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HP詹姆波特] 翹著下巴的青梅、將軍他成了世界冠軍[競技]
西門卿譏嘲感慨道。 而西門辰縱使聰慧,畢竟經歷稚嫩,只等西門卿和李綱點出朝廷險惡用心,才認識到人心險惡。 繼而惱怒至極! “東京君臣算計至此,就不怕鹽軍直接反了???或投靠遼國與金國,調轉兵鋒,劍指大宋?!” 西門卿還沒開口,李綱卻是神情似悲似怒,道: “西門知州會反嗎?或者說,在天下大勢大變又大定之前,會反嗎?” “會投靠遼、金,調轉兵鋒嗎?” “不會?!崩罹V這個朝廷派遣的官吏,卻篤定地自問自答。 只是言語間不無悲哀,“大約東京的君臣們,料定了只要不將鹽軍逼到絕地,西門知州就絕不會反,更是絕不會投敵?!?/br> “西門知州愛國愛民之心,人盡皆知——包括東京的君臣?!?/br> 李綱笑得嘲諷、悲涼又憤怒。 “呵,于是他們便放心利用一個大宋…一個中原忠臣的愛國愛民之心,分化削弱、引狼牽制,只因為……” 西門卿也接過李綱的話:“只因為我不會在此大變之時,反了朝廷,因為那樣會讓金兵更加容易趁虛而入,屆時中原必將生靈涂炭?!?/br> 李綱已經看得明白,西門知州或許不是大宋忠臣,卻是中原大地的忠臣。 遼金二國皆為蠻夷外族,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一旦趁虛而入,必不會憐惜中原百姓。 西門知州因此才一再隱忍,未曾像方臘一樣舉起反旗,反而耕耘河北滄州等地,將這塊地方打造成邊陲天府。 西門辰更加憤怒了:“這不就是欺軟怕硬,欺善怕惡嗎?!” “他們既如此卑鄙,我們豈能叫他們如愿!” 西門卿安撫地摸摸西門辰的頭頂,“辰兒,莫為旁人的陰險而生怒,進而失去理智?!?/br> “我們要做的是堅守本心,篤定向前,謹記行事必須無愧于己心!無愧于蒼生!” “切莫因為旁人陰險惡毒,毫無底線,我們自己便也失了底線?!?/br> 西門辰聰慧至極,成長時就更要注意教導指引,不然偏離了煌煌正道,以后造成的破壞會比尋常亂世梟雄更大。 西門辰雖然還是極其憤怒,但也被安撫住,只甕聲甕氣地:“辰兒記住父親的教誨了?!?/br> 而東京君臣有恃無恐,恐怕還有鹽軍分兵巴蜀,以為鹽軍即將被方臘十萬殘部耗死的原因在。 方臘十幾萬殘軍,又成窮寇——有道是窮寇莫追,恐背水一戰。 鹽軍八千如何能抗,便是再增兵七千,一萬五鹽軍對上十幾萬方臘殘軍,又能如何? 趙佶:朝廷精銳禁軍和陜西兵共十幾萬,都打不過方臘,你鹽軍才一萬五,焉能抵抗? 必然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向巴蜀增派兵力,而后被方臘殘部耗死!哈哈哈! ……就是有那么一種人,自己菜得一批,還用自身能力去衡量別人。 關于西門卿被加官‘范陽節度使’一事,已成定局,相關討論也就此打住。 自此以后,西門知州,就該稱西門節度使了。 …… 西門卿再往巴蜀增兵七千后,就將巴蜀全權交予林沖、吳用和朱武等人了。 只保持及時通信——等日行八百里的神行太保戴宗從監察營‘軍訓’畢業,與巴蜀通信就更方便了。 之后便是靜觀其變。 在坐等局勢大變的同時,西門卿愈發勤勉地,快速發展鹽軍占據的三州一府之地。 首先把‘義士宰相·陳生(ssr)’的滿點黃金寶箱開了,繼玉米之后,又開出了高產良種小麥—— 抗倒伏,抗蟲害,穗大粒多且飽滿,畝產約一千至一千二百斤。 是當下尋常小麥畝產的三至四倍。 正值河北小麥播種的時節,又將同樣五百斤的ssr小麥種在官田播種。 在‘廣積糧’之余,西門卿征集徭役,并讓鹽軍部分輪轉,役夫和鹽軍一樣包吃包住,開始大肆修橋鋪路、修繕城墻堡寨。 鹽軍自己有水泥廠、磚廠,也不缺錢糧——公審權jian抄來的糧食銀錢都堆在倉房吃灰發霉,于是大肆基建非但沒空耗民力,反而還利好百姓。 再者,滄州鹽場的港口里,海船進出愈發忙碌起來。 不止是向巴蜀運輸后勤物資,更是溝通南北—— 方臘義軍和朝廷大軍肆虐踐踏,來來回回犁過無數遍的東南大地上,有大善人們捐贈糧種,助力百姓恢復耕種。 也接受難民免費登船,北上謀生。 一船又一船的勞動力,從東南補充而來,開荒耕種,當兵入伍。 分兵出去的一萬五千兵力,以極快的速度得到補充——且還是百里挑一后的有效補充。 …… 歷史是客觀的,無法輕易更改。 從女真人在完顏部的阿骨打統一后,率領各部誓師起兵反遼時起。 之后阿骨打連敗遼兵,迅速強大,稱帝建元,建立金國。 又攻下遼國針對女真而設的黃龍府,遼國天祚帝親率數十萬大軍討伐,也被擊潰敗逃。 金國乘勝追擊,很快占領遼國遼陽以東州縣,并一舉攻下東京遼陽府。 遼國境內又爆發多起起義,遼國奄奄一息。 遼國在金兵進攻下岌岌可危時,宋徽宗和蔡京等人不思防備金兵,反倒認為聯金攻遼、奪取燕云十六州的大好時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