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妃娘娘榮華富貴 第285節
書迷正在閱讀:虧成首富從爛片開始、花樣寵妻:獵戶撞上小作精、姑奶奶下山養崽,卻全民轟動!、替代品、風月局、我那長命的龍傲天丈夫、小鎮南塔[懸疑]、快穿:渣女她只攻略不負責、你發癲,我更癲,戀綜上面肩并肩
莊懿太后嘴里說的是你們,眼睛卻一直在看沈初宜,非常的意有所指。 沈初宜倒是心虛平和,她忙道:“是?!?/br> 德妃和賢妃也懂事,兩人一起說了是。 在壽康宮略坐了一會兒,三人就起身告退了。 臨走的時候,莊懿太后就道:“鴻兒在哀家宮里,你們放心便是,你們膝下都有孩子,平日里也忙,就不用太過惦念鴻兒了?!?/br> “倒是要多帶孩子過來,跟鴻兒一起玩才是要緊的?!?/br> 三人應下,便從書房依次退出。 這會兒蕭應鴻居然還在庭院中賞景。 可能因為腿上的傷,他已經不能跑跳玩耍了,每日只能坐著躺著,日子寡淡得沒有任何趣味。 這樣幼小的孩子,居然也能忍耐住寂寞。 賢妃看他那小模樣,有些不忍心,便對蕭應鴻道:“過幾日賢母妃帶著meimei們,請你和哥哥一起去御花園可好?” 蕭應鴻眼睛一亮。 他本來想立即應下,可剛要動作,整個人卻僵住了。 半響后,蕭應鴻只細聲細語地說:“鴻兒要聽祖母的?!?/br> 賢妃頷首:“賢母妃知道的,會先同太后娘娘稟報?!?/br> 她也揉了揉蕭應鴻的頭,跟著德妃兩人一起出了壽康宮。 等三人離開,賢妃坐上步輦,回東六宮。 沈初宜不想坐步輦,就跟德 妃一起散步。 兩人走出一條巷子,德妃才開口:“瞧著鴻兒乖了許多?!?/br> 她跟李幼涵一貫不對付,從小到大皆是如此,兩人一起入宮,先后生下皇嗣,兩個孩子只差了兩個多月。 看著蕭應鴻,德妃總覺得看見了自己的蕭應澤。 因是同父異母,兩個孩子長相甚至都有五分相似。 她也不是沒有溫柔的時候。 沈初宜應了一聲,才道:“乖順過頭了?!?/br> 說到這里,她語氣很低沉:“我瞧著,他有些怕太后娘娘?!?/br> 德妃難得嘆了口氣:“是啊?!?/br> “方才他從書房離開的時候,腳步比進來時快了三分,幾乎是小跑著出去的?!?/br> 德妃聲音也很低沉:“按理說……” 按理說,不應該的。 莊懿太后對待宮人們都很寬容,她總是笑意盈盈的模樣,溫和可親,慈愛友善。 旁人見了都要夸一句太后娘娘是個好人,因何蕭應鴻會怕她? 明明莊懿太后現在應該是他最依賴的人。 母親拋棄了他,他只能跟著祖母,才能在這皇宮里順利長大。 他應該依賴她的。 兩人說到這里,都不再言語了。 這宮里的許多事,都不能明說。 很快,就到了德妃靈心宮的巷口:“改日再聊?!?/br> 德妃干脆利落結束了談話。 沈初宜福了福,目送她離開,才扶著如煙的手往景玉宮行去。 前些時候宮事繁忙,沈初宜就暫緩了平安脈,今日她回到宮中,就讓宮人去請了黃茯苓。 黃茯苓過來,給她請脈之后,就笑道:“娘娘身體康健,沒有大礙,只是要多曬太陽,氣色會更好?!?/br> 沈初宜就道:“有勞黃醫正了?!?/br> 說完自己的身體,趁著雪團還沒醒來的間隙,沈初宜就問:“之前聽聞二皇子一直病著,腿上的傷一直沒好,今日瞧見,走路倒是還算利落?!?/br> 沈初宜頓了頓,問:“他的腿傷究竟是怎么回事?” 黃茯苓倒是不遲疑,便說:“二殿下之前傷了腳踝,本來若是好好養,能養好?!?/br> “雖然以后不能跑跳,不能蹴鞠,卻也可以如常人那般行走如常,不過之前二殿下忽然又摔倒了,傷處再度扭傷,這一次其實不如上次病情嚴重,但二殿下會很疼,治療的過程比較痛苦?!?/br> 黃茯苓說到這里,也嘆了口氣。 蕭應鴻也還不到三歲,只是個幼童,受這么大的罪,當真是可憐極了。 