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一章:7000冊圖書(求訂閱、推薦、收藏)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回到2006、金手指是情緒頭條系統、不倫舞臺、病秧子穿越后,撿了個救世主哥哥
朱由檢沒法不懷疑自己的耳朵。 數千冊圖書??! 這可不是幾本或幾十本書。 數千冊圖書,單單只是圖書本身的體積,恐怕就要占用好大一塊地方了。 這在寸土寸金的海船上,運費恐怕少不了吧? 這位金尼閣先生為了傳教,還真是下了血本??! 幾千冊的圖書啊,估計足以涵蓋此時歐洲的各種學問了吧? 就算不很詳細,但打開大明文人的眼界,告知大明西方技術前行的方向,應該是足夠了。 朱由檢可以想象,有了這些圖書,只要給大明足夠的消化時間,大明會迸發出怎樣燦爛的輝煌。 只是,前世他怎么沒有絲毫的記憶,是沒有發生過,還湮沒于戰火中了呢? 難道是因為他這只小蝴蝶蒲扇的太厲害了,歷史已經開始出現大規模的改變了嗎? 這面對數千冊歐洲圖書的誘惑,就算是朱由檢也很難再淡定下來。 定了定神,朱由檢熱切的望著金尼閣,殷勤的問道:“不知,金先生想把這批圖書存到大明的那個城市呢? 嗯,不管大明的那個城市,只要金先生您選好,那剩下的全交給孤好了。 孤一定會給金先生的圖書找一個最好的儲存之地?!?/br> 看到信王突然變得熱切無比,徐光啟無奈的微微搖搖頭。 他都感覺有些不好意思。 咱這信王殿下表現的也有些太實際了吧。 看到信王突然變得熱切的表現,金尼閣不但不反感,反而更感欣慰。 在金尼閣看來,信王的這種表現,恰恰說明信王對于知識的無比尊重,和對新知識的無比渴望。 只有這種態度,這才是金尼閣認可的、最好的圖書接受者。 金尼閣注意到了,信王言語中的關注點始終是圖書。卻根本未對他本人表示出多少歡迎之意。 對此,金尼閣也并不感到失望。 金尼閣與年輕氣盛的湯若望不一樣,他對大明了解的太深了。 在傳教方面,金尼閣非常贊同利瑪竇的判斷。 不讓大明的統治階層了解和接納歐洲的知識和思想,那在大明傳教,就永遠都不會成功。 因為,大明實在是太大了! 讓金尼閣覺得更可怕的是,這有著數十個歐洲公國大小的大明,竟然還有著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 大明在這個政府的有效管控下,根本沒有他們私下傳教的機會。 在金尼閣看來,不經大明政府就私下傳教,那只會激怒大明政府。那將對傳教事業造成巨大的傷害。 正是因為持有這樣不同的觀點,金尼閣才在1913年被龍華民(大明傳教士團長)派回歐洲述職。 即便回到了歐洲,金尼閣依然沒有放棄他在大明傳教的夢想。 幾年間金尼閣在歐洲的大小公國,進行了宣傳大明的巡回演講。 經過金尼閣數年間不懈的努力,教會終于改變了對大明傳教的看法。 恰在此時,堅持在大明進行私下傳教的龍華民,已經在南京教案面前碰的頭破血流了。 大明境內的所有傳教士,都因南京教案的發生,被大明趕到了澳門。 若教會再不改回利瑪竇設計的路線,教會只怕都要被徹底驅逐出大明了。 就在這種背景下,金尼閣帶著他從歐洲募捐到的,價值上萬金幣的7000多冊各種書籍,重新啟程來到了大明。 金尼閣的重來,標志著教會重新回到了利瑪竇設定的傳教路線上。 天啟四年底,朱由檢對湯若望提出的、那個自由傳教的說法太過震撼。 當湯若望把消息傳到大明傳教士總部,就連金尼閣這最堅持利瑪竇路線的傳教士都無法直接接受。 湯若望這才會消失在朱由檢視線中一年。 不過,近一年來,幾乎所有大明信教的、影響力大的教友,都走到了朱由檢身邊。 這不得不讓大明傳教士團重新把視線轉到朱由檢身上。 而大明那些影響力巨大的大明教友,對朱由檢的各種好評,也引起了金尼閣的特別興趣。 此次金尼閣前來,就是為了親眼看看諸多教友口中的賢王,到底值不值的教會把寶壓到他身上。 這一見面,朱由檢對歐洲知識的渴求,就瞬間打動了金尼閣。 在大明,金尼閣還從未見到對歐洲知識有如此渴求的人。 就算是那些已經受洗的教友中,也沒有人達到信王的這種程度。 信王的表現讓金尼閣相信,只要信王深入了解和接受了歐洲的知識和思想后,信王一定會接受教會。 信王一定會像徐光啟、李之藻、王徵、孫元化等教友一樣,終生沐浴在主的榮光之下,為主的榮光傳遍天下,奉獻出畢生的精力。 “尊貴的信王殿下,我想把圖書館建在京城,不知是否可以?” 鑒于以上的想法,金尼閣微笑著以一口非常流利的漢語開口詢問。 “可以,當然可以。孤絕對是歡迎之至?!?/br> 朱由檢立即就用實際行動,表示出自己無上歡迎的意思。 “王承恩,去,馬上去尋找一個合適的宅子。記住,一定要尋找一個適合藏書的宅子。只要找到,無論多少錢,立即給孤買下來?!?/br> 看王承恩應聲而去,朱由檢回頭熱切的望向金尼閣:“金先生,不知您的圖書現在在何處?需要孤派人幫你搬遷嗎?孤可以安排足夠的馬車,馬上把它們接到京城來?!?/br> 如此天賜的好東西,絕不能讓它在自己眼前滑過。朱由檢在心中暗暗發誓。 這一日沒拿到手,朱由檢的心就一刻不能安穩。 “圖書現在都在杭州。若能得到信王殿下的幫助,那我真是感激不盡?!?/br> 看到朱由檢急切萬分的表現,金尼閣心中更是無比的欣慰。 綜合教友所說和他親眼所見,金尼閣相信信王殿下確實是有圣徒的資質。 下一步就看他如何引導這位大明的親王殿下了。 有了圖書做橋梁,金尼閣和朱由檢的距離迅速拉近。 在雙方刻意的逢迎下; 在徐光啟和李之藻的有意調節下; 屋子里的談話溫度迅速熱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