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今天也在謀朝篡位中在線閱讀 - 第31節

第31節

    草原亂起來了,一些距離鮮卑烏桓比較近的部族順利跟遼國接上了頭,逃脫了滅族之危,而其他那些離得比較遠的,就遭遇了滅頂之災。

    但是,干掉了這些有異心的部族并沒有讓其他的部族重新變得團結起來,反而人心愈發渙散起來。

    畢竟,能夠在這條商路上占據好處的也就是那些部族,多半還是幕南這邊原本稽粥作為左賢王時候的老部下,而自從稽粥干掉了自己的兄長右賢王之后,就將這邊的好地段都分給了自己的心腹,又拉攏了匈奴本部幾個大氏族,也就是說,如今這條商路上,真正占便宜的都是王庭的嫡系。

    稽粥借著這個,希望能維持強者恒強的局面,但是人家弱者又不是泥捏的,冒頓稽粥父子兩代人,最終選擇融合他們,而不是消滅他們,其實就說明了,他們根本就不是什么省油的燈,畢竟,真要是什么弱小的部族,他們也無法保持如今的半獨立的地位。

    因此,當人心散亂之后,這些部族對于匈奴本部和親近匈奴的那些部族的怨恨也開始醞釀起來。

    張辟疆天生對這種混亂有著敏銳的感知,他很快就做出了應對。對于遼國來說,一個混亂的草原,是符合他們利益的。

    稽粥這個人要氣魄有氣魄,要能耐有能耐,這位在歷史上真正將匈奴推上了巔峰,他兩個兒子軍臣和伊稚斜相比較起來,就差太多了,也就是伊稚斜還算雄主,可惜的是,攤上了大漢厚積勃發,又趕上衛霍兩位將星的出世,以至于匈奴差點沒被打斷了脊梁骨,從草原上的惡狼變成了喪家犬。

    如今稽粥面臨的情況也差不多,說白了,就是時代不一樣了,大漢那邊還算變化不太明顯,但是多出了一個從一開始就不按常理出牌的遼國之后,在巨大利益的誘惑下,匈奴如今算是徹底失去了人和。

    有道是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F在這個情況,作為一個傳統的游牧民族的首領,他是真的很難適應這樣的變化,他以前所信奉的一切,如今都不頂用了,他現在也只能是勉強維系著一個脆弱的平衡,而當底層的不滿累計到一定程度,這個脆弱的平衡已經被打破,而稽粥對此卻是無能為力,畢竟,他無法背叛自己的階級和立場,就不可能站在一個公正的首領的角度,來解決問題。

    所以,當草原混亂起來的時候,稽粥能做的事情,無非就是叫人平定叛亂,而不是嘗試著彌合其中的裂痕。

    然后,稽粥就發現,那些原本實力其實在各個族群之中最多就是中上的部族,如今居然一個個都也變得強大起來了。

    這也有匈奴本部和他們的親近附庸部族被酒色財氣所腐蝕,不像是以前那樣能拋出性命勇敢無畏的緣故,穿鞋的人尚且要比赤腳的人更愛惜自己,何況如今這些人,即便是普通的牧民,如今也都是富戶了,只要不遇上草原上的幾大災害,他們手里的牲畜隨時可以變現成巨量的財富,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自然不會再有什么死戰的心思,他們得保留著自己的有用之身,享受美好的生活,誰要和那些窮酸生死相搏?

    但是更多的是因為,那些部族也被武裝起來了。騎兵三寶這東西其實是瞞不住的,因為這玩意只要多觀察一下,也就能仿制個不離十出來。匈奴人雖說自個技術不行,但是他們征服了西域之后,就收獲了大量工匠,他們本身也不缺皮革,加上原本就具備一定的青銅冶煉技術,不能用鐵做馬蹄鐵,還不能用青銅片嗎?但是他們也沒有流水線作業,工匠的數量雖然多,卻不能都用在這些事情上,因此,這幾樣東西同樣是先在匈奴本部使用,然后再擴散到其他氏族,再往后才能通過賞賜的手段給其他那些后來投降歸附的部族。

    對于匈奴來說,大規模制造高橋馬鞍和馬蹄鐵,是一件很耗費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的事情,但是對于遼國來說,這些實在是再簡單不過,所以,當遼國做出了推動草原戰亂的決策之后,各種簡化版的軍械還有其他軍需物資就通過各條途徑,流入到了草原上。

    當然,不是免費的,也得用遼國想要的東西要,皮毛、牲畜甚至是人口,遼國都要。遼國也沒有趁火打劫,給出的價格也很合理,甚至還提供借貸服務,各族現在已經決定跟匈奴本部撕破臉,因此,一個個也是打定了主意,只保留了一些必需品,幾乎將能賣的都賣了,換成能夠提升自家戰力的軍需軍械。至于將來怎么辦,匈奴各個氏族不是正富得流油嗎?

