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門通古代 第78節
玩歸玩,鬧歸鬧,這豆腐凝固得差不多了,林回星就在木筐里鋪好了細麻布,開始一瓢一瓢地往里面舀豆花。 說來也有些好笑,之前金氏拿到林回星給的這匹布的時候,心里還想過,做完兩塊過濾用的方布后,這剩下的布林回星是不是就給他們了。 結果沒想到這壓豆腐的木筐里面也要鋪布。 一鐵釜的豆花,把兩個木筐裝得滿滿當當后還剩下一些。 見剩下的豆花不夠再裝一筐豆腐了,林回星索性拍了拍手道:“行吧,我們今天中午加一道豆花,雖然要做豆腐這豆花就煮得老了一些,但是應該也好吃?!?/br> 不確定這石膏點的豆腐剩下的鹵水能不能重復使用,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林回星從鐵釜里舀了一大罐子澄黃色的鹵水出來。 木筐里裝好的豆花得蓋上蓋子,然后蓋子上面還得放重物壓著,等里面的水分壓出來一些后,這豆腐才能成型。 見姚老翁他們都眼巴巴地把兩個木筐盯著,林回星笑著招呼道:“好了,就這樣壓一會兒,我們先去吃飯?!?/br> 端著滿滿一大盆豆花,林回星他們回到了灶屋。 之前姚老翁他們可沒見過這么白嫩的食物,但是豆漿他們是喝過的,所以對于眼前的豆花,他們是打心里覺得味道肯定是不錯的。 林回星卻是有些遺憾,沒有辣椒油,咸菜碎這些東西做蘸料,這豆花的味道必然要大打折扣的。 林回星在姚家的廚房里面轉了一圈,只找到了鹽,萬般無奈之下,他只能在陶碗里放了點鹽,又從楚氏種蔥的破陶罐里面掐了一小把蔥葉。 再往陶碗里舀上一勺雞湯,一份極其簡陋的蘸水就算是做好了。 然而就是這么一份簡單的蘸水,搭配著豆花,卻得到了姚老翁他們的一致好評。 “好吃?!?/br> “這豆花可真嫩,等會兒做好的豆腐也這么軟滑細嫩?” 姚老翁和楚氏作為這個朝代的老人,因為常年吃粗糧,牙齒已經掉了大半了,平常家里的飯食都要煮的特別的爛才行。 這個豆花一入口,老兩口就不由得雙眼一亮。 這豆花軟得喲,都不用張嘴嚼,用舌頭就能抿爛。 這樣的食物,就算不提味道,也能得到老人孩子的喜歡。 見大家都快把這豆花夸上天了,林回星笑著道:“這還差點味道,回頭去雜貨鋪買點黃豆醬,醋什么的,再加點燒熱的油配著吃,那味道才叫好呢?!?/br> “還有那豆腐,回頭你們去街上賣豆腐的時候,留意一下有沒有賣魚的,要是有,就買幾條回來,這豆腐燉魚湯才叫鮮吶?!?/br> 等大家品嘗完豆腐,總算是有心思去享用那一大罐子雞湯了。 林回星記得自己的承諾,見大家都沒動筷子,他先從里面夾了一只雞腿放到虎子的碗里面。 虎子也沒想到林郎君真的會給他雞腿吃,當即捧著碗就要把雞腿還給他。 林回星伸手把虎子的筷子推了回去:“給你你就吃,鍋里還有呢?!?/br> 作為出錢的人,林回星可不會客氣,眼疾手快地把另一只雞腿撈進了碗里。 至于蘇大華,作為自己人,雖然沒有大雞腿吃,卻有稍小一點的雞翅根吃。 至于姚老翁他們,林回星就沒管了,這么大一鍋雞rou呢,除了雞腿之外,不還有不少的雞rou嗎,怎么著都夠吃了。 林回星不要虎子的雞腿,他年紀小,實在不知道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解決好了。 最后虎子猶豫了好一會兒后,抬頭看了看幺叔和嬸子一眼,默默地把碗里的雞腿夾給了狗子。 狗子原本吃著豆花,看著碗里的雞腿,他雙眼一亮。 然而狗子并沒有高興太久,因為就在下一秒,他的阿娘金氏就把他碗里的雞腿重新夾給了他堂哥。 