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門通古代 第93節
煤油有毒,怕村里人不小心誤食,林回星還特意讓蘇應平他們把裝煤油的大缸搬到了自己的房間里面放著。 車上掛著的那些暖水瓶、煤油燈,發繩也一并先放到林回星的房間里面。 今天林回星宴客,村里人都是知道分寸的,沒人會冒昧到去他房間這么隱私的地方瞎晃悠。 林回星回來后,季娥不由得松了一口氣,飛快地讓出了主事的位置。 “小林你快來看一看,是先燉排骨還是先煮甜湯?!?/br> 林回星抬手關上房門:“先煮甜湯,嬸子叔伯們忙了一上午,還什么都沒吃呢,先吃點甜湯墊墊肚子?!?/br> 之前和林回星搭過幾回話的馬嬸子笑道:“怎么是什么都沒有吃呢,桌子上你準備的那些零嘴我們都沒少吃?!?/br> 對于桌子上的那些零嘴,最開始在院子里幫忙的這些大人還不好意思伸手拿了吃,后面不知道是誰開了頭,之后大家就開始抓來吃了。 花生還好,一旦咬開殼嘗過里面的花生仁后,不用人說,大家也知道這外面的硬殼不能吃。 這瓜子就不一樣了,小小一顆整顆放到嘴里,還能品出一股很香的味道,大家就直接連殼一起扔到嘴里嚼了。 其實這瓜子殼也嚼不爛,不過上梁溝的人吃夠了粗糧,這嚼碎的瓜子殼雖然吞咽起來拉嗓子,他們伸長脖子也能往下咽。 有香酥的炒花生和甜滋滋的糖果,這吃著拉嗓子的瓜子就沒什么人吃了。 雖然上梁溝的人對這瓜子不是特別的喜歡,但是他們又不傻,知道林回星準備這些零嘴肯定沒少花錢。 別的不說,就說那糖果,村里好些老人活了四五十年,還從沒有見過做得如此精致的糖。 糖好吃,包糖的糖紙也好看,摩挲起來沙沙作響不說,眼光下還能映出好幾種彩光。 村里那些孩子已經把這糖紙當做寶貝了。 要不是被家里的大人拎著耳朵再三提醒過,這會兒林回星裝糖的麻袋恐怕都已經空了。 林回星笑了笑:“這都是零嘴,吃著打發時間的,哪能填飽肚子?!?/br> 要煮酒釀湯圓,林回星現在就得開始準備了。 林回星買的是糯米粉和現成的芝麻花生餡。 不是他不想買現成的湯圓,只是現成的湯圓做好后需要急凍保存,不然就會粘連成一團。 這會兒林回星從家里找了個大木盆出來,拎起裝糯米粉的袋子就倒了一大盆子的米粉出來。 說是木盆,其實就是用粗大的樹枝取了一截,然后從中間掏空了裝東西罷了。 以前上梁溝是沒有這種東西的,還是林回星買了做木匠的工具回來后,蘇大榮閑著沒事的時候用刨刀和木樁子刨出來的。 這樣做出來的木盆實在是笨重,林回星一邊倒水和面,一邊還不忘對蘇大榮道:“榮叔,回頭你忙空了,就學著做一下木桶和木盆吧?!?/br> “行!”蘇大榮聞言想都沒想就一口答應了下來。 蘇大榮以前在岳丈家見過木盆,現在更是有了木桶做參照物,現在他手里有林回星的一整套工具,回頭拿只木桶回去研究研究,說不定真能做出木桶和木盆出來。 要說起來蘇大榮以前也不是這么個大包大攬的性子,只不過他跟著林回星做家具后,每每做出一樣物品,林回星總是要大肆夸贊他一番,讓他也堅信自己在木匠這一行里是頗有些天分的。 林回星和好一盆湯圓粉團后,又從木箱里拿了現成的芝麻花生餡。 說起來這調好的芝麻花生餡并不好看,黑糊糊的一大團,要不是聞著就有一股香味,上梁溝的人都以為這是從溪里挖出來的黑泥。 林回星是會做湯圓的,糯米團子壓扁后,填上餡料再重新搓成圓球。 有蘇大榮從家里扛來的桌子,擦洗趕緊后搓好的湯圓直接就能放在桌子上。 季娥她們這些女眷都是眼里有活的,林回星搓了幾個湯圓示范后,后面就用不到他。 村里這些做慣了灶間活的嬸子們任何一個人拎出來,搓出來的湯圓都比林回星做出的要圓溜。 