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門通古代 第18節
看著碗里清澈的液體,蘇大貴愣了愣:“今天喝酒?” 聽蘇大貴這話,林回星也怔了怔。 林回星不明白只是喝個酒,對方怎么會有此一問。 林回星腦中思緒飛轉,難道這個坑爹的地方喝酒還有規定? 見林回星愣神,蘇大榮以為對方是被兄長的話給問住了,當即開口緩和氣氛:“這有什么,雖說官府不讓我們無故喝酒,但是我們上梁溝里縣城這么遠,就是喝了也不會有人閑著沒事跑去舉報我們的?!?/br> 林回星猜的不錯,永國連年打仗,每年軍隊都要消耗掉無數糧食。 這酒需要糧食釀造,為了盡可能的收攏糧食,皇帝早就下了令,平民除了各種節日、婚喪嫁娶以及國家大脯日外,不可隨意飲酒。 今天既不是節日,也不是春秋社日,自然是不能飲酒的。 要是在縣里,像林回星這樣無故聚集幾人在家飲酒的行為一旦被人舉報,那可是要被官府問責的。 不說林回星聽了這話心里怎么想,蘇大貴聽了面色倒是緩和了不少。 也是,上梁溝除了林回星外就沒有外姓人,就算他們喝了酒也沒人會舉報到縣里去,他的反應確實大了一點。 林回星沒想到這里真有這種不合理的規定,他不能表現出自己對這規定不知道的樣子,只能神色如常地催促蘇大榮他們趕緊吃菜喝酒。 這件事情算是給林回星提了一個醒,他現在還不怎么了解這個世界,行事不能再按照以前的章法來了。 他平常的言行舉止得小心小心再小心才行。 上梁溝的人好糊弄,外面的人就不一定了,他要是不多加小心,什么時候翻了船都不知道為什么。 蘇大貴和蘇大榮都不是多疑的人,這一點小插曲誰都沒有放在心上。 蘇大榮和蘇大貴作為山民,能喝酒的機會不多,村里有老人會用柏葉釀酒,不過那都是好些年前的事情了。 這兩年朝廷催命似的催糧,大家連飯都吃不飽了,也就沒有人去惦記那點酒了。 以前沒是沒條件,今天林回星都搬出這么大一壇酒了,蘇大榮他們也不和他客氣,擼起袖子就嚷嚷著要喝個盡興。 然而一口清酒下肚,蘇大榮和蘇大貴當即就品出了異常:“嘶,你這酒勁兒可真大啊?!?/br> 因為釀酒技藝的差距,永國的酒水度數普遍不高,饒是蘇大榮他們以前也不常喝酒,也能喝出林回星這酒烈得嚇人。 林回星微微笑道:“這可是我找人買的烈酒,醉人著呢,你們可別喝急了,先吃點東西墊吧墊吧,免得喝急了燒心?!?/br> 雖然條件有限,但是林回星今天準備的下酒菜放在上梁溝里確實算不錯了。 一大鍋臘rou和臘腸,加上蘇云嬌傍晚過來時帶過來的一盤清炒筍干,蘇大榮他們平常哪有機會能如此大口吃rou,大口喝酒。 喝到興起時,一向嚴肅的蘇大貴一改往日沉悶的性子,拉著林回星的胳膊直夸他年少有為。 對于林回星,蘇大貴是真的越看越滿意,以前村里過得是什么日子啊。 沒有糧,沒有錢,一大家子在地里累死收的糧食都不夠一家人吃的,這兩年村里的人臉上的愁容是越來越多,生氣卻是越來越少。 就連村里的小孩子,平日里都不敢隨著性子撒歡。 ——大人心中煩悶,孩子太過鬧騰要遭責打叱罵。 也是林回星來了,先給了一兩銀子買房子,分得的錢讓村里人松了一口氣。 隨后林回星又帶回來的這些針線活,讓村中的女眷也能掙到錢糧了。 現在大家心里有了奔頭,這日子好像又能過下去了。 現在村里那些個膽大的孩子都敢纏著父母要糖吃了。 這要是放在幾個月前連飯都不敢吃飽的時候,家里的小孩還鬧著要吃糖,怎么也得挨上一頓竹筍炒rou。 