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快穿反派是我老婆、豪門棄夫,重生虐渣、拋夫棄子的我重生了[七零]、被虐文男主強取豪奪了[快穿]、病美人反派蘇炸全世界[快穿]、我在九零當村官[重生]、殿下,男人不能當老婆、自渡(1v1)
王姮姬。 第109章 起兵 王家官宦子弟和郎靈寂鋃鐺入獄之事傳到了江州, 王戢勃然齌怒。 他“唰”地拔出寶劍徑直將桌案劈成兩半,額角青筋暴起,筋rou遒勁微顫, 遍布血絲的雙眼透出殺氣, 整個人熱血沸騰,雷霆慍火以燎原之勢燃盡江州。 “竟如此欺我瑯琊王氏……” 主帥震怒,諸將皆支支吾吾, 靜默如鵪鶉。上次主帥給陛下寫信和陛下修好,誰料陛下非但不聽勸, 反而變本加厲打壓瑯琊王氏, 強搶王家家主王姮姬入宮為妾, 將郎靈寂下了大獄。 蜂目豺聲忍人也,王戢這般剛硬兇狠長相素來被外界評為野心勃勃,善于隱藏自己的鋒芒。然這次他忍無可忍,揮斥筆墨以極快的行書給皇帝寫下了第二封信: “陛下, 臣戢進言——” “瑯琊王乃社稷之忠臣也,多年來為朝廷柱石。陛下卻聽信孫壽、司馬玖等蒼蠅小人的讒言, 關押瑯琊王, 抄檢王氏,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實令臣心寒!望陛下迷途知返,誅殺孫壽等人, 將我王氏無辜被貶的臣子官復原職, 顧全社稷!” “此乃一者。二者, 臣妹王芬姬賢德公允聰慧過人, 懇請陛下王芬姬立為皇后,托付中宮母儀天下。臣妹定堪為賢內助, 助陛下明辨忠jian,善作決定,避免您今后再被jian佞愚弄?!?/br> “三者,請陛下歸還臣妹王姮姬。王姮姬得老家主的傳家戒指及呂虔之佩刀,乃我瑯琊王氏家主,圣潔尊貴。她早已嫁與瑯琊王為發妻,情濃意洽,夫妻絕不和離。陛下莫因一時色心跌入粉身碎骨之淵,君奪臣妻遺臭萬年!” “此三者乃瑯琊王氏之底線,當爭必爭。若陛下一意孤行,臣唯有率兵上京師當面勸諫陛下,屆時兵戎相見,陛下悔之晚矣!” 王戢字字寫完此信,力透紙背,筆觸枯墨到最后幾乎化為干柴,呲呲冒出guntang的火星子,字跡焚燒成熊熊大火。 “寄給陛下!” 若別人動他的手足搶他的meimei,他早割下斯人的腦袋祭旗,天子卻不能。 畢竟他謀求的是控制天子而非改朝換代,得竭力爭取與皇帝和平相處。 他希望皇帝拿到梁州后適可而止,緩和彼此的矛盾,繼續王馬共天下的格局。那樣將士不用流血犧牲,黎民不用遭魚池之殃,古都建康也不用遭受戰火硝煙的浩劫。 否則真到了集結幾十萬兵馬討伐jian佞的一日,王氏之怒,伏尸千里,九五之尊的皇帝將淪為階下囚! 此信送至建康皇宮,司馬淮悸然驚顫,面色大變,蒼白如紙,險些從龍座跌下,迅速著急了心腹眾臣,斥道: “王戢已反!” 孫壽、岑道風、司馬玖、張鷗等心腹重臣跪于階下,讀過王戢的信后個個汗流浹背。若說王戢上次還只是暗暗威脅,這次便已明目張膽流露不臣之意。 王戢字字句句處處流露結僭越的野心,多年來他和郎靈寂二人一武一文,內有專用之功,外有逼主之嫌。 司馬氏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豈容王家篡竊,王戢的條件司馬淮自然一條也不能答應,唯有與王家開戰,鏟滅權臣。 “臣等以死效忠陛下!” 司馬淮遂快速組建起討賊軍,任命陳留王司馬玖為鎮北將軍,梁州刺史岑道風為正西將軍,在建康城里里外外星羅棋布地布防,cao練兵馬,運輸糧草輜重等物。 與王戢交戰絕不可輕忽大意,王戢多年來征戰在外,擁兵自重,殺氣側漏令人膽寒,一著不慎即可亡國。 論說,現在著實不是開戰的好時機。