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門通古代 第112節
第一批的兩池子紙漿差不多做出來一百斤的草紙,林回星把所有的草紙破開后,按照約莫五斤一捆的重量,給村里二十幾戶人家都送了一捆去。 村里人也不是沒有推拒過,在他們心里,這可是六七個大錢一斤的東西。 林回星一臉無奈的勸道:“六七個大錢那是我們往外賣的價格,這草紙實際的價值,別人不知道,叔伯嬸子們還不知道嗎,只是點不值錢的秸稈樹皮罷了,你們拿著放心用?!?/br> 被林回星這么一點撥,村里人倒也反應過來了。 要是不去想這些草紙拿下山值多少錢,只看做這些草紙用了多少東西的話,他們就覺得這么一點東西犯不著和林郎君多推辭的了。 衛生紙這種東西吧,作為現代人居家必會囤的物資之一,自然有其不可舍棄的好處。 以前村里人并不覺得廁籌好用,但是當他們用過草紙后,才發現這玩意兒確實比廁籌好用了不知道多少倍。 親身試用過后,村里人對于這草紙的銷路就更加有信心了。 他們這種山里的村民,在用過草紙后都覺得不愿意再退回去繼續用廁籌了。 大家都已經想好了,大不了以后他們多上山剝背簍的樹皮,弄兩池子的紙漿做出來紙來自家留著用。 無非就是多耗費一些時間和氣力罷了,能讓一家人舒服一點,也是值得的。 村里的男人只覺得草紙比廁籌好用,村中的女眷卻是真真切切的的體會到了草紙的妙處。 以前女眷們來葵水的時候,只能在月事帶里裝上蘆葦花和草木灰使用。 草木灰易得,誰家灶臺下面都能扒拉出來一大簍。 用草木灰應付葵水,誰都不會心疼,草木灰吸水,弄臟后隨便扔掉就是是了。 唯一不方便的,大概就是之前大家用麻布縫制月事帶,手工編織的麻布經緯線之間縫隙很大,草木灰裝在里面并不穩當,經常會把人身下弄得很臟。 后來村里的女眷從林回星那里買了棉布后,大多都用棉布做了月事帶。 棉布比麻布厚實,草木灰裝在里面沒有麻布那么容易往外跑,但是多多少少還是有一點。 現在村里的女眷發現草紙也很吸水,這草紙裁成長條后塞到月事帶里,完全能夠替代草木灰。 只要勤換,能完美的保證身上清爽干凈。 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和草木灰相比,用草紙應付葵水成本太高了, 這要是葵水的量大一些,亦或者日子長一些的,一個月光是在這一件事情,就要用掉兩三斤草紙了。 也就是上梁溝的村民自己會做草紙,這要是換成山下條件一般的人家,肯定是舍不得家中女眷在葵水這種小事上損耗如此多的銀錢的。 上梁溝的男人也不是沒有覺得家里的女眷這樣用草紙太過拋灑,不過沒辦法,現在村里的女眷人手一副繡活,這可是兩三兩銀子的進項。 有了這個進項后,現在女眷們的腰桿挺得可直了,說話也硬氣。 比如蘇豐寶的媳婦,本來就是一個性子潑辣的,聽自己男人在那里嘀嘀咕咕的,當即就柳眉一豎:“你再在那里嘟囔,你說我怎么找了你這么個不知道心疼自己媳婦兒的男人?!?/br> “不過就是一點草紙罷了,多弄點秸稈樹皮就做出來了,又用不著你花一個大子買,我這自己還掙著錢呢,再說了,等到以后咱們自家做草紙的時候,我不也得去幫忙,就這樣我用點草紙你都舍不得?” 蘇豐寶的媳婦兒越數落越氣,覺得自家男人是一點都不心疼自己,她進門晚,之前林郎君賣布的時候她婆家那會兒條件還不好,就只買了一匹布,在她嫁過來之前,那一匹棉布都已經做成衣裳穿在婆家人的身上了。 她出門子之前家里條件也不錯,穿的用的在娘家的村里就沒比其他姑娘差過,倒是和蘇豐寶成親后,村里的女眷大多都能用棉布做月事帶,就她還用著麻布。 