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門通古代 第149節
聽到林回星的話,王甜杏抬手用衣袖擦了擦臉上的汗,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啥,四十個大錢一石?” 林回星這個價格一出,不止是王甜杏,就連一旁陪著他過來的蘇大榮都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四十個大錢一石的價格,那是縣里糧鋪的往外賣的價格。 這稻谷都是剛收上來的這段時間價格低,畢竟多的是農戶把手里的稻谷往外倒騰著換粗糧。 等到入冬之后,這糧食的價格才會貴上一些,去年冬天安平縣糧鋪里一石稻谷的價格才四十個大錢呢。 糧鋪可是最容易掙錢的行當之一了,現在糧鋪的掌柜和管事就會去鄉下收購稻谷了。 糧鋪要賺錢,鋪子里賣四十個大錢一石的稻谷,他們收購的時候只會開三十五個大錢,遇到風調雨順的豐收年,糧鋪還會把收購價往下壓呢。 現在林回星一開口就是和山下糧鋪一樣的價格,他要是只買幾百斤自己吃也就算了,他一開口要的還是蘇大貴家里所有剩余的稻谷。 想到林回星貨郎的身份,王甜杏以為他是要買了稻谷運下山賣掉,當即擺手道:“哪里用得了四十個大錢,往年這一石稻谷能夠賣到三十五個大錢就算是頂頂好了,你要真四十個大錢買了,等賣出去后怕是要虧上一大筆了?!?/br> 林回星笑著解釋道:“不是拿去賣的,咱們村水好土好,這種出來的水稻也是格外香甜,我是想著多買一些送給之前一起合作生意的商戶?!?/br> 王甜杏也十分地替林回星著想,當即提醒道:“這玩意兒又不值錢,和你合作的都是有錢的大老爺,那樣的人物家里不知道有多少個莊子,你要是送大米,還不如送你地里的那個西瓜呢,那才是真正的稀罕東西?!?/br> 第169章 林回星的西瓜確實好, 不過這玩意不耐煩,現在他是每天都要去西瓜地里轉悠一趟,熟一個摘一個。 沒有膨大素加成, 林回星地里的西瓜個頭沒有大得過分夸張, 幾畝瓜地里最大的一個西瓜也不過十九斤多一些。 作為一個成年人,十來斤大得一個西瓜, 林回星自己就能吃完。 偶爾地里同一時間熟的瓜多了, 林回星就會往蘇大榮那里送一個, 蘇應勝的媳婦兒王甜杏苦夏,胃口不好,就愛吃西瓜,后面也找林回星買過兩回。 西瓜到底是寒涼之物,孕婦也不能多吃, 加上林回星之前上班的時候聽懷孕的女同事說過,女性孕后期的妊娠糖要病也是個極其嚴重的存在, 也特意和蘇應勝叮囑過, 讓他不要給王甜杏吃得太多了。 當時蘇應勝想都沒想就擺手道:“這玩意兒這么貴, 誰舍得多吃呢, 不過林兄弟你的叮囑我記下了,回家會跟杏娘說的?!?/br> 村里的日子日復一日, 林回星想到現代那動不動就飆上四十度的溫度, 忙完了手邊的事情后也沒急著回去。 上梁溝地處深山, 哪怕是夏天,也不是十分的熱,三十一二度的溫度, 林回星覺得體感良好,就當自己是避暑來了。 見村里人都忙碌著地里和家里事情, 林回星想躺平都覺得是犯罪,只能把家里那一大堆還沒有脫粒的玉米棒子搬出來,一筐一筐的脫粒。 沒有現代便捷的脫粒工具,連最簡陋的膠底解放鞋都沒有,林回星只能用最原始的辦法純手動脫粒,第一天他的人手掌就磨紅了。 這要是在之前,村里的孩子閑得沒事的干的時候,林回星還能用糖果和零食忽悠村里的孩子幫他干。 眼下正農忙,村里的小孩子都沒得空閑,晾曬稻谷的時候要扛著竹竿趕鳥,沒事的時候還要去稻田里撿稻穗和散落的稻粒。 此時林回星心里只能慶幸,還好自己之前把大部分的玉米棒子都賣給村里人了,不然等這么多的玉米棒子脫完粒后,他的手掌估計就得血rou模糊了。 林回星是個什么都可以不在意,但一定不能虧了自己嘴的人,玉米粒剛弄好,他就迫不及地的裝了一盆子玉米去村里的磨坊了。 說是磨坊,其實就是村里人之前用木頭和干草搭起來額一個大草棚,就在村子的正中間,棚子里有整個人村里人籌錢買來的兩盤石磨。 村里人之前就花錢從林回星這里買過玉米了,磨盤運上山后,村里大部分的人家都磨過一回玉米面蒸了餅子嘗味道了。 