一盆子糯米粉用完,林回星還覺得做出來的湯圓不夠大家分的。 季娥聞言二話沒說,擼起袖子就又重新倒了一盆子的糯米粉開始和面。 蘇云嬌蹲在大灶前面幫著燒火。 因為在整個上梁溝就素蘇家和林回星走得最近,在林回星辦正事的時候,自然也是蘇家人出力最多。 林回星估摸了一下村里的人口,覺得這酒釀圓子怎么都得煮上兩大鐵鍋。 他帶了十斤醪糟過來,這會兒先往鍋里倒上一半,酒味少點沒關系,但是紅糖卻是得多放一些的。 ——村里不管男女老幼都極其嗜甜。 見林回星眼皮都不眨地就往鍋里放了整整十大塊紅糖,蘇云嬌往灶里塞柴火的手都不由得抖了抖。 這紅糖林回星之前在村里賣過,價格可是比食鹽還要貴一些的! 村里的其他人也都看到了林回星的動作,心里都覺得林郎君實在是大方的過了頭。 村里不缺柴火,猛火之下,一大鍋紅糖水很快就沸騰了起來,林回星把做好的湯圓一大把一大把地往鍋里放。 等到一個個圓圓胖胖的湯圓都浮到水面上后,這一鍋湯圓就煮好了。 林回星手里拿著長柄木勺,扭頭對又搓好了一桌子湯圓的季娥她們招呼道:“嬸子叔伯們快拿碗來?!?/br> 湯圓對于季娥他們來說也是一樣新鮮的吃食,永國還沒有吃湯圓的習慣。 不過這又是紅糖又是米粉的,一看就是精細吃食。 雖然沒有吃午飯的習慣,但是季娥他們忙活到現在,早上吃下去的那點食物早就消化得差不多了。 這會兒聽了林回星的招呼,大家也沒有和他客氣,徑直去裝碗筷的竹簍里取了碗筷過來讓他分湯圓。 林回星也沒弄分餐這一茬,拿了碗給自己舀了四個湯圓后他就把手里的勺子遞給了后面的蘇大榮。 手里端著剛出鍋的湯圓,林回星還不忘提醒眾人:“這糯米粉不太容易消化,大家不要吃太多了,晚上還有很多的rou菜呢,這會兒要是吃撐了,等會兒就只能看著滿桌的好菜干瞪眼了?!?/br> 雖然季娥他們覺得鍋里的這一鍋米粉團團就是難得的好吃食了,但是他們也是看到過林回星提前準備好的rou菜的。 那些菜式可都是他們以前見都沒有見過的,誰都不想錯過晚上大口吃rou的機會,在林回星的提醒下,他們舀湯圓的時候都特別的收著。 不知道這湯圓的味道沒關系,他們可以學著林回星的樣子,只舀三四個湯圓嘗嘗味道。 院子里就十幾個人,這么大一鍋湯圓,一人舀上一碗鍋里都還剩下很多。 桌子上還有那么多的湯圓沒煮,得找個大陶罐把鍋里剩下的湯圓盛出來。 剛出鍋的湯圓又黏嘴又燙,蘇應勝心急,一個湯圓一口就吞了,被燙得齜牙咧嘴至于,他還能用手掌扇著嘴里的湯圓道:“我家里的水缸大,等會兒我和阿兄回家去搬過來?!?/br> 雖然嘴里的湯圓燙得蘇應勝忍不住直哈氣,但是湯圓軟糯,里面的內線更是香甜可口,哪怕燙得他連話都說不清了,也舍不得就這么把嘴里的食物吐掉了。 有了蘇應勝這個方面教材,院子里的其他人吃湯圓的時候就沒這么心急了,被熱湯圓燙到的人也有,不過他們燙到后知道把嘴里的湯圓吐到碗里,誰都沒像蘇應勝這么傻,被燙傷了上顎都還硬撐。 手里捧著一碗湯圓的蘇大貴更是一臉無奈地搖了搖頭,對于直接這個好像缺了一根筋的小兒子,他是真的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好了。 該說的前十幾年他也沒少說,就是一點用都沒有。 現在蘇應勝都成親了,眼看著沒幾個月就要當阿翁了,蘇大貴也是徹底放棄讓這個兒子開竅了。 這會兒見蘇應勝出丑,蘇大貴唯一的反應就是長嘆了一口氣后,默默地背過了身子。 嗯,不得不說,這湯圓確實好吃,軟糯香甜,極其合蘇大貴的胃口,他的牙齒也掉了好幾顆了,平常吃飯也沒年輕時那么香了。 今年蘇大貴總共就只吃到過兩次合心意的吃食,一樣是林回星之前帶回來的豆腐,另一樣就是今天的湯圓了。 