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門通古代 第101節
有的人就回娘家摘,村里的女眷大部分都是附近幾個村子里嫁過來的,這蕨菜、筍子、蘑菇附近幾個村子的山上也有。 他們回了娘家后都不用按照林回星開的價格給,這做好的菜干一個大錢一斤都多的是人愿意賣。 對于這深山里其他幾個村子的村民而已,這野菜就是不值錢的東西,現在能夠用這些滿山都是東西換來一些錢,那有何不可呢。 這曬蕨菜好筍干又不麻煩,野菜摘回來過一遍沸水,找個地方掛起來,晾幾天就成了。 ——就問這錢和撿來的又什么區別? 這些事情林回星也聽人說起過,不說遠的,就他知道的,蘇大貴家里的兩個兒媳婦就在讓娘家人幫著做菜干。 蘇應勝是個實心眼,昨天還抽空拉著林回星問過,問他媳婦這樣做行不行。 對于林回星來說,只要是菜干,他拿到現代去都能賣掉,至于這菜干是上梁溝的村民還是其他村民做的,并沒有什么區別。 至于村里的女眷們是不是把娘家的菜干低價收來在他這里高價賣,也是別人的家事,他作為一個賺差價的中間是商,還能管得了別人的家事? 總之季娥和蘇大榮都很堅持,最后林回星也只能同意賣出一架繡架給蘇家十個大錢的報酬。 相應的,之后蘇大榮做的凳子,林回星就只幫忙不分錢了。 還別說,林回星之前和秦輝做慣了大生意,現在做著著一臺才只賣一百個大錢的繡架也很是起勁。 林回星腦筋靈活,小小一臺繡架,他也和蘇大榮搞起了分工合作,流水線生產。 蘇大榮手巧,就只做榫卯結構,林回星就負責鋸木條,修木條。 圓棍不好做,林回星嘗試了一下,把木棍換成方木條效果也是一樣的,他索性就不去多費那個功夫了。 流水線作業后,蘇大榮和林回星做起繡架來速度也是飛快。 等到傍晚組裝把各個部位的零件裝好后,他們這一天竟然做了九臺繡架,連帶著還修出了不少的木條。 晚上在蘇家吃飯的時候,林回星開口道:“現在繡架是做好一批了,明天我去村里問一問,看哪些嬸子有意向要賣?!?/br> 季娥聞言大手一揮道:“哪用這么麻煩了,明天我把繡架扛著去你卓嬸子家做做繡活,你們這繡架指定就不愁賣了?!?/br> 蘇大貴家里三個女眷都在做繡活,家里也不缺買繡架的三百個大錢,季娥有信心,自己明天走上這么一趟,至少能賣出三臺繡架。 王甜杏和蘇大壯家的王蕎娘關系不是很親近嗎,平常她還總過去找王蕎娘在一起做繡活。 蘇大壯家在村口,回頭王甜杏買了繡架后往蘇大壯家一走,半個村子的人都能看到繡架的樣子。 到時候都不用林回星他們滿村吆喝,村里那些見識過這繡架的方便之處的女眷自己就知道找上門來問。 對于季娥的想法,林回星是佩服得直豎大拇指:“嬸子,你腦袋轉得也太快了,要我說就是可惜了你住在山里,你這要住在縣城或者郡城,靠著你的這個腦袋瓜,不管做點什么生意都能掙錢?!?/br> 是人都愛聽人夸獎,季娥也不例外,被林回星這么一夸,她臉上也帶上了兩分春風得意的意味。 倒是蘇大榮,聞言有些酸溜溜的潑冷水道:“這做生意都是要本錢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br> 饒是季娥已經習慣了蘇大榮的說話方式,這會兒心里也有點不痛快了。 季娥不想在這個時候和自家男人生悶氣,只能當沒聽到蘇大榮的話一般,扭頭提醒林回星道:“要我說你們也不能只做繡架,明天還得把我們坐的這種寬凳子也加緊幾根出來,別人家把繡架買回去后,還沒有合適的凳子坐?!?/br> 林回星連連點頭:“嬸子考慮得周全,明天我就自己做繡架了,讓榮叔騰出手來做凳子?!?/br> 這凳子做起來比繡架可要簡單多了,也不需要螺栓這樣的零件,對于凳子的價格,蘇大榮想得的是不能太高了:“我覺得一根凳子賣十個大錢就差不多了?!?/br> 接觸木工活以來,蘇大榮做得最多的就是凳子,要只做凳子的話,他的速度也不會比作繡架慢。 要不是這些木材從山下砍下來頗費了一些力,蘇大榮連十個大錢一根的凳子賣著都覺得虧心。 