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門通古代 第99節
當時季娥只奇怪這圓圓一根的東西挺好看的,紅色的外殼,上面印著顏色妍麗的各種花卉,讓她忍不住多看了兩眼。 林回星指著地上的兩只暖壺講解道:“這暖壺也是海外的東西,外面是鐵殼子,里面能給熱水保溫,就算是冬天,頭天晚上灌進去的開水,等到第二天上午都還是溫熱的?!?/br> 煤油燈的滯銷大大的打擊了林回星的積極性。 之前他只想著從村里人手里回攏銀錢,也覺得這段時間大家都賺了一些錢,村里能夠拿的出二錢銀子的家庭也不少。 然而林回星忽略了華夏人從古至今的節儉美德,村里人窮怕了,現在好不容易手里能夠有點錢了,那都是恨不得一個子掰成兩半花,平常讓他們拿幾個大錢出來買rou吃都舍不得,就更別說讓他們一下子拿出這么多錢銀錢出來買燈買暖壺了。 大家也都知道這是好東西,林回星賣他們二錢銀子絕對不算貴,但是這錢留在他們手里以后說不定是能派上大用場的。 油燈昏暗一點,冬天喝點冷水又怎么了,他們這么多年都是這么過來的,以前大家還舍不得用油燈,喝的水也都是生水,現在的日子不比以前好過? 像油燈和暖壺這種金貴的東西,就不是他們這種平頭老百姓所能夠承擔得起的。 對此林回星也很無奈,他總不能為了賣貨去勸說花錢,做生意嘛,就講究個你情我愿,賣出去他也不能強求,實在不行他就只能帶著這些東西去青山郡了。 想來秦輝對這油燈和暖壺應該是有興趣的,就這么跑一趟,這些東西還能賣出比兩錢銀子高不知道多少倍的價格,細算下來倒也不虧,就是路上要折騰一點罷了。 交代完所有商品的價格后,林回星就扛著鋤頭下地去了。 季娥扭頭見自家女兒手里攥著兩根發繩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什么,在心里默默地嘆了一口氣后,她才出聲催促道:“今天下午我就在這里守著了,你回去幫我把繡活拿過來……” 說完季娥想到什么似的,又改口道:“算了,還是我自己去拿吧,你先在這里守著?!?/br> 丟下這么一句話后,季娥就丟下蘇云嬌急匆匆地回家了。 到家后季娥先是給家里的兔子和鵝喂了草。 之前大家地里都沒有種東西的時候,村里的雞和鵝大家都是散著的,這會兒地里多了豆苗,粟米這些,怕自家的鵝跑出去禍禍了別人地里的莊稼,季娥就把家里的鵝在屋后圈了起來。 說來了林回星和蘇大榮兩人已經說過好幾次,要抽空把家里的公兔子和公鵝殺掉一些,減少蘇家人割草的壓力,但是因為一直忙著其他的事情,倒是一直都沒有殺成。 取了卷成一卷的繡活和針線簸籮后,季娥想了想,還是鉆進房間拿了兩錢碎銀子并三十個銅板。 出門的時候季娥還不忘從灶屋拿了一個空瓦罐。 這些東西等會兒都是用得著的。 季娥取了東西回來后,林家的院子里已經聚了不少的女眷了。 王甜杏和王青桃站在最里面,王甜杏身邊還跟了一個王蕎娘。 王甜杏性格比較外向,她阿翁是家中的幺兒,得她祖父祖母看重,她雖然是女娘,在娘家的時候卻也沒受過什么苛待。 王蕎娘因為常年被后娘打罵,哪怕成親后丈夫公婆對她都很不錯,她的性格也還是沒能改變過來。 今天蘇大壯的祖母聽說林郎君帶了好看的發繩回來,給家里的兩個孫媳婦都塞了五個大錢,讓她們過去挑一挑。 五個大錢在上梁溝也不是一個小數目了,至少王蕎娘長到這么大,在成親之前,手里是一個銅板都沒有摸過的。 和蘇大壯成親后,蘇大壯疼媳婦,把自己攢下來的私房錢都給了她,雖然數額不多,也有兩百多個,這對她來說就是很大一筆數目了。 這會兒王甜杏從桌子上拿起一個發圈就放在王蕎娘頭上比劃:“蕎娘,這個黃色的發繩好,你皮膚白,這個顏色襯你?!?/br> 王蕎娘看著王甜杏手里的發繩,要說不喜歡自然是不可能的,她湊到好友耳邊小聲道:“好看是好看,但這價格委實是太貴了一些?!?