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門通古代 第53節
這兩次齊老板靠著林回星也賺了不少錢,不說上一次,就說這一次,等他把手里的金條都賣掉,也能掙個三十四萬了。 是以齊老板也對林回星說了一些掏心窩子的話:“誰說不是呢,這黃金真是一天一個價,” “我現在就后悔,四五年前怎么沒多囤點黃金,反而把手里的現錢拿去買房子了,這幾年房地產市場又不好,我那房子的價格已經跌得和我五年前買的時候一個價了,倒是這黃金,直接翻了倍的漲?!?/br> 齊老板一臉唏噓地感嘆道:“前幾年那些囤黃金的,這個幾個月估計睡著了都在笑?!?/br> 天知道前幾年那些大媽瘋搶黃金的時候,國內國外都嘲成什么樣子了,一度華國大媽直接成了暴發戶,人傻錢多的代表。 等到今年一看這金價,人家大媽不但不傻,還一個個靠著變現手里的黃金大賺了一筆,直接讓那些以前嘲笑過她們的網友傻了眼。 所以投資這件事情,還是得看長遠,要是能夠回到曾經黃金三百塊一克的時候,不用多說,齊老板就一句話——傾家蕩產買黃金! 這二十八萬一公斤的金條,短短五六年時間就漲到了五十四萬,就問你它不香嗎,買什么第二套、第三套房子? 現在這投資黃金的人倒是解套了,也不知道投資房產的人還有沒有解套的那一天。 也是齊老板不知道林回星手里還有多少黃金,所以才沒有多游說他。 三個人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倒是很快就錢貨兩清了。 林回星拖著裝著一百五十萬現金的行李箱在齊老板和金老板兩人的目送下離開了黃金回收店。 拖著箱子走了整整兩條街后,林回星才到了他停面包車的地方。 林回星是個謹慎的人,這么大宗的交易,雖然齊老板看起來不是個壞的,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他可不敢開著車到他面前晃悠。 現在這個社會,只要有關系,光是一個車牌號就能查到不少的信息了。 看著放在后座上的行李箱,林回星突然就覺得之前勉強能開的十八手面包車又好像沒那么順心了。 抱著有錢就要消費的心理,林回星開著破面包車徑直去了4s店。 新車林回星是要開回村里的,村里人知道他的情況,他也不能一下子就買一輛百八十萬的豪車回去。 林回星雖然愛車,但也只注重車輛的實用性,經過試駕后,他直接定下了一輛平價的越野車。 國內有口皆碑的品牌,價格也不高,林回星所有配置都選的最低配,最后也只花了二十不到。 因為是林回星是一手現款付清,加上4s店幫忙移車牌,幫上保險,最后總共的花銷都還沒超過二十萬。 這個價位的車子在前廟村倒也不算顯眼。 對于很大一部分男人來說,開的車就是他們的第二張臉,所以前廟村雖然不是特別的富裕,村里也有幾個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輕人買了豪車。 奧x、奔x,都是普通人所認為的豪車。 交了錢后,之后的事情就用林回星多cao心了,兩天后他開著自己的破面包車又來了一趟南縣,提自己新車的時候,他順便讓4s店的人幫他把之前的十八手面包車拉去報廢了。 還別說,這面包車林回星五千多塊錢買的,開了一年多,報廢的時候賣廢鐵和零件還賣了千八百塊錢,倒也算是個意外之喜了。 買車花了二十萬后,之后林回星就沒有其他花錢的地方了。 也就是林建國不在了,不然這種時候林回星可能還會計劃到市里或者省城買一套房子。 老頭子在病中的時候就沒有少念叨,說因為自己生病拖累了兒子,不然靠著他這些年的積蓄,加上林回星在外面工作兩年,總歸是能夠在市里付個首付的。 后期病得嚴重的時候,林愛國還想過放棄治療,如此一來多少也能給兒子留點錢。 也是林回星不愿意,堅持要帶著父親去醫院放療化療。 