雖然豆腐也是柔軟細滑,但是豆腐味道淡,遠沒有今天的湯圓吃著讓人心滿意足。 有了蘇應平兩兄弟搬來的大水缸,煮好一大缸子湯圓后,林回星就開始準備燉湯煮魚了。 今天晚上大家要吃飯喝酒,想也知道要花上不少時間,早點把菜做好,早點開席,大家也能在天黑之前吃個痛快。 季娥她們這些女眷平常也沒少整治飯食,但是看過林回星燒菜后,她們才知道之前一起做菜的方式有多粗糙。 就說這燉骨頭湯吧,村里的女眷都是稍微清洗一下就直接下鍋燉了,哪有林回星這么麻煩,得加姜片冷水下鍋去除血水。 村里人也吃姜,最開始是村中的老人傳下來的,說這姜可是個好物,驅寒、溫中、止痛,山下那些藥鋪給風寒的病人開方子,就經常會用到這玩意兒。 姜也是村里人少數認識的幾種藥材之一,山上就有野姜,村里家家戶戶都會在菜園子里種上幾顆。 不過以前村里人種姜都是當藥材用的,家里有誰受了寒,就切上幾片姜煮一碗水喝了。 這會兒也是見林回星燉湯也用了這玩意兒后,他們才知道這姜放在湯里還能去腥。 對于村里人來說,吃一次rou不容易,以前大家煮了rou的陶罐都會再加上兩碗水涮一涮當rou湯喝。 天知道季娥她們看到林回星把煮過排骨的一大鍋‘rou湯’直接倒掉了的時候,她們的眼睛瞪得有多大。 倒是蘇云嬌,之前已經見林回星燉過一次骨頭了,還知道上手幫他一起抬著鐵鍋往院子外面倒水。 雖然這鍋里的rou湯有許多的血沫,但也飄著很多的油星,林回星想都沒想就把這么一大鍋rou湯給倒了,上梁溝的村民心疼得直嘬牙花子。 然而讓他們吃驚的還在后面,rou湯倒掉后,林回星燒干了鍋后,又往鍋里放了好大好大的一瓢葷油。 那葷油白得喲,簡直能夠晃花人的眼睛。 按照村里的人習慣,這么大一瓢葷油,都夠他們吃上一年有余了。 然而在林回星這里,這么多油只夠他用來炒這一大鍋排骨的。 排骨炒得金黃后,林回星又是加水,又是加蘑菇、姜片、紅棗、枸杞的,看的季娥她們眼花繚亂。 季娥看著這滿滿一大鍋的東西,喃喃道:“不過是燉一鍋rou湯罷了,怎么要放如此多的東西?!?/br> 站在季娥身旁的卓宜搖了搖頭,聲音有些飄:“不知道,可能山下的人做吃食就是這般精細吧?!?/br> 雖然不理解,但是林回星露的這一手確實有模有樣,這會兒上梁溝的嬸子都打心里認可他的廚藝是全村第一。 等到這一大鍋排骨湯出鍋,林回星開始煮酸菜魚的時候,這個念頭更是在季娥她們這女眷的腦子里面生根了。 原本林回星是想做酸菜魚片的,不過昨天他忘記讓魚鋪老板殺魚的時候忘記讓他片成片了。 林回星的刀工實在一般,自認為很難把這十幾條大草魚全部片成均勻的薄片,最后他臨時更改的菜單,把酸菜魚片改成了酸菜魚塊。 好在魚塊和魚片的做飯都差不多,同樣魚塊蔥姜腌制去腥,厚油入鍋,油熱后倒入切好的酸菜,酸菜炒制出酸香味后再加水慢慢熬。 酸甜苦辣咸五味中酸開胃,這鍋里的酸菜更是林回星特意買的農家酸菜,金黃的青菜一顆劈成兩半入缸腌制,一年后才會有這么濃郁的酸味。 聞著鍋里傳出來的一陣陣酸香味,明明才吃了湯圓沒多久,蘇大榮卻覺得自己又餓了。 要不是院子里人來人往的,蘇大榮就要忍不住扇自己一巴掌了。 ——他也是越活越回去了,三四十歲的人了,竟然越來越嘴饞了,明明才吃過東西,這會兒又覺得胃里空空了。 蘇大榮不知道的事,這會兒院子里被這一股酸味饞得口水直咽的人不止他一個。 酸菜熬煮好之后,林回星用木勺舀了一口嘗了嘗味道,皺著眉又往里面加了兩勺鹽后,他才開始往里面放魚塊。 先是骨頭湯,現在又是一大鍋魚,為了裝下這些菜,村里但凡是大陶缸的人都把自家的水缸給貢獻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