/br> 第106章 對于王蕎娘來說, 要讓她花上十個大錢買上這么小的一個發繩,她多多少少還是有些舍不得的。 和她一比,王甜杏就要想得開一些了:“貴什么貴, 一分價錢一分貨, 你看看著發繩上的絹花,看看這花上的珍珠, 要不是林郎君厚道, 你去山下花十個大錢能買到這么好看的發繩?” 王蕎娘常年從繡莊里接活出來做,自然知道這發繩所用的材料價格都不便宜,不過到底是要十個大錢呢。 她活了十幾年,還沒有自己花過這么多錢,所以臉上多少是有些猶豫的。 王甜杏見王蕎娘猶猶豫豫的,她性子急, 趕忙勸道:“這有什么舍不得的,你看看每天點著油燈做繡活 , 不知道掙了多少個十個大錢了, 就買一根發繩而已, 有啥好猶豫的?!?/br> 不是王甜杏說, 整個上梁溝,就屬王蕎娘婆家和她婆家做起繡活來最賣力了。 白天她們這些女眷整日低著頭做繡活不說, 天黑了還要點著燈再繡上一個時辰。 王甜杏心疼自己, 這段時間做繡活做得她腰酸背痛眼睛花。 她心里本來就有怨氣, 也就是今天聽說林郎君這里有女眷戴的頭繩時,她婆婆十分大方地給她們一人塞了二十個大錢,讓她心里的怨氣稍微消散了一些。 說到底家里的老人節儉, 把錢看的比命還重,也是為了他們這些小輩考慮。 蘇大貴和卓宜都不是那種偏心的人, 為了兩個兒子以后不為家里這點銀錢鬧矛盾,他們平常在家里都會特別注意把水端平,暫時是沒出現厚此薄彼的事情來。 說起來卓宜今天之所以這么大方,還是因為昨天林回星說了他那油燈價格的原因,她想著林回星每次帶回來的東西價格都不便宜。 既然這油燈都要賣兩錢銀子了,那這發繩的價格恐怕也便宜不到哪里去,她也不想當個對著兒媳婦摳摳搜搜的婆婆,這種事情也是難得碰上一回,索性就大方一些,還能讓兩個兒媳婦念著她的好。 出門時婆母給了錢,王甜杏還從她們二房的私房錢里拿了一串銅板過來,這會兒她荷包里銅板充足,說起話來也有底氣:“你是不是沒帶夠錢,要是沒帶夠,我先給你墊上?!?/br> 王蕎娘捏著自己的荷包小聲道:“夠的,我出門的時候也帶了錢的?!?/br> 其實并不是王蕎娘自己帶的,而是她男人蘇大壯硬塞給她的,讓她看到有喜歡的東西就多買一些。 才成親沒多久的小夫妻,正是蜜里調油的時候,蘇大壯只生怕自家媳婦舍不得花錢,被村里其他小媳婦給比下去了。 想著出門時男人的叮囑,加上王甜杏的勸說,最后王蕎娘還是狠了狠心買下了那根黃色絹花的發繩。 數著荷包里剩下的銅板,王蕎娘還沒忘幫自家婆母買了兩根黑色的發圈。 林郎君買的東西確實都很好,那油燈和暖壺大家雖然舍不得賣,也忍不住湊上去摸一摸,看一看。 王甜杏看著那在陽光下更加晶瑩剔透的油燈,發下宏愿:“等到我把手里的繡活做完后,怎么的也得買上這么一盞油燈?!?/br> 王甜杏這話一出,引來不少看熱鬧的女眷附和。 不管這些人有錢后是不是真的想買這油燈,至少現在這五個大錢一筒的燈油蘇云嬌沒少賣。 想到林回星的叮囑,蘇云嬌每給村里的嬸子們打一筒燈油,就得特意叮囑一遍:“這燈油只能用來照明,可不能用來炒菜吃,吃了是要毒死人的?!?/br> 作為石油的衍生品,林回星也不知道這誤食煤油后會不會有生命危險,反正他看新聞還有異食癖喝煤油的,當時他也是大感震驚。 怕上梁溝的人會因為缺油而把這煤油拿來炒菜吃,所以他干脆就把后果往嚴重了說。 買了燈油的嬸子把油罐往鼻子前面湊了湊,皺著眉道:“這油聞著味道就沖,就算你不說,應該也沒人會拿來炒菜吃?!?/br> 能吃的葷油聞著多香啊,這燈油聞著味道就不對,但凡是心細一點的,就不會拿去炒菜吃。 蘇云嬌笑道:“那也得說一下,嬸子們拿回去后可得把這油罐子放在高一點的地方,或者和家里的孩子說清楚,別讓他們不小心吃了?!?/br> 嬸子們一想也是,她們這些大人知道好歹,肯定是不會吃這玩意兒的,家里的那些個小饞貓就不一樣了,平常家里煉點葷油,他們今天掏一指頭,明天掏一指頭的,饞得不得了,確實得多叮囑兩句,別回頭把人給吃壞了。 