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門通古代 第118節
雖然姚老翁說要磨上半夜的豆子,但是老爺子年紀到底大了,姚二郎可不放心讓老爺子熬夜,所以自己囫圇睡了一個時辰不到就起來接班了。 自從姚家做豆腐以來,姚二郎晚上就沒有睡過一個好覺,這眼下的黑眼圈可不是一天比一天深了,今天他又比往常都辛苦,這臉上的疲態可不就怎么都遮不住了嗎。 姚二郎唯一慶幸的,舅兄帶走四板豆腐,今天自己總算是不用背著豆腐出去賣了,白天能夠好好地補個覺。 金二哥也惦記著去郡城賣豆腐的事情,姚二郎幫著他把四板豆腐都放到船艙里后,他就撐著船往郡城去了。 豆腐做好后,金氏也沒閑著,當即就去煮粥了,這會兒站在灶屋門口對自家男人招呼道:“這一晚上可真不容易,趕緊過來吃點東西,然后回房間好好睡一覺?!?/br> 因為今天姚家只留了兩板豆腐在家里,金氏他們倒是不用滿縣城轉悠著去賣豆腐了,一家人都能稍微歇息一會兒了。 只有姚老翁,惦記著請奚家幫工的事情,早上起床后連早飯都沒有顧得上吃,就先去敲了奚家的門。 第128章 、 能在家里就掙一份工錢, 奚家人自然是一百個一千愿意的。 對于姚家一半給豆渣,一半給工錢的方式,奚家人也是認可的。 因為兩家人關系不錯, 之前姚家豆渣吃不完的時候, 也是送了兩回豆渣餅給奚家的。 奚家負擔大,平常也鮮少吃細糧, 這豆渣餅吃著和豆子沒多少差別。 豆渣餅加水和野菜一起煮, 就是豆渣野菜糊糊,吃著味道可不比野菜粥差。 姚老翁很聰明,沒有一開始就和奚家被工錢給定死,只說他們每磨十斤豆子,就能得一個大錢,以及十斤豆子的豆渣。 至于姚家這邊的豆渣, 保不齊他們自家要留點吃,只能保證每天給他們至少一半的豆渣。 現在豆子都值不了多少錢, 就更別說豆渣這玩意兒了, 所以奚家人也沒有在意, 畢竟光是他們自家每天磨出來的豆渣, 都夠他們一家人的口糧了。 多余的豆渣既不值錢也不耐煩,拿到手后他們還得花時間拿出去換成銅板或者其他的糧食。 其實要是可以的話, 奚家人是真想只要銅錢, 但是他們也知道, 姚家這個豆腐生意是人家大老板的,他們作為雇工是做不了主的。 如今這個工錢雖然不算特別高,但是勝在每天都有, 旱澇保收。 不像在碼頭上扛大包,要看當天碼頭上的貨船多才能賺到十來個大錢。 兩家人商量好了幫工的事情, 姚老翁也沒耽擱,當即就拿著一塊碎銀子去錢莊換了銅板。 三錢重的碎銀子,買了石磨,木筐、木桶后還剩下一百多個大錢。 因為林回星上次來買過,雜貨鋪搬了一盤做好的大青石磨在店里,這會兒姚老翁交了錢后店家就能安排伙計幫他把石磨送到奚家去。 原本姚老翁以為這石磨要像上次那樣定做,現在能夠買到現貨倒是一個意外之喜。 姚老翁已經和奚家人說過要搬石磨過去了,奚家的長輩和姚老翁他們年紀差不多,對方并不常在縣里居住。 奚家在鄉下有幾畝地的田產,還有個茅草屋,老兩口農忙時都在鄉下侍弄那幾畝地,只有農閑時會來縣里住上幾個月。 好在奚大郎的媳婦平常都在家里不常出門,姚老翁也不用擔心雜貨鋪的活計送石磨上門的時候奚家沒有人在家。 買完木筐木桶后,姚老翁摸著懷里剩下的銅板,想到家里以后就又多了一份進項了,路過rou鋪的時候,他難得大方了一次,掏出銅板買了半斤上好的肥rou。 姚家人因為這半斤rou有多歡喜暫且不提,就說這金二哥,今天天剛蒙蒙亮就帶著四板豆腐撐著船出發了。 這次沒有荊正天這種識貨的客人,這兩個大錢一塊的豆腐,金二哥也是賣了將近一個時辰才賣完。 倒不是郡城的人不喜歡豆腐,而是金二哥顧忌著自己的小船,不敢走太遠去叫賣,只能在碼頭上叫賣。 也就是郡城的人日子本來就比安平縣的老百姓好過,這兩個大錢一塊的豆腐,算不上昂貴,大多數人聽到吆喝后,都愿意花上兩個大錢買上一塊回去嘗嘗鮮。 因為金二哥說這豆腐切成小片和魚湯一起煮最香,連帶著他豆腐攤子旁邊賣魚的攤位今天的魚都要好賣一些了。 