    在草原的事情上,漢室那邊消息永遠很滯后,還是劉啟、劉武他們幾個因為就藩之后,跟遼國走得很近,沒辦法,他們幾個的封國是真的都比較窮,常山國和中山國稍微好一點,卻也好得有限,地方也都不大,他們到了地方之后,都有些麻爪,只能找劉昌求援。

    劉昌這邊如今也開始考慮著擴散良種,因此,便先支援了一批土豆讓他們找地方種植,這也算是劉昌的一個保險,土豆這東西,高產是高產,但是這玩意是不能連續種植的,多種幾次,就會因為感染病毒而退化,大幅度減產,這也是后世愛爾蘭饑荒的由來。所以最好不要連續種植,并且之后還得進行脫毒處理。

    現在也就是遼國這邊掌握了土豆脫毒技術,所以,若是漢室那邊仗著多了高產作物,就想要如何,那純粹是自個作死。

    除了送上了土豆做種之外,劉昌還支援了一批耕牛,遼國已經將內燃機都搞出來了,現在內燃機和蒸汽機一起用,蒸汽機主要是對燃料不挑剔,燒木頭都能用,內燃機卻是要提煉燃油的?,F有的技術從煤炭里面提煉燃油效率比較感人,至于石油,這邊雖說有石油礦,但是埋藏實在是比較深,劉昌也沒打算現在開采石油,甚至,劉昌考慮的是以后盡可能從海外開采各種資源,而不是在本土折騰??傊?,遼國這邊,如今內燃機也僅僅就是在技術儲備階段,等回頭遇上那種埋藏比較淺的石油礦,再大規模上馬內燃機。

    總之,遼國如今出了少部分地方,已經不用耕牛耕種了,而是使用蒸汽機作為動力。這些??偛荒芏加脕沓詒ou,所以,也只能是先出口。如今正好可以以援助兄弟手足為由,先出口一批到中原。

    劉昌給的價格很優惠,弄得劉啟他們都有了做二道販子的心思。好在他們還算是心里有數,真要是仗著自個拿到的價錢低就轉手出售,那么下次就別指望拿到這個優惠價了。

    土豆和耕牛只是個開始,遼國對四個封國的支援是全方位的,他打算將那邊變成自家的一個產業園區和原材料出產地,別的不說,那邊煤炭儲量還是挺豐富的,放在那邊,他們也就是用來取暖做飯,暫時不具備工業化的條件,那么,出口到遼國就是個順理成章的事情。

    另外,這幾個地方的氣候也比較適合種植一些經濟作物,比如說棉花、藥材還有大多數適合溫帶的水果,遼國別的都好,氣候還是冷了一些,有了這些,就可以在那里設立相應的工坊,然后,他們自然也就能富裕起來了。

    劉昌既然給下面幾個弟弟做了完善的規劃,那么,互相之間的物資乃至人才的往來也就變得非常頻繁起來。遼國那邊,報業比較發達,官府并不會將外面的消息封鎖,相反,報紙上國內國外的消息總是比較豐富,所以,草原上的變故也被報紙刊登了出來。大家對此都是興致勃勃,畢竟,即便這幾年跟匈奴人做買賣做得很開心,匈奴人一個個人傻錢多,做買賣也比較干脆,各種遼國國內都已經開始不時興的東西,匈奴人卻都很喜歡,但是,賺錢歸賺錢,但還是那句話,能歌善舞的匈奴人,才是好的匈奴人,而不是如今這樣,好保持著強大的武力和侵略性的匈奴人,誰知道他們會不會覺得某一天自己賺得不夠多,想要找自家的麻煩呢,就算是自家實力很強,但是,能平平安安賺錢,誰也不想去打打殺殺不是!