雖說現在家家戶戶孩子都生的多,但是能把孩子養住也不容易,誰都不會拿自家孩子的性命去開玩笑。 蘇云嬌和季娥在小院里賣貨賣的火熱的時候,林回星也扛著鋤頭到了紅薯地了。 之前種下去的紅薯已經長出嫩莖了,林回星下地翻看了一下,現在紅薯藤還只有小孩手臂長,看著秧子還是嫩了一些,要移栽至少還得等上一個星期。 倒是之前種下去的玉米長勢良好,現在玉米苗已經有十來厘米高了。 西瓜地和甜瓜地的瓜苗長得也不錯,已經長出兩三片葉子了。 來都來了,林回星索性把地里的雜草給順帶拔了。 昨天蘇大壯他們幫他把玉米地的雜草給拔了,西瓜地倒是沒有來。 想著瓜苗開花時還得追肥,兩個漚肥坑里的糞便都不太夠了,林回星又回家擔上竹筐去了馬婆婆家里。 給馬婆婆一家送飯食的時候,林回星還能順便把馬婆婆家里積攢下來的羊糞球給擔到漚肥坑里漚上。 自從知道林回星要羊糞后,馬婆婆的孫子孫女出門放養的時候,還會順便跨上一個小籃子,把外面的羊糞收集起來。 不得不說,雖然林回星一年只給馬婆婆兩百斤大米,對方幫他養羊還是養得很盡心的。 對于祖孫三人來說,養羊這個活是他們一家能夠填飽肚子的機會,務必要做到盡善盡美才行。 加上林回星與人為善,上梁溝的人都愿意幫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幫著林回星養牛和騾子的三家人,都不用他提,他們家里的人每隔幾天都會把收集到一起的糞幫他擔去倒在漚肥坑里。 因為這兩頭牛,今年上梁溝的村民春播可省了不少的事。 有林回星從現代帶過來的木犁做樣品,蘇大榮拿著家里的木料趕工另外又做出了一架木犁,兩頭牛齊上陣。 蘇大貴他們幾家人的旱地翻完之后,村里其他人家多多少少也享受到了一些便利。 現在上梁溝的春播基本已經完成了,就只有按照林回星的方法育的秧苗,還沒開始插秧。 田里的秧苗林回星也是去看過的,已經長了他手指出了,這種時候的秧苗已經扎下根了,晚上不用蓋草片保溫了。 按照秧苗現在的長勢,再有個二十天,差不多就能開始插秧了。 隨著村里那些拋灑稻種的人家田里的稻谷開始發芽后,大家也發現了,雖然是差不多的時間種下的,但是按照林回星的法子育苗的秧苗明顯長得更加壯實。 這讓大家對育苗插秧的法子多了一點信心,之前已經播種過稻種的人家已經開始琢磨起來了,想等到大家插秧后看看有沒有多出來的秧苗,要是有的話,他們還可以把長勢稀疏的地方補栽上一些秧苗。 說來說去都是為了地里的出息能夠更加高一些,也沒有什么抹不開面子的。 今年是來不及了,等到秋收后,要是林回星這法子種出來的稻谷產量確實要高一些,那明年都不用他費力游說了,村里人肯定人人都會學著他的方式育秧苗了。 來回折騰了幾趟后,地里的事情就忙得差不多了。 這是林回星第一次種這么多的東西,也是他第一次有這么強烈的成就感。 已經開花的辣椒、西紅柿、黃瓜,已經能吃了的小白菜…… 這都是土地不會辜負農民的證明。 雖然家里還有不少的剩菜,但是林回星還是從菜地里扯了一大把小白菜。 這一片小白菜林回星播種的時候撒得太密了,這會兒不間掉一些苗的話,后期肯定會影響長勢。 間掉的苗林回星正好帶回去今天晚上加個菜。 林回星回家的時候,院子里除了季娥之外,已經沒有別的人了。 見他回來了,季娥一邊收拾著手邊的繡活,一邊指著他先前拿出來裝錢的小木箱道:“今天生意不錯,賣了二十六根發繩,十三根發圈,五十六桶燈油?!?/br> 不得不說,村里這些嬸子們的購買力還是出乎林回星預料了。 這發繩能賣出去這么多,他也是沒有想到的。 林回星走過去看了看,木箱里都是銅板,對于季娥他自然是相信的,也就省了數錢的功夫了。 “等一下?!币娏只匦翘志鸵涯鞠浣o改善,季娥當即出聲叫住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