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荸薺產量遠不止百斤。 大概是洗出來的十倍多。 剩余荸薺搬運到日常曬菜、干草的大石頭上。 平鋪,晾曬。 曬到尖鰭——也即鱗片葉——的膜干燥脫落。 窖藏儲存,慢慢吃。 曬過的荸薺,水分不如新鮮的充足,但風味突出、更加地甜,口感看個人喜好,陳舟就喜歡曬過的果子。 同時方便貨運。 幾人坐在蓮池旁,“咔嚓”“咔嚓”啃著果子。 彈幕先前說“毫無食欲”的家伙,混在人群里狂刷“好吃”。 對一部分格外嗜甜的網友,荸薺雖然爽口,但味道差了些。 陳舟忍不住替荸薺辯解:“荸薺可不光這一種吃法?!?/br> 聶昭好奇接話:“怎么說?” 陳舟笑:“要不,中午來個荸薺宴?” 維塔搶答:“好啊好??!” 另外三人佛系得很,給什么就吃什么。 陳舟擦擦手上的果汁,看向聶昭:“咱倆一起?” 聶昭一手抓一只荸薺,點頭:“馬上~” 距離平常午餐,時間還算寬裕,就不嫌麻煩制作荸薺粉; 跟山粉差不多的手法。 有精磨機,和控水工具人聶昭,高效率制成小一斤粉。 “像藕粉那樣沖著喝?” “可以沖。不過今天做馬蹄糕?!?/br> “馬蹄糕?角翼馬那種馬蹄?” 陳舟失笑:“不是,荸薺俗稱‘馬蹄’,制作成糕點就叫馬蹄糕?” “為啥不叫荸薺糕?” “你要想這么叫,也沒人不允許?!?/br> 「荸薺聽起來跟鼻涕似的,大概怕影響胃口?」 「煩死,就你們有嘴!知道影響胃口非說出來?」 「荸薺好拗口,馬蹄讀起來就順多了?!?/br> 今天彈幕火氣有點重??! 合該多吃些荸薺,去去邪火。 “再削多少個荸薺?” “30來個吧?!?/br> “這么多?” “不光做馬蹄糕用得上?!?/br> “明白~” 削荸薺是個苦差事,推給聶昭。 陳舟故作忙碌:“我去田里摘些配菜?!?/br> 沒一會兒,菜摘回來。 聶昭已經削完40個果子! 陳舟用奇異的眼神打量對方。 聶昭疑惑:“怎么了?” 陳舟默默無語:這人簡直天生打工人圣體! 想想每年冬春荸薺上市,正是農閑,老家的老人婦女兒童天天只干一件事。 削荸薺。 一天一人差不多就削一桶——乳膠漆桶那樣的大桶——才20塊錢! 削得不干凈,還被打回去重新削。 陳舟湊熱鬧幫大爺削半桶,以食指被削掉一層皮作為結局。 一下午沒掙到5塊錢,還賠了一針打破傷風的錢。 忍不住想:要是聶昭在他們村子,光靠削荸薺,一天輕輕松松就能掙個大幾百吧? “接下來怎么做?”聶昭很好學。 “荸薺切丁,熬紅糖水煮,倒入荸薺粉沖的糊糊?!?/br> “要幾個荸薺,糊糊濃度多少?” “四五六……個吧?濃度,呃,就適量?!?/br> 說完,陳舟有些心虛。 畢竟只看過怎么做馬蹄糕,沒上手實踐過。 聶昭好脾氣應:“我知道了?!?/br> 點燃灶臺。 拿來十幾個沒削皮的荸薺放在火邊烤。 給灶膛添一把火,陳舟一心多用,順便給萵筍摘葉子、削皮。 他很喜歡給萵筍削皮。 “撕拉”、“撕拉”的超解壓! 同時,大小兩口自動鍋啟動。 大鍋烀著鮮荸薺; 小鍋燉甜湯:荸薺、蓮子、芡實加入百合。 野百合合成得到的卷丹百合; 根鱗莖藥食同源,燉湯非常香! “應該可以倒入模具里了?”聶昭征詢著某人意見。 鍋里的糊糊粘稠到快攪不動了。 陳舟連連點頭:“對!” “冷卻?” “不,上鍋蒸?!?/br> “多長時間?” “……看情況?!?/br> 咳!他也不是菜譜,哪記得那么清楚。 聶昭輕笑,沒說什么。 彈幕紛紛吐槽。 「半天削一根萵筍,真夠磨蹭?!?/br> 「適量?看情況?難怪你廚藝那么不穩定?!?/br> 「好香,是烤荸薺的味道嗎?」 馬蹄糕在蒸制。 正好方便聶昭處理別的食材。 荸薺全切片; 還有胡蘿卜和萵筍…… 白橙青綠搭配,賣相非常好。 清炒。 少許油,一點點鹽,無需多余調味。 加幾根青椒,注入靈魂! 陳舟在菜地里思想掙扎一分鐘,沒忍著罪惡的手,把個頭迷你的小青椒摘了大半。 這道清炒,有青椒和沒青椒簡直兩道菜! “剩下一盤荸薺片……” 聶昭話沒說完,陳舟積極搶答:“我來!” 糖拌荸薺片……完全沒技術含量,卻是最經典的吃法! 說是荸薺宴,光吃荸薺很難飽腹。 最后下一鍋蘑菇粉絲湯。 馬蹄糕已經涼卻,用水果刀切成片片塊狀,四周點綴百合,漂亮地擺盤。 六個人圍坐,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