魚頭豆腐湯,鯽魚豆腐湯,只要能吃魚的人,誰吃了不夸一句湯香味美。 要說起來,這算是豆腐第一次在郡城出現。 昨天不算,昨天金二哥剛把豆腐拿出來,就被荊正天給包圓了,碼頭上的人連看都沒有看清楚。 當天晚上他自家人在一起結結實實地吃了一頓,半塊豆腐都沒有漏出去。 金二哥這邊四塊豆腐都賣完了之后,就在他收拾攤子上的木筐時,又有兩個女眷聽到消息趕來買豆腐。 對此金二哥只能說實在不好意思,今天已經賣光了,不過他明天還會來這里賣豆腐。 兩位女眷也沒說什么,只互相嘀咕著明天要早一點過來。 金二哥又在碼頭上等了一會兒,成功撿到了兩個回安平縣的客人。 撐著船從郡城碼頭離開的時候,金二哥在心里盤算了一下,覺得賣豆腐這件事情大有可為。 今天還只是賣豆腐的第一天,只用了一個時辰他就賣完了四板豆腐,再等兩天豆腐的名氣宣揚出去了之后,郡城來買豆腐的人只會更多。 到時候想必他就算是多運一點豆腐過來,也是能夠賣得完的。 不知道姚家已經讓奚家人幫著磨豆子了,金二哥心里只覺得十分的可惜。 ——可惜這豆腐明明這么好賣,做起來卻這么麻煩,姚家人一天從早忙到晚,也就只能做出這么五六板豆腐。 金二哥甚至都覺得姚家給豆腐的定價不合理了,這么不容易做的東西,怎么就想不開道只賣一兩個大錢一塊呢,那會兒把價格定高一點多好啊。 不過姚家人也沒有特意瞞著,現在稍微熟悉姚家一些的人都知道這豆腐就是用黃豆做出來的,之所以定價這么低,也有黃豆本來就價格低廉的原因。 當天傍晚奚家二郎連晚飯都沒吃就已經忙著打水清洗石磨和木桶了。 長幼有序,奚家要是攢夠銀錢后,下一個就是給他說親了。 奚家的兒郎就沒有懶惰的,奈何永國是一個勤勞也不能致富的國家。 這磨豆子要晚上,至于為什么,據說是剛磨好的豆漿就拿去做豆腐最好,放久了的豆漿不新鮮。 現在天氣還不算太熱,等到最熱的時候,這豆漿磨出來放上兩個時辰,就得變質了。 和出去做短工相比,磨豆子反而是一件更加辛苦的事情,所以奚二郎十分自覺的接過了這個活計。 下午金氏就把今天要磨的豆子給送過來了。 第一天上工,奚兒郎心氣高,一開口就說自己今天要磨出五十斤豆子來。 金氏想了想,多做十斤豆子的豆腐拿到郡城去也是能夠賣得出去的,所以也沒多說什么。 等到入夜金二哥回到安平縣后,更是說這豆腐在郡城十分的吃香,他們可以多多的做一些豆腐。 白天好好地補了一覺的姚二郎聽完這話也是動力滿滿,又多往空陶罐里面多泡了十幾斤豆子。 看著兒子這個樣子,姚老翁開口道:“以后兒郎你就負責晚上磨豆子,賣豆腐的事情就不用你沾手了,我去城外賣,虎子和狗子也大了,可以在城里賣?!?/br> 至于金氏和楚氏,兩人半夜就要起來過濾豆漿,煮豆漿,做豆腐,也不是輕松,加上還要在家門口的攤子上賣豆腐,收拾家里家外的家務,也不用出去賣豆腐了。 這天晚上姚、奚兩家人院里的石磨就沒有停過,姚二郎和奚二郎兩人硬是一晚上沒睡,磨完了一百多斤豆腐。 兩人如此拼命,弄得金氏也不得不早早地起來過濾豆漿,豆漿濾好一鐵釜后就得點火煮上。 金氏他們早早地就開始忙活起來,最后這一晚上足足做了十一板豆腐出來。 這還是在金氏想著奚二郎和自家男人忙了一晚上沒休息,豆漿沸騰后給他們一人舀了一海碗熱豆漿的情況下。 十一板豆腐,姚家留下來了四板,剩下的七板豆腐一大早都讓金二哥給帶走了。 今天郡城豆腐賣得和金二哥想得差不多,昨天買了豆腐回去的客人都覺得這豆腐味道不錯,前天買過豆腐的荊正天也早早地就讓自家的小廝過來等著了。 荊正天一人就買了十塊豆腐走,加上其他聽到風聲的大戶人家,也是十塊八塊的買。 最后金二哥明明已經比昨天多帶了差不多一倍的豆腐了,這七板豆腐還是只用了一個多時辰就賣完了。 昨天來晚了的兩位嬸子今天來的早,倒是如愿買到了豆腐,但是今天也有來得晚了沒買到豆腐的人。 