老頭子走之前就還一直不放心兒子,念叨著要是家里能在縣里或者市里買上房子,以后林回星才好相親談戀愛。 房子是林建國的執念,卻是不是林回星的執念。 如今父親都走了這么久了,他孑然一身,一個人住哪里都一樣。 村里的老房子里還有通往永國的木門,對于林回星來說,住在前廟村就是最讓他安心的。 不過安心歸安心,家里一下子多了這么多現金,不好好存放也是不行的,林回星在網上買了一卷防水布,把剩下的現金全部都包起來裝到了箱子里。 如今家里最讓林回星放心的就是地窖了,所以他拿著鋤頭在地窖里挖了一個坑,把裝錢的現金埋在了里面。 這段時間林回星忙著出手黃金的事情,倒是懈怠了網店上的事情,等他騰出手上線的時候,發現后臺多了三十四單待發貨的訂單。 野山藥和葛根粉倒是夠林回星把這些訂單發完,不過這一批貨發出去后,這野山藥就剩得不多了。 看來在去打聽玉器的價格之前,他還得再去一趟上梁溝! 第058章 既然要去上梁溝, 林回星就不能空著手過去。 首先就是嬸子們已經停工了好長時間的手工活。 林回星又去找了賣鞋墊的買家,本意是想再在對方店里買點鞋墊的,結果點進訂單一看, 好家伙, 店都沒了。 林回星想到自己上次想寄繡好的鞋墊回去時對方那推三阻四的態度,心里多多少少也有了一些猜測。 好在那一批鞋墊并沒有讓林回星虧錢, 而是給他換了牛羊騾子。 這些東西別說是在永國了, 就是放到現代,其價值也是遠遠超過他買鞋墊花的那些錢的。 林回星想著自己也沒虧,也就沒多糾結了。 想到上次秦輝說這繡品倒也不錯,就是用來做鞋墊多多少少是有點可惜了,要是能夠繡成大件的繡品,這價格指定能高出不少。 如今林回星也不用靠著嬸子們做的這一點手工活掙錢了, 正好他也有點疲于隔三差五地就要給嬸子們帶手工活,想著要不這次索性就多買一些大幅的十字繡。 馬上就要春播了, 嬸子們也不會再像農閑那樣每天都有大把的時間做繡活。 一副大的十字繡, 怎么也夠她們做個一年半載的了。 林回星當即在網上買了二百幅十字繡。 大小從一米五x六十五厘米, 到兩米二x一米不等。 上次林回星在秦府看到過幾眼秦輝帶回來的賬本, 他才知道永國除了小篆之外,也有隸書。 只不過一般的小商戶的招牌多用小篆, 官府和那些望族才用隸書。 隸書和繁體字雖然不完全一樣, 但是字體和筆畫倒也基本上一樣。 這次采買十字繡的時候, 林回星就沒有特意回避那些帶字體的圖案了。 主要是林回星要的數量多,這也不太好回避,類似于家和萬事興、五福臨門、紫氣東來等字樣的圖案實在是占據了十字繡的半壁江山。 林回星按照秦輝他們的審美, 多多地挑選了一些山水畫,風景畫, 考慮到永國人的接受水平,一些歐式風格的油花樣式他就沒怎么買了。 稍微能夠稱得上是花草元素的,大概就是花開富貴,這玩意兒由牡丹和孔雀的圖樣組成,想來也有它的一批受眾群體。 再說十字繡的商家,收到后臺這么大一筆訂單時,還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要說起來,這玩意兒也就在十來年輕短暫的流行過幾年,現在已經算是被時代給淘汰了,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會買上一副回去打發時間,就這還大部分都成了爛尾工程。 林回星選的這家店是生產十字繡的廠家,一下子兩百幅的單子,他們廠子里以前倒也是接過的,大多都是那些賣十字繡的人買回去鋪貨。 這些年別說一次買上百幅的客人了,就是一次買兩幅的客人都少見。 這么大的訂單,賣家自然得先聯系林回星確定。 這么大的一筆訂單直接驚動了廠長,對方干脆頂替了客戶的工作,親自給林回星打了電話。 “林先生,我們店收到了你的訂單,想和你確認一下,你不是點錯了數量吧?” 