現在村中的女眷也有了進賬后,就覺得開春后的人丁錢好像也不是那么難以承受了。 之前林回星對蘇大貴并不了解,今天聽了他的一番酒后之言,倒是明白這是位為族人殫精竭慮的好村長。 林回星作為主家,在今天這種場合自然是不能放開喝的,看著已經喝得有點飄的兩人,他和季娥等人對視一眼后,無奈地嘆了一口氣。 季娥伸手扯了蘇大榮一把后,一臉篤定地給了個結論:“已然是醉了?!?/br> 趁著兩人還沒醉成軟腳蝦,林回星等人匆匆結束了晚餐。 季娥和蘇云嬌一人一邊拖著蘇大榮離開之時,還不放心的叮囑林回星:“你別動,我回去的時候順路去我大兄家時,讓他兒子來接他?!?/br> 之前林回星跟著蘇大榮他們下山后,他力氣小的這件事情就已經傳得是人人皆知了。 這天都已經黑了,季娥可不放心讓林回星送蘇大貴回去。 ——這路上要磕著碰著摔著了可不得了。 林回星明白季娥在擔心什么,他也沒有非要逞強,乖乖地坐在堂屋等著蘇大貴的兒子上門。 蘇應平和蘇應勝聽到消息打著火把急匆匆趕來的時候,蘇大貴已經醉得快趴到桌子下面去了。 看著軟成一團的老父親,蘇應平不由得替他臉紅了起來。 上門送東西還把自己喝醉了什么的,對于蘇大貴來說,確實有些太不莊重了。 林回星對此倒不在意,等蘇應平把蘇大貴穩穩地背到背上后,他抬起一旁早就準備好的籮筐就往一旁的蘇應勝懷里塞。 蘇應勝猛不丁被撞了個趔趄,看著籮筐里的東西,他先是愣了愣,隨后立刻去看一邊的兄長。 不等蘇應平開口,林回星率先解釋道:“別看了,這是我準備的謝禮,世叔為了幫我落戶,來回奔波地也辛苦了,一點小東西,不成敬意?!?/br> 雖說上梁溝的人多多少少都知道林回星這個人出手大方,但是看著他把籮筐里的這些東西說成是一點小東西時,蘇應勝還是有些語塞的。 蘇應平作為長子,本來想客氣幾句的,但是看著籮筐里裝著的布匹,他還是猶豫了。 雖然蘇大貴是村長,但是他家的日子也沒比其他人好過多少,家里的人也許久沒有填過新衣裳了。 蘇應平想著阿父這兩次硬著頭皮和佐使打交道的樣子,覺得自家就算收下這份謝禮倒也不算虧心。 唯一的問題這份謝禮實在太過貴重,粗略一算都是幾百錢了,自己要是就這么收下了,明天阿父酒醒知道后,會不會生氣? 見蘇應平猶猶豫豫地不知道在想什么,林回星只能擺手道:“好了,別糾結了,天晚了,趕緊把世叔帶回去歇息吧?!?/br> 在蘇應平兄弟兩離開之前,林回星又補充道:“對了,明天你們抽空幫我把籮筐送過來,這是榮叔勻給我的,我家可就只有這么一個籮筐?!?/br> 林回星此話一處,蘇應平笑道:“我也會編籮筐,回頭得空了,我幫你編幾個籮筐就是了?!?/br> 林回星也不客氣,笑著說道:“那感情好,到時候我也請你喝酒吃rou?!?/br> 送走蘇家兄弟兩后,林回星環視了一圈,發現屋里的家當確實少得可憐。 之前林回星是沒顧得上這些,現在他既然已經落了戶,那這些東西就該慢慢添置起來了。 別的不說,就說官府劃給他的四畝地,林回星就得弄點農具回來好好清理一番。 至于這地收拾出來后要種些什么,林回星還得再想想。 現在掰著手指頭一算,翻修房子、清理荒地、找人挖井,林回星要忙的事情還真不少。 不過瑣事再多,也抵不住林回星那一顆想去外面轉悠的心。 路引在手,林回星那顆向往外面世界的心就有些按捺不住了。 在村里無所事事地又待了兩天后,林回星就計劃著要下山轉悠轉悠。 