岑道風剛剛奪取了梁州,需要三年的籌備經營時間;朝政的選人制度剛從九品官人法變成科舉制,官員需要進行一場大換血,哪哪方面都沒有優勢。 但王戢宣戰,不得不戰。 孫壽再次聲淚俱下撲倒在皇帝面前,以臉搶地,死諫道:“陛下!陛下!國家危在旦夕,社稷搖搖欲墜,求陛下認真考慮微臣之前的建議,當斷則斷,莫再猶豫!” 司馬淮連忙將孫壽扶起,孫壽卻固執不起,目中死倔的光芒,堅決道: “求陛下誅殺瑯琊王氏滿門!” 之前王戢影影綽綽要謀反,并無真憑實據,無法定王家的罪。而今王戢已實打實言語威脅逼宮,王 氏犯了謀反之罪,按律當誅十族! 王家不斬不足以振朝綱,不足以肅朝野。王家無論男女老少皆斬立決,即便是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嬰兒也要亂劍攢殺,包括襄城公主腹中孽種。 “王戢大軍一旦攻入建康城中,我皇族力量絕難對抗。唯有先下手為強,將瑯琊王氏誅之盡之,使王戢軍心大亂,岑將軍才能博取一線勝利的機會?!?/br> 否則就像岑道風說的,與王戢開戰勝算為零。誅殺瑯琊王氏便誅殺了郎靈寂,沒有郎靈寂,王戢相當于失掉一條大腿,拖著殘軀走不了多遠。 “陛下若不答應微臣便長跪于此,左右國家將破,老臣決意死社稷,與建康共存亡,舍了這副殘軀!” 面對忠臣聲嘶力竭的死諫,司馬淮猶豫了。說實話他沒想過將王家滿門抄斬,畢竟王氏是本朝第一豪門,華夏首望,當年衣冠南渡時輔佐太祖立下了赫赫功勞,且又是王姮姬的母族。 撇開江山社稷不談,他若誅了王家滿門,王姮姬定然會恨他一輩子,王氏滿門皆死她又有什么茍活的余地呢? 她那樣高傲,冰潔,梅花般孤瘦雪霜姿,寧折不彎,如何愿意去龍榻上侍奉一個殺她闔族的仇人? 昔日結義兄弟,今日卻將利劍對準彼此的咽喉,諾言統統都作廢了。文硯之以死求他保護王姮姬,他反而要抄斬瑯琊王氏,無顏在九泉之下面對文硯之。 瑯琊王氏纏扯太多,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身,滿門誅殺實在風險太大。 因為九品官人法的廢黜,所有士族組成一個利益聯合體。王家既墜,其他士族不會袖手旁觀,屆時天底下所有的士族一塊反抗皇權,場面太恐怖了。 司馬淮方要委婉駁回孫壽,司馬玖以皇太弟的身份湊近耳邊,勸諫道:“陛下,誅殺了瑯琊王氏和郎靈寂,王姮姬囚于宮闈之中,不就由陛下您一人享用了嗎?” 家族滅亡,她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漂零無依,唯有在深宮中任由擺布。她現在所倚恃者不過是她丈夫,失了這層庇護,旁人可隨意逼迫索求于她。 “有郎靈寂在,她的心永遠歸順不了陛下,永遠惦記她前任丈夫?!?/br> 司馬玖的話像惡魔一樣勾起人的陰暗面,司馬淮多日來沒碰過王姮姬,她的確還惦記著前夫,被前夫所cao縱。 唯有殺了瑯琊王氏滿門,使皇帝變成王姮姬唯一的依靠,她才能徹底死心塌地做一個普通嬪妃侍奉君王。 司馬淮浮現欲念炙熱的光。 岑道風素來與司馬玖不睦,看出司馬玖是個四處挑撥離間的卑鄙小人,亂彈琴,怎能在未開戰之際盡誅瑯琊王氏滿門?此舉非但遏制不了王戢,反而會徹底激怒王戢,使皇家淪落孤立無援的境地。 他立即跪下駁斥道:“陛下慎重!似瑯琊王氏這等百年大家族自有天道氣數,當年南渡時有高人曾說‘淮水盡王氏絕’,如今淮水湯湯不絕,王家正如日中天,怎能草率地誅殺王氏滿門?” 并非他替反臣說話,這次的株連實在牽扯太大。王氏在朝高官數不勝數,幾乎占據半壁江山,與瑯琊王氏宣戰就是與普天下所有士族宣戰。 這些人壟斷了朝廷三品以上的高官之位,財富,土地,河流,礦脈,書籍,教育,醫療,軍事……盲目與士族開展,只會落得個以卵擊石的結局。 