    劉啟他們的人每次到遼國,都會購買報紙帶回去,自然就將匈奴內亂的消息也跟著帶回去了。

    頓時,劉啟立馬蠢蠢欲動起來,匈奴亂起來了,這不是自個的機會嘛,代國距離匈奴太近了,或許,他可以將代國的邊境拓展到草原上去?自家若是也有一塊草場,也能自己養馬,組織起一支騎兵,等以后自己移封,也就能將這支人馬帶走了。

    好在劉啟還算是對劉恒有些敬畏之心,在行動之前,先給長安那邊傳遞了消息。劉武劉揖劉參他們沒有劉啟這份野心,但是也知道漢室對匈奴的心結,或許長安那邊會有什么想法,因此,也跟著傳遞了消息回去。

    消息傳過去之后,長安那邊朝堂上因此發生了一場地震。

    第108章

    薄昭一下子就振奮起來了,他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

    張蒼也很頭疼,他畢竟在秦國就做過官,對于河套的情況還是比較了解的。當年秦國在河套可是下足了本錢,或者說,秦國本來就是基建狂魔,他們從商鞅變法開始,就各種搞水力,搞道路,搞要塞。像是在河套,秦國修建的要塞起碼有兩個,想要攻打這樣的要塞,需要付出的代價絕對不小。在張蒼看來,既然草原上亂起來了,不如就讓他們繼續這么亂下去,多消耗一下匈奴人的實力,而自家這邊不斷積累,到時候以逸待勞,豈不是好?

    只是軍方這邊想法卻是不一樣,天下太平已經很長時間了,對于大漢來說,最重要的功勞還是軍功,只是,國內如今一幫諸侯王就算私底下有些想法,但是,明面上都表現得還算是老實,何況,國內平叛什么的,所獲得的軍功一般不會很多,高祖時候也就罷了,那時候那些諸侯王好歹還有些實力,但是到了現在,即便是老劉家那些諸侯,一個個其實實力也大不如前了。所以,想要在這上頭爭什么軍功,那是真不容易。

    但是打匈奴就不一樣了,匈奴那么多人,這一個個人頭,那可都是功勞,何況還有復仇雪恥、開疆拓土的功勞在里頭。這會兒不是稽粥三五不時sao擾邊界,弄得漢室這邊狼狽不堪的時候,漢室這些年在匈奴那里,是真沒吃過什么大虧,也就是漢室騎兵數量不足,所以匈奴人就算是一時受挫,也能很快撤離。這也是后來北宋所遭遇的尷尬,北宋那會兒,實際上對外戰爭是勝多敗少,但是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北宋缺馬,對上騎兵,根本就是半點辦法都沒有,人家根本不跟你耗,打不過就撤,損失很小,但是但凡北宋那邊敗一場,那就是極大的損失,搞到最后,打仗不如歲幣劃算,所以,大家干脆也懶得在武備上花功夫,老老實實花錢買平安就行。

    但是北宋的風氣跟漢室可是大不一樣,北宋那會兒一味重文抑武,誰還想著什么軍功,但是漢承秦制,對于下層來說,軍功幾乎是唯一的進身之階,即便是普通的民夫,若是打了勝仗,立上一點功勞,身上爵位升個兩三級,起碼就能省掉家里的徭役。

    若是覺得勝利的可能性比較大,那么即便是普通百姓也是不介意混個軍功的,橫豎民夫本來也不會是匈奴人攻擊的主要目標,對于朝堂上這些將領來說,他們所需要冒的風險就更少了,畢竟,一個將領,標配就有相當數量的親衛還有子弟兵,別說什么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之類的話,實際上,在戰場上,將領的傷亡率是真比下面普通的士卒低,甚至,他們大不了投降嘛,匈奴人其實還是挺歡迎漢人高層投降的,對于投降的人,也會給予高位。

    這種低風險高回報的事情,朝堂上一幫沒怎么真的上過戰場的武將都挺熱衷,劉恒實際上也沒真正打過仗,上次去打匈奴,說是親征,實際上打仗的還是灌嬰他們,劉恒就是坐鎮中軍罷了。