這次的手工活確實難做,就算是手腳利落如季娥,一天至多也就只能做個一個半出來,派活的老板說手腳快的一天做兩個,但那是在現代。 現代有電燈,接了活回去的婦女同志從早做到晚不算,吃了晚飯后還要開著燈再做幾個小時。 上梁村卻不行,照明用的松油也不怎么寬裕,都是留著應急用的,村里沒人會在晚上打著火把做事情,一般做到傍晚就不能做了。 村里好幾個小孩在外面玩的時候說漏了嘴,村里的嬸子們為了多賺錢,不但自己做,還逼著家里的男人學著做。 想來如今村里的男人們針線活也學的不錯了。 這次派出去的手工活多,就算有男人們幫忙,村里的嬸子也得忙上好幾天。 這期間林回星正好有時間出去走走。 在蘇大榮看來,林回星本來就是商販,他要出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以前村里人不知道林回星是什么時候下山的,這次他倒是跟著下山賣木頭的隊伍一起走的。 唯一不同的就是別人是扛的木頭,林回星則是拖著板車。 決定要下山后,林回星找了堅硬的石頭給手里的匕首打磨開刃。 現在匕首和電|擊|棒都被他貼身揣在懷里。 先前買的兔裘讓季娥幫著修改過后變得極其合身,懷里揣著這些小東西從外面打眼看也看不出異常。 在安平縣的碼頭林回星就和大隊伍分開了。 村里人要去賣木頭,林回星的目的地卻是更遠的青山郡。 碼頭有客船,沿著大河一路向下,不消一日就能到青山郡。 林回星在永國這是還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出遠門,對此他也是提前做了一些準備的。 首先就是干糧,林回星先去上次的食鋪買了二十個rou餅,隨后又去雜貨鋪買了兩只鹿皮水囊。 二十個餅子十個錢倒是不貴,這鹿皮水囊卻要三十錢一個,林回星下山時揣了半袋子銅板和所有的銀子,這會兒倒也不會吝嗇這些錢。 一口氣在雜貨鋪消費了六十個錢后,林回星還毫不客氣的讓老板幫他把水囊里裝滿了熱水。 趁著老板往水囊里灌水的功夫,林回星見縫插針地又問了一些雜貨的價格。 了解完后林回星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永國的制造業確實十分地落后。 店里小小一根打磨好的鐵針,就要賣兩文錢一根,而上梁村見不到的雞蛋,一個錢卻能買三個。 由此可見林回星給村里人開價一個錢兩個的雞蛋,確實算得上是難得的高價了。 不過林回星也不會虧就是了,在南縣,純正的土雞蛋喊價兩塊錢一個都多得是人搶。 既然碼頭有客船,林回星自然不會想不開地走路去青山郡。 安平縣的擺渡人掙的也是辛苦錢,林回星連人帶平板車到青山郡,對方也只收十個錢。 客船不大,比現代景區里那些烏篷船還要小一圈,林回星上船后就沒有多少位置了,不過擺渡人來回一趟也要花上不少時間,他們在碼頭又等了半個時辰,總算是載到了一對去青山郡看女兒的老夫妻。 兩人應該不是第一次坐船,因為兩人上船后船夫就和兩人拉起了家常。 聽著幾人的閑聊,林回星知道兩口子運氣好,有個女兒嫁到了青山郡,這次他們過去,是女兒生了個大胖小子,他們得了消息趕去參加外孫子的周歲。 永國醫療落后,新生兒夭折率高,這嬰兒要是能平安活到周歲,那才算是站住了,所以這里的習俗是孩子的周歲一般都要大辦。 想著自己對青山郡一無所知,一路上林回星也有意與幾人攀談,多多少少也算是打聽到了一點點信息。