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孤軍奮戰
魯道夫計劃在更加堅固的防線堅守,不同于其他部隊倉促挖掘的戰壕,魯道夫的防線可以稱之為工事。 在炮兵火力不對等的情況下,他只能依靠堅固的陣地。俄國人可能打光了炮彈的儲備,他們一連兩天,都在加固剛剛占領的陣地。 后來,俄國人連續發動了一周斷斷續續的進攻。最后還是魯道夫主動撤退了,在第二道陣地上,魯道夫付出了一千人傷亡的代價。俄國人的損失更加慘烈,根據魯道夫的了解,俄國人的進攻部隊,已經更換了三個師的番號。 俄國潮水般的進攻終將把魯道夫他們淹沒,殘破的奧匈第一集團軍獨自阻擋著四倍于己的敵人。北方的第一軍和第五軍首先崩潰了,兩個軍長不約而同地同時撤退了。 俄國的第九集團軍立刻占領了亞努夫,擋在了北邊。第五集團軍開始攻擊奧匈的桑河防線,同時阻擋住了魯道夫向西和向南撤退的道路。東面,是俄國人的腹地,第四集團軍在這個方向上,還在發起著進攻。 魯道夫和萊克師長共同陷入了重圍之中。如今79旅和15師算是徹底置身死地了。按照原定計劃,他們應該是要突圍的。在北方防線崩潰時,集團軍司令部就向他們下達了撤退的命令。第十軍軍長成功地帶著他一萬多人的殘兵從西北撤離了,而正當魯道夫和萊克集中兵力,執行命令時,他們的后路卻被抄了。駐守在桑河東岸的第四集團軍直接撤回了西岸,將他們的退路交給了俄國人。 魯道夫在指揮部見到了萊克,兩人還沒痛斥第四集團軍,就被絕望壓垮了。萊克點了一支煙,這位年輕的師長此時面容憔悴,兩眼通紅。 “15師就剩下三千人了,我們什么都缺?!?/br> 魯道夫一邊思索著,一邊機械地回答著:“我這有五千人,傷員在之前都送走了,倉庫里的食物還算充足?!?/br> 萊克深吸一口煙,“集團軍命令我們突圍,他們在桑河西岸接應?!?/br> 魯道夫沒有回答,兩人心知肚明,司令部已經沒有力量拯救他們了。 誰都沒有開口,兩位指揮官用眼神交流著,似乎不愿念出“投降”這個屈辱的詞匯。 沉默良久后,萊克狠狠地扔掉了手中燃燒的煙蒂?!巴粐?!”他像是告知魯道夫,又像是說給自己。 “西邊過不去,我們修建的陣地,如今都成了俄國人的?!?/br> 萊克依然沉默著,他聽懂了魯道夫的話。他的手指在地圖上劃動著,每一條線都指向南方。 魯道夫向指揮部確認了第三集團軍還在東南方向的倫貝格堅守,同時,指揮部還告訴他們,德國第八集團軍在興登堡和魯登道夫的指揮下,在東普魯士擊敗了俄國第一,二集團軍,現在,第九,四集團軍的主力已經計劃北上。 魯道夫和萊克這次徹底堅定了突圍的決心,他們關閉了電臺,破壞了倉庫和道路,銷毀了帶不走的物資和武器。 這段時間,俄國人果然沒有發起攻擊,他們似乎在等待著魯道夫的投降。 9月28日,由41團打頭陣,這支八千人的孤軍向東南方向發起了突圍。 魯道夫小心翼翼地派出了偵察兵,之前的兩個騎兵連也都悉數前去偵查。魯道夫繞過了兩個團的防區,向遠離奧匈地區科馬魯夫方向行進,這里不久前還是戰場,現在卻成了俄國兵力空虛的后方。俄國人已經發現魯道夫他們撤離了陣地,他們開始在這一帶大力搜尋。 派出的偵察兵有的沒有回來,有的帶來了俄國人的消息。經過三天的巡查,俄國人找到了魯道夫的位置。此時魯道夫已經向南邊移動了五十公里,一路上只與一些偵查部隊發生了交火。 俄國第四集團軍開始集結兵力,他們從西北和東北兩個方向開始追擊。魯道夫此時已經走出了重圍,開始全速逃離,為了阻滯俄國人的腳步,魯道夫不斷派出小股部隊,以連為單位,在險要處襲擊俄國軍隊。 俄國人的行軍苦不堪言,在經過森林和峽谷時,總會有事先埋伏的奧匈軍隊,用迫擊炮向他們開火。當他們開始仔細搜查時,魯道夫的士兵又轉為了夜襲。 魯道夫甩開了俄國人,只要再經過兩天的急行軍,就能抵達第三集團軍在謝尼亞瓦的駐地。魯道夫已經打開了電報機,同第三集團軍取得了聯系,但噩耗又傳來了。 第三集團軍已經在四天前,也就是10月2日的時候,放棄了倫貝格。倫貝格是帝國的第五大城市,也是加利西亞的中心。放棄它,就相當于放棄了那里的工廠和鐵路。倫貝格之戰的失敗,不僅讓俄國人進入了國土,還讓奧匈軍隊徹底轉入了防御作戰。 斐迪南立即撤銷了第三集團軍長布魯德曼的職務,這位將軍曾被譽為“神童”和“未來希望所在”,但在倫貝格糟糕的指揮,讓他立即被解除了兵權,送回了維也納,接替他的職位的是第七軍軍長博羅耶維奇上將。 魯道夫不禁感慨著歷史的慣性,縱然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可戰爭的歷程還是未能改變,僅僅比歷史上晚了一個多月。 布魯德曼可能會讓奧匈三分之一的兵力葬送,他率領著第三集團軍和第二集團軍一部,沒有部署側翼部隊,他將俄國第八集團軍錯認為一個軍,讓后就遭到了布魯西洛夫這一杰出指揮官的凌厲攻擊,俄國第三集團軍也在魯茲斯基的率領下,不斷襲擊著退卻的奧匈軍隊。埃爾莫利上將已經從塞爾維亞前線回來,指揮他的第二集團軍撤退。 如今只有南部的塞爾維亞戰場上取得了勝利,康拉德元帥已經占領了西部地區,這次斯捷潘諾維奇沒能保衛住領土,勢單力薄的塞爾維亞軍隊現在已經退入了山地地區。 每支部隊都在和俄國人交戰,奧匈的東線岌岌可危。佛里德里希大公開始向德皇發電報請求德國履行“盟友義務,”副司令歐根大公和參謀長施特勞森堡大將開始從塞爾維亞抽調第二集團軍,通往東方的每趟列車都滿載著剛剛征兆的動員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