林回星想到自己光是為了篩選圖案就花了好幾個小時,要不是這家店的十字繡款式最多,他也不會再這家店下單,當即道:“當然不是?!?/br> 其實打這個電話之前,廠長就已經做好了客人取消訂單的準備了。 這會兒聽到林回星說沒買錯,他提著的心總算是能夠放下來了,忙不迭道: “好的,主要是你下單的數量太多,貨品的金額也不低,所以我們得跟你確定一下,要是你這邊確定沒有問題的話,我這邊就安排發貨了?!?/br> 說完正事后,廠長想著這個年頭愿意花這么多錢買十字繡的冤大頭可不多,當即又補充道: “對了,還有一件事情,因為您購買的商品多,就想問一問您對我們廠里一些滯銷的十字繡有沒有興趣,五十到就是厘米的規格,你要是有興趣的話,我們這邊可以便宜點給你,只要個材料費就行?!?/br> 林回星確實有興趣,聽對方說這般大小的十字繡一副只收他十幾二十塊的時候,他想著這倒也劃算。 “行,也別十幾二十塊了,十五塊錢一副,花鳥山水的圖案我都要了?!?/br> 不說永國市場就很大了,就林回星所了解的,永國之外還有好幾個國家呢,就這么幾百一千來幅十字繡,怎么著也不可能賣不出去。 意外談成了這么大一單,廠長趕緊讓手下的人去庫房清點存貨。 現代人嫌老氣的山水花鳥圖案卻是林回星點名要的,這一算就多出了八百六十多幅小型的十字繡。 林回星也沒嫌多,大手一揮全都要了,廠長好不容易清掉了存貨,心里也是高興得不行,十分豪爽地表示:“就算八百幅就行,多的算我送你的?!?/br> 一下子賣掉了以往一兩年才能賣完的貨品,廠長現在看林回星就跟看財神爺一樣,親自盯著手下的員工給打包。 打包十字繡的時候,廠長還不忘叮囑道:“箱子里多給配點頂針,繡針和剪刀,那備用的全色系棉線和絲線也多給幾套?!?/br> 確定手下的員工把自己提到的東西足量的裝進箱子后,廠長才讓物流公司的人把貨給拉走。 林回星這邊搞定嬸子們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手工活后,也沒忘記棉花種子和木犁。 棉花種子還好,網上大把的,除了棉花種子外,林回星還額外買了西瓜種子,甜瓜種子,豆角,茄子、辣椒、青菜……等等蔬菜種子。 唯一讓林回星頭疼的就是木犁了,這可以安裝犁鏵還好,網上一搜一大把,倒是這木制的曲轅犁,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用了。 林回星能夠找到的,就是網上一些民俗風情店在當裝飾品賣。 這樣的東西做工和用料都沒辦法挑揀,最后林回星實在沒辦法,只能買了三個犁鏵,又買了一架木犁當樣品。 林回星也想明白了,只要東西是這個東西就行,就算這木犁買回去不耐用,有這個樣品在,蘇大榮手巧,多花上一點時間,自己也能造出一樣的東西出來。 除此之外,還有林回星許諾了要給馬婆婆的糧食。 祖孫三人家里沒多少存糧,這是頂頂重要的東西,這次林回星就算少帶點其他東西過去,也得先把這稻谷給人家帶過去。 之前林回星是不知道,后面他幫季娥舂米的時候才知道這也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也難怪古代能把舂米作為一種刑法了。 林回星不想馬婆婆她們吃個米還要自己費力舂,所以他直接在市場上買的農家米。 農家米雖然也是碾米機碾出來的,但是因為沒有拋光打蠟,這顏色也是帶著一些黃褐色的。 林回星特意挑的一家用老式碾米機碾米的老鄉,對方賣的米碎米多,看起了更像是永國那種舂出來的米。 他一下子訂了三百斤米,賣家沒準備這么多,還讓他多等了兩個小時,他回家打好米后再用三輪車給他運過來。 兩塊六一斤的米價,并不比超市賣的那些米便宜,買的人卻不少,大家圖的就是一個純天然的大米吃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