    被一幫人一說,劉恒也被說動了,這事的確可以搞。他主要是對草原上的情況不了解,他覺得草原上如今的亂象不會持續太久,若是匈奴本部很快就平定了叛亂,那么,再想要找到如今這樣的好機會,那可就不容易了。

    漢室那邊開始磨刀霍霍,準備出征,遼國這邊賣軍火卻是賣得不亦樂乎。

    不管在什么時代,軍火生意都是非常賺錢的買賣,尤其是壟斷生意的時候,更是如此。這會兒草原上各個部族之間打得狗腦子都出來了,誰裝備更好,勝算就更高一些,遼國這邊是什么都賣,連紙甲都賣了一批出去,反正在投石機的打擊下,你穿什么鎧甲都不頂用,所以,他們也不在乎這個,當然,賣給那些部族的紙甲,也是偷工減料了的,用的都是回收紙,厚度也略薄了一些,不過,對于匈奴人來說,這個也就足夠了,外面再穿上他們自個用牛羊皮制作的皮甲,這防御力就很過得去了!

    比起中原人,草原上的各個部族更明白如何能對其他部族造成更嚴重的損失,因此,他們很快就無所不用其極起來。幾個部族仗著自家大多數牲畜都賣給了遼國,用的都是從遼國買的便攜軍糧。遼國現在軍糧愈發實在起來,加上油鹽糖甚至還有烘干的蔬菜干制作的壓縮軍糧,奶粉壓制出的奶片,還有各種rou干rou松,一個人帶個二三十斤,差不多就能支撐半個月了,因此,這些部族干脆利索地找了一些病死的牲畜,直接投入到了各處水源之中。

    這邊做了初一,那幾個過來征討的氏族跟著就做了十五,你們現在不用草場了,但是難道你們真的能放棄草原不成?他們干脆直接放火燒毀草場,你來我往了一番,不僅雙方都有許多死傷,仇怨也愈發深了起來。

    “這么一遭之后,只怕草原上想要平靜下來也不容易了!”張辟疆看著每日里通過鷂鷹從草原上送來的消息,不由搖了搖頭。

    “放心吧,等到死傷到了一定的程度,他們自然會消停下來的!”劉昌不以為然起來,這會兒大家都打得上了頭,但是等到承受不住損失了,他們自然會休戰,要不然,就要便宜別人了。別的不說,匈奴本部各個氏族,他們無論如何也是不會愿意損失太多,丟失自己在草原上的霸主地位的。

    “咱們這邊先慢慢在草原上筑城,等到他們打完了,咱們在草原上根基也定下來了!”劉昌敲了敲桌案,游牧民族之所以難纏,無非就是他們居無定所,機動性比較強,真要是定居下來,適應了這樣的生活之后,他們也翻不出多少風浪來?;蛘哒f,沒有人天性殘忍好殺,很多都是環境逼出來的,草原上的環境決定了他們的生存環境非常惡劣,當他們的生活風險降低之后,他們自然也會愿意過上安定的生活。

    張辟疆對此深以為然,如果說以前,他還覺得占據草原其實沒什么意義,但是他早就意識到,草原同樣是個巨大的寶庫,草原上也是可以種植的,雖然能種植的東西比較少,像是土豆就比較合適,但是可以作為放牧的一個補充,另外,草原上其實礦產資源非常豐富,各種金屬礦,還有煤礦,這些可都是好東西,放在匈奴人的地盤上,完全是浪費。就算沒有這些礦產,牛羊馬匹依舊是非常重要的資源,遼國這些年各種羊毛制品的銷售額已經趕上了絲綢,上等的毛呢,價格已經與上等的錦緞相當,遼國將織錦的技術用在了羊毛織造上頭,織出來的呢絨料在市場上供不應求,還有織花的毛毯,如今也是市場上極為搶手的奢侈品。

    總之,羊毛的買賣就跟絲綢葛麻一樣,能一直做下去,在這樣的情況下,草原在未來的經濟環境中,占據的地位不會太低。與其將成本浪費在路上,還不如自家將草原占據下來,直接在草原上進行深加工,又能減少許多成本。

