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HP詹姆波特] 翹著下巴的青梅、將軍他成了世界冠軍[競技]
請刑部核準, 處決十二個糧倉縱火犯。 請皇帝下旨, 令鹽軍討繳西逃巴蜀的方臘十萬殘部。 換言之,鹽軍不追究五大糧倉失火的背后真兇, 但要允許鹽軍入巴蜀守衛制糖廠。 作為誠意, 鹽軍會接手討繳西逃的方臘殘部。 對西門卿提出的交易,在趙佶看過書信與寵臣商議時, 先前提出過讓鹽軍和梁山泊宋江互相消耗毒計的侯蒙, 大為推崇: “……鹽軍或從縱火者口中審出了一些‘妄言’, 或沒有審出,然而只要西門知州認定背后主謀出自東京,就或將寒心失望。 今次若不遂他愿,恐會‘逼反’鹽軍?!?/br> “方臘之禍為禍甚巨,若西門卿與大宋離心,恐又是一場方臘之禍?!?/br> “幸遇方臘此時西逃巴蜀,而鹽軍有那個占據大宋七八成砂糖出產的糖廠在巴蜀,方臘入了巴蜀后,多半會丟了那聚寶盆般制糖廠?!?/br> “西門卿不會坐失糖廠,必要派鹽軍入巴蜀護衛,然巴蜀孤懸西南,鹽軍入蜀必須朝廷同意借道。如此這般,那西門知州才做此交易?!?/br> ——顧及君臣臉面,沒有戳破的是,鹽軍入巴蜀的兩路共八千的先頭部隊,已經出發了。朝廷也沒提前同意啊。 “此次朝廷不同意,有糧倉失火在先,西門知州又坐失糖廠,則鹽軍必將掀起下一場方臘之禍?!?/br> 候蒙再次陳明利弊要害。 “若朝廷同意西門卿的交易,反而利處眾多。 河東鹽軍分兵入蜀,戰力大減,對東京威脅亦是大減,此為其一。 其二,接手討繳方臘十萬殘部,朝廷大軍可盡早北歸,履行‘海上之盟’,早日收復燕云?!?/br> “其三,先前梁山泊宋江無用,未能削弱鹽軍,此次遇上狗入窮巷的窮寇方臘,鹽軍焉能再次全身而退?” 趙佶也傾向于同意西門卿的交易。 不僅思及侯蒙論述的諸般考量,更叫他擔憂的是,西門卿在親筆信中的措辭嚴厲。 恐怕一個不小心,激怒了西門卿,鹽軍或將西進東京,威脅皇城。 方臘再氣勢洶洶,也遠在東南,鹽軍就在河東,臥榻之旁,一個不慎就將噬主。 不若允了他去,叫鹽軍分兵削弱,又與方臘去狗咬狗。 趙佶實則怯懦,偏又不想墮了圣威:“侯卿言之有理,然鹽軍如愿,未免猖狂得志?!?/br> 這時大學士蔡攸獻策:“既西門知州依舊忠心朝廷,遇有功之時,便當加官進爵以犒賞,如此方可不叫忠臣寒心?!?/br> “不若給西門卿加官罷,就加……范陽節度使?!?/br> …… 收到東京皇城頒下的圣旨,西門卿如愿以償了,卻又難免失望。 吳用和朱武盡入巴蜀,陳喻義總領棣州、齊州民政,身邊就只剩兒子西門辰。 西門卿又聽了西門辰建議,把‘成長體’的夢溪先生李綱調來身邊。 對于東京的旨意,李綱心緒復雜更勝西門卿。 “范陽節度使……” 李綱尚且不能毫無心理障礙地,站在鹽軍一方,替西門卿分析東京君臣的惡毒算計。 但西門卿又豈會不懂?只是先來考校一番兒子: “辰兒,你覺得為父加官范陽節度使,此事如何看待?” 西門辰是基因丸蘊養激發過的聰慧,過目不忘,汲取知識迅速。 雖然離年滿五歲還有小半年,卻已經相比年滿十八的學子翹楚,都更博學聰慧了。 “大宋并無范陽節度使的官職編制?!蔽鏖T辰擺出事實,分析道,“要提起此官職,首先想到便是終結盛唐的‘安史之亂’的元兇之一:安祿山,他便是范陽節度使!” “先不論東京皇帝和朝臣們,有無借安祿山,暗誡父親之意?!?/br> 西門辰深知他父親必不會介意這一層深意,也就心平氣和地繼續分析: “前朝改幽州為范陽郡,置節度使,初治涿州、后治幽州,初轄幽、薊、媯、檀、易、定、恒、莫、滄州等九州。 極盛時,整個河北北部、幽州一帶、經渤海至高麗北部等地,都是范陽節度使轄地?!?/br> 頓了一頓,插一句補充道:“大宋君臣念念不忘的燕云十六州,也幾乎都是范陽節度使轄地?!?/br> “但到如今,涿州已是遼國南部重鎮,幽州成為遼國南京幽都府。 莫說極盛時的北部轄地,已盡歸遼國和金國。便是初轄的九州,也只有定、恒、莫、滄州此四州仍歸宋國?!?/br> 西門辰嗤笑一聲:“范陽節度使?他道君皇帝敢封,卻也拿得出手嗎?名不符實??!” 小名系統突然在腦中插話:[那要是大宋在不久之后,贖回了幽云十六州,還得歸你這個范陽節度使管轄?] [小名,你實在想太多。宋徽宗封我范陽節度使,可不是為了嘉獎……] “道君皇帝及其寵臣們,封為父范陽節度使,可不是為了嘉獎。也就無謂是否名符其實?!?/br> 西門卿也跟著稱呼趙佶是‘道君皇帝’,這正是原著中的稱呼。 突然李綱接過話,接著替西門辰解惑:“不是為嘉獎,而是為引起遼國與金國側目,進而提防、針對鹽軍?!?/br> “使鹽軍分兵,削弱、消耗鹽軍之后,又引來遼國與金國的仇視?!?/br> “不得不承認,東京皇城里的那一群君臣,權謀算計的本領確實高深?!?/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