玉米餅子味道確實不錯,口感雖然不如麥餅細膩,但也有它的長處。 別的不說,就說這玉米一株能結小孩手臂長短粗細的一兩棒玉米,哪怕它的味道十分難吃,村里人也是愿意種的。 況且這玉米餅子只是吃著口感粗糲了一些,大家完全能夠接受。 林回星粗磨了半盆玉米碴子,準備之后和大米一起做兩摻粥,剩下的半盆子玉米被他磨成了細細的玉米面。 花了半天時間磨好了玉米,傍晚林回星也沒吃獨食,而是直接帶著磨好的玉米面去了蘇家。 這一天蘇大榮幫著林回星從鵝圈里抓了一只大肥鵝出來。 蘇家養的鵝因為有蘇應文一日不歇的給它們找鵝草,長得那是一只比一只肥碩。 這么好的大鵝,那肯定得做北方的鐵鍋燉大鵝啊。 加上之前季娥之前從林回星菜園里摘了曬干的豆角干,這一鍋鐵鍋燉大鵝香的半個上梁溝的村民都覺得自家的晚飯寡淡無味了。 等大鵝燉得快差不多的時候,林回星再把和好的玉米面拽成小餅子一一貼在鍋邊,那才真叫注入靈魂了。 蘇應文平常沒事的時候經常來找林回星玩,他可喜歡他的林大哥了,林大哥手里好吃的很多,他是個小饞貓,但凡是對方在村里,他干完手里的活就要往村尾跑。 這會兒蘇應文也是最急躁,不斷咽著口水的時候,還不停地墊著腳、仰長了脖子往鍋里看。 等了好一會,林回星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就拿起筷子戳了戳,確定已經足夠軟爛了,才大手一揮道:“熟了,拿碗筷準備吃飯?!?/br> 林回星這話一出,蘇應文立刻歡呼一聲,季娥和蘇應文都還沒反應過來,他就跟離弦的箭一樣抱著碗筷從灶屋竄出去了。 季娥看著兒子飛快不見得的背影,恨鐵不成鋼地搖了搖頭:“這混小子,腦子里只有吃喝兩個字,這輩子都沒什么出息了?!?/br> 林回星一臉不贊同地替蘇應文辯解:“嬸子這話就說錯了,應文已經比許多小孩都懂事了,每天打那么多草都沒喊聲了,愛吃也不是什么壞毛病,這不是以前缺吃的嘛,現在家里日子也好過,用不了兩年,孩子就轉過彎來了?!?/br> 林回星真不覺得孩子貪吃是什么大問題,他小時后就貪吃,現在也看到好吃的就邁不開腳,但相應的他又很容易滿足,吃到一口好吃的就能和全世界和解,這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季娥對林回星的話還是很信服的,所以也沒反駁,笑著略過了這個話題。 自家散養的大鵝,純正的柴火鐵鍋,這鐵鍋燉大鵝的味道簡直好吃得能讓人把舌頭度吞下去。 蘇大榮十分獎勵,上桌就要把兩個鵝腿夾到林回星碗里,林回星實在推拒不了,只拿了一個,剩下的一個被他分給了蘇云嬌。 林回星這一舉動倒是沒有什么別的意思,就是看蘇云嬌已經已經在幫自己做衣服了,也怪費心勞神的,就想都沒想分給她了。 這樣的行為落在季娥和蘇大榮眼里,就是失態大好的意思,這就導致兩人吃飯的時候,那嘴角就一直沒有下來過。 其實飯桌上所有的人臉上都帶著笑,林回星和蘇應文是因為吃到了美食而幸福的笑。 蘇應文嘴里啃著鵝翅膀,腦子里已經琢磨著下次該殺哪只鵝吃了。 蘇云嬌則是因為林回星分了一個鵝腿給她,所以十分的開心。 作為女孩子,蘇大榮和季娥雖然并不十分重男輕女,但多多少少也是有一些的,先前家里殺雞殺兔子,好的rou都輪不到她。 今天要不是林回星在,兩個鵝腿應該都是蘇應文的。 雖說都是人,但是這鵝腿吃著就是比其他剁成塊的rou要好吃一些,蘇云嬌低著頭小口小口的吃著,還能抽出手來給林回星添米粥。 一口米粥,一口玉米餅子,再來一口噴香的鵝rou,幸福感縈繞在林回星的心頭,讓他撐著肚子回家時,在路上遇到村里的老人小孩都能停下來和對方聊上兩句家常。 等林回星給家里所有的玉米脫完粒曬干裝進大陶缸子里后,他又想起自己之前浸泡在小溪里的竹條也有半年了。 村里人已經做了幾個月的草紙,今年的稻草大家是一點都沒有浪費,全都收起來了不說,有那不怕勞累的人,更是去附近的村子里收了不少的稻草回來。 山里不缺柴火,引火也可以去割干草,直接就導致干草根本就不值錢,十來斤稻谷就能換到十幾二十幾大捆稻草。 