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蘇氏也踮起腳,把謝教諭手中的戒尺拿了下來,打定主意藏好不能再被找到了。 謝教諭看著空空的手,簡直氣死:“慈母多敗兒??!” 于是,這一場由家庭教育引發的混戰,最終還是以謝教諭的失敗而告終。 而后果則是—— 謝柏崢在晚膳時多得了一個雞腿,祖母說他要多吃點壓壓驚。 謝教諭:“……” 又被氣到了一次,甚至氣到想笑。 - 經過這么雞飛狗跳的一鬧,謝柏崢還當真思索起來:他究竟要不要繼續考科舉呢?這可是一件大事,寒窗苦讀一般十年起。 他只要想一想,就覺得真是好苦。 可是為了家庭和諧,謝柏崢第二日還是趕在雞叫之前坐在了書桌前。他點起油燈,等待謝教諭的突然襲擊。 不過既然已經起床了,他還真拿起一本書來看。 雖然身在古代,可是他總不能一直做一個古代文盲。文字他倒是能無障礙閱讀,畢竟專業相關,會經??吹揭恍┦妨?。 可他不習慣寫??! 那就從練字開始吧! 如果早知道會穿越,那么當初他一定會珍惜自己有一個書法鑒賞大家的爺爺。他一定天天搬著小板凳去偷師,畢竟藝多不壓身。 好歹是有那么一丁點家學淵源在,謝柏崢倒不至于不會寫,只不過他提起毛筆寫的字可以說是自成一派,總結一下特點就是: 字要大。 謝柏崢這一手字要是拿出去,旁人大概也只能評出一個大。 這個時代的文人,都是以文會友。 比如嚴徵雖然很會寫文章,作詩的能耐卻一般,但是他寫了一手好字。因此不妨礙有許多人拿著畫,請他題詩。 文人之間的交往,也要評一評字。 若是自己寫得字不好看,特別會鑒賞也不是不行,但是謝柏崢只認識兩種字體,一個宋體,一個楷體。 ……總之現在后悔已經來不及了,只能從頭練起! 謝柏崢凈了手、磨墨,又鋪開紙張,猶豫了好久才提起筆。 霍靖川聽見動靜從軟榻上起身——也同樣來自前幾日葉小侯爺的慷慨饋贈,挨著著邊看,一位謝柏崢要寫出一篇曠世奇作。 結果,只見謝柏崢三筆寫出了一個“大”字。 謝柏崢寫完看向霍靖川,眼中甚至還有一些期待。 霍靖川:“……” 霍靖川對著這一筆“大”字,確實只能夸出一句“王妃今日起得真早”,可若是早起只為寫出這樣的字,其實不起也罷。 霍靖川真心誠意地勸說:“時辰還早,王妃要不再睡會?” 謝柏崢片刻都不曾猶豫,放下筆:“也好?!?/br> 不過話雖這樣說,他還是稍等了一會,等到房門前出現腳步聲。他隔著書桌推開窗:“父親,我已在讀書了?!?/br> 謝教諭這才熨貼地點點頭,心滿意足地回房去睡了。 謝柏崢也終于能夠睡一個回籠覺。 他睡得香,可是霍靖川卻是睡不著,雖然其實也不需要睡。 霍靖川雖然是個著名皇家逆子,可該有的學識其實一點也不比別人差,比如他的字就是秋子昂大師一點點調教出來的,雖然不能青出于藍但也頗有可取之處。 因此霍靖川想不通,他百思不得其解。為何他的王妃這樣好看一個人,能寫出那么丑的一筆字? 他若是還活著,必定要手把手教出一手好字。其實說起來,紅袖添香,似乎也別有一種意趣? 王府的一切用度自然都是頂好的,連書桌都格外大,躺下兩個人都不成問題。書桌前的椅子更是大得剛好能坐下兩個人,王妃這樣的大美人,若是能趁著教寫字的時候,握一下手……或是再過分一些,能夠握著手多寫幾個字。 以王妃如今這一手字,這樣的趣事少說能做上大半年。 霍靖川思及此,第一次認真地思索—— 他是否有可能還沒死? 第37章 不當老婆37 三十七章 陳縣令不知是受了什么高人指點,還是他自己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脈,總之他還真的在第二天夜里把慈恩寺的這一筆舊賬算出了結果,親自交給了葉小侯爺。只是他得出的結論嘛,多少是和葉文彬的料想大相徑庭了。 陳縣令或許不是算學天才,但是他深諳為官之道,沒有技巧,全是妥協的藝術。原則就是不能不干,但不能全干。 陳縣令面對數量龐大的賬冊,找到了一個另辟蹊徑的解決方法——由于葉家軍的助陣,審訊長安縣僧會十分順利,甚至拿到了慈恩寺幾十年間真實的僧人名錄。 按照庸朝的僧人管理制度,縣一級只能有二十位在籍僧人??砷L安縣中僅僅慈恩寺一間寺廟就有五百多位在籍僧人,其間數目差異巨大。更遑論那些在和尚廟修行,卻不是和尚的小沙彌則更是不計其數。 五百人的寺廟,數千畝的良田,這是一樁震驚朝野的大案??申惪h令只是縣令,他只需要在縣令任上的功績,這案子背后卻不可能只是鄉下這一幫破缽僧人,所以既不能不查,但也不必往深了去查。 陳縣令命人核查了記錄在冊的僧人度牒,又從黃冊記錄上對照找出了慈恩寺寺產度牒大量購入田產的記錄。二十三年前,慈恩寺出現了十六位落籍的外地僧人,而田產則由一百畝增長到了二百七十畝。陳縣令那位精通錢糧的師爺在算學一道果真有一些本事,他依照這個數據,折算出了慈恩寺超出的四百八十位僧人能夠謀得的田產收入,按照現在田價、糧價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