    張辟疆這會兒巴不得草原上各個部族打得不可開交,匈奴單于眾叛親離,變成一盤散沙,如此,遼國就能輕易占據草原,從容經營,這以后,往西邊的商路,也就落到遼國手里了。

    張辟疆之前也聽劉昌說過西方的事情,還有劉昌的規劃,張辟疆如今就對那邊很感興趣,哪怕聽說匈奴人的北海同樣是個寶藏,但是他真不喜歡這種寒冷的氣候,聽說西邊氣候要好得多,溫暖濕潤,土壤也非常肥沃,他已經跟劉昌說好了,將來打算將自個的封國弄到西域以西去。

    張辟疆一直記得自己父親的遺憾,張家一直以來都是韓國的上卿,幾代在韓國為相,韓國覆亡,張良到死都耿耿于懷,張辟疆雖說沒考慮過找出韓國王室的后人,重建韓國,但是,自個將來的封國,改叫韓國,也沒什么嘛,也算是為亡父了了一樁心事了!

    張辟疆如今春風得意,自然得在自個兄長張不疑那里炫耀一番。張不疑這些年在長安雖說混得還算是可以,但是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沾了張辟疆的光,雖說都是親兄弟,但是瞧著自家弟弟混得風生水起,自個在這邊只能是靠著祖蔭做著這個留侯,張不疑難免心里不是滋味。

    如今大漢想要攻打匈奴,張不疑頓時也想要看看能不能混個軍功,不過,他自知自己也不是什么將帥之才,對于匈奴也不算了解,猶豫一番之后,張不疑就決定問一問張辟疆,這事是否靠譜。

    張不疑壓根不知道,劉恒雖說決定收復河套,卻壓根沒有跟劉昌溝通過,他實際上也有些想要在劉昌那里爭口氣的意思,劉昌干得太好,弄得他這個做父親的,很多時候都覺得在劉昌那里挺不直腰桿子,所以,這次,他打算讓劉昌另眼相看一把。

    消息傳到劉昌那里,劉昌頓時就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

    第109章

    對于河套,遼國這邊遠比漢室要了解得多。雖說匈奴人防著遼國,不叫遼國的商隊進入河套地區,但是,草原那么大,遼國手底下,多有投效的草原部族,他們如今日子好起來了,最重要的是,原本那些貴族首領現在不能直接跟牧民產生聯系了,他們被封了爵位,有了新的封地,賞賜了新的產業,只要不胡亂摻和,可以世代富貴,卻再也不可能如同以前一樣,役使那些牧民了。

    牧民們很多也是被打散了,分散到草原上的各個草場,住進了新筑的小城里面,因為遼國的庇護,他們過上了以前做夢都沒想過的生活,也能讀書入仕,因此,一個個都肯為遼國效死。

    這些人本來就是牧民出身,他們培訓一番,混到匈奴各個部族里,一點都不起眼。何況,這里頭許多牧民其實都是去過河套的。河套那邊,因為祁連山、陰山都在附近,對于匈奴人來說,那里就是最合適的過冬之所,當年西戎在的時候,這里就是西戎各部過冬的所在,落到匈奴手里之后,匈奴更是在這里多番經營。當然,更好的還是秦朝當年修建的幾處要塞,都修建得非常高大險峻,這種地方易守難攻,匈奴人這些年來,也在不斷對幾處要塞進行加固修繕。漢軍想要攻破這里,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漢室那邊對遼國的投石機一直非常覬覦,但是遼國卻是將投石機藏得很緊,少府研究來研究去,雖說也弄出了一些成績,但是他們制作出來的投石機非常笨重不說,射程也不夠遠,他們若是想要在作戰中使用,并不方便拆解開來隨軍攜帶,而是應該隨軍攜帶工匠,到了地方之后再伐木制作,一架投石機制作出來,怎么著也得耗費個幾天時間,但是能起到的作用就不知道了?;蛘邔Ω镀胀ǖ某浅夭怀蓡栴},但是如果面對的是那等高聳的要塞,能起到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因為這種投石機射程有限,很難將石彈拋射到一定的高度,而秦國制作的要塞是以山川為根基修建的,你這些石彈打在夯土的城墻上的確能削掉一層土皮,但是打在山石上頭,是真撼動不了什么。

    當年衛青霍去病之所以能夠順利收復河套,那也是因為要塞年久失修,像是霍去病,還驅使了大批投靠了漢室的部族,加上那時候匈奴內部也是一地雞毛,可以說,很多時候,一切真的是機緣巧合,這才更顯得天命似乎真的存在一樣。