家里稻田少的,已經在造紙坊那邊忙活起來了。 秦輝這草紙收上來后一直都沒愁過賣,村里人每次送草紙下山,秦掌柜都催他們多做一些。 這可是真金白銀的生意,村里人就沒有懶散怠慢的,最忙不過來的時候,就連各家的女眷,都會放下手里的繡活過來幫忙, 這會兒在造紙坊的村里人見林回星開始倒騰他那些竹條了,都湊在他身邊看起了熱鬧。 村里的漢子捋起褲腿跳進小溪幫林回星把竹條撈起來后,一臉不相信地問道:“這竹條浸泡過后也硬得很,真的能夠用它做出紙來?” 男人這話一出,林回星都沒來得及說話,就有人率先開口了:“你這話說的,林郎君見多識廣,怎么可能做沒把握的事情,他不是說了嗎,這竹子做出來的紙質量更好,可以用來寫字?!?/br> 如今村里人靠著做草紙都掙了不少錢,人多能干的,如蘇大壯一家,這段時間光是靠著賣草紙就掙了兩三千個大錢。 就連馬婆婆這樣的老人,也買了一兩百個大錢了,如今上梁溝的村民都很尊重林回星,并且對他有一種盲目的崇拜。 這會兒聽人質疑竹子造紙的事情,都七嘴八舌的嚷嚷了起來。 被眾人指責的男人訕訕地摸了摸腦袋,小聲咕噥道:“我也是一片好意,怕林郎君白做工,再說了,我也沒說什么啊?!?/br> 第170章 上梁溝的大部分村民都深信林郎君能用這山上的毛竹造出子, 畢竟這稻草秸稈,樹皮都能做成草紙了,竹子能造紙也就沒什么好奇怪的了。 這用竹子做紙和做草紙的工藝也差不多, 只不過竹子堅韌, 漚料的時間要長一些罷了。 這細竹條在小溪里浸泡了小半年的時間,也變得柔軟了。 撈出來的竹條放進漚料池子里, 再拌上石灰加速一下腐爛的速度, 一個星期后,林回星就開始洗料、煮料、錘料了。 這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哪怕造紙作坊里已經有了大木碓,村里人也把木碓讓給了林回星,他也花了一天時間才錘好一個漿料池的紙漿。 林回星在溪里泡了幾十捆竹條,要單靠他自己干, 等這些竹條弄完,還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去了。 考慮到現在村里人大多忙完了手里的活計, 林回星就盤算著花錢請人來幫他煮料, 他自己就只負責抄紙晾紙。 然而林回星剛把自己的想法說出口, 就被村里人齊齊給堵了回去。 “不就是幾十捆竹條嗎, 有什么難的,村里這么多人, 誰有空就去幫你干, 用不了幾天就能干完, 至于工錢,咱們已經占了林郎君你這么多便宜了,幫你干點活有什么的?!?/br> “就是?!?/br> “這話說得在理?!?/br> 林回星遲疑道:“不給工錢也不好, 大家都這么忙,我哪好意思讓大家做白工?!?/br> 蘇大貴也在一旁勸道:“什么白工不白工的, 左右眼目前大家也沒事干,活動一下身子骨還松快一些,你這工錢村里誰都不敢拿,就這么點活大家還要工錢,這說出去不得被人戳脊梁骨?!?/br> 林回星知道這是蘇大貴的客氣之言。 這莊戶人家哪有沒事干的時候,就算真的沒事干,前段時間夏收大家都那么累了,誰不想好好在家里躺著休息一下。 不過林回星也知道自己一個人是拗不過村里這么多人的,只能默默地把這份情意記在心里。 造紙之法,不同的紙張有著不同的工藝,不過過程大多類似,錘出足夠的紙漿后,稍微沉淀了半天后,林回星就上手抄紙了。 第一張宣紙從抄網上揭下來后,圍觀的村民都不由得贊嘆了起來。 “這竹漿做出來紙可真是不一樣,白生生的,看著就喜人?!?/br> “摸著也比抄紙結實多了?!?/br> “結實才對呢,林郎君之前不是就說了,這宣紙是賣給那些讀書認字的貴人寫字的,不結實能行嗎?” “不過這稻草做的紙叫草紙,這紙是用竹子做的,應該叫竹紙啊,怎么取名叫宣紙了?!?/br> 對此林回星也是仔細解釋了:“這紙確實該叫竹紙,真正的宣紙也不是用竹子做的,這不是竹紙聽著太明顯了嗎,竹紙的價格可不低,我不想讓大家猜到這紙是用竹子做的,所以才會在名字上混淆一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