今天沒買到的豆腐的嬸子一臉不滿地拉著金二哥道:“小哥,你這既然是做生意,哪有不把貨品準備充足的,咱們郡城這么多人家,你每天就弄這么一點東西來,哪里夠賣啊?!?/br> 金二哥能怎么辦,他也很無奈啊,只能耐著性子解釋:“不是我不想多拿點豆腐過來賣,實在這東西做起來十分的復雜,一天也做不了多少?!?/br> 見對方明顯不吃這一套,金二哥只能賠笑著道:“今天是沒有辦法了,明天我再想想辦法吧,看能不能再多弄兩板豆腐過來?!?/br> 嬸子語重心長道:“再多兩板也不夠賣啊,現在城西城東的人還不知道有豆腐這個東西呢,等他們知道了,要買豆腐的人只怕更多,別說兩板了,你就是再多做五板,六板,那也是賣得完的?!?/br> 金二哥干笑著摸了摸腦袋:“行,我回去想想辦法,盡量多做一點?!?/br> 好不容易打發走了這位難纏的嬸子,金二哥摸了摸懷里鼓鼓囊囊的錢袋,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然而就在金二哥彎腰收拾著攤位上的木筐準備回去的時候,一個男人急匆匆地跑了過來,一邊跑他還不忘一邊吆喝道:“小哥,賣豆腐的小哥,等一等!” 碼頭上只有金二哥一個人買豆腐,聽到呼喊,他連忙停了下來。 對方走近后連氣都沒有喘勻,就急匆匆道:“可算是趕上了,豆腐小哥,我是食味樓的管事?!?/br> 豆腐小哥?金二哥覺得這個稱呼怪怪的,不用食味樓郡城的人誰不知道啊,整個郡城最好的酒樓,里面隨隨便便一道菜,都得上百個大錢。 雖然不知道食味樓的管事叫住自己有什么事,但是金二哥還是恭恭敬敬地回道:“我姓金,不知道管事您叫住我是有什么事?” 管事也沒東拉西扯,開門見山道:“我們食味樓想從你這里訂豆腐,每天一板?!?/br> 后面食味樓的管事又和金二哥解釋了一下,這食味樓為什么會注意到金二哥賣的這豆腐。 事情還要從他今天賣出去的豆腐開始,有個買了豆腐的人是城中的富戶,和一日只吃兩餐的平民不一樣,對方不缺錢,嫌棄家里的廚子做飯味道不夠好,是以他是食味樓的???,中午也愛去食味樓吃上一點飯食。 今天也是巧了,他在碼頭上買到了豆腐,覺得這玩意兒稀罕,去食味樓的時候就帶上了。 又因為他到食味樓后正好不知道吃什么,想到金二哥說這豆腐涼拌著吃味道就很是不錯,正好食味樓的的秘制醬料在郡城也是頭一份的存在,他就把剛買來的豆腐交給了店里的活計,讓廚子幫著拌一拌。 最后這拌好的豆腐自然是不用說了,食味樓的醬料味道本來就好,這豆腐又是鮮美嫩滑,被食味樓的大廚簡單一處理,味道就已經好吃得不得了了。 作為一家酒樓,食味樓的掌柜和廚子對食材可以說是十分的敏.感了,這豆腐只需要簡單的拌一拌,味道就這么好了,完全可以作為食味樓的一道菜嘛。 之后就是食味樓的掌柜找到這位客人打聽豆腐的來路,聽說是碼頭上的一位小哥再賣后,他當即讓食味樓負責采買食材的管事過去采買了。 這豆腐味道不錯,聽說一塊豆腐才賣兩個大錢后,掌柜直接讓管事先多訂上一些。 也是不巧,管事的到碼頭后,遠遠地就看到金二哥在收攤了,只能急急忙忙的喊住了他。 管事的知道今天自己是買不到這豆腐了,只能先把后面的豆腐先預定上:“我們一次訂一板豆腐,這價格上可否能夠在優惠一些?!?/br> 金二哥有些意外,這食味樓的飯菜都這么貴了,兩個大錢一塊的豆腐,對方竟然還要討價還價? 金二哥想都沒想就搖了搖頭:“這豆腐的定價已經很便宜了,買多少都是這個,不瞞你說,因為這東西做起來麻煩,我們現在一日做出來的豆腐都還不夠賣呢?!?/br> 金二哥說的可是大實話,這豆腐現在本來就不夠賣,也不愁賣。 就算食味樓不每日訂著一板豆腐,金二哥帶來的豆腐也能賣得完。 兩個大錢一塊的豆腐,金二哥賣掉兩塊才能賺一個大錢,真還有什么少的余地?再少他就不用賺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