    但是如今,那幾處要塞可沒這樣的問題,尤其在見識了遼國的投石機之后,匈奴那邊對要塞更是上心起來,從西域俘虜的工匠,相當一部分就在幾處要塞里面,盡可能將要塞修得堅不可摧。

    不過,許多事情也說不準,劉昌也不會去烏鴉嘴,說漢軍此次多吧徒勞而返,他并不介意漢軍收復河套,若是河套落到漢軍手里,以后遼國商路也能更加暢通,說白了,以漢室如今的實際控制能力,除非如同秦國那樣,大肆向河套地區移民,否則的話,對河套那邊能采取的還是類似于羈縻的政策,將那里分給投靠漢室的草原部族,最多就是在那里常駐一支軍團。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這會兒漢室人口還沒有膨脹到后來的程度,即便是長安,人口也還沒到超過承載限度的地步,即便是遼國給出了極為優惠的移民條件,實際上真正會移民的人,也就是那些在地方上幾乎是一無所有,走投無路的人。而漢室想要移民河套,給出的條件肯定是不如遼國的,除非官府強制遷移,否則的話,對于河套的開發只能停留在紙面上。

    劉昌并不贊同對河套河西進行大肆開發,他之前之所以考慮著采用多京制,也是想要恢復黃土高原的植被,減少水土流失,讓黃河重新變得清澈起來。沒錯,如今的黃河,已經裹挾了大量的泥沙,畢竟,華夏文明在黃河流域發源,這么多年下來,黃河兩岸開發已經有了過度的意思,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雖說還不至于如同后世一樣成為懸河,但是,有漢一代,黃河決口的事情也是常常發生。如果不趁著如今還能挽回就開始治理,以后再想要治理,就不知道要多費多少力氣。

    像是當年秦國,移民河套,就是在河套開墾種地,那里的確土地還算是肥沃,降水量也還算可以,適合農耕,但是,真要是不知節制地開發下去,那里的植被情況就會遭到嚴重的破壞,對黃河中下游造成極大的壓力。

    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劉昌現在已經考慮著讓西域那邊開始植樹造林,保護生態,西域這個時候還城邦林立,但是,因為過度開發導致的荒漠化,不知道多少古國淹沒在黃沙之中,徹底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只能在古籍還有考古學家的發現中找到一點存在的痕跡。

    漢室那邊要出兵,劉啟聯合劉武也想要出兵,代國和太原國都靠近長城邊境,劉武倒是沒有太多野心,他就國之后,在劉昌的扶持下,國內產業也有了不小的起色,如今小日子過得比在長安還要滋潤,他是沒有多折騰的心思的。架不住有個不省心的兄長。

    劉啟是個唯恐天下不亂的性子,他到了代國之后,就開始勤修武備,代國新增長的財賦都被他砸到軍隊上頭去了,如今得了機會,自然是躍躍欲試,他琢磨著自個手里的兵馬不夠多,因此,便找上了劉武。

    劉武根本拗不過自己的兄長,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跟了上來,至于劉啟許諾將來打下來的地盤平分之類的話,劉武反倒是不感興趣,雖說地盤大了是好事,可是,那也得看是什么地方,這幕南草原,就算是一時拿到了手,但是之后呢,就得面臨瘋狗一樣的匈奴人了,劉武是真不想跟匈奴人死磕。

    不過劉啟卻早就想好了,將地方打下來之后,就先在草原上修建棱堡,棱堡修好了還怕什么匈奴人啊,匈奴人一來,那就是現成的戰功!