可惜司馬淮腦子并不清醒,炙熱發燙,只記得方才司馬玖說的“除掉郎靈寂,囚王姮姬一人于深宮”的話。 不誅瑯琊王氏,王姮姬確實永遠有依仗,他也永遠被權臣所逼,當個傀儡皇帝,半死不活地度過這一生。 他涌動著無比的野心和欲望,這樣的皇帝做得實在太難受,他不要變成行尸走rou,他要掌握實權! 他要真正得到王姮姬。 司馬淮似下定了決心,沉聲開口, “便以謀逆罪,誅殺瑯琊王氏滿門?!?/br> 王戢和王瑜征戰在外,王家留在建康的都是一些文臣和紈绔子弟,這些人平日混吃等死,哪有什么真正的自救本領,所倚仗者無非是郎靈寂。 但郎靈寂本身也是文臣出身,沒有帶兵之權,硬碰硬撞上了司馬玖的禁衛軍,束手待擒,別說罩著瑯琊王氏了。 前幾日抄檢王家,輕輕松松就捉到了郎靈寂,鐐銬加身押入大牢,斯人無半分還手之力。 若非王姮姬用自己作為條件交換,饒恕她夫君一條性命,司馬淮根本不會寬赦郎靈寂,郎靈寂會在牢里被關一輩子。 這么看來,誅殺王家并非什么難事。 司馬淮思忖再三,決定這件事先瞞著深宮中的王姮姬,待王家樹倒猢猻散時再良言相勸,軟磨硬泡擁她入懷…… · 江州。 王戢等了良久,沒等到建康城那邊的皇帝吐露退讓之意。 三個條件如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皇帝鐵了心打壓王氏,建康傳來謠言,皇帝要誅殺他瑯琊王氏滿門。 建康只有雪堂孤身一人在撐著,能否護得滿門周全,逃離皇帝殺戮的魔爪? 王戢遂在江州正式起兵,以清君側的名義揮師東下,劍指建康。 掀翻建康朝廷。 第110章 臣婦 王戢在江州起兵, 揮師東下,劍指建康。 郎靈寂之前曾了為王戢寫過一厚達三十三大頁的戰術,巨細靡遺記載了各類戰略布局和突發情況, 通篇強調:起義可以, 但要速戰速決。 王戢依言行事,持秘籍在手,步步堅守原則, 很快,毗鄰江州的長江數鎮便失守了, 淪為瑯琊王氏的地盤。 大軍所向披靡, 勢如破竹, 雷霆萬鈞的攻勢猶如洪水爆發,碾壓敵人猶如飛塵,排山倒海之勢。 …… 建康城。 王戢起兵,百僚震肅。 以往也有朝臣同室cao戈之事, 但對戰雙方的實力大抵持平,從未有過王戢這種毀滅壓倒式的優勢, 大軍所過之處摧枯拉朽一般。 皇室屢屢戰敗, cao控的疆域縮小,一場彌漫山野的狂風狂飆至建康城。 大軍臨城之下,天空陰沉沉的布滿了鉛云,金陵王氣黯然收, 朝野上下被一股極大的死感籠罩。 瑯琊王氏, 謀逆篡反。 王姮姬被困在建章宮一間隱蔽的側殿內, 雖耳目不靈通, 也知曉二哥在江州起兵,即將殺上建康。 興兵朝廷無論用什么借口都會落下大逆不道的罪名, 引起皇帝和宗室的忌憚。二哥素來性如烈火,身畔又沒郎靈寂輔弼,此番不一定能化險為夷。 生死存亡迫在眼前。 她和公主同樣作為人質待在宮中的,被嚴格限制出宮,連踏出建章宮的大門都需要皇帝點頭答應。 司馬淮生性多疑,知她心系瑯琊王氏,派禁衛軍層層疊疊保護,隔絕了她與外界接觸的絲毫可能。 王姮姬心急如焚,隱隱聽到了一點風聲,陛下因二哥起兵清君側,將整個瑯琊王氏定為謀逆罪,要滿門抄斬。 她悸然心驚。 滿門抄斬……這詞太過血腥,聽起來就令人腦仁暈漲,心崩膽裂。 司馬淮若真下令絞殺烏衣巷的瑯琊王氏,王氏在京做官子弟皆是文官,手無寸鐵,根本沒有自保之力。 換位思考,將王家滿門抄斬好處是極多的,首先皇帝絕計打不過二哥,先滅了王氏,鏟除心腹大患,使二哥軍心打亂,其次使他失去家族支撐,屆時大軍定然做鳥獸潰散,十萬雄師灰飛煙滅了。 皇帝沒有理由放過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