金氏掀了掀眼皮,小聲道:“林郎君給你了你就自己吃?!?/br> 經過這兩日的觀察,金氏也發現了,這林郎君對虎子格外的好。 想到之前林回星兩次給虎子餅子,就知道他挺喜歡這孩子的。 金氏又不是什么心腸惡毒的人,誠然她有時候脾氣急了一些,但那也是因為家里實在太窮了,吃了上頓沒下頓,讓她想要心平氣和都不容易。 到底是客人給的吃食,金氏就算是再不講理,也做不出搶小侄子吃食的這種事情來。 嘗過豆花后,金氏對自家這豆腐的生意可是很有信心的,在這個關頭,她可不想因為這么一個雞腿讓林回星心中生出不快。 而且這桌子上還有那么大一盆子雞rou呢,這雞胸.脯,雞翅膀不也是頂頂好吃的東西嗎,有什么好爭的。 有了之前的那一樁事情,金氏也怕自家這個缺了一根筋的兒子會不管不顧地鬧起來,所以趕在狗子咧嘴前,她眼疾手快地從盆子里挑了一塊雞胸rou到他碗里。 狗子卻是是個頭腦簡單的孩子,看著碗里的雞胸.脯,他立刻就忘記了剛才的雞腿,美滋滋地啃起了雞rou。 虎子聽了自家嬸子的話,也沒再堅持把雞腿給狗子,不過他想了想,還是把碗里的雞腿給了一旁的meimei。 這一切都被林回星看在心里,說實話,熊孩子讓人心生厭惡,但是太懂事的孩子也挺讓人無奈的。 可能這小虎子就是傳說中的討好型人格? 唯一讓林回星覺得安慰的,就是金氏這人真不壞,見虎子把雞腿讓給meimei后不好意思再夾雞rou吃,她還動手往他碗里夾了兩塊rou。 這么多人,吃一只雞還是沒有問題的,最開始大家還都收著,想緊著林回星吃,畢竟這一只雞也挺貴的,總不能不讓他吃夠。 不過林回星吃了幾塊雞rou后就開始從碗里挑香蕈吃了。 這吸滿了雞湯的香菇味道可太鮮美了,林回星嫌棄雞rou柴,雞湯油膩,相比雞rou,他倒是更加喜歡吃這香菇。 一直話都很少的蘇大河見林回星這么喜歡吃這玩意兒,沒忍住開口道:“這香蕈我們山上也有很多,下了雨后那些枯樹上就會長很多這玩意兒,去年秋天你嫂子去山上撿了不少,你要是喜歡的話,你要是喜歡的話,回頭我讓他給你送去?!?/br> 林回星卻是喜歡吃這野香菇,不過他想得更多的,還是既然山上蘑菇這么多,那他或許可以把這些商品加到網店里面賣。 林回星連連點頭:“喜歡,你讓嫂子送過來,我不白吃嫂子的蘑菇,這干蘑菇我按十個大錢一斤收?!?/br> 集市上的干蘑菇有賣十個大錢的,也有賣五個大錢的,說是蘑菇的種類不一樣。 要說蘑菇的種類,林回星就知道松茸和松露貴,其他的雞樅菌和竹筍,牛肝菌這兩年風也很大,更多的他就不了解。 他也懶得給這些蘑菇分別定價的,反正都是自己村里的人,就按最高的價格收了。 反正就算是十個大錢,他回頭拿到現代賣出去也是賺的。 說實話,一聽林回星這話,要不是自家馬上就要做豆腐賣了,姚家人都想背著竹簍上山撿菌子賣了。 說到底柴房那兩筐豆腐才是眼下的重中之重,吃過午飯后,林回星估摸著時間也差不多了,當即就帶著姚家人和蘇大華他們去看豆腐了。 經過這段時間的擠壓,原本還有些松散的豆花已經完全定了形,林回星揭開蓋子一看,木筐里的豆腐可以稱得上是極好了。 姚家沒有秤,林回星也沒有準備,所以這些豆腐只能按塊賣。 林回星讓姚老翁在院子灶屋找了一塊稍微平整的木板,洗干凈后在上面均勻地刻了約莫十五厘米長的刻度。 按照這個刻度把木筐里的豆腐都切割好后,林回星上手掂量了一下,這么一塊四四方方的豆腐約莫兩斤半左右 “按照這個大小,一塊豆腐賣一個大錢?!?/br> 林回星剛才已經在心里算過了,他們泡了大概三十斤豆子,去掉之前他們喝的豆漿喝吃的豆花后,現在是正好三十二塊豆腐,約莫八十斤豆腐。 