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HP詹姆波特] 翹著下巴的青梅、將軍他成了世界冠軍[競技]
事情繁瑣,但并不困難,只是需要時間,西門卿給定的進度,是明年三月底、用三個月的時間,完成滄州分田工作。 而眼下年節將至,西門卿決定先放個小假,都安安心心過個年。 第99章 邊境四寨 ◎柴進逃跑◎ 在放年假之前, 西門卿以滄州知州的身份,先往滄州北邊邊界的四個邊寨——泥沽寨、雙崗寨、三女寨和小南河寨,各送去了糧草五萬、食鹽三千、布匹三千和白銀一萬兩。 名曰:犒勞兵士并年節慰問。 一般來說, 北宋是路、州、縣的三級行政編制,滄州就隸屬河北東路。 而滄州下轄清池縣、鹽山縣、南皮縣、慶云縣和橫海軍。這其中, 還有一類特殊的存在——邊寨。 在《宋史·兵志》中對此也有所記載, 邊寨‘以州縣籍稅戶充, 或自溪洞歸投, 分隸邊砦(邊寨),習山川道路,遇蠻入寇,遣使襲討’。 這種邊境地區的寨子, 是‘關城堡寨’中的軍事關寨, 有抵御敵軍之職。 比較出名的, 有文藝作品中穆桂英所在的穆柯寨, 就是虛構的南北宋時期的邊寨。 鹽軍攻取了滄州的四縣一軍, 但對北邊的四寨卻一直未曾采取行動,在將滄州其余地方都基本梳理接管完畢后,才趕在年節之前送去犒勞慰問。 若說地方駐軍廂軍的待遇苛刻, 那么邊寨則更甚。 邊寨中的寨民是州縣稅戶和歸降異族組成, 大戰時邊寨便成前線戰場,寨民頂在最前, 休戰時又是小股賊兵劫掠的去處、攔路石。 淮海平原上的北部邊寨, 又沒有西北抵御西夏的西北邊寨受朝廷看重,滄州四寨都沒有軍隊駐守, 待遇與尋常村落并無多大不同。 西門卿在看到州衙的相關文書之后, 就知道想要收服這四個邊寨不會難, 因此才擱置稍緩。 如今隨著犒勞慰問品而去的,還有寫給每個寨主的一封書信。 大意是: “以前朝廷輕忽邊寨,未曾做到供應兵械、糧草、兵員以助邊寨守衛邊疆之責,今后本知州將重新整編四個邊寨,派駐守軍,提供兵械,發放糧餉。盼以后我們共守邊疆?!?/br> 滄州幅員并不多廣闊,又地處平原,南北跑馬也就一二日功夫可達。 從中偏北部的清池縣,將糧草、食鹽、布匹和銀兩的犒勞慰問品,以及西門卿的書信運送到北邊的四個邊寨,也只花了三日。 之前西門卿預料到北邊四寨不難收服,卻沒想到會這么簡單。 甚至趕在放年假之前,西門卿就收到了四寨的回信: “……知州仁義慷慨,俺們泥沽寨自此但憑差遣!……俺聽聞鹽場護衛隊穿堅不可摧精鋼鎖子甲、佩削鐵如泥精鋼樸刀,俺冒昧問一句,給我們的兵械也是精鋼鑄造么嘿嘿……” “……謝過知州慰問,雙崗寨自來唯知州之命是從……翹首以盼知州派發兵械、增加兵員、整編雙崗寨……近來不知為何,北邊賊兵劫掠愈兇,寨中無甲胄防御、無利兵殺敵,盼知州支援……” “……三女寨敬從知州命令……” “……小南河寨唯知州馬首是瞻!……” 吳用也一同看了回信:“北邊四寨隸屬滄州,然滄州州衙卻未曾重視并加以支援,四寨向來獨自面對賊兵的時常劫掠,又不能安心耕種收獲糧食,過的日子自然艱難凄慘?!?/br> “如今大官人派人送去了大量糧草、食鹽、布匹和白銀,且公審之事想必也傳入了寨中,四寨自然樂意歸服?!?/br> “畢竟都是要面對北邊賊兵的,日子已經不能更難過了,而歸服之后,卻會有駐兵、兵械、糧草和餉銀,又怎會不翹首以盼?” 至于什么鹽軍是反軍,什么忠君愛國?你和今夜閉眼后未必明日能睜眼,長年生活在戰爭死亡中,還沒有得到朝廷后勤支援的邊寨寨民談這些? 可笑不可笑! 況且西門大官人不就是滄州知州嗎?四寨隸屬滄州,聽滄州知州的豈非理所應當? 鹽軍上下包括西門卿,無一不是懂民生疾苦的,對四寨的迅速歸服都在意料之中。 “對站在敵國刀鋒之下的邊寨,再如何重視都不過分?!蔽鏖T卿道,“既然四寨已經來信歸服,那么明年開年后,就讓牛皋率兵前往,整編北境四寨?!?/br> 牛皋作為未來岳飛的副將,現在駐守北疆,保國土不失,真有種宿命的嘆息啊。 吳用不知西門大官人的感嘆,就事論事分析:“待到明年開春,各縣就已徹底梳理完畢,駐守各縣的鹽軍便可撤回,那時就能調派兵力前往北邊四寨駐守,牛皋就是合適人選?!?/br> 西門卿:“除從駐守各縣的原鹽場護衛隊的舊鹽軍之中,調遣一部分駐守四寨外,還需從橫海軍的新鹽軍,調遣一萬、即每寨二千五百兵士駐守?!?/br> 吳用很贊同:“大官人思慮周到?!?/br> 原鹽場護衛隊的舊鹽軍,是鹽軍中能以一當十的精銳,全數駐守邊疆未免太大材小用。 而輔以橫海軍新鹽軍,一寨三百護衛就足以守住四寨了。遇大敵來襲,也能撐住幾日,足以等到支援到達。 而且,如此還能進一步加深新鹽軍融合,并加以練兵。 粗略交流了年后對北邊四寨的計劃,吳用突然又想到一事: “大官人四弟林沖,在橫海軍主持公審,審判富戶柴進時,其人平時仗義疏財,頗得百姓愛戴,但又得知他收容過反賊宋江,又養了幾十莊客,有百姓告莊客有擾民欺民之舉?!?/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