現在只不過用了幾張草紙,蘇豐寶就老大不愿意,想到自己進門后每天睜開眼睛就開始做繡活,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都在忙活,現在用點草紙還要被人挑理了。 蘇豐寶雖然心疼銀子,但是他也不是不疼媳婦啊。 主要是這男人,本來就很難理解來葵水這件事情對女人來說有多不方便,他心疼銀錢,所以才念叨了幾句。 蘇豐寶覺得自己成委屈了,畢竟他只是嘟囔了幾句,也沒說不讓媳婦兒繼續用。 然而來了葵水的女人情緒波動本來就大,更別說蘇豐寶的媳婦兒打心里覺得委屈了。 最后的結果就是之后連著好幾天,蘇豐寶都沒能再和媳婦睡在一張席子上過不說,對方也沒正眼看過他一眼。 好在蘇豐寶知錯能改,在腌料池空出來后,連忙在自家那兩口腌料池里把稻草給泡上了。 等到草紙做好后,蘇豐寶先往他們小兩口的房間里放了二三十斤的草紙,并且十分豪爽地讓自家媳婦兒隨便用。 等蘇豐寶這邊費了好一番功夫哄好了自家媳婦兒后,林回星那邊的草紙也做得差不多。 主要是大家都急著想趕緊做自家的那份草紙,所以但凡有空的,都整日泡在這邊, 蒸煮稻草的兩口大灶這十來天都沒有斷過火。 搗紙漿和抄紙的人也沒歇過,平均一天蒸煮四個腌料池浸泡好的稻草,這速度可不就快起來了嗎。 第121章 雖然村里人一直沒有耽擱草紙的生產, 但是林回星是一個人做完了造紙的所有步驟的,他知道大家造紙的速度還是卡在了鐵鍋不夠,以及搗紙漿效率低下的兩個步驟上。 趁著現在地里也沒有太多的活計, 林回星準備抽空回現代一趟。 找一找水錐的資料, 順便再采買幾口大鐵鍋。 永國鐵器價格高昂,現代因為冶煉技術的提升, 那鐵鍋都是用精鐵鑄造的。 和永國的鐵器相比, 現代的鐵鍋厚度更薄,導熱更快,耐用性也不差。 回到現代后,林回星直接開車去了南縣。 鎮上倒是有一家做了很多年生意的鐵匠鋪,不過鐵匠鋪的老板算是林回星的姑爹,他這次要買的鐵鍋數量不少, 解釋不清楚用途,他也不能去照顧熟人生意。 雖然現在林回星的賬戶上已經有了一大筆錢, 但是像現在這樣直接的采買, 他還是更習慣用現金。 主要是他之前賣黃金換來的現金實在太多了, 和銀行賬戶上那些有正經來路的錢相比, 他還是應該盡可能的先想辦法把這些不太好存到銀行里去的現金給花掉。 南縣有好幾家鐵匠鋪,什么張記、劉記、李記, 林回星每家店都看了看, 最后找了鐵鍋最厚的張記下單。 畢竟這鐵鍋拿回上梁溝, 村里只要不農忙,那肯定是要日日開火造紙的。 永國鐵器貴,這么大一口鐵鍋林回星也不可能賣得太便宜。 他之前給姚家買的那一口鐵釜都好幾兩銀子, 這鐵鍋用鐵量也有五六十斤了,還都是現代的精鐵。 林回星覺得這樣一口鐵鍋, 自己怎么著都要賣個五兩銀子。 對于上梁溝的人來說,要讓他們花五兩銀子來買一口鐵鍋,這和要他們的命差不多。 要是鐵鍋太薄,用上兩年就破了,那更是一件足夠擊垮一家人的大事情。 林回星已經想明白了,在買質量好的鐵鍋的同時,他還可以把鐵鍋賒給大家用,或者在幾年之內給清鐵鍋的錢,或者做好草紙后多分給他一些,總之兩種法子他都能接受。 直徑一米三的大鐵鍋,因為用料實在,價格也不低。 哪怕林回星一下子買了十口鐵鍋,十把柴刀、五把菜刀、五把鋤頭,老板也沒給他優惠太多。 “你要的是加厚款,這鍋造價高,我這邊最低能給到你五百一口,這些菜刀和農具我給你算便宜,你一共給我五千三就行了?!?/br> 這個價格確實不便宜,但是林回星摸了摸鐵鍋的鍋壁,沖著這足有兩厘米厚的鍋壁,他倒覺得這錢花得也挺值的。 不過買東西嘛,討價還價肯定還是要的,林回星開口道:“五千三沒有問題,不過你得再送我兩把柴刀?!?/br> 現在村里多了用刀切碎造紙材料的活,上梁溝雖然有二十七戶人家,但是有菜刀和菜刀的人家連兩位數都沒有。 村里大部分的村民平常切菜、割稻谷用的還是從小溪里撿來的蚌殼。 