蘇大榮自己的東西,他想賣多少錢都是他的自由,林回星自然不能多說什么。 商量好明天各自要做的事情后,林回星吃完飯也沒多耽擱,趁著天還沒有徹底黑下來趕緊回了家。 蘇家季娥和蘇云嬌收拾好碗筷后,點著油燈繼續做繡活。 趁著屋里有燈光,蘇大榮也沒急著回房間休息,而是拿了木條坐在遠處慢慢給木條挖著孔。 整個蘇家就只有蘇應文年紀小,習慣了早睡后吃晚飯躺在床上翻來覆去一會兒后,就閉著眼睛睡著了。 林回星走了,季娥說話也沒了顧忌,這會兒她一邊做著繡活,還能抽空問蘇大榮:“咱們閨女的事情,你和小林說了嗎?!?/br> 聽妻子說起這個,蘇大榮就覺得頭疼:“還沒呢,這種事情也不能直接說,要是弄不好,以后再見面都覺得抹不開臉,得等我找機會旁敲側擊的說?!?/br> 原本事關女兒的親事,一般的父母都得避開女兒說,奈何蘇家就這么一盞油燈,加上蘇云嬌作為當事人又自己挑破了窗戶紙,蘇大榮他們想避著她說這些都覺得沒有必要。 事實上蘇云嬌也確實沒因為父母的話而覺得窘迫,要說昨天晚上她還是有些覺得不好意思的,經過一天的消化后,她現在就是一個破罐子破摔的心態了。 橫豎事情都已經挑明了,在阿翁和阿娘的眼里,她已經是個膽子大到能把喜歡中意掛在嘴邊的女孩子,現在再來做出羞澀的樣子也沒多大的意義。 雖然蘇云嬌是這么說服自己的,但是燈光下她緋紅的耳朵還是證明她的內心遠沒有她面上顯露出來的這么淡定。 而蘇大榮和季娥,說話的時候都專注著自己手里的活計,就更加沒有注意到自家女兒不小心顯露出的那點小女兒家作態了。 這邊林回星都走進自家院子了,卻一連打了兩個噴嚏,他緊了緊身上的單衣,有些后知后覺的想:該不會是今天做繡架的時候出了汗,被風一吹受了涼吧? 林回星抬手摸了摸自己的額頭,雖然還沒發燒,但是他到底是不放心,回到房間后就從床下的箱子里摸了一包感冒靈出來。 就著暖壺里的溫水把藥泡開喝下后,林回星想著至今為止一只都沒有賣出去的暖壺,十分心酸地寬慰自己: 算了,雖然暖壺沒有賣出去,但是他至少方便了自己。 作為一個單身漢,現在他隨時都有熱水喝了,這是一件多么值得高興的事情。 季娥是個極其有效率的人,她把賣繡架的事情裝在心里,第二天一早早飯都只草草地吃了一口,就一手扛著卷好繡活的繡架,一手端著裝針線剪刀的簸籮去找卓宜了。 第108章 季娥為了賣貨可以說是起了個大早了, 她到自家大伯哥家里的時候,蘇大貴一家還捧著飯碗在吃飯呢。 說來也是巧了,蘇大貴他們今天的早食正是從林回星那里打包回來的湯圓。 蘇大貴家里人口多, 之前打包飯菜的時候林回星再三勸他們多拿一點, 他就一個人,剩得太多了也是浪費。 卓宜裝了滿滿一大罐子的湯圓回來, 用麻繩綁在陶罐的罐口后放在了井里儲存, 放到今天早上吃也沒有變味。 不過這也是最后一頓了,看到季娥過來,卓宜連忙放下手里的陶碗迎了出去:“兄弟媳婦,你這會兒怎么過來了,吃飯了沒有,沒吃就再吃一點, 我去給你拿碗筷?!?/br> 作為妯娌,卓宜和季娥因為年輕時婆婆不做人, 沒分家的時候, 兩人頗有點同仇敵愾的意思, 后來分家后因為兩家的男人感情好, 她們的關系也一直不錯,沒吵過嘴, 也沒紅過臉。 饒是季娥之前因為大伯哥家日子比自家過得好有些紅眼, 但是她最多也就在心里發散一下不滿, 面上卻是從來都沒有表現出來過。 見卓宜抬腳就要往灶屋走,季娥連忙出聲阻止:“吃了,嫂子你別管我, 我就是看著今天日頭不錯,想著過來和你一起做做繡活, 聊聊閑篇?!?/br> 之前卓宜偶爾也要去蘇家找季娥一起做繡活的,沒辦法,她家里雖然有兩個兒媳婦,但是她們嫌和她這個婆婆在一起做繡活連閑聊都得注意不說錯話,所以她們白天都不愛在家里待著,一般情況下都是拿著繡活去交好的小姐妹家里一起做。 在這方面卓宜還是很寬容的,只要兩個兒媳婦每天都有好好地做繡活,她也不會把她們拘在家里。 都是從小媳婦熬過來的,因為自己有個愛折騰人的婆婆,年輕時吃過不少的苦頭,以己度人,卓宜就不會磋磨兒媳婦。 