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最后幾個字說得難說沒有一些哀怨怒氣。 謝柏崢聞言客客氣氣地同這位軍爺見了禮,心中卻想著:衛所指揮同知原本不管這些,肯這樣盡心力料想是葉家軍舊部,應當可信,也可用。 廖如山本來以為是這推官在胡鬧,叫這么個小白臉來能有什么用?可黃梁山對人的態度如此,他便猜測這小子可能真有點東西,也顧不上懷疑姓黃的是不是在故弄玄虛,上前倒豆子似的把這事三兩句說完,等不及地問:“你給算算,咱該去哪里找人?” 他是什么賬房先生嗎? 謝柏崢想了想,要來了縣衙的勘輿圖,指著圖問:“葉小侯爺是在何處遇襲的?……哪個驛站?” 他這話看起來是在問廖如山,事實上卻在問霍靖川?;艟复ㄗ屑毧催^后,指了其中一處。 謝柏崢對照這個地點,心中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他開口道:“推官大人,廖同知,這事恐怕要請縣丞大人一起來看?!?/br> 馮縣丞疑惑地探頭,???他嗎? 謝柏崢指著這地方說:“學生閑來無事,曾經看過本縣的縣志??h志中記載,葉小侯爺遇襲之處——也就是輿圖中形如筆架的這個地方,左右兩座山峰都于十五年前被慈恩寺出錢贖買,可有此事?” 廖如山一聽就急,書生誤國??!他著急道:“這都什么時候了,你還管和尚念哪座山的經?” 馮縣丞看了推官大人一眼,黃推官更著急:“問你就說!” 馮縣丞這才上前答話:“謝小郎君說得沒錯,那是十五年前,慈恩寺的主持還不是普智大師,而是本朝一位有名的得道高僧。他勘查過本縣風水后,認定這筆架嶺是龍脈所在,只是兩山并立不是好兆頭,反而聚起世間濁氣,故需要日日誦經才能使龍脈恢復原本應有的保龍之相,成其毓琇隆中之名!” “從此以后,這兩座山只需和尚念經,連一棵樹都不許砍伐?!?/br> “只是周圍的百姓們還要上山砍柴、挖野草充饑,未免民怨沸騰,當時的縣令便出了個官贖之策??h令大人感念民生艱苦,捐出了自己半年的俸祿,城中的富戶鄉紳們感沐縣尊大人恩德也都跟捐了不少銀子給慈恩寺,慈恩寺便把兩座山買了下來,如今地契也還在慈恩寺主持手里呢!” 謝柏崢默默無語了一陣。 他可算知道慈恩寺是怎么在這二十年間發展如此迅猛了,原來是有地方政府支持,合法念經啊。 黃推官雖然沒做過父母官,但是對于基層這些事也多少知道一些,若是本地百姓多信奉風水,這事倒也不算太出格。 只是,謝郎君為何要問這個? 謝柏崢解釋道:“此處山嶺綿延不絕,若是貿然進山去找無異于大海撈針。學生以為還是要先找出匪首,不知縣衙可還存著當初為慈恩寺捐納錢糧的富戶名錄?找到匪首,方可擒賊先擒王?!?/br> 謝柏崢言下之意,叫黃推官驚出一身冷汗。 可仔細想想,誰又會不長眼地去劫欽差?葉小侯爺初來乍到,除了辦了慈恩寺這個案子牽涉到當地豪強大戶以外,還能因為什么? 廖如山已經被這么長一番話繞暈了,抓住人使勁搖晃:“馮縣丞,我說你倒是動起來??!” 黃推官見這情景,覺得自己簡直是犯了太歲!小侯爺好好的官道不走,去走那蜿蜒曲折的小路做什么? 上山打兔子嗎? 片刻,黃梁山認命般地拎起已經被嚇懵了的馮縣丞,腳底生風地去架閣庫翻檔案了,一時縣衙內忙得人仰馬翻。 就連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幫上什么忙的廖如山也一臉躍躍欲試地帶著屬下沖了過去。 堂中無人,謝柏崢便不避人地看向了霍靖川,兩人對視片刻,霍靖川便福至心靈地猜到了謝柏崢的意圖。 謝柏崢:“雖然距離太陽落山只有不到半個時辰,但你一定能在黃昏之前找到人的對吧?” 霍靖川:“……” 他此刻十分后悔自己交友不慎,他這輩子怎么就認識了葉文彬這個糟心玩意! 霍靖川不甘心地問:“所以你剛才說得信誓旦旦,其實是為了拖延時間對吧?” 謝柏崢:“恰恰相反,是為了不浪費時間?!?/br> 霍靖川:“從哪里開始找?” 謝柏崢轉身回到案前,打開勘輿圖,指著筆架嶺西南處:“此處順流而下可連通清溪鎮,河網密布,乃是水上要塞。如果筆架嶺中有人,定在此處?!?/br> 霍靖川看向謝柏崢,總覺得這書生還有別的發現,但是沒告訴他?;艟复ㄕ獑栆粏?,卻聽見謝柏崢眉頭微蹙:“你就這樣看一眼,能記住嗎?” 霍靖川立刻炸毛。 什么意思!……這是把他當成什么不學無術的敗家子了? 霍靖川應激:“只是一張輿圖,怎會記不??!” 謝柏崢懷疑:“真的?” 霍靖川滿臉不高興,一副奇恥大辱的樣子。 謝柏崢雖然很難相信,但他還是問了一句:“所以你當初說不一定要與葉小侯爺同行也能回京,是因為你看一眼就記住了回京城的路?” 霍靖川的氣終于順了,謙虛道:“也不是只看一眼,輿圖這一課先生們都教過的?!?/br> 謝柏崢:“……” 那也很恐怖好不好! 霍靖川在謝柏崢崇拜的注視下——霍小王爺單方面以為的,像一只開了屏的孔雀一樣,驕傲地飛走,去替王妃做馬前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