按照現在糧鋪大豆的價格,三十斤大豆的價格約莫十二個大錢。 要是按照林回星的定價,這八十塊豆腐賣出去后,姚家人就能掙六十八個大錢。 當然了,這里面是不包括人力、柴火和石膏錢。 姚老翁常年在碼頭搬貨,也能簡單地算一些章,他在心里略微算了一下,發現他們要是每天都能夠賣完這么兩筐豆腐,就能有約莫六十個大錢的賺頭。 就算除開要給林回星的三成利,那也還有四十幾五十個大錢。 對于日均收入不到十個大錢的姚家人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值得讓他們歡欣雀躍的數字了。 林回星卻不覺得這做豆腐有多能賺錢,就這么兩筐豆腐,從磨豆腐到做豆腐,怎么的都要花上兩個時辰。 雖然這活不用姚家人全部出動,但也至少需要兩個人做。 今天他們一早磨豆腐都完了,各種耽擱下來,現在都下午了。 要是之后姚家人自己做了,還得半夜就起床點著油燈做,唯有這樣,才能趕上一早的早市。 永國可不比現代,超市菜市全天營業,什么時候去都能買到菜。 這里賣菜就得是早市,天一亮早市就開始人來人往了,縣城的女眷們也習慣在早上買夠一家人一天所需的小菜和rou食。 姚老翁他們要想豆腐賣得多,就得早早地做好豆腐。 可以想象,要是遇到生意好,他們或許能夠早早地賣完豆腐回家補覺,要是生意差,他們還得挑著豆腐去城外那幾個大的村子和莊子里面買豆腐,這一來一回,天都快黑了。 就算是是這樣,回家稍微睡上兩三個時辰后,他們又得起來磨豆漿,做豆腐。 想到這種生活,林回星就提姚家人覺得累。 然而姚家人自己卻不當一回事,給林回星留下四塊豆腐就全家出動賣豆腐去了。 知道普通老百姓都舍不得花錢,姚老翁他們出門之前,林回星還不忘提醒道:“也別只收錢,要是有人愿意,你們也可以收糧食,反正按照比糧鋪稍微便宜一點的價格收也是有得賺的,就說這豆子現在便宜,你們可以兩斤豆子換一塊豆腐嘛?!?/br> 一塊豆腐兩斤多,絕對用不了一斤黃豆,就算只換兩斤,姚家人不也還有百分之五六十的賺頭。 怕姚老翁他們買不走豆腐,林回星還把自己知道的豆腐做法都告訴了他們,讓他們回頭把這些烹飪方式教給客人。 豆腐這玩意兒物美價廉,一個大錢就能買這么大一塊,就算不加配菜,也夠煮一大盤了,但凡安平縣的人嘗過一次這豆腐的味道,以后肯定還會再買的。 對此林回星還是很有信心的。 林回星又叮囑了很多,比如讓姚老翁他們賣豆腐的時候記得叫賣。 為了以后的口碑,林回星還讓他們把豆腐叫做姚家豆腐。 雖然林回星之前在安平縣乃至青山郡都沒有見過豆腐,但是一種食物出現后,很難把做法牢牢地抓在手里。 為了避免以后有同行出現,林回星決定先給豆腐起個名字,這樣就算以后豆腐的做法泄露出去了,他們占著時間優勢,只要價格上不輸太多,客人們總歸是更加愿意來姚家人這里買豆腐的。 未雨綢繆嘛,多想一步總歸是不會出錯的。 姚的老老小小都出門賣豆腐了,知道林回星今天不準備出門后,連蘇大華他們都跟著出去看熱鬧了。 守著姚家安靜的院子,林回星琢磨著明天看著姚家人自己再做一次豆腐,要是沒有問題的話,他們明天下午就可以動身回上梁溝。 第086章 一共七十六塊豆腐, 在已經散了早市的情況下,姚家人只能各自拿著豆腐去縣城的大街小巷兜售。 姚老翁和姚二郎作為男丁,一人用竹筐裝了二十塊豆腐。 楚氏和金氏是女眷, 力氣小, 面皮也薄,就帶了十塊, 虎子和狗子一人五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