聽了季娥的話,卓宜也沒有多想,重新端起了案幾上的飯碗吃了起來:“行,你先坐著,我吃完就來?!?/br> 至于吃完飯后收拾碗筷這些事情,卓宜又兩個兒媳婦呢,這種小事情自然輪不到她做。 蘇大貴家里吃飯還是用的案幾,就兩根長案幾,根本不夠一大家子人坐在案幾前面吃的。 這會兒蘇家的男丁連帶著卓宜這個婆婆是跪坐在案幾前面吃飯的,王甜杏和王青桃這兩個小媳婦,就只能直接端著碗坐在堂屋的草席上吃,想夾口菜都得把胳膊伸得老長才行。 之前蘇大貴在林回星那里見過桌子和凳子的好處后,也找過蘇大榮,讓他幫自己做一套。 自家的兄長都開口了,蘇大榮自然是不會拒絕的,不過后面他一直忙著地里的活,暫時還沒有抽出空來。 現在蘇大榮手邊又多了個做繡架和凳子的活,得等他把手邊的活計做完后,才能騰出手來給兄長做家具了。 季娥也是在院子里放下繡架后,才想起自己忘記帶坐的凳子了,趁著卓宜還在吃飯,她又放下手里的東西回家取了凳子。 季娥回來的時候,卓宜吃好飯了,正湊在她擺好的繡架前面東摸一下,西摸一下。 潛在的買家已經表現出了興趣,季娥連手里的凳子都沒來得及放下,就連忙開口講解道: “這是小林從山下帶回來的,說是山下繡莊里的繡娘都是用繡架和繡繃做繡活的,能加快速度來著?!?/br> 卓宜做了這么久的繡活,只看一眼就能知道這繡架的號,她摸著繡架愛不釋手道:“這倒是個好物件,就是不知道林郎君哪里還有沒有多的?!?/br> 話問出口的時候,其實卓宜心里就已經有數了。 既然昨天林回星賣東西的時候沒有把這繡架擺出來,就證明這東西沒有多的。 可能這繡架就是林回星特意給季娥和蘇云嬌兩母女捎帶回來的。 林回星對蘇家人有多好,這一點不用別人說,整個上梁溝的人都知道。 季娥聞言忙道:“有的,林郎君從山下買了零件回來,帶著我家那口子做了不少,說賣一百個大錢一架,我家院子里已經做好好幾架了?!?/br> 卓宜又不傻,要說這個時候她還不知道季娥今天過來時為什么的是不可能的。 她了季娥一眼,似笑非笑道:“那可正好,一百個大錢倒是不算特別的貴?!?/br> 有兩錢銀子一盞的油燈在前,這會兒卓宜確實覺得一百個大錢一架的繡架還算是物美價廉。 卓宜有兩個已經成家的兒子了,這會兒她既然知道繡架的好了,自然得趕緊下手了。 沒聽季娥說的嗎,現在是只做出來了幾臺繡架,要是不趕緊下手,說不定就搶不過村里其他的娘兒們了。 卓宜起身去房里取了三串銅錢。 家里的銅錢卓宜隔一段時間就會輸一遍,滿了一百個銅錢她就會用麻繩串起來,這會兒都不用數,三串銅錢就是三百個大錢。 見卓宜已經看穿了自己的目的,季娥也懶得掩飾了,她在院子里扯著嗓子提醒:“還有這配套凳子呢,這凳子賣十個大錢一根?!?/br> 卓宜在房間里聽著差點都氣笑了,不過她想了想,還是又從裝錢的陶罐里面另外數了三十個大錢出來。 用棉布帕子把所有的銅錢包起來后,卓宜從房間出來后直接把這一包銅錢塞到了大兒子蘇應平的懷里:“你們兩個拿著這些錢去你叔父家一趟,買三臺繡架,三根凳子回來?!?/br> 這要是放在以前,卓宜肯定是舍不得一下子花掉這么多銀錢的,不過她想了想自己和兩個兒媳婦手里的繡活做完后家里的進賬,那點不舍也就不算什么了。 卓宜是管家的,蘇應平拿到錢后也沒問為什么了,抬手把嘴巴一抹就要去買繡架了。 蘇應勝吃飯動作慢,見兄長已經走了,他急急忙忙地把碗里剩下的幾個湯圓一起倒進嘴巴里吃了,一邊嚼著嘴里的湯圓,一邊腳步不停地追了上去。 王青桃和王甜杏看著自家男人的離開的背影,心里都很高興。 能有能做繡活更加省力的工具用,她們自然是高興的。 按照家里的規矩,她們越早把繡活做好交上去,就能越早地拿到自己的那一份私房銀子。 蘇應平兩兄弟到的時候,蘇大榮和林回星已經在院子里面忙活開了。 做出多余的繡架后,蘇云嬌今天也用上了繡架,這會兒看到兩個堂兄過來,想到自家阿娘早早地就出了門,不用張嘴問她就知道堂兄們的來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