沈初宜蹙了蹙眉頭,道:“本宮知道了?!?/br> “若是以后鴻兒有什么不妥,記得讓人稟報本宮?!?/br> 黃茯苓忙道:“是?!?/br> 等蕭應淳醒了,黃茯苓又去看三皇子。 看到白白胖胖,活潑可愛的三皇子,黃茯苓都笑了一下。 “三殿下身體真是康健,”黃茯苓聽完了脈,便對沈初宜道,“娘娘不用放心,不出意外,三殿下會健康長大?!?/br> 第135章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1 一晃神,圣京的夏日已經悄然來臨。 從某一個悶熱無風的傍晚開始,整個長信宮就進入一年中最難熬得暑夏時節。 高大的宮墻遮天蔽日,擋住了偶爾才涼爽的風。 宮中的樹木并不算多,尤其是宮巷中,兩側都無樹木,行走其中只有頭頂的烈陽。 能熱得人頭腦發暈。 只有部分宮室中才有樹木遮陰,讓宮殿里不至于那么悶熱。 今年沈初宜搬入景玉宮,住在前面的正殿里,才發現前后都有窗的正殿有多涼爽。 圣京的夏日炎熱,但東西六宮的主殿都比其他宮殿要高上三級臺階,看似不多,卻恰好能讓微風吹入內。 即便是白日,微風也能透過大開的隔窗送入殿中,然后從后窗逃離。 再加上庭院中的兩棵高大的梧桐樹,樹冠茂密,枝葉繁盛,遮擋了烈日炎炎,讓庭院中涼爽許多。 一對比,就知道景玉宮的好處來。 沈初宜本就耐熱,今年搬來景玉宮,倒是不覺得熱了,也能適應宮中的夏日。 去歲在暢春園風波太多,到了五月末時,宮里還沒安排前往暢春園事宜。 宮人們都在私下議論,不知今年會否還去暢春園。 自然,因為炎熱,也因為貴人們去了暢春園,宮里就能悠閑許多,夏日天氣少做些差事豈不美哉? 宮人們心里都是盼望的。 景玉宮也聽到了不少閑言,甚至賢妃還來問她。 沈初宜就笑道:“這我可不知道,最近陛下國事繁忙,我也不好問這些瑣碎事宜?!?/br> 這幾日,淮州等地出現了地龍翻身,雖不至于天崩地裂,卻也影響頗廣,蕭元宸一直在忙碌救災事宜,已經多日不曾入后宮。 他不來,沈初宜自然也無處可問。 賢妃嘆了口氣:“再熬幾日吧,若是能去,六月去也使得?!?/br> “那會子才是最熱的時候?!?/br> 圣京之中,最熱的是六月和七月,到了八月,只要一過中秋,天氣就立即涼爽下來。 沈初宜陪著她說了會兒家長里短的閑話,就聽賢妃說:“你可知道,定國公出京了?!?/br> 對于前朝事,沈初宜其實比賢妃要清楚得多,不過她還是道:“應是去淮州,專門主持救災事宜?!?/br> 沈初宜意味深長:“畢竟,定國公一貫忠心耿耿,頗得陛下敬重?!?/br> 賢妃也笑了一下,神情很是淡然:“是啊,也只有定國公能得陛下這般信任?!?/br> 賢妃家門第不算太高,也不算太低,在滿地公親,遍地勛貴的圣京,普通官宦人家多如牛毛。 不過因出了賢妃和兩位公主,如今耿家也算是有些聲望,蕭元宸稍微關照兩分,耿家立即就能起來。 對于這些前朝事,賢妃不可能毫不知情。 兩人說了會兒話,賢妃宮里事多,便直接離開了。 等她走了,沈初宜繼續讀書,今日不算忙,她把近期積攢的課業都整理好,準備過兩日請步九歌給她講解。 這一忙,就忙到了晚膳時分。 紅塵四合,落日熔金。 到了傍晚時分,忙碌了一日的長信宮慢慢安靜下來,宮道兩旁的宮燈依次點亮,照亮了歸家的路。 晚風吹拂,并不涼爽,卻也能解一解白日的暑熱。 一道消瘦的身影行走在空無一人的宮道上,她身上穿著不太合身的宮裝,發髻略有些凌亂,走路的姿勢也有些別扭。 這是一名三十幾許的姑姑,宮燈昏黃,看不清她的面容。 她一路蹣跚前行,腳步非常緩慢,一直從西六宮繞路來到東六宮,最后從尚宮局后門進入。 她抵達尚宮局時已經有些晚了,黃昏已過,星夜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