    劉啟做事并不會瞻前顧后,既然已經想好了,他直接拿了代國接下來一年的稅賦作為抵押,又找劉昌采購了一大批的軍需用品,然后就將代國和太原國的郡兵都武裝了起來,興沖沖地出了長城,準備趁火打劫。

    劉啟選擇的時機還是很不錯的,幕南如今是真的防備有些空虛,因為相當一部分軍隊跑去攻打北邊那些生出了異心的部族,留下來的雖說不算是老弱病殘,但是戰斗力顯然遠遠不如全盛時期。

    劉啟他準備得很充分,但是卻忘了一點,他和劉武手下那些郡兵最多也就是守過長城,從來沒有主動出擊過,對于草原上的情況半點也不了解,他也不知道,當初遼國之所以能在草原上搞出那樣的動靜,一方面是有向導之路,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遼國那邊軍中指南針是標配,甚至沒一個士卒在訓練過程中都要學會如何根據太陽或者是北極星的方位來判斷方向,所以,即便是誤入了一些磁場混亂的地方,也能粗略判斷出方向。而劉啟他們軍中顯然沒有這樣的人才,又沒有靠譜的向導,出發沒兩天,大軍就在茫茫草原上迷失了方向。

    也虧得大軍隨身裝備的是遼國的壓縮干糧,總算是在斷糧之前找到了匈奴人放牧的痕跡,要不然的話,這一次出征,就要變成一場笑話了。

    大軍之中,這會兒還很年輕的李廣騎在馬上,看到遠處的羊群,一邊松了口氣,一邊心里暗自發誓,以后要是自個帶兵,一定要先找好向導,這幾天在草原上不知道繞了多少圈子,李廣整個人都暈頭轉向。他出身隴西李氏,算起來秦國名將李信是他們這一支的先祖,也因為這個緣故,隴西李氏前些年的時候一直比較低調,只是,若是李家再沒有人出仕,也就很難維持得了家族的興盛,因此,到了李廣父輩的時候,他們家就開始從軍,只是,一直也沒遇上什么好機會。李廣前些年的時候去了長安,本來想要加入北軍,但是北軍也不是那么好加入的,李廣不得已,投靠了竇家。他雖說暫時沒有機會立功,但是無論是談吐氣魄,還是弓馬功夫,都是出類拔萃的,竇家對他也很看重,運作一番之后,便讓他在北軍之中順利立足。后來劉啟劉武要就國,竇皇后放心不下,便從北軍中挑選了一批人手,充作兩個兒子的親衛,李廣便是其中之一。

    李廣為人豪爽大氣,又有本事,軍中最是慕強,李廣很快就在劉啟的親衛中脫穎而出,這次出征,他已經是軍中中層軍官。

    他可不知道自己未來會遭遇何等悲催的事情,這會兒卻是已經意識到了向導的重要性,不過,這個想法也就是一閃而逝,因為進攻的鼓聲已經敲響,李廣當下就一夾馬腹,呼喝一聲,帶著手底下的士卒,沖了出去。

    第110章

    “長生天保佑!”一群牧民驅趕著牛羊,看到城池痕跡的時候,都是歡呼了起來。

    他們出身小部族,屬于連去龍城的資格都沒有的那種,一直就是草原上的邊緣人,每年只盼著王帳那邊少征收一些奶干,好多留一些下來,最好也不要打仗,因為部族本來人口不多,被征調出去之后,就算是立下功勞,也帶不回多少戰利品,而若是死在外頭,那對于部族來說就是莫大的損失,這可能就會導致部族直接被吞并,他們這些牧民也就只能淪為牧奴。

    他們本來實力差,也沒什么野心,向來只知道隨波逐流,但問題是,如同這水流又不向著一個方向,反而對著趕上了,直接變成了一處旋渦,他們也是悲催,莫名其妙卷入了亂戰的旋渦之中。

    好在他們之前認識了一個巫師,那個巫師很擅長巫藥,一直游走在各個小部族之間,為各個小部族的牧民還有牲畜看病,他給他們帶來了一條新的出路,那就是一路往東,東邊就是遼國的地盤,遼國會接納他們,他們接下來無論是繼續放牧還是想要過另外一種生活,都沒什么問題。

    這等小部族,其實消息是非常封閉的,很多消息傳到他們那里的時候,都已經走樣到讓人都在懷疑自己知道的是不是同一件事。當年也有部族是抽調了戰士去攻打遼國的,但是他們根本沒能回來,后來也就沒他們什么事了!不用他們去打仗,當然,好處也輪不到他們,那些大部族因為知道的事情多,所以才有不平之心,像是他們這些犄角旮旯的小部族,知道的事情非常有限,甚至在很多傳聞里頭,遼國那邊簡直就是龍潭虎xue一般,所以,他們平時放牧,根本不敢往東邊走。