林回星這會兒多買點刀具回去,村里人要是舍不得花錢買,還可以用做好的草紙和他換。 上梁溝的村民雖然吝嗇錢財,但是對于自己的人力,那是一點都不珍惜。 林回星討價還價的功力明顯還不夠火候,他這話一出,農具店的老板想都沒想就點頭道:“可以,我再送你兩把柴刀?!?/br> “我這里的刀具你就放心用吧,質量好著呢,只要你不故意往石頭上砍,用上個三五年都不帶卷邊的,我再送了幾塊磨刀石,覺得刀鈍了你就自己摸一摸?!?/br> 見老板答應得這么爽快,林回星心里不由得懊悔了起來——遭了,還價還少了,應該再多要一點贈品的。 懊悔歸懊悔,談好了的生意總不能反悔,林回星只能從背包里數了五千三百塊現金出來。 做成了這么大一單生意,老板也很高興,招呼著店里的兩個學徒工幫林回星把東西搬后備箱里去。 鐵鍋直徑不小,林回星還得把后排的座位折疊起來才能放住這些鐵鍋。 六百來斤的重量把車子的后輪胎都壓了下去。 就在林回星關了后備箱,準備打道回府的時候,農具店的老板在他身邊接了一個電話。 林回星距離有點遠,沒有聽清楚電話那邊的人說了什么,不過老板掛了電話后就對身旁一位學徒道:“孤兒院那邊要五把鋤頭,你沒事給送一趟?!?/br> 這話落到林回星耳朵里,倒是讓他愣了愣,他有些意外:“我們南縣還有孤兒院呢?” 不怪林回星意外,主要是南縣并不大,就這么一個常住人口不到十萬人的小縣城,竟然還有孤兒院? 現在可都二十一世紀了,又不是七八十年代,一般人生了孩子,不都是如珠如寶的養著的,誰還舍得把孩子給扔掉? 老板聽林回星這么問也沒覺得意外,畢竟南縣的孤兒院地勢太偏了,要不是經常在縣里住著的人,還真不知道有這么一個地方。 而林回星一下子買了這么多農具,想來是住在村里的。 老板心里猜測著,嘴上倒是沒忘記給林回星解惑:“有啊,就在城南,規模不大,院里養了二十幾個小孩,唉,殘的殘病的病,就靠著政府補貼和好心人捐款,條件不太好,院長帶著人在附近開了地種點菜和糧食,偶爾會在我這里買點工具?!?/br> 其實這些年國家在居民福利這一塊是越做越好了,給孤兒的補貼差不多也能勉強基本的生活標準。 不過是孤兒院里的那些孩子大多都有殘疾或者病痛,所以孤兒院的條件才那么困難。 說來也是巧了,在收到賣玉璧的那筆錢后,林回星一直想要拿一部分錢出來做善事,這也是他之前存錢只存了五千萬的原因之一。 不過做慈善這種事情,隨便在網上找個慈善機構捐款肯定是不適合的,畢竟這些年年都有這方面的丑聞報出來。 林回星可不想自己的善款變成某些人享樂的資本,原本他是打算回頭得空了仔細篩選一下的。 這會兒聽老板說完孤兒院的情況后,林回星倒是覺得孤兒院是一個很合適的選擇。 這些錢林回星得來也算容易,拿一部分出來做慈善也算是回饋社會了,他也不會因此生出什么不舍的情緒 。 作為一個低物欲的人,身價千萬和一萬對于林回星的生活來說改變并不大。 有錢后他有沒有那些驕奢yin逸的消費需求,他孑然一身,對豪車豪宅沒什么執念,對奢侈品也沒什么追求。 林回星唯一的愛好就是口腹之欲,不過他以前也沒吃個什么了不起的美食,就鎮上那些熟食鋪,小炒店里的食物,他吃著都覺得不錯。 “我之前竟然不知道?!绷只匦屈c了點頭頭,隨后又扭頭對要送農具過去的小哥道:“我能和你一起過去嗎,我想過去看一看?!?/br> 小哥自然不會拒絕,帶上農具后他騎著電瓶車在前面給林回星帶路。 這些年城市發展飛快,南縣也不例外,林回星平常在縣城的活動范圍都在城東這邊,倒是很少往城南區,只知道那邊是老城區。 和城東這邊的高樓大廈相比,城南那邊還有很多的老房子,基本都是兩層小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