聊一聊,多少能夠套取一些情報...” 雖然大家都在勸,但宗云心里終究是顧慮重重,他已經獻身道宗,就該清心寡欲,謹守戒律,心無旁騖,又豈能讓兒女紅塵羈絆了道心? 再者,一群大男人,竟然利用英姑娘來套取情報,實在讓人有些不齒,若果真心結交一番,也是善緣,但如果是抱著目的和利益而去做這件事,宗云實在是過不了自己這一關。 楊璟見得宗云遲疑,也看破了他的心理顧慮,他楊璟何嘗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但誠如宋風雅所想,英姑娘如果繼續與韋鎮仙扯上關系,韋鎮仙敗亡之時,就是英姑娘香消玉殞之日,這雖然確實是利用英姑娘,但何嘗不是在幫她? 只要韋鎮仙拋棄野心,回歸正道,說不定會成為抗金的英雄,英姑娘也就不會受到牽連了。 楊璟知道宗云遲早會考慮到這些,也遲早能夠想通這些,所以他并不打算開導他,只是朝大家笑了笑,說道:“好了,這事兒就讓我家師兄自己考慮吧,大家都累了,先下去吃飯,歇息一晚,明日再議吧...” 聽得楊璟主動稱呼自己師兄,宗云下意識抬頭,但楊璟卻沒有看他,眾人陸續離開,只剩下宗云一個人,沉默地坐著,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