    要不是那位巫師這兩年來在他們那塊名聲卓著,教他們辨認草原上的草藥,治療一些常見的疾病,又教他們自個做陶器,因此聲望極高,既然他說可以投奔遼國,這些牧民不想要做炮灰,那么干脆收攏了本來就不多的家什,一路往東邊過來了。

    現在鮮卑烏桓往西很大一塊地盤都是遼國的,劉昌在這里劃分了草場,外圍放牧,靠近鮮卑山烏桓山的地方就用于良種選育。

    之前巫師就告訴過這些牧民,只要看到城池,那就是遼國的地盤了,因此,這些牧民一個個一邊松了口氣,一邊又暗自忐忑,遼國那邊真的會接納他們嗎?

    事實上,他們的擔心根本就沒有必要,這些日子,跑過來的牧民不知道有多少,很多中小部族都是舉族投奔過來,還有一些戰敗逃亡過來的,遼國這邊已經緊急在草原這邊的城池外面搭建了大量帳篷,暫時安置這些牧民,不管是人還是牲畜,都得先隔離觀察一段時間,別把什么病菌帶進去。

    這些牧民剛剛過來的時候,還有些忐忑,擔心自家到了這邊,直接被對方當做是牧奴,結果等到了之后就發現自己想多了。

    草原上露天水源是比較寶貴的資源,即便是貴族,也很難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一年到頭能洗個幾次澡就不錯了,不像是中原,還有專門的休沐日,就是專門放假用來洗澡洗頭的。

    劉昌既然打算開發草原,自然得在這事上費心,因此,他會選擇有地下水脈的地方筑城,然后就直接打井,為了防止被污染破壞,弄的都是壓水井,然后在壓水井附近修建澡堂,這些牧民到地方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洗澡換衣服,然后才是安排吃飯住宿。

    牧民們洗刷干凈之后,就能領到新衣服新被褥,在食堂吃上熱氣騰騰的飯菜,一個個也就安心了,畢竟,在他們的認知里頭,誰家也不會對牧奴這般慷慨,在草原上,奴隸分為兩種,一種是女奴,這些女奴的主要作用不是干活,而是用來生育孩子的,失去了生育能力的女奴,也就沒了價值,她們便會淪為最低賤的一個群體,另一種就是牧奴,他們的作用就是照顧牲畜,干的是最辛苦的活,吃的卻是最低劣的東西,甚至不得不用羊毛之類的東西充饑,這些年,羊毛能賣出價格了,牧奴們就連羊毛也不能吃了,草原上各大部族,就是從遼國采購各種麩皮稻糠豆餅之類的東西,作為冬季牲畜的飼料,多余的就是那些牧奴的伙食。說白了,在草原上,普通的牧奴壓根不值錢,匈奴人出征一次,就能俘獲大量的奴隸,有一技之長的工匠是能夠得到很好的待遇的,即便名義上也是奴隸,但是,他們只要表現出了自己的價值,匈奴人并不會介意給他們更高的地位,若是那等大匠,在匈奴那就跟貴族沒什么區別了,除了沒有自由,他們享受的待遇卻是上等的。而那等沒有這樣技能的,即便你原本身份再高,也是白搭。

    在牧民們心里,若是真拿他們當做是牧奴,那么完全沒必要這般大費周章,總之,一頓飯吃完,一個個也就安心了,老老實實跟著管理人員學習漢話,給自己取一個漢人的名字,然后登記戶籍和自身的信息,等到他們能夠聽說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之后,也差不多過了隔離期,可以以家庭為單位,分配到各個草場去了。若是有什么特殊的才能,自然能夠得到更好的安置。

    總之,草原上打成一團,遼國這邊靠著之前撒下去的那些在草原上充作獸醫、巫師等職業的間諜,卻是順利地接受了大量的人口乃至草場,一步步向著西邊推進。

    匈奴那邊即便發現了不對勁,卻也沒有辦法,因為他們這會兒已經騎虎難下了。那些叛亂的部族已經意識到,他們跟匈奴本部各個氏族之間的實力差距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而且,有道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他們已經處理掉了大部分財富,就算是輸了,無非就是直接投奔遼國罷了,若是贏了,卻能從對手那里奪得大量的財富,所以,一個個那叫一個士氣勃發,用漢人的話說,那就是軍心可用。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